首页 百科知识 铁韵岩骨,谁争芳

铁韵岩骨,谁争芳

时间:2023-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双刀客眼中的铁观音与大红袍2013年,是茶行业乃至其他行业都很悲哀的一年。与往年的繁荣景象相比,安溪铁观音的市场销量可谓一落千丈,而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却销售火爆。政府的推广,成为安溪铁观音走向全国的最大功臣。但是,政府消费的管控措施一出台,直接受害的也是铁观音茶企。

——双刀客眼中的铁观音与大红袍

2013年,是茶行业乃至其他行业都很悲哀的一年。与往年的繁荣景象相比,安溪铁观音的市场销量可谓一落千丈,而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却销售火爆。同属乌龙,一个铁韵兰香,一个岩骨花香,为何境遇却大相径庭?

有迷信者说:风水轮流转;有励志者说:苦尽甘必来;有从业者说:品质胜过一切;有研究者说:历史成就经典……诸多说辞,不一而足。2013年9月1日至7日,双刀客利用一周的时间驱车千里,走访茶农、茶企、茶媒体、茶专家,收获颇丰。双刀客将从品质、品类、品牌三个方面,来比较岩茶与铁观音的优劣。

武夷山地理环境优越,既是风景名胜,又是世界双遗。从三坑两涧走一走,武夷岩茶的生长环境,便能征服很多爱茶客。再加上武夷山的人文古建、山野风情,衬托武夷岩茶这朵花的绿叶,太多太多。这与安溪铁观音的单薄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安溪铁观音虽然在品牌营销上下了很大力气,但是在环境保护上却很不得力。走进安溪茶山,茶园挤占了所有空间,森林被砍伐一空;武夷岩茶的茶园,大多保持着原生态,山顶都留下了森林做茶园的“帽子”。在保护区内,政府用卫星监控,防止农户偷开茶园,茶农只做一季茶,春茶要到七月份才能上市,吊足了消费者的味蕾。

安溪铁观音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只有王说和魏说的后人,武夷岩茶除了拥有一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拥有十一个地方级的制作技艺传承人。这些传承人都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他们各自专攻的茶种又各不相同,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良性竞争格局。

安溪铁观音在近三十年的狂飙突进中,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其他原有的安溪乌龙茶如黄金桂、本山、毛蟹、梅占等小品种都被忽略,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几近消失。所以在消费者心中,安溪只有铁观音一个品类,当铁观音遇到农药残留、环境问题之时,再也没有其他品类可以取而代之。

相反,武夷岩茶除了政府推广的大红袍,还有肉桂、水仙、白鸡冠、半天夭、黄观音、佛手、奇兰等众多名枞和小品种,让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如果说武夷岩茶是一个品牌,那么大红袍就是她的明星单品,名枞就是当家花旦,其他品类就是十二金钗,与之相匹配的就是十二个技艺超群的传承人。这样的组合,如果说无法打开市场,那只能是经济不振之时。

武夷岩茶,呈蓬勃之势,却远不及铁观音雄踞天下之势。乌龙茶中,品牌化程度最高的当属铁观音。这种大格局的形成,与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拼搏精神分不开,与政府的推动分不开,更与100多万的涉茶大军分不开。武夷山人靠山吃山,旅游经济已经足以填饱肚子,所以对茶叶经营抱着很从容的心态。而且从业人口只有安溪的五分之一,怎么可能做到同等的格局。

安溪人也是靠山吃山,不过更准确地说是靠山吃茶。一片茶叶,养活了一百万人,并将一个贫困县带进全国经济百强县,这是铁观音创造的神话。铁观音的成功,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的细分。为了抢占绿茶的市场,清香型铁观音横空出世,畅销三十年,这不是模仿,而是一种革命意义上的创新。没有清香型铁观音,就没有安溪铁观音的风行天下;清香型铁观音的市场份额虽然下滑,但是她在很长时间内仍将是铁观音的代名词。

第二,商政的联姻。政府的推广,成为安溪铁观音走向全国的最大功臣。并且一直以来,安溪铁观音最大的消费群就是商政人士。但是,政府消费的管控措施一出台,直接受害的也是铁观音茶企。

第三,闽商的勇敢。哪里有人,哪里就有中国茶;哪里有茶,哪里就有安溪人!这话一点不为过,安溪铁观音的店,早期都是由安溪人自己开出去的。多少安溪茶商离乡背井,为了销售和推广铁观音,跋山涉水、日夜兼程;他们的勤劳和勇敢有目共睹。安溪人,不会小富即安,他们从挑担子吆喝到开小店,从小规模批发到品牌化连锁经营,从小茶农到个体户到企业家,安溪人在实践中不断改变角色、增长财富、扩大格局。他们现在拥有的品牌营销经验,是武夷茶商未来十年都要持续学习的知识财富。

双刀客认为:同属乌龙,岩茶与铁观音各有所长,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岩茶的品牌化,要向铁观音看齐;铁观音的品质提升与品类扩展,要向岩茶学习。福建乌龙茶的市场空间还极为广阔,商品化程度并不高,安溪、武夷两地常态化交流互补,也许能拓出一片新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