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万笑话,冷极必火

十万笑话,冷极必火

时间:2023-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短短5年,从最初的漫画,历经动漫、动漫电影,到最近的游戏,《十冷》穿越不同内容领域,构造了一个现象级IP。4月19日,《十万个冷笑话》见面会。有妖气网站配备的漫画吐槽系统,显然对《十冷》赢得超高人气不无贡献。最早看到《十冷》商业价值并决心全力运营的是有妖气创始团队。《十冷》从网站几万部作品中杀出来,登上热门排行榜,自然引起有妖气团队的注意。

短短5年,从最初的漫画,历经动漫、动漫电影,到最近的游戏,《十冷》穿越不同内容领域,构造了一个现象级IP。

《财经天下》/薛芳 施雨华

福建男青年寒舞眉骨上顶着一块创可贴登场了。

4月19日,《十万个冷笑话》见面会。北京望京SOHO一间会议室里,粉丝和记者已经到场。作为《十冷》漫画的作者,寒舞不得不经常从居住地厦门赶往全国各地,配合商业宣传活动。那块创可贴太过扎眼,在场的人都以为这是他吐槽气十足的道具。有妖气公司COO董志凌、《十冷》游戏制作人左拉和蓝港互动副总裁王世颖也在现场。这几个人,几乎代表了一根IP长链上的不同环节。

短短5年时间,从最初的漫画开始,历经动漫、动漫电影,到最近上线的游戏,《十冷》穿越不同内容领域,构造了一种亚文化流行现象,备受“90后”为主的年轻人推崇。

《十冷》的漫画2010年开始在有妖气网站连载,后来的火爆对于寒舞而言完全是个意外。他原本只是打算业余在网站上练练手,30岁以后再把画漫画的兴趣变成事业。漫画大受欢迎后,商业力量的介入明显加速了这一进程。

2013年,《十冷》漫画改编成动画,在各大网站的点击量不断攀升:1亿、2亿、10亿、20亿……到2014年12月,同名电影在院线上映后,票房突破1亿元,一扫成人动漫电影票房头顶的阴霾。《十冷》之前,同为成人动漫电影的《魁拔》票房惨淡,不过两三千万元。

之后又是新的战场--游戏。2015年3月18日《十冷》同名手游公测后,当天杀入App Store畅销榜前10,当月基本上保持在20名左右。业内估计这款游戏当月收入已过亿元。按游戏运营方蓝港互动CEO王峰的说法,《十冷》的成功展现了“二次元文化”突破现实世界不同维度的生存能力。

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三次元”的。与之对应,早期的漫画、动画、游戏,都是由二维图像构成,这些作品所虚构的世界,顺理成章成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业内新词“ACGN”,即由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小说(Novel)的英文首字母组成。

王峰断言,“《十冷》之后,业界在二次元上面的争夺和投入将会更大胆,对有潜质IP的竞争定会更激烈。”

寒舞的头发简单地两分,并没有精心修饰,笑的时候简直腼腆得像个大一新生。很多粉丝至今还在论坛和微博上调侃他的艺名,称他为“寒舞小姐”。

2010年,寒舞在有妖气网站“出道”。当时他是游戏公司的程序员,工作之余创作漫画并上传。这位业余漫画家的画风……不提也罢。不过,他显然不缺恶搞才能。在有妖气网站上,他的作者头像是一个额头插着一把刀的男人。

在《十万个冷笑话》之前,他还画过《金斧头银斧头》,硬是把一个简单的故事扩展成了11页漫画。除了樵夫和河神,出场人物还包括超人、外星人、上帝、孙悟空(《七龙珠》版),以及奥特曼。

有人总结《十冷》中的搞笑模式,至少包括了“恶搞”“反转”“叠加”,这些模式在《金斧头银斧头》中早有各种呈现。例如这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农夫碰到了一只撞到树的兔子。后来,农夫和兔子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件事传到了另一个农夫耳中,于是他也到树下等。后来,这个农夫和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在漫画中,兔子被画成了美少女。撞到树之后,兔子头上长了个包,仔细看,你会发现树也长了一个包。此外,农夫和兔子、另一个农夫和树过上幸福生活的两格,打上了马赛克。年轻读者看到这里时想必心领神会,顿时有“你懂的”之感。

《十冷》更是无厘头穿越的典型。这部漫画从伏羲和女娲造人的故事开始,然后忽然跳到葫芦兄弟的故事、世界末日的故事、哪吒的故事、一代宗师(黄飞鸿和霍元甲)的故事、匹诺曹的故事、白雪公主的故事……当然,是改造过的故事。

例如葫芦兄弟的故事:爷爷被抓之后,和蛇精“在一起”了。葫芦娃一个接一个被抓,蛇精把他们放进电饭煲炼。再打开时,葫芦娃不见了,只有一帮现代社会公司人在开会的场景。“这类恶搞不用特意解释,也不用圆回来,直接扣上电饭煲就行了。”寒舞说。

白雪公主的故事当中,救下白雪公主的不是王子,而是穿越而来的匹诺曹,大大突破了原有设定。后来在漫画改编成动画时,制作方甚至将日本AV女优的发音用在白雪公主身上。纯洁无瑕的形象,被一声声浪叫无情颠覆。当然这种处理方式也引来一大拨笑点不同的观众拍砖,直斥作者无聊。

更对《十冷》粉丝胃口的,是寒舞从日本漫画“移植”过来的叠加式搞笑。凭借这种方式,寒舞给玩家制造了许多“冷”完还能笑出来的梗。这一类搞笑方式在日本动漫《日和》《银魂》中时常出现,他的移植获得了很多粉丝认同。

有妖气网站配备的漫画吐槽系统,显然对《十冷》赢得超高人气不无贡献。用户在看漫画的同时,可以让个人吐槽像弹幕一样出现在画面上。其他用户会被吐槽内容戳中笑点并参与进来--《十冷》第一篇首页的吐槽超过了7000条。

最早看到《十冷》商业价值并决心全力运营的是有妖气创始团队。

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网站,由人称“妖气君”的漫画爱好者周靖淇创办。2006年号称中国漫画的梦魇之年。据不完全统计,那年至少有10余家漫画杂志停刊,以致众多漫画作者无处投稿。周靖淇却觉得,这恰好是开发漫画平台的大好时机,他找来几个朋友共同打造方舟驶向这片蓝海。

创业之初,他们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了找作者上,因为周靖淇深信最终决定价值的是内容。中国并不缺少漫画好作者,而有妖气要做的只是找到他们,并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平台。时至今日,有妖气平台上已经有作者1.5万人、作品5万部,是有妖气创建之前全中国漫画总量的20倍。

《十冷》从网站几万部作品中杀出来,登上热门排行榜,自然引起有妖气团队的注意。他们很快找到了也在网站发表漫画的导演卢恒宇、李姝洁夫妇,请他们把漫画改编成动漫。因为人手不够,这对夫妻档只能把制作工程在互联网上分包给同行。一周制作一集的计划改为更现实的每月制作一集,长则10多分钟,短的更是只有5分钟,放弃传统发行路线,完全通过视频网站来发布。尽管没有任何官方合作,各大网站还是主动在首页上力推了《十冷》。

对明星的借势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十冷》人物太2真人形象原型是歌星周杰伦,口头禅与周杰伦一样是“哎哟,不错噢!”恰好当时周杰伦有新电影上映,经纪人主动找到了有妖气,用周杰伦亲自为动漫中的太2真人配音并演唱,交换片尾的电影宣传。

尽管如此,有妖气并没有事先做宣传,而是等待着粉丝们自己去发现。当粉丝们确定是周杰伦原声配音后,有妖气新浪微博相关条目下面出现了13万条评论,转发最多的一句是“我X,周杰伦”。《十冷》网上点播量短期暴增。

令寒舞意外的是《十冷》商业化运作的节奏。

2013年,动漫刚刚播出两三集,周靖淇去厦门办事,约了寒舞谈改编电影的事。寒舞的反应是“震惊”,刚刚开始做动漫又要涉足电影,能行吗?动漫做到第9、第10集的时候,周靖淇又告诉他《十冷》可以改编成游戏,他“再次被震惊”。

很快,电影开始筹拍。与众筹网站点名时间的合作,使《十冷》成为中国第一部众筹电影。有妖气一开始设的最高额是一万元,后来大着胆子加到10万元级别。最后,有3名众筹者拿出了10万元。

傅宕现在经常被人称为“十万君”,就是因为他在那次众筹活动中一次掏出了10万元。他是北京一家游戏公司的副总,这笔钱占到了他当时积蓄的十分之一。“10万元对我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我就想支持一下国产动漫。”他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1984年出生,在北京长大的傅宕接触更多的是日本漫画。《海贼王》、《火影忍者》是他们这代人的经典。在他看来《十冷》“制作上说得过去,想法上也很不错”。《十冷》动漫的第一季他追完了,第二季追到了第9、第10集,电影则看了两三遍。最吸引他的是“用新的方式演绎耳熟能详的故事”,“《十冷》本身就是一个IP套IP的东西。”

比傅宕小5岁,生于盐城的吴伟也是日本动漫爱好者。据他观察,很多《十冷》粉本身是动漫爱好者。他们这样的年轻人,看过很多动漫,或传统或经典,忽然看到一部以恶搞和吐槽为主的动漫,一下子来了兴致。他觉得《十冷》的出现和流行,有一点像相声、小品之后海派清口的出现。“在我们这样城市的重点中学,学习非常压抑和枯燥,主要乐趣和寄托之一就是日本漫画和动漫。”

在1980、1990年代,日本动漫《圣斗士星矢》、《足球小将》等一度占领中国家庭傍晚时分的电视屏幕,培育了一代爱好者。后来官方对引进日本动漫采取了谨慎态度,电视播出有所限制。但这难不倒“85后”“90后”,他们的成长年代,互联网开始普及了。

吴伟记得,当时学校旁的电脑维修部有一项服务,付5块钱可以一次下载很多集MP4格式的动漫。此外还有各种盗版漫画书出售。当时一个班有60人左右,据他估计,知道日本动漫的占九成,经常购买的占五六成,铁杆迷也要占到三成。

即使开始工作,进入更现实的成人世界,有一部分人仍然保留了对动漫的热爱,而且他们现在有更好的经济条件。比如傅宕,有空了还会去漫画店,一次买三五千元的相关图书或资料。当然,他现在从事的是相关产业,某种意义上这是功课。

终于,市场回暖了,漫画和动漫从业者、消费者以及公司相应聚集,有妖气应运而生。然后,寒舞出现了,无知无畏地推倒了第一张《十冷》现象的多米诺骨牌。

《十冷》动漫一个月播出一集,是一段四五分钟的“小品”。将它们改编成一个小时以上的电影是一个大挑战。寒舞经常顶在最前面。为了创作剧本,他说服了家人,辞去工作成为一名专职漫画家。

2013年夏天,寒舞从厦门跑到成都,和负责电影制作的导演卢恒宇在一起泡了一个多月。卢恒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寒舞编故事能力不足的短板。

寒舞早期的电影剧本大纲中,设定主角穿越到不同的时空里,遇上商朝的哪吒和李靖,再遇上外国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和匹诺曹。卢恒宇认为如此安排太过分散,动手改了一版--时空错乱,所有人物被拉到现在的时空里。

如此一来,就需要设计一个时间机器。寒舞一挥而就,画了一只再普通不过的鸡,长着一张非常江湖的大叔脸。在寒舞看来,这里面是一个梗。不过最终电影原画做了一些改变,让时光鸡的形象朝游戏《愤怒的小鸟》中的鸟靠近。

就这样来来回回磨合了一个多月,终于定稿。卢恒宇负责构思剧情,寒舞负责在里面添加笑点。“卢恒宇笑点和我接近,人比我还活泼。”寒舞说,两人经常会谈得兴奋莫名,一有都觉得好笑的点子就写进剧本里去。

与另一个IP《秦时明月》比,《十冷》的动画完全基于网络平台传播,《秦时明月》的动画则主要通过电视转播。两者都拍成电影后,《秦时明月》票房大约在六七千万,被《十冷》的1.2亿票房甩下一大截。

有妖气采用的是IP授权开发方式,在业内被称为IP全版权运营。周靖淇早年在游戏界大佬、完美时空创始人池宇峰手下干过,后来又接受过另一位游戏界风云人物、盛大创始人陈天桥的投资。

这两位都是一个IP多种形式打通运营的早期试水者,尤其是陈天桥。为了实现把盛大打造成中国迪士尼的梦想,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全IP运营探索,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在《十冷》游戏运营公司蓝港互动CEO王峰看来,先行者启动太早,时机不成熟,所以不能成功。2012年时,腾讯互动娱乐提出要做“泛娱乐”,将一个IP在游戏、电影、动漫和文学中打通使用时,也没有多少人看好。

《十冷》的IP能走那么远,多少令人感到意外。

4月19日那天的见面会上,董志凌被问到了有妖气以后要如何与大公司的全IP运营竞争的问题,他的回答是,“比拼资源不一定行,看谁更走心。”对有妖气而言,要发现好作者,实现IP价值最大化,《十冷》作为全版权运营的第一炮必须打响,而在漫画、动漫、电影和游戏之间成功移植,保持IP精髓不走形是关键。

在圈内人、粉丝眼中,《十冷》早就是一款“爆品”,但蓝港互动CEO王峰相信,《十冷》有被更多人了解的价值。早在两年前,他就下好了赌注。

自2007年创立公司,蓝港经历了从端游向页游的转移,又经历了页游向手游的转移,在下决心专注手游之前一直没找到感觉。公司人数一度多达几千人,最后又缩减到几百人。最终凭4款手游作品稳住身形,于2014年 12月底在香港上市。

2013年,动漫播到第8第9集时,王峰觉察到了《十冷》的潜力,拉着董志凌、左拉聊了半天,定下一件事:把《十冷》改成游戏。

《十冷》的电影项目,蓝港也投资了,“凑个份子”,收益不错。但在许多游戏制作方还停留在将广告植入《十冷》动漫、电影的时候,他想的却是把IP运营起来。用他的话来说,“我给了周靖淇做游戏的信心,给了左拉做游戏的方向。”

将《十冷》改编成游戏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做决策之前,王峰查了百度指数,播出10集还不到的时候,《十冷》的百度指数就有20万,是国内动漫类榜首。

王峰把制作游戏的任务交给了老朋友、妙趣横生公司的CEO左拉,后者立刻发现《十冷》的一个劣势--粉丝高度集中在20至30岁这一年龄层,无法穿透不同年龄层受众。

左拉是“70后”,寒舞眼中的IT精英,成功推出过游戏《神之刃》。为了制作《十冷》的游戏,他们投入了60个人,前期准备6个月,后期制作耗时1年。但对他来说,熟悉《十冷》系统的过程,就像“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左拉最初交给寒舞的游戏demo、过场剧情和文档,寒舞觉得没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十冷感”。他很珍惜创作时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觉。新一代网民并不认同作者对作品的绝对权威,他本人本就是一个反权威的作者。对自己作品本身不断构成的权威,他自己时不时就想去消解一番。

跳出漫画和游戏一般性设定的做法,令有的读者初次接触时感觉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但在寒舞和《十冷》粉丝看来却是无拘无束、“脑洞大开”。

后现代文本中的标志性特征--反逻辑、不合作、跳脱等,在《十冷》中被奉为高级别招数。“乱入”,是寒舞最钟爱的。

后来,左拉大胆起用了团队中的几个“90后”《十冷》粉丝,情况开始改观。不久之前,寒舞自己玩游戏时打到其中一关,一个出现过的游戏角色再次出现,在对话框中问,“怎么又见到你们了?”挑战者们说,“这一关游戏策划想不出要怎么做,只好让我们和你再打一次。”

寒舞笑了,《十冷》游戏最终呈现出了对这个IP的高度还原,并且把吐槽方式“发扬光大了”。

《十冷》游戏是蓝港上市后第一部重头戏。有了之前的一层层积累,尤其是2015年初电影的成功,王峰感觉到了“顺势而为”的快感。蓝港为游戏的宣传投入了5000万元。这绝对称得上大手笔,要知道《十冷》电影整个投入不过1000万。

王峰和他的团队使足了力气。

蓝港在北京的办公室,所有墙面都被《十冷》风格的贴画和海报占领了,他们甚至成立了“《十冷》作战指挥部”。游戏正式上线运营前一晚,王峰和同事们头脑风暴之后,决定连夜玩一次“《十冷》体”线上营销。

他们动用了几乎所有的人脉,包括李开复、罗永浩这样的“大咖”也参与进来,表示“这个世界大有搞头”。王峰不无得意地回忆,一向“任性”的罗永浩很给面子,二话不说,只问了他一句,“发微博还是发微信?”

为了制作出600多款不同的营销海报,蓝港临时调动了几十名美工加班加点干。病毒一样的极速营销甚至没给王峰留出开发一个技术工具的时间--如果有了这么一个工具,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制作一张自己的海报。对此,王峰不无惋惜。

与线上营销配合,蓝港为《十冷》游戏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精准投放了大约2000块公交站牌广告。这些广告的主角都是附近大学的学生。当然你也可以在地铁站看到这些宣称“这个世界大有搞头”的广告。这主要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十冷》;对《十冷》已有粉丝的营销推广则主要由有妖气来完成。

同样做游戏的傅宕说,蓝港花5000万砸游戏营销,只能把玩家吸引到游戏中来,“至于让他们留下甚至付费,还得靠游戏本身。”他相信蓝港接下来需要在留住用户上面下工夫。

搜寻下一个跨界IP

3月18日,《十冷》游戏正式开始运营,当天冲入App Store畅销榜前10名,之后大致保持在20-30名之间。

上市半年,账上躺着2亿美金,再加上日渐成熟的团队,王峰终于找到了创业的感觉。他下一步的计划,是让蓝港转型为娱乐公司。

2014年以来,泛娱乐的呼声再次高涨。今年4月,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在公司的发布会上断言,“泛娱乐已经从公司战略变成整个行业的趋势”。举例为证,蓝港在线已经改名为蓝港互动,广州的三七游戏也改名为三七互娱,阿里巴巴、小米纷纷成立自己的互娱部门。连以卡牌游戏《刀塔传奇》一炮而红的莉莉丝也联合老牌动漫公司青青树,开始在互娱上布局。

显然,离钱很近、变现能力强的游戏公司之间,竞争维度发生了变化--变成互动娱乐之间的竞争,对稀缺、优质IP的竞争。

王峰已经感受到这种趋势。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浪潮孕育出了手游商机,给先行者带来了先发红利,但随着微信用户增长率逐渐趋缓,离红利结束的日子不远了。“我们正从抓住风口,沉下去,转变为靠内容和文化取胜,靠作品本身的感染力去解决问题。”

在他看来,蓝港未来就是主攻娱乐。而以IP为中心,构建娱乐内容的好处就是,蓝港将不仅仅拥有游戏玩家,更重要的是拥有粉丝,凭借品牌声誉,进入大众娱乐领域。

“自己做IP不现实,我们更多的是发现、参与以及购买。”王峰意识到,蓝港自身在IP方面没有积累,搜寻优质IP是必选动作。在此思路下,《十冷》之后,蓝港还要尝试推出《甄嬛传》的游戏。

蓝港接力追捧《十冷》,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了《十冷》的热度。对蓝港自身来说,如果能成功运作这个IP,将有更多筹码去谈下一个IP。

这段时间,王峰一直在为IP全版权运营做准备。工作再忙碌,他也要抽空去上迪士尼的概念设计师课,为已经到来的互联网无边界竞争充电。

他预言中国一定会出现接近日本《火影忍者》、《海贼王》、《死神》级别的优质原创动漫IP。果真如此,当然是“大有搞头”。

寒舞没想那么远。

这位开创了一个小小二次元世界的人,自称仍然想尽量专注,在作品中摒弃过多的商业性考虑,降低别人的期待,在远离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的厦门,画自己的漫画,过自己的生活。

电影收入分成很快就会到账。寒舞打算用这笔钱买套房子,再在恰当的时机结婚。凭着热爱、努力和好运,在小城市出生的“85后”寒舞,在30岁不到的年纪,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以后,他想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走故事路线。以前是先想到笑点,再铺陈故事,现在,他希望能“先有线,再有点”。喜欢他搞笑风格的人可能会有一点不适。这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故事路线的作品生命力会更长”。

但愿这不是一个冷笑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