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疫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疫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时间:2023-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3 疫病预防与控制措施2.3.1 环境卫生控制奶牛场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订的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畜禽防疫卫生条例。疾病流行期,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当奶牛发生疑似传染病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并尽快予以确诊。

2.3 疫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2.3.1 环境卫生控制

奶牛场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订的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畜禽防疫卫生条例。在牧场或生产区出入口,应设消毒池,池内保持有效消毒液,保证进出人员及车辆做好消毒工作。外来人员未经场长或兽医部门同意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疾病流行期,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饲养场员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患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在场外治疗。结核病患者及恢复期仍需服药者,不得进人生产区。牧场新员工必须经健康检查,证实无结核病与其他传染性疾病,才可进场工作。

当奶牛发生疑似传染病时,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并尽快予以确诊。当场内或牧场附近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烈性传染病病例时,根据《动物防疫法》应立即向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集病料,调查疫源,及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将疫情等情况逐级上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为了保证奶牛的健康生长和正常生产,必须严格控制饲料和饮用水的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吸取欧洲疯牛病流行的教训,严格禁止饲喂动物性蛋白质,对发霉、变质的植物蛋白粮食应坚决废弃。

2.3.2 病原检测

随着我国奶牛饲养规模的扩大,优良种畜的引进与频繁调运,为国外疫病的传入和流行创造了条件;由于病原物的遗传变异性,新病原不断出现,缺乏适当的诊断试剂和检测技术,传统疫病也有新变异型或超强毒株出现,对牛病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根本上说,我国现有的牛病检测技术,远不能适应奶牛养殖业高速发展的要求。突出的问题有诊断试剂品种少,诊断检疫方法落后,诊断结果不准确,疫情测报不及时,有时可导致牛病流行的复杂化等。新的流行病时有出现,某些老疫病有产生新的变异型或超强毒株的可能,外来病也时时威胁着我们;而我们的病原诊断技术却相对落后,使我们对牛病流行规律不能准确把握,导致我们在牛病防制工作中处于被动局面。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在牛病检测和诊断技术上应加大科技投入,集中有限财力和人力资源,瞄准奶牛隐性乳房炎、牛布鲁氏杆菌病、牛结核病等3~5种严重威胁奶牛养殖业的传染病进行科技攻关,力争在3年内研制出特异、敏感、快速的诊断检测技术,为牛病的检测诊断、预报预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3.3 免疫预防

当前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奶牛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奶牛的抗病能力却在下降,传染病很容易在牛群中扩散传播。根据我国牛病流行的历史资料和牛病防治规律,在疫病尚未开始流行前进行100%免疫接种已经成为常用的有效防疫手段。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流行热等疫病的疫苗免疫已经在全国或部分省区进行,对预防疫病的流行和奶牛饲养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奶牛养殖加工产业链条的形成,使得牛奶生产更加工厂化,原本危害很小的传染病在大密度饲养条件下对奶牛正常产奶的危害变得越来越严重,例如牛慢性乳腺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茨城病、牛中山病等,虽然不能导致奶牛的大量死亡,但可导致奶牛流产、产奶量大幅度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种局面,我国应在奶牛用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使用等方面下大力气,重点研制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牛传染病疫苗,争取在5~6年时间里研制成功3~4种疫苗。在具体研发策略上应联合国内有实力的研究机构、大学,集中研究力量,集中有限资金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攻克关键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