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国就业形势分析

全国就业形势分析

时间:2023-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与分析“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在本地就业的8510万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62.1%,中部地区占22.8%,西部地区占15.1%。

第一章 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与分析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乡及乡以内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就业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

在外出务工的14041万农民工中,按输出地分,来自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数量比例分别为37.6%、32.7%和29.7%。按输入地区分,东部地区吸纳外出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71%,中部占13.2%,西部占15.4%。在本地就业的8510万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62.1%,中部地区占22.8%,西部地区占15.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到农民工的转变对经济增长贡献为21.4%,如果再加上作为劳动投入的贡献,2001~2005年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了21.81%、21.85%、21.89%、21.91%和21.94%,基本接近22.0%。[2]

第一节 全国就业形势分析

2008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2008年1~10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2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10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5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9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129%。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就业局势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其影响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有一部分出现了关闭、停产或者半停产的情况,造成部分人员失业。所以目前的就业形势还是严峻的,而且这种影响还在进一步发展。[3]

一、2009年全国就业情况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国内本身的结构性问题,2009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2009年,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较难有根本性的转变;一批停产、半停产企业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处于放长假等隐性失业状态的职工,有可能会有一部分转为公开失业,2009年失业率会有所增长;回流的农民工及新增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面临难以转移就业的问题,导致农村失业问题加重;城镇低学历青年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2009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形势如下:

从供给来看,新增非农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新成长的劳动力,二是失业人员。2009年各级、各类学校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人数近1800万,其中绝大多数人需要进入非农领域就业;按目前4%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计算,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830万。按照目前5.3%的调查失业率推算,则失业人数将达1600多万。新增非农就业需求总量合计2600万~3400万人。即使假定约700万农村劳动力不向城镇转移就业,也有2000万~2700万城镇劳动力供给。

从需求看,按目前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社会新增就业0.107个百分点(或85万人左右)估算,假设2009年GDP增长7%~9%,则带动新增就业800万~1000万人。城镇劳动力供过于求,缺口在1200万~1900万人。失业率将可能攀升到6.3%。

二、当前就业形势的特点

我国目前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劳动力供给量的迅猛增长,正成为当前就业工作中的最大“心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增扩之后,近期我国新成长劳动力的供给将升至峰值,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预计2009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2400万人。

与迅猛增长的供给量相比,就业岗位的增加却显得“步履沉重”。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5年中,由于经济的增长,平均每年增加1370万个工作岗位,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已明显减弱。权威人士估计,按2009年经济增长保持7%计算,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新增的就业岗位仅为800万个左右。

供求的巨大缺口远不是唯一的挑战。专家指出,从劳动力结构上看,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却人才短缺,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规模庞大的农民就业“大军”更对就业工作构成了考验。数字显示,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1.5亿人,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城市“进军”的规模将越来越大。

让人不能乐观的还有失业率。2009年一季度和2008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尽管这一数字尚未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但解读这一数字可以发现,一方面它相对于以往3%左右的数字已经呈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另一方面它尚未包括与原单位“藕断丝连”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及数目庞大的农民工,实际的失业数字应高于现有的统计。

三、对2009年就业趋势的预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估计,2010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可能达到8%左右,低于2008年的水平。另外,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下降。一般来说,中国外贸出口每波动1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万~20万人的就业。预计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有560万人左右,估计到2010年底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对于2010年的失业率,《社会蓝皮书》称,中国的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2010年的调查失业率有可能超过9.4%,将是官方维系的登记失业率的两倍。

趋势一:公务员走热,求稳成首选。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不少大学生顾不得职业兴趣,以稳定为首要的择业原则。

趋势二:生育高峰带动教师职业走俏。另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白领选择充电培训,也使教育行业迎来发展高峰。

趋势三:随着国务院4万亿元经济计划的出台,很多国有重点企业在今后几年对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趋势四:快速消费品及零售行业需求看涨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就业形势相对较好。

趋势五:研发人才依然“吃香”。特别是对高级IT研发和医药生物类研发人才,企业需求依然强烈。

趋势六:高职生就业率较为稳定。由于高职生就业观比较实际,且对于汽车、电子和维修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线技术岗位,经过短期适应就可以上手,实际操作能力强。

四、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婴儿潮“80后”

婴儿潮伴随着学科结构和大学教育扩招的问题使得近些年来大学生失业率在几年内居高不下,将持续到2012年,其从2002年开始的叠加效应将直接导致大学生求职困难。

1980~1990年是婴儿潮的第二代“独生子女”降生时期,波峰出现在1986年,1990年后基本恢复到1980年前的水平,而且“80后”一代上大学的时期正好赶上教育改革,扩招人数每年以超越GDP 5个百分点的水平递增,直接导致“80后”供大于求;此外,由于大学教育在1996年以后从中央计划下放到各大学本身,也将大学的基调从“精英教育”转变为“普及教育”,扩招比例年年超过GDP增长率和就业岗位增长率,而大学不考虑就业情况,为了吸收优秀生源,也蜂拥加大开办“热门专业”,导致毕业生专业结构和就业需要的专业结构差异很大。

2.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带来了大量就业问题,失地农民直接和城镇原有劳动力进行竞争。当然城乡一体化带给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主要是针对较低文化层次(大专以下)的劳动力,但是由于现在大学生的工作难找,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和他们学历不相称的就业领域。宏观上农民进城也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整个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3.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政府的政策从“劳动密集型”转为“知识创新型”,劳动工具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直接使一部分低效率的劳动岗位消失,进一步扩大了劳动力供求差异。产业结构调整后,产业结构就业数据显示不同行业的供求关系差异非常大,机械制造类岗位严重缺失,文、史、哲类岗位严重饱和。

五、中国政府已采取的政策和举措

针对当前经济和就业形势,中国政府已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政策和举措。中国政府除了在财政、货币等方面加大投入、扩大内需外,在就业方面出台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措施,调整就业和社会保险政策,通过保企业来稳定就业岗位,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1.稳定就业岗位的措施

稳定就业岗位的措施主要是增强社会保险制度的灵活性和劳动关系调整的灵活性,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减少裁员。

(1)在2009年之内,可以阶段性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费率,减轻困难企业缴费负担和参保人员费用负担。

(2)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可以在2009年之内、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

(3)调控和预警失业,鼓励国有企业减少裁员。

(4)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和就业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失业保险基金可用于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5)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指导符合条件企业及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实施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时制。

2.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

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主要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已经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条。

(1)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200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2)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待遇。确保2009年调整后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对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

(3)困难企业实行经济性裁员,可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

200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对就业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3.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1)减少结构性失业。通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通过放松户籍限制、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工作;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积极吸纳和稳定大学毕业生。

(2)减少或推迟供给。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大学生、研究生或第二学位扩招。通过见习实习制度,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3)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所有高校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系列服务。

(4)为困难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

4.针对返乡农民工的政策措施

(1)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稳定粮食和食品价格,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务农提高收入。

(2)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3)一些劳动力输出地方已经出台支持返乡农民工的政策:3个月以上未能重新就业的,当地政府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给予失业救助,救助期不超过半年。

上述政策措施对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解决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农民工群体和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将发挥积极作用,但还远不足以消除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局势的影响,需要全社会各方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第二节 新形势下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新特点[4]

进入21世纪,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流动广度和跨度日益扩大,组织形式和流动方式日趋复杂,在保持其流动性等基本特征的同时,还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

一、总量过剩,结构短缺

虽然总体上农村劳动力仍然过剩,但结构性供求矛盾开始突出,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正从长期“供过于求”转向“总量过剩,结构短缺”。

(1)有近80%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3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供求明显偏紧。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表明,青壮年是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在全部外出从业农民工中,30岁以下的占52.6%,30~40岁的占29.5%,40岁以上的占17.9%。而且,在全部3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外出从业的比重为43%。如果再考虑本地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并假定其年龄构成与外出农民工类似,则30岁以下农村劳动力有近80%已转移到非农产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对全国2749个村庄的调查显示,74.3%的村庄认为本村能够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已经出去了,只有1/4的村庄认为本村还有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这说明,虽然总体上青壮年劳动力仍存在过剩的现象,但经过近30年的持续转移,越来越多的地区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正在被吸纳殆尽。

(2)有近6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到非农产业,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供给严重不足。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表明,外出从业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1%。同时,在全部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外出就业的比重为33%。如果再考虑本地非农就业的农民工,并假定其文化程度构成与外出农民工类似,则初中及以上农村劳动力有近60%转移到非农产业。另据对沿海地区的调查,接受过职业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供给严重不足。从2002年开始,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熟练技术工人全面供不应求的现象。

(3)农民工供求的区域矛盾突出,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2003年开始,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的出口和制造业快速增长,对农民工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传统输出大省的农民工供给,尤其是青壮年农民工供给增长放缓,农民工供求的区域矛盾开始突出。由于企业调整生产结构有一定的时滞,在短期内难以采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2003年以后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2005年以后“民工荒”现象开始蔓延到内陆一些地区,农民工“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状况并存。

二、“移民化”倾向渐显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2749个村庄的调查,每个村平均拥有劳动力1081人,务农人员占52.10%,转入非农产业的人员占47.57%。其中,本地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员占21.06%,外出打工人员占26.51%。外出打工人员的比重高于本地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比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但是就业结构在地区之间呈现明显的差异,东、中、西部地区在本地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比重分别为34.66%、10.37%和8.64%,外出打工的劳动力比重分布为21.97%、31.02%和29.44%。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出的比例不仅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也高于本地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比例。

随着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开放,流动就业农民工的稳定性特征正逐步显现并不断强化,出现了三个新的趋势。

1.就业形势日趋稳定

我国的经济体大多以劳动密集型和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竞争手段和利润来源,对低技能、低报酬的劳动力需求旺盛,而流入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又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平稳递增,这些都为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创造了条件。当前,农民工已经占据流入地各类“脏、险、苦、累”工作岗位的绝大多数和制造业、服务业工作岗位的大多数。其就业领域已经从最初的临时性岗位、补充性岗位向各个行业、各类岗位扩张,就业形势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农业部2005年的调查显示,外出就业农民工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57.8%,比2002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比例已经占到较大比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2749个村庄的调查表明,以长年外出计算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率,全国平均水平为18.10%,其中东部地区为23.55%,中西部地区为13.6%。

2.流动“家庭化”和居住的稳定性趋势明显

随着时代的发展,赚钱不再是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的唯一目的。在获取更多经济收入的同时,农民工开始并日益注重家庭成员的团聚、子女的教育及家庭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农民工群体正在发生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从以前男劳动力外出“独闯”逐渐演变成现在夫妻二人同时外出务工及携子女外出流动的形式,农民工家庭化的趋势明显。举家外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的农民工已经占到一定比例。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查结果看,全国举家外出的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比重为5.29%,东部为4.71%,中部为4.99%,西部为6.61%。同时,农民工居住形态的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据浙江省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民工中居住在出租房屋和单位内部宿舍的比例逐年增加,并且已经占到农民工总数的86.37%。

3.在流入地居住趋于长期化

人口流动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以在原籍务农为主、农闲时节外出务工的季节性流动,转变为以外出务工为主、以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全年性、多年性流动,乃至在流入地长期居住。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稳定居住的持续时间逐年增加,返回户籍地老家的次数减少,融入现居住地的趋势比较明显。农民工的“移民”倾向渐趋明显,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事实“移民”。据浙江省2007年抽样调查显示,在流入地居住1年以上的农民工已经占到总数的63.4%。其他调查也表明,农民工在城市沉淀的程度和长期居留倾向增加,由“候鸟式”流动向“迁徙式”流动转变。有关学者在对上海市2003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大约有10%的人口会在城市逐步沉淀下来,稳定居住在城市中;外来流动人口在上海的平均预期居留时间呈延长趋势,2003~2005年已达到7.93%。另据2005年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展的来沪人员居留意愿调查,36.03%的来沪常住流动人口希望长期留在上海。该调查结果还显示,在沪居住半年以下的仅占6.16%,半年至2年的占26.44%,2~5年的占32.58%,5~10年的占23.48%,10年以上的占11.34%。

三、农民工群体不断分层分化

农民工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素质得到了提升,其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其群体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人口成分、流动目的、个体诉求多元化的新特点。

根据流动程度的大小,可将农民工划分为三类群体:第一类是基本融入城市的农民工,即在城市有固定的住所、工作单位,收入相对稳定;第二类是长年在城市打工,但又具有一定流动性(主要是春节返乡)的农民工,在城里有相对稳定的职业、收入和居住地;第三类农民工是间歇性或季节性在城镇务工,仍以农业为主、务工为辅,或务工、务农并重。

对第一类农民工而言,除了收入需求以外,更多地要求获得尊重、要求公平对待、要求平等权益,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等。这一群体对在就业地落户、获取社会保障、解决子女教育问题、享受公共医疗服务、享有更多公民权利有较高要求,对农村的土地依赖性较小。

第二类农民工是目前我国农民工的主体。他们渴望稳定、较高水平的收入,同时对稳定的居住场所、公共医疗服务、文化服务、计生服务、就业服务、工伤和医疗保险等也有较强的需求,对远期的养老保险服务需求意愿较弱。这一类农民工尽管不以土地为生,但对土地仍有较强的依赖性。

对第三类农民工而言,获得应得的劳动报酬是其基本需求,由于这类农民工的素质相对较低,外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对就业信息服务、维权服务有较强的需求。

农民工的发展意愿和未来归宿有两个:一个是进城,即成为市民;另一个是回乡,成为职业农民或农业工人。上述三个类型中,第一类农民工主要是进城成为市民,第三类主要是回乡从事农业;第二类则会出现进一步分化,其中的大部分将会融入城市,成为市民,小部分则会回乡发展现代农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55.14%的农民工设想未来在城市发展、定居,举家外出(即已经在城市稳定居住)的农民工占到20%。根据有关研究结果计算,目前外出就业的1.32亿农民工中,由于多数收入较低,仅约有10%(1430万人)具有转为城市市民最起码的经济能力。随着劳动力供求变化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个比例会随之上升。但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

四、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

关于农民工的就业行业分布,不同部门的调查数据有一定差异,但都反映了以下主要特征:一是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外出从业农民工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8%;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6.7%;从事第三产业的占40.5%。第二产业内部,从事制造业的占35.7%,从事建筑业的占20.5%。二是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最高,但就业增长开始放缓,建筑业就业比重稳中有降,服务业就业比重稳中有升。农业部2005年的调查表明,农村外出就业农民工中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比重,分别比2004年下降了3.0个和2.6个百分点,而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的比重比2004年上升了5.6个百分点。三是外向型制造业和城市服务业的就业比重逐步上升。在制造业内部,逐步向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机械制造业等外向度较高的行业集中;在服务业内部,逐步向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城市服务业集中。劳动保障部的调查表明,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从业较为集中的行业是电子电器业(13.5%)、制衣制鞋业(11.7%)、住宿餐饮业(9.4%),机械制造业(6.2%)、食品制造业(4.9%)、交通运输业(4.3%)和居民服务业(4%)等。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加强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结构、就业方式都将继续发生变化。总的来看,农民工仍将继续流向工业和建筑业,但餐饮、娱乐、新型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正在成为更多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选择。

五、流向区域仍相对集中,就近就地转移加快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的调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农民工的区域流向有所变化。

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调查显示,农村常住户中,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70.1%,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占14.8%,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占14.9%。与2003年相比,东部地区略有上升,中西部地区略有下降。外出劳动力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但在东部地区内部,广东、福建等传统流入大省的比重有所下降。农业部2005年调查表明,全部外出就业劳动力中,在广东、福建两省就业的占43.6%,与2002年相比,在广东、福建两省就业的比重下降了9.4个百分点,而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其他省份和境外就业的比重都有所上升。

从外出农民工就业的地点看,2006年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占64.8%。其中,在直辖市务工的占9.4%,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占18.6%,在地级市务工的占36.8%。与过去5年相比,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比例有所下降,而在地级市和县级市务工的农民工所占比例上升(见表1-1)。

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将加快,劳动力成本也将继续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向相对落后的地区转移,不少原来在珠三

表1-12001 ~2006年劳动力在不同类型地区就业的分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qgnypcgb/ t20080227_402464718.html.

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将继续转向全国其他地区。作为农民工输出基地的安徽、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的经济发展较快,也成了农民工的有力吸纳地,农民工流向将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西部地区就地、就近转移逐步加快。

六、回乡创业的热潮正在兴起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步伐正在明显加快。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7年的百县调查,301个调查村共回流农民工3.7万人,其中回乡创业者占到了16.06%。根据百县调查初步推算,2007年全国回乡创业农民工总数约为800万人,他们约创造了3000万个就业机会。据对3026名回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1990年以前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只占4%,1990~1999年回乡创业的占30.6%,2000年之后回乡创业的占65.4%。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热潮正在兴起,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与双向就业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新阶段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主动性不仅明显增强,还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回乡创业者以第一代农民工为主。回乡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为39岁,年龄在30~45岁的占了63.9%,回乡创业者平均累计外出务工5.8年。二是回乡创业者大多从事非农产业。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产业分布情况是:第一产业占28.3%,第二产业占30.7%,第三产业占32.1%,其他占8.9%。三是经营形式以个体和私营为主,企业规模较小。个体经营占68%,私营企业占20.2%,股份制企业占6.5%,承包、租赁经营占4.6%。从企业规模看,以中小企业(包括微型企业)为主。回乡农民工半数选择在离家较近的小城镇创业和居住。四是农民工回乡创业创造一批新的就业载体,以创业促就业,带动了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与就近转移。根据百县调查,平均每名创业者带动就业3.8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当地不能外出就业的中年以上农民和从沿海打工回来的农民工。根据对301个村的调查,回乡创业者及带动就业的人数约占留村劳动力的18%。目前,农民工回乡创业总体人数和比例都还不高,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工总体上外出大于返乡的格局不会改变。但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加快,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前景广阔。

第三节 当前农民工就业的形势分析及发展趋势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民工的返乡问题

据统计,到2009年春节,仅以广东东莞计算,这个人口曾经一度达到1200万人的城市,经过这个“冬天”以后,剩余人口仅保留在600万,1/2的“遣回”率正在这个“世界工厂”上演。

“全国1.3亿外出农民工中,除了失业返乡的2000万人,还有1.1亿人的就业目前是稳定的。但究竟2009年上半年农民工就业形势如何,取决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何时见底,也取决于中央相关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5]中国最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陆续有制造业企业接连倒闭。如果制造业企业“倒闭潮”来袭,农民工的“失业潮”也将来到。一度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鼓舞的农民工,又不得不面临工作难找、收入下降的困境。农民工失业不纳入官方失业率统计口径,从表面上看不会形成严重的就业问题。但事实绝非如此,农民工就业几乎占据了制造业就业的大半壁江山。如今农民工卷铺盖回家种地,只能说明我国失业情况非常严重,城市化进程遭到梗阻,而我国制造业缺乏专业的生产者,制造业升级遥遥无期。

影响更大的是,“未来农民工一旦大规模返乡,势必加剧欠发达省内本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并非只是一种担忧,[6]来自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江西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26.5万人,城镇新增劳动力约为20万人,省内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9万人左右,供给总量达到75. 5万人左右;而前9个月,江西省城镇实际新增就业岗位仅36.6万个,供求相差近40万个,就业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大量农民工进城找不到工作,滞留城市,会引发城市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历史上曾有过这方面的教训。英国在工业革命初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很多的失地农民在城市中没有找到工作,因为城市没有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结果,这些农民成为城市“游民”的主体,城市不堪重负。据估计,当时伦敦的游民占全市总人口的25%,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很显然,2009年春节过后,针对时下农村无钱可挣的状况,农民工还是要大量返回给他们带来经济来源的城市务工。但是可以预见,2009年上半年,我国发达地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将处于最为困难的时期,提供的就业岗位必然减少。大量返城农民工将无工可做,可能滞留城市,这将对我国城市稳定形成威胁与挑战。

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1.3亿人。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经营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对农民工就业造成影响,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建立了劳动力主要输出输入省份的“就业情况快速调查制度”,对部分城市企业和乡镇村进行监测,按旬上报信息。同时,在2009年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了2009年度“部分城市企业招用农民工需求调查”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并与往年这两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统计局、农业部等单位在综合分析有关数据和各方信息的基础上,对2009年农民工春节返乡和节后就业形势作出了以下初步判断。

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2009年返乡农民工中因各种原因已离开原工作企业的人数有所增加。考虑到部分返乡农民工暂时失去工作,加上农村部分新成长劳动力,节后需要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在2000万人以上。从劳动力需求角度分析,一是根据对部分城市企业的调查,2009年有64.5%的企业春节后有招工计划,表明经济增长依然具有相当的吸纳就业的能力。二是计划招工的企业的数量与2008年相比减少了20%,空岗数量减少了10%;企业招聘时间普遍有所延后,在2009年春节后1个月内招用新员工的企业比重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三是要求新招员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工以上技能的比重,在历年持续提高的基础上,又分别上升了2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四是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对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作出安排,正在落实之中。综合上述情况分析,2009年春节后一段时间内,城市企业对农民工的用工数量有所下降,招工时间推后,技能要求提高,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有待落实。因此,2009年春节后农民工的就业供求矛盾将比较突出,引导有序流动就业和就地、就近安排就业任务繁重。

二、农民工就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7]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程度已经大大降低。为了掌握农民工发展的中长期趋势,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分析,以及中长期内我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基本趋势的分析,结果如下:

1.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刘易斯转折点”阶段

“刘易斯转折点”是指一国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吸干以后,工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出现上涨,农业部门不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折的时期。“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不是突然的,也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从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开始,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有限剩余的转折。其主要标志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绝对下降,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开始突出,转移劳动力工资开始上涨。第二阶段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结构性短缺发展到全面短缺,其主要标志是劳动人口出现负增长,各年龄段农村劳动力都会出现短缺。无论是大规模的抽样、经验观察还是相关研究成果都表明,我国正在经历着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出现短缺的转变,目前已经进入了“刘易斯转折点”的第一阶段,并可能在“十三五”期间进入第二阶段。主要判断依据包括如下几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量下降。自2004年开始,珠江三角洲地区普遍出现了“民工荒”。近几年来,这一现象不仅没有消失或缓解,反而蔓延到全国其他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塘地区,甚至在劳动力输出的中西部省份,2007年也广泛存在着普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这个现象已经不是短期或周期性的,而是成为了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现象。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已经告别了无限供给的时期,农村已经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根据二元经济理论,一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澡盆被淘干,就标志着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开始转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劳动力没有可以转移的潜力,而是说如果没有工资水平的提高,或者其他等值激励手段的加强,非农产业就不再能够像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时期那样,轻而易举地得到所需的劳动力供给。

(2)农民工工资开始增长。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工工资处于偏低的水平,并且一度几乎没有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2004年之前的12年中,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仅增长了68元,与当地年均20%以上的GDP增长速度相比,工资水平几乎原地踏步,说明农民工未能很好地分享企业效益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但近年来,农民工收入出现了较快增长。2004年农民工平均月工资为780元,较2003年增长了11.1%。随后增加幅度虽然略有回落,但依然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2006年外出从业农民工工资达到953 元/月,如图1-1所示。

如果把农民工工资在最近几年的迅速上涨趋势,与以往十几年的停滞进行比较,更反映出了目前的变化是根本性的。近几年农民工工资水平的上涨,除了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就业需求比较旺盛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特征发生了变化,即从过去的无限供给阶段转为有限剩余、有限供给阶段。这种有限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供给特征通过绝对工资水平上涨和局部劳动力供求紧张等方式体现了出来。由于农民工增速将会放慢,农民工工资上涨将是趋势性的,这也将促使企业通过加薪和加强劳动者保护,以有效获取和维持合适的劳动力资源。

(3)劳动人口将出现负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由结构性短缺发展到全面短缺。继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下降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下降的过程,21世纪以来下降速度明显加快。根据最新的预测,劳动年龄人口从2013年左右开始,上升趋势就会十分平缓,2016~2017年达到最高峰后开始绝对减少。这时,作为无限劳动力供给的一个源泉,人口因素不再助长劳动力供给的增长。2004年以来,城镇用工企业迫于“民工荒”的压力,不得不放宽用工年龄,从过去的25岁以下放宽为30~40岁、甚至50岁。2005~2006年大量增加的是31岁以上的民工,特别是31~40岁的民工,2006年比2004年剧增41.8%。同时,农民工供不应求的年龄段也快速上升,从2003年的20岁以下上升到2004年的25岁以下,以及2006年的30岁以下。

图1-1 2004 ~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部. 2004~2008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http://www.agri.gov.cn/sjzl/baipshu.html.

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尽管城市中失业现象已十分严重,准备流向城市的人们还是可以作出合理的决策。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所以,在任一时期,迁移者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与现代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与城市失业人数成反比。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了民工家庭年龄结构—生命周期模型,通过估算农民工的最高预期工作寿命,认为40岁以下农民工供不应求可能在2016年出现。这预示着,“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可能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第二阶段。

2.中国经济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长期趋势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基本趋势的研究表明,2006~2030年间中国的劳动力转移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中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仍是个长期的过程。尽管从2003年以来,中国局部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近年来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也有显著的上升,但中国仍然有超过3亿多主要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分析表明,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将继续拉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农民工的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大。一方面,农村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将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城农民工在城镇中沉淀的规模也将逐步扩大。受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农民工规模扩大的速度将会减缓。根据基准情景的模拟结果,2006~2030年,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不断减少,2010年以前每年新增转移在700多万人,2010~2020年每年为550万~650万人,而2020~2030年400万~550万人,劳动力转移规模呈不断降低的趋势。

劳动力转移持续的时间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现有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二是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前者已定的前提下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从基准情景的模拟结果看,在保持每年430万~800万转移数量的情况下(占各年农业劳动力总数的2%左右,劳动力转移的速度逐渐降低),到2030年,我国仍将有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劳动力转移仍然没有完成。可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将是我国中长期的重要任务,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2)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城市化进程、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重要影响。分析表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是保证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要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就业压力,就必须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很大。例如,2008~2010年间,与基准情景相比,GDP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降低1.5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劳动力转移人数减少50万人左右,比基准情景降低了6.3%,由于劳动力转移的减少,当年城市化率降低了0.02个百分点,非农就业比重降低了0.12个百分点。

城市化进程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力转移。从基准情景的模拟结果看,如果今后保持每年提高城市化水平0.7~0.8个百分点,则到2030年时,我国的非农就业比重达到73%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61%左右,城市化和经济就可以保持较为协调的发展。2006~2030年城镇人口增加2亿人,2006~2030年将增加3.22亿人。在这种城市化率提高速度较快的情景下,2008~2010年城市化率每年比基准情景中城市化速度加快0.5~0.7个百分点,2011~2020年间城市化速度比基准情景每年加快0.5个百分点,2021~2030年间每年加快0.2个百分点。在此情景下,GDP增长速度、非农就业比重和劳动力转移人数与基准情景相比都有显著增加。例如,在2007~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大约提高0.01个百分点,非农就业比重比基准情景要高0.09个百分点,每年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数比基准情景增加25万人左右,占当年新增转移劳动力的3.9%左右。在整个模拟期间内,都呈现出城市化速度加快而劳动力转移相应加快的现象,这说明城市化进程对劳动力转移有重要的影响。从模拟结果看,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

外贸出口的变化对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影响,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会严重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为考虑出口变化的影响,人们设计了出口增长速度降低的情景。在这一情景中,假设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中国的对外出口增长速度比基准情景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考察这种情况下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增长所受到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出口增长对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在2008~2010年,与基准情景相比出口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降低5个百分点,受此影响,GDP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降低约1.3个百分点,而当年新增劳动力转移人数减少约20万人,比基准情景降低了2.7%,非农就业的比重相应降低了0.0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对劳动力转移有显著影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可以有效地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劳动力转移。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情景下,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提高,劳动力转移速度显著加快。例如,2007~2010年期间,第三产业比重比基准情景平均提高2.8个百分点。相应地,经济增长速度大约提高0.4个百分点,城市化率平均提高0.02个百分点,当年新增转移人数增加44万人左右,为当年新增转移人数的6%。由此可见,服务业加快发展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同时也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

三、未来农民工就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新形势下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亿万农民工的意愿,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把促进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把以人为本、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作为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根本要求,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作为基本目标,推进城乡分隔二元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保障农民工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健全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建立公民身份统一、机会均等、权利平等的城乡统一的社会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农民工就业有技能、劳动有合同、工资有保障、伤病养老有保险、维权有手段、居住有其屋,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农民进城就业和农民变市民将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全过程,贯穿于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整个阶段。解决农民工问题既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又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工作部署上,应当立足现状,着眼长远,明确目标,统筹安排,分阶段逐步推进。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2020年,农民工工作的基本目标与任务如下:

一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多渠道并举,广开就业门路,实现农民工稳定就业。健全农民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及制度,大幅度提高技术熟练型农民工的比重。

二是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农民工中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彻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确保农民工生产安全,健全劳资纠纷协调机制,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消除城乡劳动者就业的身份差异,将城乡劳动力纳入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

三是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推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化。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有序扩大农民工的社会参与,保障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在居住城市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受到更多的民主管理权利,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权益。

四是建立农民工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制度。健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确保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实现农民工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公共文化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五是全面将农民工住房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将在城市定居和稳定就业的困难农民工家庭纳入政府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享受范围,基本建立起与农民工经济状况相适应的住房供应模式。

六是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与接续制度,将稳定就业农民工纳入城镇应急救助、贫困救助和教育救助机制。

七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和相关的社会管理等制度,形成城乡居民身份统一、机会均等、权利平等的社会管理制度,健全市民化准入机制,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基本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八是引导农村人口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乡人口布局和区域互动关系。

四、各省市关于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采取的对策措施

1.河南:提供创业培训和服务

河南有2100万农民工。目前平均每天从省外返乡的有6万人左右,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省内各级劳动部门根据返乡农民工的愿望,组织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当地劳动部门降低创业培训门槛,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和服务,引导他们领办创办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及农村服务业等项目,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2.陕西:确定21个创业示范县

要求各市县驻外劳务输出办事机构深入陕籍民工相对集中的企业做工作,争取不裁减和少裁减陕籍务工人员并设立陕籍民工接待站,积极做好在当地的转岗推荐就业。

为了给返乡人员创造就业机会,陕西省将努力扩大就近、就地转移容量,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与此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确定21个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

3.江西南昌:设贷款绿色通道

针对返乡农民工技能短缺的问题,南昌市开办各种劳动技能培训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南昌市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开设贷款“绿色通道”,农民工申请贷款只要是好的项目和具备一定还贷能力,劳动部门都予以快捷审批。

4.四川:七折发放失业救助

目前四川省已经出台一系列支持返乡农民工的政策。例如,对在外务工半年以上的失业返乡农民工,3个月以上未能重新就业的,当地政府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给予失业救助,救助期不超过半年。此外,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可比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农民工也将享受城镇创业人员的其他待遇,比如被纳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范围。

五、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渴望长期留在城镇工作和生活,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这一不可逆转的城市化进程其实质就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狭义的农民工市民化概念,即农民工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身份和权利的过程,如居留权、选举权、受教育权、劳动与社会保障权等。广义上的农民工市民化概念,即在现代化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不仅使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社会权利上实现市民化,更要使其在就业和生活方式各方面全面向市民转化。农民工与城市社会融合、向市民转化,是学习、适应和再社会化的过程。从乡村有土地作保障的熟人社会,到城市风险较多的陌生人社会,是大的跨越。实现这一跨越,农民工自身需要克服安土重迁传统的影响;需要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以获得稳定就业的能力;需要学习更多文化、法律、城市社会知识,增加社会交往,适应城市生活方式。农民流动的开始之日即是农民工的市民化的开始之时,流动是农民工市民化的起点,市民化是流动的终点。农民工市民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一阶段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初始准备阶段,他们与城市社会的接触是肤浅的,没有心理准备和经济基础,农民工并没有在城市长期居住的打算;第二阶段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开始进行阶段,部分农民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开始谋划如何能在城市生活下去,但是户籍和社会管理制度的限制使他们的定居倾向很难实现;第三阶段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阶段,从流动到稳定就业和定居城市。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大势所趋。当前,与农民工数量增长相伴的是我国城市农民工进入了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目前正处在第一代农民工向第二代农民工快速转换的后期,也就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城务工的农民逐步退出城市,他们的子女,即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了农民工的主体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调查数据,目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满16周岁以上的青年农民工已经超过1亿人。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大部分人已经丧失了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技能,对土地的情结弱化,务农意愿低,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上也已基本融入了城市生活。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出生或成长,接受流入地学校、社会的教育和风俗、文化的熏陶,对于流入地的归属感、认同感很强,而对于原籍地的归属感、认同感则比较淡薄。从其内心而言,已无返乡诉求,向往城市文明生活,渴望成为“新城市人”,要求融入当地社会、实现本地化的愿望和诉求则十分强烈、十分迫切。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管理制度,城市昂贵的居住、生活成本,以及户籍制度中仍然存在的较高的户口迁移落户门槛,又使得他们要求实现本地化的难度很大。这就导致农民工子女对原籍地和流入地都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游离于两地的社会体制之外,陷入角色认同的困境,不平等、被侵害、被剥夺感比较强烈。农民工及其家庭子女长期处于流动与迁徙状态,不能安居乐业,农民工子女遭遇角色认同困境。

必须看到,大量农民工长期处在城市的边缘,不被城市认同、接纳乃至受到忽视、歧视或伤害,融不进城市社会,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定会累积很多矛盾。不仅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也会导致农民工对城市社会普遍怀有一种疏离感和责任匮乏心态。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将成为流入地发展的合力和动力;解决不好,必会成为社会压力。农民工不能在城市定居,就要在家乡保留承包土地和宅基地,奔波于城乡之间,过着“候鸟”式的两栖生活。“城市不开门,农村不断根”,农民工家分两地,付出往返流动的成本,造成在家乡建房投资而长年闲置的社会浪费,带来诸多社会问题。这种不彻底的转移方式,起不到减少农民、使土地向务农劳动力稳定流转集中的作用。同时,农村青壮年的黄金时间用在城里,而将培养教育他们的成本,以及他们退回农村结婚、生孩子、培养下一代劳动力和自己养老的成本都留在农村,实际是把人口红利留在发达地区和城市,从长远来看,这样会进一步导致城乡、区域差距的扩大。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不能在城镇定居,加剧了他们的流动性,使企业不能形成稳定的、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的产业大军,也对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技术改进和产业升级造成不利影响。

从发展趋势看,大量的流动人口不仅将长期存在,而且大部分最终会融入当地社会。城乡分割制度下出现的农民工现象,不应演变成一种长期的制度。第一代农民工已基本丧失了市民化的机遇,不能再让第二代农民工被城市边缘化,绝不能出现第三代农民工。必须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改变将进城农民工拒于城市社会之外的局面,实行主动接纳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方针和政策。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问题是公民平等权利问题。要根本性地解决农民工问题,必须加大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推进劳动就业、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与户口性质相关的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制度的配套改革,逐步形成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制度体系。

【注释】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ChnID=3717&LeafID=14254&DocID=1917569.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ChnID=3717&LeafID=14254&DocID=1917569.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当前就业形势和人力资源状况答问(实录). http://news.qq.com/a/ 20081120/001848.html.

[4]新形势下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新特点和战略.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90401/500631. shtml.

[5]2009年2月2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的讲话.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2-02/110051988.html.

[6]民工返城:2009年城市就业之状. http://news.sina.com.cn/c/2009-02-18/111917239633.shtml.

[7]新形势下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新特点和战略.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90401/500631. 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