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略管理文献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创租机制,即资源采摘和能力建构。它们被用以解释管理者如何为公司创造经济租。前一种机制认为公司通过比对手更有效率地选择资源获得经济租。后一种机制认为公司通过比对手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来获取经济租。让我们顺序地考察每种机制的底层逻辑。在资源采摘机制之下,管理者收集信息并分析被过分低估的资源或未来具有升值潜力的资源。就像共同基金管理者力图挑选好的股票一样(Barney,1986),依靠自己的独到“眼光”获取超额收益。
在资源采摘机制之下,所有的这些都发生在公司实际拥有这些资源之前。资源采摘能力能影响公司的经济利润,即使是公司并不拥有任何(有形)资源。它不仅仅帮助一个公司得到好的资源,还帮助公司避免获得不好的资源。实际上,这种避免坏的资源比选择好的资源对公司的经济租的影响更大。资源采摘机制之下产生的经济租本质上是Ricardian租。
Mahoney和Pandian(1992)指出,Ricardian的观点受到了熊彼得观点的挑战。熊彼得(Schumpeter,1950)的观点导致了动态能力观点的出现(Amit & Schoemaker,1993;Dierickx & Cool,1989;Mahoney,1995;Nelson & Winter,1982;Teece,Pisano & Shuen,1997)。而动态能力观点使得另外一种产生租的机制受到重视,即能力建构机制。这种机制和资源采摘很不相同。
Barney(1986)认为,如果资源市场相当具有竞争性和效率,那么,要想通过资源采摘系统地增长一个公司的期望收益,则公司必须具有优越的信息,这种信息是关于某种资源和其他资源束一起使用的时候其价值如何的。一个资源采摘的具体例子是微软在1980年花5万美元从Seattle计算机公司购买QDOS操作系统。对于那些采用Ricardian观点的人来说,他们认为资源采摘是产生经济租的主要机制(e.g.,Barney,1986,1997:138-141;Conner,1991;Montgomery & Wernerfelt,1988;Peteraf,1993;Wernerfelt,1984)。根据Ricardian的逻辑,绩效的异质性是由于所拥有的资源具有不同的生产率。所以,从Ricardian的逻辑中衍生的问题就是,公司首先是如何拥有具有生产率异质性资源的?Barney(1986)的战略因素市场理论曾经提出过这个问题。该理论的结论就是,唯有一个系统的方法能让公司获得能产生经济租的资源,就是开发比资源市场更准确的关于资源的未来期望价值的判断技术。
为了能清楚阐述能力建构机制,很必要事先定义一下“资源”和“能力”两个概念的区别。这里借助Amit和Schoemaker(1993)的观点:能力,相比之下是指一个公司配置资源的能力,常常是整合式地运用组织过程去影响最终想达到的结果。能力是基于信息的有形过程和无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公司资源的复杂互动发展出来的,是公司的特异性。目的是使资源的生产率得到提高,还可以被抽象地看作是战略灵活性和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保护。根据这个定义,区分这两个概念的特征有两个:首先,能力是公司的特异性,由于它是根植于组织或组织的程序当中的。而普通的资源不是这样。由于这种根植性,拥有了一种能力后,就不容易从一个组织转移到另外一个组织,甚至是自我相对独立的组织亚单元。除了购买公司本身、或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单元的办法外,“它(能力)的不同之处就是不能通过买和卖得到”(Teece,1997)。如果组织完全解散了,那么它的能力就完全消逝了,但是它的资源能保存在新的所有者的手中。比如,如果Intel公司完全解散了,那么它的微处理器(一种资源)就落入新主人的手中,但是它的设计新一代微处理器的技术(一种能力)就消逝了。Intel可以轻易地将微处理器的专利转让给另外一个公司,但是转让其设计新一代微处理器的能力(至少是其核心部分)却并不容易。可见,能力的主要用途是增进公司拥有的其他资源的生产率。资源和能力的区别类似Miller & Shamsie(1996)提出的“系统资源”和离散资源。Brumagin(1994)提出的“基本资源”和“高层资源”,以及Black和Boal(1994)对“特质”资源和“结构”资源的区分。所以,能力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是一种扎根于公司、不能转移的公司特异性资源,其用途是促进公司拥有的其他资源的生产率。基于这种定义,Teece(1997)提出,“能力不能轻易被买卖,它们必须要去营造”。
简单说来,两种创租机制的区别如下:首先,资源采摘机制在获得实际资源之前就影响了经济租的产生。能力建构机制只有在获得资源后,并且是当这些资源都物化了之后,才能影响经济利润。这是因为资源采摘机制对决策阶段有影响,而能力建构机制对执行阶段和发展阶段有影响。其次,资源采摘机制下,要求企业更强调认知和信息类因素,而能力建构机制强调结构化因素。Amit和Schoemaker(1993)主张:如果能力必须靠营造而不是购买,那么管理者的角色非常近似建筑师,而不是赢得股票市场的股票购买者。一个建造公司能力构建机制的例子是沃尔玛在内部开发出了一个独特的“跨货架”物流系统(Stalk,Evans & Shulman,1992)。这大大提高了公司其他资源的生产效率,比如商业不动产、货运车队、工人队伍和信息技术。
除了上述创租机制外,是否还有第三种创租机制仍然在争论中。有人认为存在特异的双边协同(idiosyncratic bilateral synergy)创租机制(Mahoney & Pandian,1992),即双边特异性资产对于资源的买方和卖方形成双边垄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资源的买者来讲,很可能分享到资源产生的部分经济剩余。有些学者认为,特异性双边协同更多地属于能力建构机制,而非资源采摘机制。我们根据以上论述,并结合竞争寻租相关理论总结出了创租模式的分类框架。
图2-3 企业经济租产生机制分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