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供给机制及创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供给机制及创新

时间:2023-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需求与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人才资源是关键。农村人才资源,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最终决定力量。以上是农村人才特征的三个主要方面。

第三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需求与趋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人才资源是关键。农村人才资源,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最终决定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国家和政府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等措施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正确认识和对待农村人才,并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目前,国内有相当多的基层农村进行了人才资源管理方面的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第一节 人才与农村人才的概念、特点与作用

一、概念

1.人才的概念

人才,原来一般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1982年人事部提出的定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4年9月颁发)指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的人,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要科学地把握“人才”的概念,应认清人才的本质特征。人才的定义一般从人才的本质特征出发,对人才的科学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归纳起来,人才是指具有如下三个本质特征的人。

(1)内在素质或能力的优越性。人才拥有优于一般人的内在素质或能力,没有较高的素质或能力,难以被称之为人才。一般来讲,人才都在一个或几个方面具备一般人所不具备的优越素质。例如,较高的学历、品德、智商和资格等素质;出众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凡具有这些高素质或能力之一者,都可以称之为人才。

(2)劳动的创造性。人才的劳动不同于一般人的模仿性和重复性的劳动,在于其劳动具有创造性。劳动的创造性是指各类超越他人的突破和创新。创造性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需要在前人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创造性劳动往往需要较高的知识、经验、智力或能力,同时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其创造的成果能够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收益,促进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3)贡献或业绩的超常性。由于人才的劳动成果往往具有创造性,因而人才的贡献远大于一般人。人才具备了创造性就决定了他能够取得比前人更大的成就,超过一般人所取得的成就,因而人才的贡献要远大于一般人。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根据人才的贡献大小来衡量人才的层次和价值。

除了上述本质特征,人才还具有时代性、社会性、稀缺性、普遍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等一般特征,但只要把握了这些本质特征,就能将人才与一般的劳动者区别开来。

2.农村人才的概念

一般为农村人才作出定义,有三个要素必须考虑:一是居住在农村、在农村生活的纯农村人口,以及具有农民身份、在城镇务工经商的人员;二是有一技之长;三是已经或能够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中办法[2007]24号),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作出贡献,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是广大农民的优秀代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人才具体地讲就是:在农村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经营知识和劳动、管理技能,通过其创造性的工作,能够或已经对农村共同致富、发展市场经济作出较大贡献的人,称之为农村人才。农村人才既包括那些农村致富的“领头雁”,农村基层干部,也包括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作出较大贡献的农民企业家、个体户和专业户,还包括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技术革新能手,为工农业生产、生活服务的各种能工巧匠等。

二、特点

根据农村人才的概念,农村人才资源既具有普通人才资源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广泛性

农村人才的广泛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人才分布广泛;二是各类人才广泛。凡是农村都有农民,他们都要从事农事活动,而凡是有农事活动的地方就会产生和造就农村人才;农村人才类型可以说包罗万象,有领导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科技型人才,还有能工巧匠,性别不分男女,年纪不分老少。

2.分散性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由于经济、文化等差异,所以在各个地域人才的数量、档次也是不同的。但在现阶段,由于受到农村现有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人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组织,没有专门的业务培训机构,更没有制定专门的行为规范。相对人才比较集中的工业来说,农村人才有一定的分散性。

3.自主性

农村人才的自主性特征与其分散性相互联系,他们比较少受一些劳动纪律和人才管理制度方面的约束,可以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劳动时间和劳动领域。

以上是农村人才特征的三个主要方面。除此之外,和其他类型的人才相比,农村人才还具艰苦性、冒险性、相对性等特征。

三、地位与作用

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和资金投入是基础,人才支撑则是关键,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更不可忽视,他们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1)科技人员起着“孵化器”的作用。农业要上去,必须依靠现代科技,而现代科技是靠科技人员掌握的。所以,一方面,要利用远程教育、农业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等形式,引导农民不断学习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另一方面,广大科技人员要更多地深入农村一线,实行科技入村入户,建设一批科技园、科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形成“一个科技人员建一个科技示范区、带一批农民”的机制。只有科技人员带成果和项目入村入户,才能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先进技术到位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通过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让科技人员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才能促使其正确、积极地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在比较中选择良种、选择产业、选择技术,也才能使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科技人员都是现代农业的“孵化器”,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把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带上致富之路。

(2)基层农技人员起着破解增收难题的“解码器”的作用。在一些乡镇,农技员、林管员、经管员等基层农技人员占整个乡镇干部的三分之一,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他们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一些农民存在惧怕心理,怕项目选不准赔了本钱,怕技术落后与市场需求无缘,怕市场变化太快产品积压。这时,基层农技人员就要在自身熟悉政策的基础上,做好答疑解惑工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帮助农民选准产业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营销难题。同时,还可以带头创办示范区、示范带、示范点。基层农技人员身在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解码器”,通过他们的解码,可以使复杂的增收难题得到有效化解。

(3)乡土人才起着推动农村经济市场化“驱动器”的作用。农业要发展,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找到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就是懂经营、会管理的种养大户、能工巧匠等。这些拥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或有基地,或有龙头,或有市场,各有各的发展能力,只要给予其必要的科技指导,就能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这样一支活跃在农村经济发展前沿的力量必须加以重视,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导向和辐射作用。要重视给乡土人才“充电”,定期开展乡土人才集中轮训;重视创办科技示范服务基地,为乡土人才搭建创业平台;重视提供必要的创业手段,激发乡土人才的创业热情。人们既要把更多的人才、技术、信息、市场、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导向农村,又要重视激发农村的内在活力,把乡土人才的培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并使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市场化的“驱动器”。

(4)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起着把握市场动向的“起搏器”的作用。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贴近农业和农民,贴近外部大市场,对市场动向极其敏感,能把准市场脉搏,完全可以起到一个洞察市场的“心脏起搏器”的作用。农村龙头企业越多、企业家越多,越有利于解决“三对矛盾”,即农民对市场的恐惧心理与农业多重风险的矛盾,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民分散生产与规模经营的矛盾。农村和农业要发展,出路还是要实现农业与工业的有效对接,走产业化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发展龙头企业,发挥农村企业家的作用,将使市场经济法则贯穿于工农业联系的全过程,贯穿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全过程,使农业在产业化链条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在新农村建设中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家的作用,把工作重点放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上,放在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上。

(5)农村党员干部起着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的“调节器”的作用。农村党员干部是农民心目中的标杆,他们的行为如何、带头作用发挥得如何,对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党员干部既要自己带头发展生产、勤劳致富,更要注意以民为本,按照上级部署,带头抓好道路、沼气、水利、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头抓生产发展,选准致富产品和产业,大力推广“基地+农户+能手+企业”模式,培植特色经济;带头抓培训教育,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创办培训基地,提高农技水平,率先掌握一门以上的专业致富技能;带头深入并真心扶持农村中的贫困户,实行“一帮一、一助一”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带头健全民主,凡大事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1]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供给
与需求分析

一、供给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十五”以来,我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速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精神,积极实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农”战略,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农村人才队伍。

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1)农村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通过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开发和引进力度,拓宽人才成长渠道,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各级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农村人才队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

(2)农村人才综合素质明显增强。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把人才素质建设作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有效方法,使农村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明显增强。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农业管理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通过对广大在职行政管理人员加强提高层次、提高学历的继续教育培训和相关的知识培训,使大批处于农业农村建设第一线的农业行政人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能逐步适应现代农业管理的需要。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具有一定农业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村人才走上了乡镇企业和农业生产经营的一线岗位,并逐渐成长为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成为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3)农村人才队伍的年龄、专业和知识结构不断优化。近20年来,尤其是“十五”期间,农村人才队伍在数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各类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目前农业行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非农业专业基础的人才比例大幅增加,特别是在农业行政管理人员和农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工业、经济、外贸等专业基础的人才比例明显提高,有效地体现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要求。[2]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涌向城市,由此导致了农村新增劳动力来源萎缩、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降低。在这种趋势下,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匮乏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问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人才供给状况不容乐观。

2.新时期我国农村人才队伍供给现状的主要表现

(1)总量不足。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约为579.1万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占全国农业人口的0.6%。

(2)结构不合理。近六成的农村实用人才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获得农业以外收入的技能型、经营型人才的比重较小;在生产能手中,种养人才占到84%,从事农产品加工方面的人才只占14%。

(3)素质偏低。农村实用人才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仅为22.7万人,占总数的3.9%。即便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文体艺术类人才等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拥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也只占11.6%和10.9%。同时,农村人才老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4)人才流失严重。不仅一大批优秀农村青年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离开了家乡,而且那些头脑灵活、身强力壮的农村青壮年绝大多数也是常年在外经商、打工。

(5)人才地区分布不均衡。我国农村人才地区分布的阶梯形差异特征明显。据统计,每万名农村劳动力中拥有的农村实用人才,江苏为188名,河北为116名,广西为82名,青海为51名。

3.目前农村人才匮乏主要是农村人才流失问题较为严重

其流失有以下特点:

(1)农村流出人口以青壮年为主。目前农村人口流出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和寻求经济改善的强烈愿望,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流入城市。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外出务工农民不足200万人,1988年逾2000万人,1993年以后增至6000万~7000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7。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39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23.2%。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82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8%,2005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规模超过了1.26亿人,比上年增加755万人,增长了6.4%。据农业司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近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3212万人,比上年增加634万人,增长5%。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的监测,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规模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并且农民工平均年龄比较小。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4年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务工劳动力平均年龄29岁。其中,16~20岁的劳动力占18.3%;21~25岁的劳动力占27.1%;26~30岁的劳动力占15.9%;31~40岁的劳动力占23.2%;4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15.5%。(新华网北京)2006年4月16日国务院研究室最新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农民工中16~30岁的占61%,31~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占16%,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表明,我国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比较轻,而且他们也是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

(2)农村流出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不仅是农村中最年轻的那批人去当农民工,而且他们还是农村中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人群。我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总体偏低。数据显示,2004年农村文盲率为10.7%,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7年,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4年调查结果显示,在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化程度为文盲的占20%,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6.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5.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1.5%,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6%,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1.6%。据农业司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近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6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化程度为文盲的占1.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4.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7%,高中程度的占11.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8%。2006年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外出务工劳动力合计占16.9%,比2005年提高0.7个百分点;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35.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相比,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些。[3]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新的动向:近一半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常年外出和举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较多;许多村庄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向外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就地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平均为54.12%,比全部劳动力转移率47.9%略高。大部分村干部认为能够转移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已经转出。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规模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农村流出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并且他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这些流出农村的青壮年农民是农村的骨干和中坚、核心力量,他们可以说是农村的“人才”。由于这一部分人的流出,使农业、农村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年轻人纷纷从农村涌入城市,留下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儿童,村子里几乎成了养老院和托儿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成为人才会聚的“高地”,农村成了人才的“洼地”。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不只是富余劳动力,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简直是所有的青壮年劳动力倾巢而出。难怪新华社记者对西部农村调研后发出感叹:“劳务输出成绩单,人才流失忧心账。”农村成了人才只出不进的地方。很多群众感叹:“建设新农村,资金技术也许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人才的匮乏。”

二、需求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来自制度变革所释放的潜力,农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第二阶段是物资资本投入的不断增大,靠投入增加粮食产量,如中国化肥平均施用量达434.3千克/公顷,是国际化肥安全施用上限(225千克/公顷)的1.93倍,但利用率仅为40%左右,其余60%的化肥贡献给了土壤和地下水。由于中国人多地少,土地、水资源极度短缺,物资资本投入对农业发展促进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了需要以人才投入作为主要推动力的第三阶段。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科技人才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农业科技方面,发达国家每10户农民就有一名农业科技人员,而我国的此项比率仅为1∶100。目前,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仍旧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率很低。要加快推进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并鼓励他们服务于农业生产。其重点是要培养桑蚕、蔗糖、烤烟、木薯种植、良种培育、大棚种植、无土栽培、特种养殖、网箱养殖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具有农学、农村经济、农经管理等专业背景的农业科技人才更受到欢迎。

2.新农村建设呼唤高素质的农机技能人才

在广大农村,一些眼光敏锐的农民从农村大批劳动力转移中看到了商机,他们看到:

(1)留守在家的农民多为老农、妇女,要想管好责任田单凭人力已远远不够。

(2)为了抢季节,农村需要农业机械化。

(3)富裕起来的农民舍得在栽种、收割上花费。

(4)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将随着种植大户的快速崛起,而越发显得市场广阔。

他们抢抓机遇,率先将致富的目标锁定在农业的机械化上,用尽千方百计在农业机械的投入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发展致富的康庄大道。在他们的带领下,一些有远见的农民主动加入其间,涉足农业机械行业,从添置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起步,不断积累经验,壮大规模,形成农业机械一体化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是改变人的传统观念,发展高效农业,走农场化、集约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需要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机技能人才,他们已经彻底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成为了实至名归的现代农业产业工人。

3.建设流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需要农产品营销专业服务人才

农产品流通不畅,附加值低,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对市场需求不适应;农产品生产规模和成本对市场竞争不适应;市场信息工作对市场开发和生产结构不适应;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对大市场、大流通不适应;封闭、落后的经营观念对市场开放化和竞争化不适应。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虽然各地流通队伍发展较快,数量上有了较大规模,但是多数是分散弱小的小商小贩、个体流通户、经纪人或代理人。他们在经营中大多数被动等待市场的反应,不能为农产品生产起到“领航”的作用。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培养一批适应新农村农产品流通需要的营销人才,确保新农村农产品营销健康稳步发展。

4.调整现有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与城市分割,发展相当缓慢。而发达国家农村发展较快,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推动。农业产业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专业化、协作化,同时要求高新技术被引进到农业生产当中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专业,最终形成农业产业的专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大批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各生产环节的专业技术人才作支撑。实践证明,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民的职业化、专业化、技术化的过程,必须大力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化人才,新农村建设才有希望。

5.新农村建设需要项目建设规划人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新农村建设的每个领域、每个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多,建设标准要求严格,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才能顺利实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素质不高,职能部门人才短缺,难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培养一批专业的、涉及新农村建设各学科领域的专业规划技术人才,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顺利推进。

6.新农村建设需要自主创业型人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大批在农村扎根的自主创新型人才。通过一大批人的创业,不断在广大农村建立更多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实体,通过经济实体的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要实现新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培养一批在农村自主创业的新型人才。

【案例介绍】毕业7年开公司挣出数千万资产

——女大学生燕君芳痴迷养猪成就大事业

陕西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董事长燕君芳,是个毕业仅有7年的女大学生,刚刚30岁出头。通过养猪和售卖饲料等经营,如今该集团已经拥有千万资产。

燕君芳是1998年从西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她出生于杨凌附近的农家。由于家境贫寒,这个农家女为完成学业欠下不少钱。毕业后,她留校当了教师。但不过一年时间,她就主动“下海”,借钱创办了自己的饲料公司。

2001年5月,燕君芳开始养猪。短短几年时间,就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商品猪养殖基地,形成“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猪肉深加工—猪肉食品连锁专卖”一体化经营模式。由于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燕君芳不仅在养猪方面高人一筹,而且在经营策略上独具匠心。她领导的公司不仅生产无公害猪饲料,而且有自己的种猪繁育基地和养殖基地。她养的种猪,是从比利时引进的优良瘦肉型种猪与中国优良种猪杂交的新品种,是中国第一个猪的配套系,被誉为“中国瘦肉型猪王”。她不仅建成现代化屠宰冷却分割生产线,而且引进精密检测仪器,使“放心肉”由无注水、无病害延伸到无药物残留、无重金属污染的标准,让老百姓更放心地食用。

燕君芳创办的本香集团,采用的是“公司+养猪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集团的正式职工虽然只有150人,但它的“麾下”却聚集着3000多个农民养猪户。其中,养猪大户就有150多户。其实,这些养殖户就跟他们的员工差不多。公司不仅向养殖户提供饲料、仔猪,而且按合同收购农民养殖的肥猪。此外还为养猪户配备兽医,提供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等项服务,全力解决养殖户担心的所有问题。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接受培训的养猪户有6000多人。参加培训的农民每次可以领取10元补助,如果考试合格,还可以获得药品、针管、技术资料等奖励。仅此一项,本香集团就花去数十万元。

现在,燕君芳的本香集团已经拥有数千万元资产,产业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回顾几年的创业经历,她告诉记者,她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越干越有劲头,越干越有信心。“我的创业证明,大学生就业的路子是很宽的。年轻的女大学生养猪,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让那么多农民靠养猪富起来、让那么多老百姓吃上放心肉,我感到很开心!”

7.完善新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需要农村医疗服务专业技术人才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改变农村落后的卫生和生活习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这方面,医学和卫生专业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该领域的人才也正是农村紧缺的人才。目前我国农村的一些村庄并没有专门的卫生所,只有私人诊所,只有在乡镇一级才有卫生所(院),并提供相对正规的医疗设施。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医学、卫生类院校的毕业生并不愿意在医疗条件落后的乡镇卫生所(医院)就业,而是想方设法进入到县以上的医院,或在大、中城市开设诊所。随着近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需求更大,必须大力促进医学、卫生类人才向农村和落后地区分流,解决农村医疗服务专业技术人才紧缺问题。

8.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社区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才

农村社区教育培训工作是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偏远落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所研发出的重要模式。由国际组织和各国民间组织推动和资助的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发挥了积极而显著的作用,亚洲国家在这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印度、缅甸和越南等国家,都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太平洋教育服务大众项目”及日本和挪威信托基金的资助,起到了缓解农村贫困的良好效果。农村社区教育培训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农村中已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通过制订简单而实用的教学纲要,编写针对性较强的文化和技能培训教材,利用劳动或经营能手的现身说法来感召农民进行文化和劳动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源水平并通过这种途径,使农民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传统耕作模式,增强市场及经营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收入的最终目的。[4]

三、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农村对人才的需求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农村人才的培养也会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

1.农业生物技术人才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这必将促进我国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技术,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为基础,把生物科学的最新成果与DNA重组技术、细胞融合等操作技术相结合,并以一定的工艺流程为社会生产出有价值的产物。它能与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相交融,突破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界限作基因转移,在人工塑造新物种、构建栽培与养殖环境、开辟食品资源利用新领域等方面将有广泛的应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技术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生物技术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领域,它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都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人才来实现。因此,应加大对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力度,尤其是开发型、创造型人才。[5]

2.农业信息服务人才

目前,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水平总体较低,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部分落后地区更是空白。农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信息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绝大多数农民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宣传板等大众化的信息传播手段来获取信息。农业信息更新速度较慢,针对性、时效性不强,服务范围较窄,难以有效地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决策,制约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可以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多种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如市场需求信息、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监控等,可以使农民及时获得国内外市场供求信息、有效地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拉近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距离,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要加快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关键在于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于人才。特别在农村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还很少,这使农村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急需大量既有较强市场经济意识、熟悉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又懂得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知识的复合型农业信息服务人才来完成。[6]

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才

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结束,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在促进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加之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这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素质专业人员来完成。但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国外相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国内高校的相应专业设置也严重滞后。所以,我国掌握高、精、尖质量安全检测专业技术的人才相对缺乏。

4.农业生物质能人才

在石油能源日益匮乏的今天,人们正在探求另一种能源物质来替代石油、煤等化石燃料,这种新的能源物质即生物质能。它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几大类。生物质能燃烧比核能安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矿物质能源少,使用比风能、地热能更广泛,被誉为“绿色能源”。

由于生物质能源需要大量的农作物做原料,因此人们应以能够提供燃料油为目的的栽培植物为主要开发对象,通过生化转化、物化转换等方法制造酒精、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从而达到从“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转变的目的。目前,我国这方面人才还不足,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中国开拓新的能源途径,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战略措施。[7]

5.设施农业技术人才

设施农业又称控农业,是用一定设施和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自然环境,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最佳环境(光照、温度、湿度、营养等),以最少资源投入,进行集约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它分为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两大类,如各类塑料大棚、温室和人工气候室,畜禽、水产和特种动物的设施养殖和现代化集约养殖小区等。发展设施农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光、热等自然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又可防止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农业设施的历史悠久但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设施栽培面积只占全国菜地面积的5%。在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有棚膜寿命短,高温时的通风、降温技术问题,低温时的保温加温技术问题,“白色污染”问题和环境监控仪表落伍等问题。这些需要专门从事设施农业技术的人才来完成,因为大棚温室的结构设计、环境控制和经营管理横跨建筑、微气候、植物生理、环境调节、自动控制和计算机应用等众多领域,没有专门人才或经过专门训练是搞不好的。因此,发展设施农业,首要的是要下大力度培养人才。[8]

6.农业化学技术人才

化学技术主要应用于化肥和农药的研制。随着精细化工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在植物营养和均衡施肥理论指导下,肥料正向着高效化、复合化和控释化方向发展。在农药的应用方面,高效、低毒、选择性强、易在生物体内分解而无残留的农药将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对人体完全无害甚至可食的高效广谱杀虫剂也将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逐步得到推广和普及。然而,随着化肥的长期过度投入和使用不当,土壤养分失衡问题日趋严重,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甚至导致有害物质在土壤和水体中富积,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农业化学的发展。如何解决施肥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以及土壤养分平衡问题,这些都需要农业化学技术人才来完成。[9]

7.精通专业和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中国迅速国际化,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日趋频繁,社会对于国际化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既精通专业又具备较强外语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社会急需的人才。

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外语水平,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吸取先进国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理念,还有利于我国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往来中,各种摩擦和纠纷是避免不了的。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外语水平,有利于解决争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重视农业技术人才外语应用能力的培训,要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加强各类农业专业人才的外语培训。[10]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供给机制及创新

一、人才培养与供给机制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人才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农业类大中专院校是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分析学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准确把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存在问题的根源。

农村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乡镇一级的专业技术队伍弱小,人员不稳定,农村基层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队伍参差不齐,农业技术推广力量薄弱。据调查,我国很多农村一般一个乡镇农技站配备农业科技人员仅2~3名,往往还政事两挂,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服务的时间和精力不足1/3。现有农技人员职称低、待遇差。在受调查的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中,高级职称的2.17%,中级职称的32.06%,初级职称的57.78%。虽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67.71%,但大多数是成人教育系列毕业,真正从普通高校毕业的少。乡镇一级的农业科技人员队伍,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在工作岗位上自学成才的人员。由于缺乏合适的工作环境,农业院校培养的农业科技管理人才脱离农业战线,最终留下的不多,大量农村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外流成为普遍现象。

1.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人才培养方式守旧等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特别是许多农村职业中专为了眼前利益,片面迎合学生和部分家长的心理,盲目追求升学率,背离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升学来拉动学校的发展。其结果是造成许多学生既没有学到知识,又没有掌握技能,致使学校声誉每况愈下,农村职业学校出现了招生难、分配难、就业难。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同非农职业教育的区别不在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在于它的服务对象和办学方向。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的,而农村经济的基础和重点是农业生产。也就是说,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要把握好坚定不移地确立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就业拉动来代替升学拉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以全面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文化素质和实践技能为根本任务,努力为广大农村培养和输送合格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我国目前培养农业类人才的机构主要有大学、职业技术大专和职业中专,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定位还不很明确,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仅对本专业了解较多、较深,培养的毕业生比较适合做教学或科研工作,缺乏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有关社会科学知识,更缺乏有效的推广技能训练,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较差,对农村社会了解较少,不懂农民心理,知识面窄,很难适应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需要。同时对学生学农、爱农的教育不够,学生吃苦耐劳的观念不强,与目前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业科技人才差距较大。

(3)人才培养方式守旧。我国农业教育方式传统守旧的,首先是教材内容陈旧落后,理论脱离实际也是许多教材的一大通病。其次是教师教学方式守旧,不能很好地处理教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表现为:显性知识有余,隐性不足;理论知识有余,实践知识不足;细节知识有余,总体知识不足。由于缺乏来自直接经验的隐性知识,学生所获显性知识只是处于没有主体思维加工的层次上,而难以达到知识的组合加工层次,更难以进入创造性思维的层次。

2.现阶段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培养机制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很多,但从培养的主渠道——大中专学校来看,主要还是采用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统一培养、交费学习、自主择业的方式。这种培养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有利于培养统一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但从现阶段市场经济和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已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

(1)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动力不足。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在动力机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对农业科技人才的有效需求不足。目前,新的市场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化的农业服务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农业企业还没有完全成型,农业的基本就业形式仍然是种地,基本就业单位仍然是家庭。这时农村对于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就仍然只是一种宏观的需求,很难变成具体的就业机会。

2)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使用缺乏有效协调。从广义上说,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教育本身,而且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使用等环节。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因此,农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是政府统筹、学校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一项公益事业。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对象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来选拔,培养由学校承担,毕业后自主择业,各个环节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难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3)缺乏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质量要接受社会团体和个体的评价。毕业生的就业率及用人单位的评价反馈和社会声誉,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这就涉及几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教师教学积极性的调动,二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这两方面积极性,一靠激励,二靠规章制度的约束。但是,在现有体制中,这些成了边缘问题和被遗忘的角落。目前,不仅高等农业院校,而且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缺乏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学农、务农的积极性。

(2)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运行不畅。运行机制是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正常运行和良性发展的关键。现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国家对高等农业教育的投入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协调。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但传统农科专业在校生人数比例却在下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GDP的持续增长。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高校办学规模也随之扩大。据统计,2003年我国农科招生90950人,比1999年增加61%,2003年在校生270974人,比1999年增加55.50%。可见,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使得第一产业的GDP在总的GDP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高等农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广大青年一代对其认识和向往,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据统计,2003~2004年,在农科院校的招生计划中,传统农科专业的招生比例仅为23%~38%。纯农科学生规模,无论是在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总规模中,还是在农科院校的在校生总规模中,其比例都减少了。

2)在培养管理制度上,规范性约束太多、宽松不够。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在管理制度上往往忽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中重专业训练,轻综合素质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有意无意地将学生不可选择地导入精心预设的管理目标体系和规章制度,刻意进行塑造管理。这在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个性、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一些高校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采取的措施不力,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不同步,并最终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缺乏宽容精神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制约个体创新精神,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个人智慧发展的停滞。

3)在选拔制度上,重知识再现,轻独创思维。对学生学习效果作出正确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我国目前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考试与考查两种,其中考试方式中又以检查学生知识重现的考试最为普遍,因为这种“有书可对”的考试形式评判起来比较容易,并且在分数裁定上也易把握标准。对培养对象可准备的知识考核太多,对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不够。以考查学生重现知识为目的的考试方式的弊端是明显的,它不仅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而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窒息了他们的创造欲望。

(3)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保障不力。保障机制是保障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运行高效有序的一系列措施,主要由法律保障机制、调控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等组成。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才培养缺乏有效法律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农业教育法,仅有与之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没有明确的经费投入制度和规定岗位的准入制度,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措施的制度化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为了使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应加强教育立法,为建立农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供法律保障。

2)监督机制不完善。农业院校是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大本营。但是,一直以来人才的培养没有得到社会的有效监督,学校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考评,整个培养过程与社会脱节,从而导致培养与需求的矛盾。

3)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经费不足。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计划到世纪末将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例提高到4%。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目标至今没有实现。2005年的教育经费比重仅为3.41%,而综观世界各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高收入国家平均为5.5%,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6%,世界平均水平为5.2%。可见,我国对教育的投资还严重不足。

4)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缺乏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前几年有关素质教育、模块教育、产业化教育等观念的混合融入,使农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左右不稳。二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地方随之将农业院校简单并入当地其他机构。农业教育从原来的第一重心落入与其他院系或专业单位相并列的一般位置,有的甚至一抛多年来积累的一整套农业教育经验和科学的教研方法,转而研究非农教育,忽视了农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三是追求高效高质产业的发展需要,主观上放弃农业教育。[11]

二、人才培养与供给机制的创新

1.建立良性互动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动力机制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系统内各要素的利益和作用。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人才聚集效应低,应从机制上解决“读得起,进得来,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问题。“读得起”是指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费用应该由政府埋单,以增强学农的吸引力,使有志于农业的青年不会因为经济原因放弃学习农业科学知识的机会。“进得来”是指农业类院校应采取开放式办学,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接受农业教育的机会。“学得好”是指要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下得去”是指学生学农爱农,毕业后愿意去农村基层工作,同时政府也要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舞台。“用得上”是指培养的人才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吻合,适应农村工作。“留得住”是指农业人才的根在农村,要有配套的激励机制,让他们安心在农村工作,生活和事业发展有保障。

(1)开放的人才培养机制。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发展为依据,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需从全社会的视角和目标出发,更新人才观念,破除人才所有制的束缚,树立现代大人才观,把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纳入全社会的人才资源建设中去。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突破封闭性的模式,走出校门,进行双向、多边交流和合作办学。既要突破部门、行业界限与农村、地方合作,又要冲出国门与国外各界尤其是产业界合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立足校企双利、互动基础上的自主结合。

(2)完善的市场配置机制。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人才流动方式逐渐由单一的行政调配转向双向选择,用人单位和人才择业的自主权逐步落实。充分利用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农业科技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制定吸引创新人才和研发机构的鼓励政策,吸引并留住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所需的各类人才,实现人才资源共享。通过人才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市场体系的建立,改善农业科技人才的配置和使用状况。

(3)有效的激励机制。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要对人才的成果及其科学研究过程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往对农业科技人才的激励往往看其有无科技成果,但农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出成果慢,科研成果的转化期长。因此,不能单靠其当期有无成果来激励,而要建立有效的过程激励机制。一是发挥物质激励作用。改革和完善现行分配制度,鼓励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做到智力资源资本化,实现一流人才以一流业绩赢得一流报酬。二是发挥精神激励作用。应重视精神激励和感情投资,大力提倡敬业精神,对作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必要的荣誉称号。三是发挥政治激励作用。根据人才综合能力,量才使用,交任务、压担子,委以重任,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增长才干,锻炼提高。

2.创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当前农村的农业生产仍然存在着生产单一、科技化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这导致当前农业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等。要加快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村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支持和智力支持,必须构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长效机制。

(1)大力兴办各类农业技术学校。依托各当地政府的牵引,农村充分利用城镇的学校、电大师资和生产能人,通过现场授课、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大力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战略性培训,加强了务工农民、专业大户、年轻农民和后备劳动力培训。

通过政府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农厂校、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力培训中心、乡镇成校等各类培训机构,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开展好农民教育。逐步完善以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以县乡村农业教育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农业高等和中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的上下贯通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对农民知识与能力类型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从而要求农民掌握农业科学技术;掌握市场调研、营销和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2)进一步普及农村远程技术教育。通过强大的网络系统,在有条件的农村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和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第一,远程教育仅仅围绕着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运用适合的课件组织教学活动,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深入地开展了科学种田、养殖、园艺、沼气、病虫防治、农田水利建设的教学,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第二,通过远程培训,加强对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培训,引导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地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和城镇其他行业转移;第三,通过远程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提倡节约型农业、节水型农业、农业商品的无公害化、绿色化,不断地提升了农业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3)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由于农村长期执行国民教育,导致学无所用,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利于农村发展。因此,必须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分流,在初中阶段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初中后更把职业教育作为主体,以促进农民的城市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在新的形势下,要首先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人才培育的重要性。积极发展农村高中和高等职业教育,制定一些面向农村考生的优惠、特殊政策,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出路,这是农村教育走出低谷的当务之急和有效之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都有重要意义。[12]

3.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农业教育体制的健全,通过建立多元投入体系,注重现代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为建立农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供有效保障。

(1)加强教育的立法工作,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了使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农业教育的立法工作,完善其体制,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农业科技人才教育的具体管理与实施。实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有关单位之间、有关单位和人员之间,必须根据“人才培养,发展生产”的基本目的,“相互协作,平等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经过充分协商,签订有关议和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实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必要保证。

(2)多元投入和监督机制。新农村建设,急需要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人才培养工作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支撑,各级政府在保证增加财政经费对科技投入的同时,要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新型投入体系。农业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农业的科技创新要建立“育才基金”,主要用于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养,使行业的人才培养费用由消费者共同来承担。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监督机制,对人才培养过程实施全程监控,首先要选拔立志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有志青年作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对象;建立督导团,跟踪人才培养过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机制。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既促成了人才的普遍流动和价值再现,也带来了国家和行业的人才资源流失的威胁。树立人才安全管理意识,保证农业科技人才合理流动,又不轻易流失,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人才。建立人才安全管理机制就是要为人才搭建建功立业的平台,建立吸引人才的制度,塑造人才感情归属的时空环境,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实现人才的价值和功能,促进农业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13]

4.建立和完善农民合作组织,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供坚实的后盾

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超过15万个,成员数量已达2363万,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目前,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1.4万个,龙头企业带动农户88454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4.1%(一号文件首提人才、智力支撑、新型农民等关键词。新华网,2007-02-02)。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村人才建设坚实的后盾。如果农民缺乏自己的合作组织来提高自身素质和保护自身权益,农村人才则失去了发展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所以,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当前,要在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专业人才融入其中,以提高农民合作组织的整体素质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风险。这样,通过农民合作组织,可以建立科学、有效的财政运作机制,使基金、贷款和培训经费用到人才建设的刀刃上,发挥最佳社会、经济效益,还可以防止资金浪费和流失;通过农民合作组织,可以建立科学的人才教育档案,可以自主、开放、灵活、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开展法律、人文、信息、经营、技术等单项和综合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知识、技术水平,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注释】

[1]程建平.新农村建设须重视五种人才[J].领导科学,2006(16):25.

[2]姜一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30-31.

[3]张仁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2-3.

[4]李红贤.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人才需求分析[J].职业时空,2008(12):50.

[5]梁成云.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模和能力要求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4):91-95.

[6]董薇.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新农村建设[J].山西农业,2007(9):9.

[7]耿明杰等.畜牧兽医专业“一主N辅”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及效果[J].中国科技信息,2007(10):194-195.

[8]赵世坤.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动农业科技革命[J].云南科技管理,2001(1):3-6.

[9]王建鸣.我国农业化学的现状和发展动向[J].湖北农业科学,2004(2):43-52.

[10]杨雪莲.新农村建设中科技人才外语培训与高等职业教育再发展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8):39-40.

[11]丑勇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20-24.

[12]姜岸琳.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25-27.

[13]丑勇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46-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