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入“滴滴出行”的那一天起,柳青都在思考着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为“滴滴出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到如今,柳青发现,是“滴滴出行”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与此同时,“滴滴出行”也在不遗余力地证明着其他伙伴的价值。
“滴滴出行”是一个没有职业“天花板”的企业,柳青发现,在其他企业里,许多女性员工在上升到一定职位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升职的空间。可是“滴滴出行”却为每一个员工提供了拥有无限可能、能够快速发展的平台。
“滴滴出行”不仅将自己的员工当作伙伴,对每一个合作的司机和车主,都当作伙伴来对待。“促进伙伴成长”是“滴滴出行”为自己制定的社会责任,柳青也十分认可“滴滴出行”对伙伴的期望,那就是每一个伙伴都能够获得分享经济的红利。
在做风险投资行业时,柳青与无数企业打过交道,她发现,许多企业为了追求业绩的快速增长,会在短时间内招聘大量的员工,用来提升业绩。当业绩提升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这些员工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继而会遭到解雇。
可是在“滴滴出行”,绝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作为高层管理者之一,柳青愿意将现有的资源全部用来培养现有的人才,每一位新入职的员工,都会收到一本名叫《欢迎归队》的手册,光是这个标题就让员工有亲切的归属感。在手册上,身为总裁的柳青亲自题写了两句话:“来滴滴,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突破自己”“在团队,你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证明同伴有价值”。
在柳青看来,高层管理者必须帮助员工成长,员工的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企业的业绩自然也就会增长。同样,员工个人能力的提升,也一定只能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获得。
“滴滴出行”的每一个领导和员工,都有帮助伙伴成长的责任,这种帮助的方式有些特别,那就是敢于对伙伴说实话。越是难听、尖锐的实话,越有助于伙伴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得到改正。
这种帮助伙伴成长的方式,被“滴滴出行”称为“拍砖”,这也是“滴滴出行”的企业文化之一,这种毫不拐弯的沟通方式,将给伙伴带来更有力的激励。
在“滴滴出行”每个月举办一次的“在路上”会议中,“拍砖”就是管理者三条基本原则之一。每一个部门的管理者都要体验“被拍”的感觉,哪怕是觉得别人“拍砖”的方向和内容不够正确,也不能在会议上进行反驳,而要在会后单独交涉,会议上只能闭上嘴巴,听取大家的批评和意见。
其实,“拍砖”挑战的不仅是“被拍”的那个人,对那些开诚布公地说出批评和意见的人,同样也是一次挑战心理防线的过程。“被拍”的人如果足够专业,就不会对给自己提意见的人心存怨恨,反而是将其当作一次难得的听真话的机会,越是对别人的批评感到难受,就越能激发出让自己进步的力量。
不过,有些人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以及和对方的关系,还是很难大胆地有话直说。为此,“滴滴出行”还特别推出了一个“毒舌奖”,专门用来奖励那些敢于直言,并且能够说出有价值的内容的人。
柳青与程维都坚信这样一个道理:“关起门来往死里拍,出了门往死了顶的才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因为彼此信任,才敢在对方面前说出实话,才能真心相信对方说出的话都是为自己好,不带有任何恶意。
那些一直伴随着“滴滴出行”一路走来的司机,也被“滴滴出行”当作伙伴,对于他们,柳青既尊重,又敬畏。她希望能够为出租车司机、专车司机、快车司机、代驾司机、顺风车司机带来更多的价值,因此,在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必须对这样一群伙伴进行规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滴滴出行”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
为了让司机们得到专业的培训,“滴滴出行”还专门开办了“滴滴大学”,以游戏规则的方式对司机们进行激励和约束;还专门设立了“滴滴驿站”和“滴士节”,专门为司机们在平台中设立保障基金。
柳青认为,像“滴滴出行”这样一个为用户提供出行服务的平台,应该是负责任的、开放的、透明的。因此,公司还特意制定了招聘司机和筛选司机的标准,并且将这些标准通过平台公布出去。
乘客成了评定司机服务质量优劣的评委,根据他们对司机的评价,“滴滴出行”可以识别出哪些是好司机,哪些是不称职的司机,并分别给予奖励和处罚。当然,评价不能是单向的,从2016年开始,司机也可以对乘客做出评价,这样一来,双方的信任度都通过制度与规则的监督得到了提高。
虽然柳青曾经从事风险投资行业,可她却知道,风险投资行业最看重的却是风险背后的安全。没有任何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会随便将自己的钱投入到未知的、不可控的风险当中。因此,改行之后,她也希望能够给予自己的用户最大的安全感。
为此,“滴滴出行”在2015年10月27日推出了“滴滴平台司乘意外综合险”,这是“滴滴”与平安产险上海分公司进行合作,针对网约车专门制定的一个险种,这个险种覆盖了“滴滴出行”推出的绝大部分产品,包括专车、快车、顺风车、巴士、代驾、试驾和企业级业务的司机和乘客。
这一险种的最高保额可以达到120万元人民币,“滴滴出行”也做到了网约车保险这一历史上的首创。这笔购买保险的费用,不需要司机和乘客来支付,而是由“滴滴出行”统一投保,从乘客上车的一刻开始,保险就正式生效,一直到乘客下车到达目的地,保险覆盖的行程才正式结束。
如果在从上车到下车之间的这段行程里发生了意外事故,司机和乘客的意外医疗、伤残、意外死亡等费用将全部由平安产险来理赔。
这让司机和乘客在接单与下单的时候,免去了许多后顾之忧。不过,依然还是有许多乘客担心遇到黑心的司机,个人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为了解决用户的这一顾虑,“滴滴出行”还专门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保障和安全机制,司机和车辆在申请加入平台时,必须接受一系列的审核,并且还要接受全程的技术监控。另外还要先行垫付保险,用较高的门槛,过滤掉一大批试图浑水摸鱼的人。这样,“滴滴出行”就能保证在事中和事后全程可追溯。
受到了用户的认可,就要给予用户更大的回馈。这是柳青十分认可的一个观点。“滴滴出行”曾经推出过解决女性出行的“粉爱行动”服务、解决老人打车困难的“敬爱专车”服务。2016年初,“滴滴出行”又推出了一个主题为“滴滴好未来”的计划,这一计划专门针对出租车司机的子女,“滴滴出行”与社会上的办学机构携手,为出租车司机子女提供为期半年的网络辅导,让出租车子女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如今,柳青的身份已经正式转变为一个创业者,经营实业时,柳青最关心的依然是自己的伙伴,也就是她的团队,而不是所谓的收入和利润。
她认为,有社会价值的东西,就一定会有商业价值,而这份商业价值,一定会为投资者和创业者带来回报。
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是柳青最欣赏的几家互联网企业。她认为,阿里巴巴改变了人们习惯的交易方式,百度改变了人们习惯的搜索方式,腾讯改变了人们习惯的交流方式,那么,“滴滴出行”为什么不能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呢?
这些改变,就是一个企业为整个社会带来的价值,企业中的每一个伙伴,都会成为这份价值的创造者。
“滴滴出行”与“快的打车”的合并,柳青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3年,在柳青还是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的时候,就为这一场合并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当时,“滴滴出行”与“快的打车”都想并购“大黄蜂”,可是“大黄蜂”却开出了一个天文数字的价码,于是,“滴滴出行”的天使投资人王刚想到,如果“滴滴出行”与“快的打车”联手,中国的出行软件市场就会被两家公司一同引领。
于是,王刚找到了“快的打车”背后的投资者阿里巴巴集团,因为柳青与两边的高层都有着很好的关系,因此也就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
在谈判中,各方都分别派出了代表,也都同样表现出了希望合作的意向。不过,在最关键的股权分配比例和管理权等问题上,双方最终没能达成共识。
因此,这场合并计划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2014年10月,柳青已经从高盛跳槽到了“滴滴”,担任COO的职位,当时,“滴滴出行”在D轮融资中拿到了DST 1亿美元的资金,与此同时,DST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尤里·米尔纳也说了这样一番话,其中主要包含三点内容,分别是:“第一,Uber要灭了你们;第二,如果要活命,只有一个办法,和“快的打车”合并;第三,合并后我可以再给你们10亿美元。”
时间很快来到了2015年1月,当时正是“滴滴出行”和Uber之间的“抢夺市场战”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同时,“滴滴出行”与“快的打车”之间在出租车和专车领域的竞争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不过,柳青和程维在这个当口与“快的打车”的吕传伟在深圳低调地进行了一次碰面,这一次碰面之后,中国的出行软件市场竞争局面被彻底地改写。
可以说,“滴滴出行”与“快的打车”的合并,在2015年引领了一轮竞争对手合并的风潮,从团购网站,到婚恋网站,一轮又一轮的合并,似乎让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朝着更加规范、更加精简的局面进化了一次。
从此以后,“快的打车”与“滴滴出行”成了站在同一条阵线上的伙伴,更确切地说,两家企业从那一刻起,便正式地结为一体,就像吵吵闹闹许多年的一对情侣,经历了种种磕磕绊绊之后,终于组成了一个家庭。
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这样一场合并的背后究竟有多少的困难,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困难就是对战略股东进行协调。在决定合并之前,两家企业也曾经出现过犹豫,因为柳青始终在中间斡旋,将两家公司的CEO经常召在一起吃饭、聊天、谈生意,才最终促成了两家企业的合并。
一个超过4000人的团队,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全部整合完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离职。这4000多个员工,每一个都被“滴滴出行”视为伙伴,用真诚的态度相待,“滴滴出行”也获得了真诚的回报。
有人曾经怀疑,两个团队的人员如果硬被捏合在一起,很难成功地进行合作。可是,无论是从业务的发展,还是从用户体验的满意度来看,都证明这一个重新整合起来的团队,融合得有多么成功。
因为会将每一个员工都当作伙伴来对待,柳青在招聘人才时,也会特别注重人才对“滴滴出行”企业文化的认可度与融合度。在“滴滴出行”,跨界人才的引进非常成功,就连柳青本人都是一个跨界人才,因为有着跨界的亲身经历,柳青更加知道跨界之后与新行业的融合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对于如何让人才更快、更好地融入“滴滴出行”,柳青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
为此,她才特别去向阿里巴巴的彭蕾请教,并且得到了彭蕾的“真传”。
有人曾经问过柳青这样一个问题,“滴滴出行”和“快的打车”原本是两个相互竞争、相互对抗的团队,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实际工作中的方法和思路都截然不同,两个团队怎么做到真正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团队的呢?
其实,在别人看来十分困难的问题,在柳青看来却十分简单,她甚至认为,两个团队的融合有一些水到渠成的意味。
在互相成为竞争对手的那几年里,“滴滴出行”和“快的打车”对彼此的了解已经超乎了许多人的想象,因为相互竞争,反而相互尊重,这有些类似武侠片中的两大英雄,虽然不站在同一个阵营,却彼此惺惺相惜,一旦有一个契机站在同一个阵营里,立刻就能融为一体,甚至还会因为再也不用和对方成为竞争对手而松了一口气。
其实,两个团队的融合,背后还有一个许多人都不知道的原因。“滴滴出行”的创始团队,大多来自阿里巴巴集团,而阿里巴巴集团同时又是“快的打车”的股东。用柳青的话说,两家企业原本就算是“姻亲”关系,因此在文化上本来就有相近之处。
不过,包括柳青在内的管理层,却并没有因为这一层特殊的关系就任由两个团队顺其自然地融合。每周的星期日下午,管理层都会召开一个例会,从下午两点持续到五六点,“滴滴出行”和“快的打车”的高管全部参加,既讨论业务,也讨论团队的管理问题。
因为两家公司原本就从事相同的行业,因此在讨论业务时,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分歧,不过,到了讨论团队管理的这部分时,两家企业的高层就需要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但这个磨合的过程非常短暂,大家都朝着让公司发展得更好的目标努力,彼此的心里就不会存在什么过节,只要能够有话好好说,融合自然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证明伙伴的价值,就是在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是柳青在职场打拼多年的切身感受。一个优秀的创业者,要将自己和伙伴视为一体,借用伙伴的力量来提升自己,也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伙伴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