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职场上人际法宝之让他人快乐马芸

职场上人际法宝之让他人快乐马芸

时间:2023-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芸CIPT注册国际职业培训师、CPCP企业教练、职业生涯规划导师。让他人快乐和职业发展成就因素的关系。

马芸

CIPT注册国际职业培训师、CPCP企业教练、职业生涯规划导师。为上海资深人力资源管理师及企业管理者,擅长组织发展建设。有近20年的工作经历,在集团性企业、跨国公司、大型国有企业历任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总监、首席运营官等职。丰富的经验使她对企业的经营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品牌运作、运营分析等有着深入的理解,为企业、高校做过多次人力资源专业培训。课程理论与逻辑性强,教学方式活泼生动。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认识大家。我的名字叫马芸,和阿里巴巴的马云音同,字不同。希望我未来朝着他的目标越来越近,希望大家有机会往成功之路上走向成功。

我是吃草的马,我的云上面有一个草字头,我不是在天上飞,更多脚踏实地做一些事情。可能是人力资源出身的习惯,我有18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历,是1997年开始工作,在18年职业经历当中,我有三个行业的经历,第一个行业是金融,第二个行业是第三方咨询公司,第三个行业是房地产设计。我有五个转折点,这五个转折点,是我整个职业生涯的变化,跟大家做一些分享。第一个转折点是从金融行业的业务转为了第三方人力资源;第二个转折点是从第三方的咨询公司HR转入在企业内部做人力资源,这是从第三方进入企业内部看企业的转折;第三个转折点是从企业的HR步入了企业内部运营,从整个公司的业务角度去看人力资源;第四个转折点是从运营的角度转为职业培训师,最后成为一个独立创业者。这里面是一步一步从企业内部运营的员工转为职业经理人,成为追求梦想的人。

在今天开始话题之前,问在座的大家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怎么看待让他人快乐。第二个问题,在以往的职业经历中,有没有让你快乐的人或者事情?我准备了一些小礼品,回答问题者可以得到小礼品。

听众:自己微笑,带给别人也是微笑的。

马芸:你在以往的工作当中,有没有碰到过让你觉得快乐的事或人?

听众:应该有。

马芸:有的,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听众:我是投诉部门。

马芸:你是投诉部门,接收到是抱怨,你希望客户给到你微笑。

听众:对。

马芸:谢谢你。还有吗?

听众:我先说第二点,我工作蛮多年了,但是在前两年碰到一个人让我有很大的变化,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与其他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他遇到问题以后会从你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人处事让你觉得很舒服。

马芸:他给到你一种你被他理解了的感觉。

听众:被他理解,同样他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你解决问题。

马芸:帮助你解决问题?

听众:对,让你提高,很无私的感觉。

马芸:你感觉受到他的帮助,而且自己有了提升。

听众:后来他做另外一些事情的时候,有时也需要和大家合作,我发现大家都很愿意跟他合作。他遇到问题以后,我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他解决问题

马芸:你看到了当他付出以后,大家反过来给他一些帮助。

听众:对的,确实是这样。

马芸:谢谢你。在座还有谁想要分享?如果这样的话,刚才两个不同的例子,给到大家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到,刚才虽然只是短短的两个例子,但是我们抓到不同的点,首先是我们发现每一个人快乐的点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两个人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职业需求。第二个,在整个职场中,我们讲的职场快乐,不仅仅是简单的高兴,心情放松。而是做到令对方满意,达成对方需求的含义,最后达成共鸣。我们今天要讲的让他人快乐这个主题,不是简单的大家脑海中的印象的那种让对方微笑,实际上背后存在的很多职场当中可能需要的要素。

这是卡耐基的一句话,“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技术决定的,另外85%则要依靠人际关系”。大家看到比重关系是截然不同,前面是敲门砖,后面是决定你成功的大的因素。

先看整个人际交往的过程,在整个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一般来说分为五个步骤,我相信刚才一位女士给我们分享的案例,已经让我们窥探到当中的一些奥妙了。在整个步骤中,先从陌生开始,我们认识他了,慢慢的我们接受了他成为我们的伙伴,再之后当他和我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之后,他令我们快乐了。为什么快乐?他触动到这位女士的需求,而她的需求是支持、帮助她提升。最后我们发现,反过来,这个人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合作者。我们看整个人际关系的过程当中,慢慢地五个步骤就产生化学效应。今天特别把中间第四个黄色部分给大家分享,到底如何让他人快乐。

让他人快乐和职业发展成就因素的关系。

大家看这张图,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整个职业发展成就因素当中有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个是个人,他需要有些什么样的因素在里面?第二个,他要知道他自己能够做什么?我可以做什么?第三个,他是否愿意做这件事情。这三部分是他自己的认知以及对自己的技能、自己的意愿三部分的整合。如果他能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我们再跟企业去匹配,整个企业当中,有企业的战略,企业的文化,企业的体系,企业的人,怎么跟他匹配也是个问题。这里讲得比较抽象,之后会举例子给大家。

在座所有人当中,从事人力资源方向的请举手。我今天举的例子是关于人力资源的例子,我们知道作为人力资源,实际上当真正碰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不可避免也会进入一些误区。

之前我有一个朋友,是非常资深的人力资源经理,他曾在世界五百强公司工作,然而最近一次跳槽,却非常失败。因为他之前在应聘的时候,他看中这家公司有几个因素,一个因素是他的孩子今年上小学,接下来需要花很多精力陪伴孩子,因为他在苏州工作,经常要来回赶,每天坐着火车,工作地点离家太远。他要找个相对来说时间上能够控制的工作。另一个因素,他当时的薪资很高,希望薪资不变,他希望在新的环境当中,能够有一个稳定的薪资增长。第三个因素,他希望在整个工作当中,能够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因为他是一个很有目标导向的人,希望受到公司的认可。

在整个的面试过程中,他面试好几轮,见了直属上司,人力资源分管副总,也见了公司其他部门经理,也见了公司的老总。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公司的老总非常好,对他非常温和,而且愿意倾听他的声音。他觉得很好,未来在这个公司当中和大家相处很容易。同时,这个公司离开他家近比较方便,上下班时间稳定基本没有加班。而且对方给出非常满意的薪资。

从我们的角度感觉,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事实情况却令他非常沮丧,仅仅是很小的两点因素。第一点,这家公司要求全员考勤。不管是什么职位,进来之后每天上下班打卡,这点让他很不适应。他觉得自己是人力资源的高管,他应该有自觉的自控能力,公司应该对他有极大的信任度,怎么通过这样的方式要求他每天打卡。第二点,他没有独立的办公室,正巧他去的公司面试的时候,面试之后这家公司搬到更大的环境当中,但是公司并没有考虑人力资源经理这样的职位,整个人力资源是大办公室,他很不适应。

说实话他在跟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发现,实际上他这个人非常在意被认可,他觉得在这两点上,感受到公司没有认可他。他很不适应。大家看到没有,当一个人我知道我可以的时候,他发现企业的战略文化体系和人不匹配。刚刚看到的考勤、办公室和文化有关,因为老板很好,希望和大家融合,这个公司大家并没有很明确,每一个高管都有办公室。同时体系要求很严格,要求大家上下班考核体系。

在这上面显示出两点跟他不匹配,这个原因出在这里。当我们看到这个人在企业环境当中,员工像一个植物,或者是一朵花,员工希望在这里茁壮成长的时候,根茎获取养分的能力不够。这个枝干是帮助我们更多地取得企业的信任和资源,然后帮助我们更茁壮地成长。这个问题主要出在个人,他并不快乐。我们就讲到,跟今天讲到的主题,他不快乐,让别人快乐的关系在哪里?刚才看到前面那张图,只有当我们自己快乐的时候,我们才可能影响到周围人,然后周围人才可能反过来给到我支持,也就是说互相之间合作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前行。

现在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例子。

第一个案例,这是一个真实案例,我尽量把我自己身边遇到的一些情况跟大家做一些分享。Mary是名牌大学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她毕业以后,立马被一家证券公司录用。证券公司一开始是把她分配在总经理办公室,她觉得非常开心。没想到刚上班,总经理要求她在一个月之内把积累的文件整理归档。Mary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力,她一开始也很认真地做这件事情,很快把所有的文件,分门别类整理好,按照档案的管理规则去装订。慢慢她感到,这个工作太枯燥了,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发挥出来,而且她看到同期进来的同学,或者同事在一些业务部门或者其他岗位上做得非常带劲。她的抱怨就出来了,她想自己是一个名牌大学生,是读金融专业,竟然让我做文员的工作,再这样下去就要辞职。这是她的现状。

你们觉得她接下来有没有什么变化?有没有什么感觉,如果接下来快乐地在这家公司工作,有没有需要改变的地方?故事之后发生了什么?

听众:首先要转变角度。

马芸:要转变角度。

听众:文件归档会了解到公司很多信息,重大决策,将来走上更高的位子。这是有利的方面。

马芸: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听众:我是做金融。

马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听众:这样经历没有,类似经历有。

马芸:你当时按照你今天的想法去转变自己的?

听众:对的。

马芸:我觉得今天在场有一个非常明智的听众,确实Mary最后是这样做的。谢谢你的回答。也帮助我们解答了这个故事之后发生的事情。这个Mary突然发现,我既然可以接触到总经理所接触到的文件,何不通过在这个文件的整理过程当中,去了解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了解整个公司的业务布局,甚至知道公司未来的趋势,我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分析,这对我未来进入具体的岗位以及对公司有全盘的了解。她的思维改变了,很愉快地投入工作,而且不仅完成领导要求的工作,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竟然学到很多企业管理的知识。这是其他部门员工没机会接触到的。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启发?通过这个故事,有没有给到你们一些对于职场的感悟?在座有没有谁说说自己的一些感悟?

听众:我觉得给我的感悟,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要准确,要有好的心态,还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马芸:要换个角度看,在不顺利的环境当中,他可能带给了我们什么?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我们会发现机会在抱怨当中,我希望在座所有人未来碰到抱怨的时候,记住这句话,我今天抱怨了,我在这个抱怨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是机会,我们看看在这个当中有没有机会给到我。我们要学会在窘境当中学习,这是一种能力。同时,与自己比较,尽量不要与其他人比较,否则你的心态会更坏。而且我们要乐观地坚持,有时候我们再走一走就会发现很多你之前没有想象到的东西。

在这儿与刚才那位听众一起我们分享的是一样的。我们发现,我们要换位思考,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我讲到HR的例子,那个HR现在抱怨了,他在这两个机会当中,看到了其他的机会的时候,他有可能就不会抱怨的。他发现整个公司要求每个人都打卡,说明这个公司,人人平等,作为他来说他可以平等地跟管理者对话,他可以看到这个企业文化好的地方。没有独立办公室,他可以跟团队更加紧密地合作交流,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去解决问题,而且我也能看到我的团队工作当中发现什么,这是另外角度在窘境当中了解发现对他工作有利的地方,对他工作开展更有帮助,他开展工作更轻松。他换个角度,就不太一样。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我们要学习让他们快乐,首先自己要有能力让自己快乐的心态,这是一个基础。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教授的冰山模型。我们通常看到对方的行为,包括自己和别人接触的时候,我们的行为背后有很多内容去支撑,我们日常当中,我们能通过与对方的互动,看出这个人具有哪些知识,他有哪些技能可以把工作中的事情做好。背后有很多层意思,这个人的态度,价值观,这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这个人的性格。最后内在的驱动力、动机。为什么和大家分享这个图?在这个图当中,由上至下,最大的关键点是越到下面,越难改变。在平时应聘的时候,有的公司会要你做性格测试,有的公司进去以后马上有新员工培训,告诉你整个公司理念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我们公司的文化是什么。为什么公司没有做到对你内驱动力的评价,是因为那些东西很难改变。所以很多公司,首先在性格测试这一栏,把一些人筛选出来,待进到企业来以后,因为随着价值观的植入,是慢慢容易改变的。这个时候,这个公司就会去嵌入这些活动在里面。

我们今天所讲的,让他人快乐是一种能力。我认为,至少我们应该从态度层面先去改变,然后再教会大家一些技能。让他人快乐的能力有了,慢慢去培养,行为就展现了。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科学家做了这么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个跳蚤放在试管里,试管上用玻璃盖住,很高。这个跳蚤在里面会跳,一下就碰到那个玻璃了,它慢慢就降低了跳跃的高度。过一阵以后,科学家把跳蚤拿出来放到比较低的试管里。在这个试管里,同样盖上了玻璃,这个跳蚤又在里面跳。大家想象一下,这次它会越跳越低,这次又碰到了,比前面高度要低一点。这时候科学家再把它拿出来,放在更低的试管里,这时候跳蚤继续跳,慢慢它发现又撞倒了,再跳低一点,这么来来回回,降低高度。最后跳蚤不跳了,科学家把这个跳蚤从试管里拿出来,这个时候是没有试管的,但是跳蚤也不跳了。没有试管挡住它怎么不跳了?实际上这个跳蚤的行为慢慢的被它的态度以及技能给影响了。这说明一个道理,环境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在这里也就是环境改变了跳蚤的态度。跳蚤的态度改变了它的行为,最后,它的行为变成习惯性行为之后,就不跳了。这里面的逻辑是,环境改变了态度,态度改变了行为,行为改变了习惯,习惯就是当你不断重复这个动作的时候,慢慢第一时间的条件反射。习惯最初来源于环境。让别人快乐是一种能力的话,今天先让自己建立起快乐的态度,实际上在建立这样的环境。因为你有了这个态度以后,你已经给自己创造了可能让别人快乐,互相快乐的环境,然后再转变我们的态度,对待别人,之后我们再去建立行为,这些行为做多以后会成为很好的习惯,职业习惯。而这个习惯就是我们刚才看那个花茎,这个花茎就慢慢成熟了,就算有任何的风雨飘摇,它还是非常的坚强。

第二个例子,在坐经常碰到,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总经理要求秘书安排会议,明天的上午九点开部门经理的会议,帮我通知到所有部门参加。

秘书A,马上回家拟了一个邮件通知书,马上预定会议的场所,以及会议所需要的设备。他参加了会议,并做了会议纪要。最后,会议结束后,他把会议纪要整理出来发给所有参会者。流程没有错,他做的非常到位,每个节点都做到了。

B秘书马上追上去,问老总,这个会议是平时的例会,还是更重要的会议?老总说很重要,正好是集团领导下发一个任务,明天立马通知到所有部门经理,让他们知道这个事情。秘书B这时候追问第二句话,有没有什么我需要帮忙准备的资料?有的,我现在还没有把所有的资料拿到手,你帮我问集团要资料。这个秘书的行为是,接下来他第一个跟集团去沟通有关获取集团下发的一些相关资料,经整理后打印出来。然后他立马去通知了所有在公司的部门经理,并对部门经理提醒一句,这是紧急会议,非常重要,如果你们手上有一些事情可以推掉,请务必推掉来参加这个会议,如果明天不能参加,请告诉我,我会帮你协调。在会议前30分钟,秘书B给到这些部门经理再次电话确认,确认一下30分钟以后能不能准时到达会议室。接下来的流程差不多了。

我们看一看秘书B所做的事和秘书A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故事中的A和B两个处理事情的行为背后,给到你们什么样的感觉?你们觉得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如果你们是总经理的话,肯定觉得B做得比A好。那么这个A和B,到底有什么区别?有吗?

听众:积极和主动。

马芸:能积极的配合工作。

听众:完成任务不是被动接受任务。

马芸:完成任务,不是被动的接受任务。这两点说的非常对,我们看到了秘书B非常积极主动的去了解领导的一些需求,而这些需求是一开始任务下达者并没有主动表述的,作为任务下达者,为什么他不会主动表述呢?这他并不说明他对秘书没有这个需求。这个秘书挖掘到领导的潜在需求。多问几个为什么?你这个重要吗?还有什么需要我准备的吗?这个为什么背后有一个PIN的原因,他很懂得问“为什么”的技巧。其实他是非常专注整个任务的结果,而不是仅仅被动接受任务。我们会发现经常有一些人,走了流程,似乎每一步都做到位,但是结果不能令老板、上司、同事满意,这是因为他没有从任务的结果去考量这件事情。

在这里给到大家一个工具,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的心得。一般来说,在这样的流程当中,我们以往在公司内部,在做内训,有很多公司称这个内训叫项目管理。通常公司在做项目管理的时候,培训的原因是在项目管理当中,他们有可能是一个多人协调,多团队协调的过程。同时,他是一个多任务的过程。所以他发现很多人实际上没有经过这方面的培训,所以没有这种意识,所以在做内训时有一个任务,项目管理的培训。

我今天把它拿出来是想告诉大家,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当中,或者在你整个职业生涯中,你每天所做每一件事情,甚至每一件事中的每一个步骤,它都是项目管理,希望今天大家带着这个知识回去,未来可以练习一下,这个是一个项目管理的意识。

项目管理第一步有任务下达,第二步是提问,我再次问这个任务背后的含义,和对方对接,我们要达成一致,这里面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我们要问“为什么”,背后有三个定义:首先这个人所处的职位,他的需求;其次,这个人的利益点,他关注的利益点在哪里;最后,他的需求。我这样讲太抽象,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们这个团队前一阵刚刚接了一个拓展的项目,客户当时给到我们的信息是,因为我不知道你们拓展团队的专业性,我们第一个先做一场,这场做完如果顺利的话,接下来做后面两场。我们团队当中,有一个同事是专门负责跟所有拓展老师的接洽,包括场地、车辆等等,因为整个拓展过程当中,我们做的是一种复杂性的拓展,会有不同的团队配合,我们是做了一个项目“组织的概念”。这个女孩做的是大项目当中的小人物,她要确认这些资源是否到位,确保整个拓展的顺利进行。

她做的事情是这样的:客户在当天拓展结束后,还有后面两场,时间是23号、24号。那个女孩子第一时间和拓展师沟通,23、24号时间有没有?这个时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拓展师跟她讲,23号这一天已经接了其他任务,可能参加不了。不过他会负责推荐一个和他一样资深的拓展师带队。从女孩的角度,她当时做的第一反映,这个人已经给了一个替代方案,没有问题,她并没有跟团队其他人解释这件事情,也没有提到这件事情,因为在她心目当中,她认为这件事情处理完了。

但是,当天我们发现另外一个拓展师临时有事情也不能参加,这缺席的两个人在拓展团队里属于最重要的人,一个已经不能参加了,找了一个新手替换,有可能他的能力是很强的,但因为我们没有合作过,心中没底。另一个也是资深的,但因故不能参加了。而他推荐的另一个人也不能参加。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确保项目按质按量完成,同时,也没有办法向客户交代。如果我们和客户说,临时替换两个讲师,客户会怎么想。今天向大家举这个案例,是和我今天讲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与女孩沟通的时候告诉她,要有防范风险意识,以后这种事情不可以再发生,为什么当时没有如实及时反映情况?她说自己觉得这个事情解决了,没有必要讲,我认为换个老师并不重要。

这里面出现什么偏差?这里面出现责任的跨界,这是在整个团队当中,责任跨界。她的职责只是跟这些人联系而已,真正的决定并不是这些人去操作,或者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的责任在于其他同事,她越俎代庖,自认为可以用一些解决方式去解决了,首先责任界线越过了。可以说这个人很有主动性,是解决了问题。但是,因为这不是他负责的事,他应该把这个解决结果告知有这个责任的人,现在有这样的情况,给负责人再次判断的机会。但是她没有这么做,这是从责任层面讲,她在这件事情上做得不恰当。

再看项目管理出现的问题。项目管理和大家离得比较远,实际上我们想想看他的任务是什么,他拿到的任务是,我们需要再次确认所有的拓展团队是不是到位。第二个,这个时候提问,“为什么”没有做?有时候,我说的提问不是真正的我需要与任务下达者沟通,而是要站在他的角度想一些问题。在整个的工作当中,任何一件小事就是一个任务。有些小事,你既是任务的下达者,又是任务执行者,你多提WHY是很有感觉的。“为什么”怎么提,谁提出这个任务的,谁是团队当中负责整个协调的人,他为什么下达这个任务,你要跟其他的人沟通,是不是这些资源还在?任务下达者要对接客户,他在意的是客户满意度,不能让客户感觉到有风险,对自己的团队不信任。最后他需要的是所有的团队成员都按部就班,不要出差错,不要替换人,这样最安全。

任务下达者的位置,利益和需求,这三点完全是匹配的。如果这个同事当时已经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实际上这里面就有问题了。因为替换了老师,有可能客户会不满意。替换了老师,导致整个团队并没有达到需求稳定性。这些信息,我就要有义务的去协调。这是项目管理第三步,资源,他要协调。首先要找一些跟这个人同样有能力的老师,了解他的背景信息。还能要去跟这位老师对接,问别清楚这位老师能否暂时替代临时不能来老师的职责。他要控制风险,如果这些老师都不行,风险有可能怎么去替代?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什么?有可能,今天我们跟他沟通下来,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在跟他沟通的时候,最后给到我的结果是,如果我当时这么考虑了,如果当时用“三个定理”的原理沟通了解,我会告知大家有这么一个变化,一定把这个事情放在很重要的阶段跟大家交流。

大家看看,这个就是了解任务背后需求的工具,希望大家未来可以锻炼一下。我们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还会做其他练习。举一个例子,一个人有一天在回家路上,接到妻子的电话,让他买点面包回家。一般来说,这个人随便买一些就可以了。有的人情商稍微高一点,会问妻子喜欢吃什么面包,我给你买,要几个之类。在问的过程中,我们会挖出什么信息?有可能老婆回答,不是我吃,正好我朋友来了,他有个儿子饿了。有可能说不是的,女儿明天参加春游,我忘了给她买,你给她买一点。当你在去提问“为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导致后面你的资源,使用的风险,结果完全是不同的。第一种挑了老婆喜欢的面包。第二种挑了一个小朋友喜欢的面包,第三种挑了女儿春游的面包。这些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结果导致了作为任务的下达方满不满意。其实这种开心满意,不是他能立即感受到,但是他立马会觉得今天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如果每一件事情都这么做,你让周围的人开心了。我们的开心不是简单给你讲讲笑话,今天有的同事感冒了,我告诉你吃什么药,不是生活上的关心。当你与他互动的时候,能够满足他的潜在需求让他开心。职场当中让他人快乐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最后一个故事,是一般普通同事之间的对话,相信很多人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Angela和Jack在一起,这时候Mary跑过来跟Angela说,我电脑文档出现了问题,你帮我解决一下。Angela说好,我帮你解决,但是解决半天没有把这个问题处理好。这时候Jack看到了,来帮助解决,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电脑水平真差。有可能他的口气比我更深一些。我相信在座的,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明明他帮了你,到最后发现你并没有感激他。是什么原因没有感激?他沟通的方式有问题。另外,这个Mary是什么感受?这个Angela是什么感受?Jack以后再请Mary和Angela合作的时候,估计他们不会愿意和他一起合作,因为他们之间有了隔阂。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出在尊重上。

这个是我在整个18年职业生涯当中,做HR看到最多的一类案例,我们为什么会发现,招了一些高智商、高学历、高技能的人,但是在工作当中,他一个人独立做事情不错,可一旦把他扔到团队当中,就会发现他不能和别人合作,这就是尊重的问题。尊重体现在行为当中的点点滴滴,它其实是价值观的问题。这就是刚才看的冰山里下面一个层级,你们看现在有很多公司企业文化里,都有团队合作、互相尊重。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你才会有一种态度,有尊重的价值观,有了尊重的态度,你才有了尊重的行为。

刚才讲的是技能层面的东西,都是可以练的,如果你没有尊重他人的思维,你即使做出的行动是帮了别人,但对方可能也并不会领情。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父母从小培养孩子要尊重别人。尊重不仅仅是态度上的尊重,还要尊重对方的观点。我们发现高智商的人往往不懂得尊重,因为他们太优秀了,他们觉得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其他人处理就变得那么难?他们本能地以从上往下的眼光来看别人,他们并没有尊重对方的立场,没有尊重对方的能力,也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能力下体会。

另外,我们要练习建立客户思维,这是很多公司在做的大量的培训。我做过客户服务的培训,即使有些不是客户服务的部门也在做客户服务的培训,现在很多公司在推广内部客服的概念。现在部门和部门之间需要磨合,原因是在和对方沟通的时候,是站在自己部门的立场上,并没有把对方的部门作为内部客户去看待,所以没有客户思维,但是客户思维会带来很好的客户反馈。一旦你把他作为客户,其中的潜在台词就是:这个人是你的衣食父母。因为只有客户会给你带来业务,客户会给你带来利润,客户会给你带来奖金。这个时候你自然而然从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帮助他们控制风险。当我们有客户思维的时候,那么尊重他人是可以达成的。

刚才讲的这三个故事给到大家金字塔的作用,如何让他人快乐,我们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首先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有让自己快乐的态度,有改变环境的态度。还记得那个跳蚤的故事,我们千万不要轻易的被环境所影响。

第二个步骤,我们要学会问“为什么”,这是可以练的。回家之后,你们可以思考一下,随便拿一个任务单出来,试着问“为什么”,看看你下达的任务。你回家,你妈妈说快来吃饭了。这时候可以想像,母亲叫你去吃饭,她的利益点是哪里?她的利益点是希望你能够健康,不要影响身体。她的需求是什么?需求是你最好现在马上去吃饭,菜不要凉了。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你可能就去吃了。有可能,你们回去试试看,这个动作是可以变的。问“为什么”是大家掌握的第二个内在技能。

第三个步骤,当我们有了心态,会说“为什么”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对方,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多高大上。举个例子,如果走在路上,看到有一辆保时捷开过来,开车的是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大多数人会想肯定又是富二代,或者二奶。这是你心中“小恶魔”在起作用,你没有尊重对方,你没有觉得这个人开车是行使他自己的权力,你是从自己的角度去鄙视这类人群。尊重是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身边,有了尊重他人的心态,很多时候容易解决问题。这是我们今天主要讲的三点,如何让他人快乐的三个步骤。

主持人:非常感谢这位嘉宾的精彩演讲,接下来进入互动环节,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举手。

听众:环境对一个人的态度。

马芸:态度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

听众:我听到我们不要被环境影响,我们是被动地被环境影响,还是我们可以去改变环境,还是我们不被环境影响?

马芸:作为我看到很多人的状况有两点,当你觉得这些关系在影响你的时候,首先是你自己愿不愿意被影响,这是你自己的意愿。有些人容易受环境影响,当我们理解到环境有可能影响我的态度的时候,你有这个意识的时候,你会自觉地把不好的环境屏蔽掉,你要有这样的意识在里面。但有时候环境非常恶劣,这个时候,你如果不想被影响,你可能要做的是,要么改变环境,要么就是离开这个环境。用其他的环境来替代这个环境,这也是一种改变。

我讲这个道理的原因是在于,让大家知道,环境跟行为之间的关系,然后你可能更客观地去判断这个环境对你来说要不要改变。因为有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环境对你的行为是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心态的问题,那么你要调整你的心态。不要被动地被环境影响,环境影响一个行为,是必然的,如果你没有这个意识,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意识去建立自己正确的态度,轻易不要被环境影响。我讲的环境是你自己想象的环境,每一个人对环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可以说环境本身没有变化,但是每一个人对着环境的看法是不同的,你应该把环境客观还原,把环境创造得更适合你一些。

我作为HR,企业为什么创造一些办公环境,我们看到谷歌的环境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简单的,我们对环境抽象的概念。实际上环境是立体的,不仅仅是空间的概念,制度也是一种环境,因为在制度当中,你会发现你的工作行为被制度牵绊,这是制度的环境。人有人际关系潜在的环境,为什么有些企业里面会有一些政治斗争,甚至会有一些潜规则。这是一种软环境,这些环境对你都会有影响,你慢慢在当中碰壁了,你慢慢对这件事情态度就不一样了。本来我很积极的工作,但是企业流程很官僚,很烦琐,慢慢发现我不要做了。我卖力做半天没有人说我好,慢慢就改变了做事的态度,接下来就不做了。不做我会发现很多,我认识很多的职业人士,在十年前我认识的他和十年后完全不同,十年前是积极主动,十年后不做了,原来所处工作环境导致他不做事情,现在有了新环境以后,发现他做不了。这里面我们看到了,环境和行为之间、习惯之间的关联度,如果有这个意识,当你认识到这个环境有危机的时候,要么改变这个环境,这个改变动态的原因有可能是你对他理解不对,有可能环境跟你的理解是一致的,它就是不好,你要改变环境,你要调整。

一种环境不适合我的性格,对我的职业发展没有帮助,我接下来就应该跳槽。第二份职业,他就要主动地想办法和领导沟通,试图改善公司内的流程,或者为改变公司的文化付出努力。但更多的人是被动的,受企业环境影响看大家都这样,我也跟着这样。但是也有些人是不受企业环境影响的,努力把自己的活干好,在有限的职业经历里,把能学的学到,为以后的跳槽积蓄能力。但也有些人会把自己的优点慢慢磨合掉。这也就是为什么,HR在做面试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公司在问,现在面试不再是简单的问问你职业经历,我们会问更多,甚至有一些公司用BEI的面试方法,情境还原,问你在以往工作当中发生的场景,了解到你那个场景当中,所有的行为,你的对话,所思所想,通过这个来判断你在以往的环境中是怎么操作的。然后通过这个来判断你到我这企业里面,与企业环境的容纳度。现在面试不再问你在什么公司做,这个公司的背景,你的职位,做了哪些职责。有些“面霸”经常面试,他会知道投其所好。而事实上没有像他面试时所表现的那么好,到了实际工作当中也就变质了。即使知识结构在那里,技能在那里,但是行为完全变质。

听众:我是一个做志愿者团队的,这两年一直做一个公益团队的事,经常碰到上海本土大学生,融不进团队中。而且新招进来的学生志愿者,完全不尊重老的志愿者,讲话很冲。我虽然是团队里年资最轻的,但是我一直很尊重他们老的志愿者。现在碰到问题,无法融合这个团队,老的一批志愿者工作非常好,非常能吃苦。但如何去解决这些青年学生志愿者,让他们学会通过简单几件事学会尊重,融合到没有经济效益的纯粹的公益志愿者队伍中。

马芸:你的问题是,如何尽量的让这些新的志愿者进来以后,通过尊重的方式和大家融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不懂得尊重的行为,和他的技能知识没关系。尊老爱幼是在学生的教育中一直灌输的,这个理念他肯定知道。所以说,这是他的态度,价值观出了问题,实际上并不认为,尊重对方对他来说是对的事情。怎么判断价值观这个词,我们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表示,我对这件事情好的标准是什么?我怎么叫做好?他跟前辈沟通的时候,它的语气,他并不认为不好,他在价值观上没有认同,他觉得挺好的,这是价值观出现了问题。

第二,自我认知,自我形象是什么?他可能认为我和你平等的,因为“90后”,受到的教育是人人平等。他不认为我到新的团队,就因为你的经历比我高,我就矮你一截。他认为大家是一样的,是在一个水平线上,并不认为因年龄比我大,经验比我好,就要听你。这是有问题的。

第三个,个性、性格。这个人本身不是一个很开朗,影响力很强的人。

最后一个内驱力。刚才讲到,这个东西由下至上,越来越容易改变,由上至下是越难改变的。基于刚才的情形,你如何做这件事情,改变他们,我认为至少两点。

首先在选择志愿者上要调整,你在选择志愿者时要选有价值观认同的人,要对你这个团队,这个公益团队的价值观是认同,我们为别人服务,我们要尊重他人,我们要尊重我们的前辈。这个东西,你要在筛选的过程当中了解这个人是否有这个态度,是否有这个价值观。下面三个层级更难改变,在你这个层面上相信有高深的人,现在有很多心灵工作坊做内驱力,做个性的改变,从源头上改变这个人的认知。但是从现在一般的日常工作当中,做这个太难了,而且这个改变是要长期的。对你来说,首先在人上要筛选,筛选价值观跟我一致的。

第二个,当这些人进入团队以后,你要创造这样的环境,经常让新来的年轻人看到,我们团队互相之间,每一个项目,每一次合作当中,都先由资深志愿者给我们做一些分享经验做表率。所以你要创造环境,让他们慢慢改变态度,让他们觉得这样做挺好的。当他态度改变了,行为才可能改变。

听众:马老师你好,今天听了这堂课收获很大,我对下属期望过高,一方面我希望他们工作做得更好,另外一方面我希望他们更快乐。但是在要求高的同时,只会更加严格要求他们,从而会导致不快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比较好。谢谢!

马芸:您在跟团队沟通,任务布置当中,因为你提的是高效,但是有可能会同时带来压力。我不知道您在跟他们沟通的时候,是采用直接的很严肃的语气,还是用其他的方式下达这些任务?

听众:用更严肃的语气比较多一点。

马芸:你觉得他们不快乐,以往跟你的下属沟通过吗?

听众:有,但是他们给我沟通并不太多,有时候感觉有点怕我。

马芸: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不快乐的?

听众:从表面上就能看出。

马芸:举个例子。

听众:工作上我对自己经常是严格要求,所以我希望他们也做的更好,有些细节做的不好,我都会批评。这种在他们看来要求太高。

马芸:这些是你自己的判断,还是跟他们交流下来。

听众:是直观的感觉。

马芸:最后一个问题,他们不快乐的时候,跟你之间在任务的结果上有什么影响?

听众:不快乐会导致他们在工作中的不愉快,工作效率会低下。

马芸:你对他们的工作效率不是很满意。

听众:是的。

马芸:从刚才的对话提问中,大家对工作效率这个词的定义是不太一致,我不知道你平时在下达任务的时候,对工作效率是怎么定义?是给到他们最后的时间节点,还是效率当中涵盖了对细节的把控,一些完美要求。

听众:两者都有。

马芸:这样对你的团队来说不是效率的问题,更多是有质量的要求。效率和质量同步都有了。这个时候,对你的团队来说,这些人能不能在同时兼顾效率和质量,这些能力具不具备?

听众:在能力上还欠缺,这也是我感觉到的。

马芸:如果是作为能力欠缺,我们今天讲让他人快乐,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被支持被认可,你觉得作为下属,领导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被支持、被认可。

听众:今天听了这堂课,首先对他们尊重,他们能力达不到的时候尽量降低一些要求。

马芸:其实降低要求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有可能你鼓励对方以后,对方能够达到你的要求。我是认为在您刚才讲的尊重的基础上,你可能理解他们的状态。第二个尊重,你可以把你的顾虑跟他们讲,听听他们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并不是强加给他,这个任务要求这么做完成,我认为的效率是这些细节都要完成。在他的认为,有些细节是过于苛刻了,有些细节不要做,一样能达到这个质量。我会有更好的方法,但是从来没有在你面前表达过。尊重不一定对他状态的尊重,更多让对方能表达他的想法。你需要倾听,听他们的想法,共同做这件事情,因为他是接受任务方,刚才讲的项目管理,更多被接受方,在项目管理当中有一个项目经理的要求,我们在下达任务的时候,确认对方是不是理解我对这个任务的要求,另外倾听对方可能对这个任务有什么反馈,我们共同制定整个过程当中的细节,你告诉他,在哪个节点上会介入,会控制,这几个节点肯定不能放。他会发现,有可能在整个过程当中,并不是时时刻刻被你诟病,有些东西是可以放开,让他作主,如果人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他主动激发驱动力就会出来,有可能跟你配合更好一些。

听众:回去要做一些修正,就可以解决。

马芸:你刚才说能力有欠缺,可能需要在能力上做一些培养。

主持人:谢谢马女士的精彩回答,互动告一段落,大家如果有问题,稍候和马芸女士进行个别交流,最后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马芸精彩讲座,同时感谢各位的参与,今天的讲座就到此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