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的权益保障

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的权益保障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 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的 风险规避和权益保护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非系统性风险又称特殊风险或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主要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第八章 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的
风险规避和权益保护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要生存,首先就要学会适应环境,保护好自己,提高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适者生存就是这个道理。其次,适应环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简单的生存,更为重要的是改造环境,进而创造环境,生活得更好,这就要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最后,要发展,就必须创业。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创业史。所以,本章重点介绍风险规避和权益保护两个问题。

第一节 创业风险的概念、类型与成因

风险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它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提起风险,人们往往唯恐避之不及。那么,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创业风险?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现在首先解决这一个问题。

一、风险、就业与创业风险的含义

1.风险的含义

对于风险问题,美国学者A.H.威雷特早在1901年就进行了大量研究,他认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时间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1]这就是说,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行为主体(组织或个人)遭受损失的大小,以及这种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简单地说,风险就是未来结果偏离理想结果的不确定性,或出现损失的可能性。

2.就业与创业风险的含义

不仅创业有风险,就业也有风险。现实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你今天选中了某一创业项目,准备大干一番事业,假以时日,可能因为资不抵债等,将面临破产倒闭。今天你获得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或者由这个企业“跳槽”到另一个企业,明天因种种原因存在下岗失业的可能。这就是就业与创业风险。

根据风险的含义,就业与创业风险就是指在就业与创业过程中,未来结果偏离理想结果的不确定性,或出现损失的可能性。

二、风险的特征与构成要素

1.风险特征

一般认为,风险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风险是相对的。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第三,风险是可以识别的,因而也是可以控制的。尽管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并不是说人在风险面前无能为力,而是可以通过认识它,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将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第四,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其投入的回报相对较高;风险承受能力越低,其投入回报相对较低。高投入意味着高产出,低投入意味着低产出。

2.风险的构成要素

风险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方面。其中:风险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风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风险事故是外界环境变量发生预料未及的变动从而导致风险结果,它是风险存在的充分条件,占据核心地位,也是连接风险因素与损失的桥梁,是风险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损失是风险事故酿成的最终结果。

(1)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又称风险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也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

根据性质不同,风险因素可分为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三种类型。

第一,物质风险因素。例如,创业企业采购了假、冒、伪、劣的原料或原材料等。

第二,道德风险因素。例如,故意不按期偿还银行贷款等。

第三,心理风险因素。例如,因过失、疏忽或无意未按期偿还银行贷款等。

(2)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即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

就某一事件来说,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那么它就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它便成为风险因素。如下冰雹路滑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

(3)损失。在风险管理中,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损失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之分。风险损失往往以损失发生的大小与损失发生的概率两个指标进行衡量。

三、就业与创业风险的类别与成因

按照不同的标准,就业与创业风险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风险因素的来源划分,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或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1)系统性风险又称市场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是指那些影响整个市场(包括所有公司)的因素所导致的风险。

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是由企业外部因素所致。尽管不同的企业对系统性风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但企业本身无法控制它,其带来的影响面一般都比较大。例如,金融风暴导致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出口导向型企业因订单骤减而采取减员增效策略,致使大量农民工下岗失业,不得不返乡就业与创业。

系统性风险的主要特征如下:

第一,它是由共同因素引起的。经济因素有利率、汇率、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能源危机、经济周期循环等。政治因素有政权更迭、战争冲突等。社会因素有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造等。

第二,它对所有企业都有影响,而不是仅仅涉及个别企业。只是不同类型企业对系统性风险的敏感程度不一而已,如这次金融风暴对外贸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冲击远远高于国内消费导向型企业。

第三,它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加以消除。由于系统性风险是个别企业或行业所不能控制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大系统内的一些因素所造成的,它影响着绝大多数企业的运营,所以企业无论如何选择投资组合都无济于事。

(2)非系统性风险又称特殊风险或可分散风险。它是某些特殊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风险。由于非系统性风险属于个别风险,它是由个别人、个别企业或个别行业等可控因素带来的,一般这种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采用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来加以化解或减轻损失。

非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是由企业内部因素所致,主要是一些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如企业管理能力的降低,产品产量、质量的下滑,市场份额的减少,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的老化,原材料价格的提高,以及发生了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等。这些事件的发生,导致企业经营利润的下降甚至发生亏损。

非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主要有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因企业经营不善带来损失的风险。构成经营风险的主要是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经营能力、产品结构等内部因素。财务风险是指因企业的资金困难引起的风险。一个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可以通过该企业借贷资金的多少来反映。借贷资金多,则风险大;反之,则风险小。因为借贷资金的利息是固定的,无论公司盈利如何,都要支付规定的利息。因此,债务负担重的企业比起没有借贷资金的企业,其风险更大。

非系统性风险的主要特征如下:

第一,它是由特殊因素引起的,如企业的管理问题、企业的劳资问题等。

第二,它只影响个别企业。

第三,它可通过分散投资来加以消除。由于非系统性风险属于个别风险,是由个别人、个别企业或个别行业等可控因素带来的。因此,企业可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化解非系统性风险。

2.从风险因素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市场风险、机会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环境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2]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所面临的盈利或亏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市场风险的成因主要有市场需求量、市场接受时间、市场价格和市场战略。

1)市场需求量大小。市场容量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商业总价值。创业失败的原因之一是许多创业者制订创业计划时,对市场需求量未作认真调查,常常盲目乐观,过高地估计了市场的需求量。高技术产品一般投入巨大,如果产品的市场容量较小或者短期内不能为市场所接受,那么这种高技术产品的市场价值就难以实现,投资也就无法收回。

2)市场接受时间长短。新产品要打开市场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如果创业企业缺乏雄厚的财力支持新产品营销(如广告、宣传等活动),那么新产品被市场认可、接受的时间和过程就会很长,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产品销售不畅,造成产品积压,从而给创业企业带来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例如,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研发出了图像电话,但直到20年后才开始了商业应用。1959年,IBM公司预测施乐914复印机在10年内仅能销售5000台,从而拒绝了与研制该产品的哈罗德公司的技术合作,然而复印技术被迅速采用,10年内已改名为施乐公司的哈罗德公司销售了20万台施乐914复印机,成了一个市价10亿美元的大公司。

3)市场价格高低。“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共同特征。因为,这种产品的初始研发费用往往很高,需要较高的投入,同时为了实现高收益,产品定价一般很高。但是,如果高新技术产品价格超出了市场的承受力,就难以被市场所接受,那么这种高新技术产品的商业化、产业化就无法实现,投资也就无法收回。例如,国外早已有人研发出了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新技术,但是其制造成本比天然金刚石的价格高得多,因此目前人工合成金刚石新技术还无法实现其商业价值。另外,当这种高新技术产品逐渐被市场所接受和吸纳时,其高额的利润往往会吸引来众多的竞争者,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价格下跌,从而影响高新技术产品的投资回报。

4)市场战略正误。市场战略是创业企业制胜的法宝之一。即使再好的高新技术产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市场战略策划,且在价格定位、客户选择、上市时机、市场区域划分等方面出现失误,也会给产品的市场开拓造成困难,甚至功亏一篑。

(2)机会风险。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一个返乡农民工如果选择了创业就意味着放弃了就业的选择,就需承担因创业而带来的高风险;相反,如果选择了就业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创业的选择,就需承担因从事某种工作而带来的低收入风险。这就是所谓的机会成本风险。因为,一个人同一时期往往只能做一件事情。

例如,张三和李四同时返乡并在同一家公司打工。假以时日,张三权衡再三,又选择了自己创业,辞去了在公司的工作。李四认为自己不适合创业,于是老老实实地给人打工。对张三而言,他就面临着机会成本风险,因为如果不去创业张三尚有一个饭碗可以将就温饱,现在辞去工作,不仅失去稳定的薪水,而且连医疗保险、退休金、住房福利等都没有了。假如张三将来创业成功且企业发展前景良好,和李四相比,张三真正有了自己的事业,而李四即使工作再勤奋,做上公司总经理,也不过是打工仔。但如果张三创业失败,又不得不到这家公司去打工,那么相对李四而言,张三不仅失去了这段时日的福利,而且也失去了这段时日的工龄。另外,年龄的原因也会使张三丧失一些机会。这种机会成本风险是每个创业者应认真考虑的问题。

对于返乡农民工而言,如果认为目前创业时机成熟,正好有一个绝佳的商业机会,那么就要狠下决心,立即着手创业。如果觉得没有什么太好的商业机会,而且自己对行业状况、企业经营管理知之甚少,就暂时不要急于创业而应选择就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等待时机成熟再开始创业也为时不晚。

(3)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因创业企业管理不善而导致损失的不确定性。

管理风险的成因取决于管理者素质、决策与组织结构三方面。

1)管理者素质高低。一个优秀的创业家,可以不具备精深的技术知识,但必须具备这样一些素质: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和欲望,不墨守成规,不人云亦云;具有追求成就的强烈欲望,富有冒险精神、献身精神和忍耐力;具有敏锐的机会意识和高超的决策水平,善于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并利用机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敢于在困境中奋斗,在低谷中崛起。

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创新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技术专家、管理专家、财务专家、营销专家的有机组合,形成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势,从而为高技术产品创新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那种由技术所有者包揽一切,集众权于一身的家长式管理往往由于管理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创业夭折。

不久前,广州市普耀通讯器材有限公司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嫌偷税,其负责人施争辉被捕,这是迄今最大的偷税案件,犯罪嫌疑人偷逃税金额近2亿元。普耀名下的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的数家公司,都采用账外经营、设立内外两套账、销售不开具发票或以收据代替发票等方式,大量偷逃税款。目前,公司的财产已被冻结,检察机关已对施争辉等人提起公诉。我国税收环境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创业者如果再用旧思维来看待税收,铤而走险,教训可能会很惨重。企业应该抛弃做假账的思想,尽量利用税收筹划。企业完全可以合理避税或节税,但前提是不能违反法律。

另外,管理者的诚信也是造成管理风险的致命因素。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如黑心棉花、工业油盐、发霉米面、漂白蔬菜、纸壳“皮鞋”、夺命药物,似乎都或远或近跟民营企业有一些瓜葛。为了追求利润,有的创业企业不顾后果,铤而走险,最终在政府、法律严打中受到“致命打击”,企业也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2)决策正误。决策失误是最大的风险。经济学家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由于决策而造成失败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商业。对于创业者而言,绝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或不切合实际的个人偏好而作出决策。或不进行科学分析、仅凭个人经验或凭运气的决策都可能导致惨重的失败。创业有风险,需要慎重决策。

因决策失误带来的管理风险主要来自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多元化决策。

管理者决策水平的高低对创业企业的成败影响巨大,据美国兰德公司估计,世界上破产倒闭的大企业85%是因企业家决策失误造成的,中国的企业更是如此。

多元化决策失误招致失败的案例值得关注:巨人、太阳神、活力28,都是在“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而一碎俱碎。“活力28”洗衣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后,沙市日化在短短几年之内涉足洗衣机、制药、啤酒等行业,之后各项目都被拖住,一个好端端的企业现在日显疲态。

3)组织结构合理与否。创业企业的迅速发展如果不伴随着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往往会成为创业企业潜在危机的根源。其中管理体制的不畅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新创企业,创业者从最开始就应该注意组织结构的设计、调整,人力资源的甄选、考评,薪酬的设计及学习与培训等,从创业初始就需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建立起企业文化。

可见,组织结构不合理和用人不当是导致管理风险的又一诱因。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第十届企业家成长与发展调查,对3539位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经营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中,“用人不当”仅次于排在第一位的“决策失误”。用人不当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用人不当有多种形式:不任人唯贤而任人唯亲,缺乏信任而疏于选人,激励机制落后导致人才流失。后果只有一个:企业缺乏人才,不能形成核心人力资本。

技术、资本、产品、服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的竞争。

创业之初,江湖义气第一,大家同甘共苦,同心同德。然而,创业者之间这种模糊的产权关系,以及模糊的分配关系却往往为企业管理者的内讧埋下伏笔。这两种关系引发的不良后果发展到极端,就出现这样的场面:创业成功之际,几个创业者开始计较功过、权衡得失;企业壮大之时,企业的管理者们对于企业未来的归宿产生分歧;企业初具规模,准备进一步扩张之时,企业的高层们开始形成派系、相互排挤。

(4)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在企业产品创新过程中,因技术因素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性。

技术风险成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上成功的不确定性。技术从研究开发到实现产品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技术障碍,都将使产品创新前功尽弃。很多创业企业,在技术产业化实施过程中屡试屡败,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用血汗赚来的资金或以家产抵押而来的创业资金将要耗尽,却还是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这样的事例很多。

2)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新技术在诞生之初都是不完善、粗糙的,对于在现有技术知识条件下能否很快使其完善起来,工程师和创业企业的管理者都没有把握。很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声称是在“赌××工程师”。一些在实验室看来运作很好的技术,到了生产车间,按照实验室的工艺条件,要么很难实现,要么就是实现不了。因为工业化生产与实验室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工程师常常忽视了不该忽略的技术环节及其他制约条件。如果赖以创业的技术不能够实现工业化,也将使创业夭折。

例如,初涉商海的山东人侯某选定了一项自认为大有前途的专利技术,并决定投巨资将这项技术的专利权买下来。有人提醒他这项专利虽然现在看好,但操作周期太长,而且听说某某研究所正在研究一项更先进的技术并即将开发完成。侯先生却不听劝告,执意投资。当他将这项专利技术买到手,并且投资将其转化为产品后,新的技术已经问世,人们已不再需要它了。

3)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产品即使能成功地开发、生产,但事先也难以确定其效果。例如,有的技术有副作用,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等,则有可能受到限制而不能实施。或者达不到创业前所预期的效果,也会造成大的损失或使创业夭折。

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美国杜邦公司曾对一种称之为Corfam的皮革替代品进行产品开发并上市销售。预测和试穿的成功使杜邦公司决策层非常乐观,他们希望Corfam不仅能一帆风顺的上市,而且能像公司曾经发明的尼龙一样,成为世界性的畅销商品,引发鞋面用料的革命,再现杜邦公司的辉煌。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Corfam的产品开发亏损了近1亿美元,成为杜邦公司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失败。

4)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高技术产品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寿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对依托高技术产品的创业者而言,如果不能在高技术寿命周期内迅速实现产业化,收回初始投资并取得利润,那么必将遭受巨大的损失。

(5)资金风险。资金风险是指因资金不能适时供应而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

资金风险对于返乡农民工创业是致命的。因为,依托高新技术产品进行创业,需要的创业资金有两个特点:一是资金规模较大,二是融资渠道少。对于创业企业,资金缺乏是最普遍的问题。如果创业者不能及时解决,非常容易造成创业夭折。对于高技术创业活动,由于资金不能及时供应,导致高技术迟迟不能产业化,其技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贬值,甚至很快被后面的竞争对手超出,而使初始投入付诸东流。

在资金风险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通货膨胀问题。当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政府一般会采取紧缩银根的金融政策,致使利率上升,贷款成本随之增加,或难以得到贷款,导致“转化”资金紧张甚至中断。同时,通货膨胀出现后,会拉动“转化”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等成本上升,使资金入不敷出。如果资金来源是风险投资公司,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股市和汇率的波动也会使投资者承担一定的资金风险。

例如,2001年号称“中国第一家专业连锁店”的温州百信鞋业辉煌一时,5年间在未得到银行支持的情况下,曾在全国发展了100多家连锁的百信鞋城,号称拥有30多亿资产。当资金被连锁店消耗殆尽,资金链终于断裂,如今仅存的几家门店也已经卖给了别人,但仍然难抵“巨额债务”。创始人因拖欠货款、涉嫌偷漏税而被逮捕,百信随之倒闭。原鞋城已卖掉,但仍然难偿其巨额货款。

(6)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指一项高技术产品创新活动由于所处的社会、政策、法律等环境的变化或由于意外灾害的发生而造成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因此,高技术产品创新必须重视环境风险的分析和预测,把环境风险减小到最低限度。

例如,我国许多化工化学园区,企业与居民区交错布置,普遍缺乏统一的区域性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监测体系和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意识淡薄、防范制度不健全、环境保护考虑少、应急预案和风险防范措施缺乏。这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产业整体布局存在很大的环境风险。

(7)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自然灾害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对于返乡农民工而言,往往由于受资金、技术等限制,首选的创业项目就是创办绿色农业企业。因此,遭遇自然灾害风险的可能性更大,体验之深犹如切肤之痛。

3.从风险对创业投资的影响划分

从风险对创业投资的影响划分,可分为安全性风险、收益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1)安全性风险。安全性风险是指从创业投资的安全性角度看,不仅预期实际收益有损失的可能,而且专业投资者与创业者自身投入的其他财产也可能蒙受损失,即投资方财产的安全存在危险。

(2)收益性风险。收益性风险是指预期的实际收益有损失的可能。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资金有可能不能按期转移或支付,造成资金运营的停滞,使投资方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4.从创业的过程划分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所划分的企业成长阶段,创业风险相应地可以分为创业初创期风险、发展期风险和成熟期风险(见图8-1)。

图8-1 企业状态

注:成长阶段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和青春期。
成熟阶段包括:盛年期和稳定期。
老化阶段包括: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和官僚期与死亡。

第二节 就业与创业风险的防范、控制与化解

从以上风险可以看出,无论就业还是创业都存在风险,而且风险类型多样,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并不是说风险有多么可怕,而是说人们在赞美创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就业与创业同时也是一项非常艰辛的事业,在就业与创业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兴奋和激动,更多的应该是压力和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因此,返乡农民工在就业与创业时都有必要了解风险、认识风险,强化风险意识,要有防范风险、规避风险的心理准备,即一是积极地面对;二是充分估计可能的风险;三是正视自己的能力并采取行动;四是即使就业与创业失败也要乐观地接受。同时,风险是可以预测的,只要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就可以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下面将探讨怎样才能将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一、树立风险意识

既然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么人们首先就要在心理上消除对风险的恐惧,在战略上重视它、战术上藐视它。其次,要认识它,根据风险形成的机理揭示其规律,并进一步寻找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应对措施,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例如,要防范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即所签署的各类合同、承诺等法律文件的有效性和可执行能力),首先就要学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其次是懂法,然后是用法,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强化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方式,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最小的成本争取获得最大的安全保证的管理方法。其职能是:风险警戒、风险定位、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置。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风险回避、风险保留与承担、风险控制、风险对抗和风险转嫁。风险回避是指通过放弃或拒绝合作,停止业务活动来回避风险源。虽然潜在的或不确定的损失能就此避免,但获得利益的机会也会因此丧失。风险保留与承担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可以是无意识的,也可以是有意识的。因为有时完全回避风险是不可能或明显不利的,这种采取有计划的风险自留不失为一种规避风险的方式。风险控制是指通过养活损失发生的概率来降低损失发生的程度。风险对抗和风险转嫁是指将自身可能的潜在损失以一定的方式转移给对方或第三方。

三、建立和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顾名思义就是“预先发布警告的制度”。比如,台风预警机制,就是在台风来临前预报台风登陆的时间、强度等的制度。风险预警机制是指由能灵敏、准确地昭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

四、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也就是说,对于就业与创业风险的防范与规避,要结合创业的进程区别对待,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妥善处置。

下面,就创业前期、创业中期和创业后期的风险防范分述如下。[3]

1.创业前期的主要风险与防范

创业前期是指在打算创业到创业初期的这个阶段。万事开头难,对于一个第一次创业的人来说,任何低估创业风险的行为都可能使创业计划和事业夭折在摇篮当中。

(1)临渊羡鱼。在今天的中国,盈利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故事似乎到处都在上演。不过,对于那些没有大额资本当本钱的人来说,这一切似乎仍然是十分遥远的。没有大额的资金当本钱就难以致富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没有资本,靠着好点子一样可以圆自己的致富梦。更何况一生下来就拥有财富的人毕竟是少数,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放弃一夜致富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地掘好人生第一桶金才是正道。事实上,即使是如今做大生意的老板,往往也是从小生意开始做起的。所以说,能不能拥有一个敏锐的商业头脑才是成败的关键。要发展,就不能再仅仅停留在仰慕别人的财富上。

(2)无米之炊。创业需要资源,这是常识。创业资源包括人才、资金、市场等。错误估计市场使很多初创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的主打产品没有足够的市场,其失败几乎是必然的。缺少资金也会使很多创业者遭受挫折。事实上,只有企业在经营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有资金的回流。所以创业者必须充分估计到资金的需求量,而且一定要有相当的资金余地,努力降低创业成本。但是风险也意味着机会,如浙商大都出身寒微,起初也是一穷二白,“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但最终“草根”成林。浙江是人均资源综合指数居全国倒数第三的“资源小省”,但现在却成了中国最大的“内资”(主要是民间资金)输出省份。市场上流传一句话:“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也有人说:“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场。”这说明作为一个创业者不仅要善于追逐市场,而且要善于创造市场。

(3)匹夫之勇。创业如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其本质是以最小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效用。创业问题不仅涉及技术,还牵涉到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尤其是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风云中,实现经济的要求就如同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在日趋激烈的商战中,用心、斗智、出奇、弄巧以达到经济目的日趋流行。现代的商人和企业家要有战将的谋略。任何一位出色的企业家都应当是通晓经济竞争技巧的智勇双全的人物。创业不等于赌博,不是仅凭匹夫之勇就可以成功的,是更精明的头脑和更可靠的方案,是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可行的方法。如果没有这些,创业只是一个玩笑和冒险。如今的社会是人才化的社会、信息化的社会,体制趋于成熟,消费趋于理智。那种单纯凭借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加上胆大妄为就能成为百万富商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光有一点儿经济实力和一个好项目就能在业界独占鳌头的时代也已经成为历史。

(4)自暴自弃。卡尔·马克思曾经说过:“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可以说,自暴自弃是创业成功的头号天敌。其实大部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都难免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真正一帆风顺的创业者微乎其微。在失败和挫折面前,是积极态度还是消极态度直接决定了创业者未来的命运。向挫折和失败投降的人永远失去了成功的可能性;而乐观的态度对于一个创业者和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跌倒了可以重新站起来。

(5)计划不明。机遇从来都是垂青有明确目标的人。同样地,失败之神也很少放过那些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创业的道路上充满着荆棘和艰辛,不能光凭满腔热情和雄心壮志,还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周详计划。计划不明,意味着行动是盲目的。如果一个盲目的人成功了。那么只能说是歪打正着,是一种偶然的幸运,而绝不能作为成功的经验尊奉。计划是创业过程中指导性、方向性的东西,计划如果是错误的或者是不明确的,尤其是关键的地方、关键的步骤不明确,那么失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6)仓促上阵。选择自主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但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创业行为未能成功。在创业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投资而不能仓促上阵。

2.创业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与防范

(1)朝三暮四。进行创业,一定要坚持不懈,绝不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比如,做大还是做强,这是每个创业者都会遇到的两难问题。当你刚开始经商或者创业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做大,但是一定要做强。做强就需要专心做一件事情,不要盲目地做一些看来似乎有发展的项目,从而分散精力、废弃主业,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主业无法做强,做大也只是一个空壳子。在创业阶段,要使企业发展,要把生意做大,必须安心做好一件事情。每个行业都有强劲的对手,都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如果不抓住自己的主业,盲目涉足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势必分散精力、资金,不但新的行业难有所建树,恐怕连自己的老本也都要赔光。打算创业的人在开始时就应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目标。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企业自我定位的问题。在创业的道路上,往往有很多诱惑。当你遇到一项新的投资时,安心做自己的事情,才会把这件事情做好。如果放弃自己的事情,去做新项目的投资,搞不好就会失败。

(2)急功近利。每个创业者都想做一个成功的人、优秀的人,只不过在众多诱惑之下失去了忍耐的性子。成功是要讲究储备的,仓库里的东西越充足,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也才可能走得更远。人生的成功之路更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而不是百米冲刺,前100米领先者不一定就能成为全程的优秀者,甚至都不可能跑完全程。在这遥远的征途上,基础的积累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你自觉先天不足而又已然踏上征程,那就更要格外注意随时给自己补充营养。

(3)单打独斗。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一个创业者需要和客户打交道、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和合作伙伴打交道。一个孤家寡人是不可能取得创业上的成功的。此外,创业的时候最好有良好的合作伙伴,一个人创业实在太难了。就算你无所不能,也需要同伴们来集思广益,避免愚蠢的举动,还需要在遇到挫折时互相鼓励。最重要的一点是,创业的过程中你可能遇到难以承受的低点。当你有多个创业伙伴时,彼此信念上的支撑就好比捆成了一捆的箭。每个人都暗暗给自己打气:“我绝不能让我的朋友们失望。”这是一个人最强大的动力之一,而单一的创业人则缺少了这一动力。

(4)争权夺利。创业伙伴之间发生争斗事件比较普遍。但是如果创业者能够更加谨慎地选择他们的创业伙伴,那么大多数的争吵都可以避免。多数的争吵并不是因事而起,而是因人而起的。也就是说,是早晚会发生的。大多数因为争吵而一怒离开的创始人,可能从一开始就信心不足,只不过被掩饰起来了。不要掩饰你的疑虑,在公司成立前把问题解决掉要容易许多。所以,不要因为怕疏远你的同屋而拉他入伙;也不要因为某人有某种用得上的技能就一起开公司,而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一个初创公司,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所以不要在这上面有什么将就。

(5)固执己见。创业者要有自己的主见,但并不意味着固执己见。世事变化无穷,人的智力有限,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做得正确。创业更像是从事科学研究,你更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主观臆断。作为一个创业者,一旦发现别人是对的,错的是自己,就应该自我认错。

3.创业后期的主要风险与防范

一般说来,创业者把创业构想变成现实并使企业开始盈利或具备盈利前景的时候,人们可以说创业获得了成功。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创业成功以后,创业者和企业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有的风险甚至会导致创业者功败垂成。创业成功以后,不管创业者选择让渡所有权或经营权,或者继续发展和开拓事业,保留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企业都要经历一个休整期,这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许多风险会迎面扑来,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些风险,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继续生存和发展。

(1)盲目冒进。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忌盲目乐观、主观武断、一意孤行。成就大事业者,往往是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经过科学分析、缜密推理之后,才作出最终决策的。

(2)心理失衡。做企业的人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因为思想决定行动。心态不对,行动就容易错误,最后毁人毁己。但是企业家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容易,尤其是涉及利益格局和利益分配的时候。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但如今有不少靠创业致富的人,在短短几年里就失去了辛苦积累而来的财富,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据有关专家对这部分创业者失败原因的分析,其中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也就是创业成功以后心理失衡。①好高骛远。务实的态度是创业的基础,好大喜功、好高骛远者最后只能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②忘乎所以。比如,禹作敏成功后派头十足,用封建帝王的那一套来“统治”大邱庄,俨然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到最后甚至公然对抗国家司法机构。为商先为人,如果丢失了做人之本,也就失去了发展之本。③坑蒙拐骗。曾有“中国大陆首富”之称的牟其中,最后因犯外汇诈骗罪而被判无期徒刑。此类事件并非偶然事件,然而靠欺骗手段建立起来的基业最后只能是“空中楼阁”。一分辛苦,一分成果。创业靠的就是实打实的苦干,而不是坑蒙拐骗、投机取巧。④胆大妄为。赖昌星出道之初是搞运输的,也算是一名创业者,生意越做越大,他的胃口和胆子也越来越大,甚至到了胆大包天的地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一起走私案的直接策划与领导者。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后东窗事发,赖昌星沦为抱头鼠窜的“通缉犯”。多行不义必自毙,小心驶得万年船。靠着贪念和贼胆致富,注定是此路不通。

(3)义气过剩。具有儒家传统的中国人向来都把“义”看得很重。所以义气就是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历史上对于讲义气、杀富济贫等英雄行为也给予了热情的赞扬。朋友间的友谊也是同讲义气紧密联系的。但是,真正的友谊和义气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哥们义气来讲,它是一种基于无知和盲从、情感无基础的冲动,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创业者如果盲目讲义气,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危机甚至灭顶之灾。

(4)坐享其成。有的创业者在创业成功以后,失去了创业初期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没有进一步去巩固成果、开拓新领域,或者采取一些消极、拙劣的手法维持现状。这主要表现在:①故步自封。创业者所处的原有行业由于某些原因正处于没落之中,需要创业者去开拓陌生的、具有潜力的领域,但是由于投资者对于市场、渠道、消费者的情况所知了了,这就需要重新了解、学习和实践,才能把握好新的市场。如果创业者对新行业没有兴趣,就会在实际经营中产生消极因素,最终导致失败。②照搬照抄。有些创业者创业成功之后一时找不到新的投资项目,于是他们跟从其他利润丰厚的企业,照搬照抄。但是他们所见所闻都是其他企业的表面现象,自己的内部管理和经营理念等深层次经营要素跟不上,所以别人成功了,自己却失败了。③臆断前景。一般来说,进行创业,需要对于行业、市场的前景进行预测和推算。但是很多的预测,是根据竞争对手的现状想当然来完成的,没有科学的依据。

(5)挥霍浪费。在创业初期,大多数创业者都能注意控制成本、节约开支、艰苦奋斗。但是在创业获得初步成功以后,创业者手里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资金和资源,放松了过苦日子的意识,再加上管理上若出现混乱,虽然企业的业务在不断增长,可到头来利润却有所下降,其关键就是不注意控制成本和费用。

(6)缺乏创新。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缺乏创新而只会模仿自己或别人过去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弱点。有的创业者急功近利,只顾追求市场和产量,不主动要求创新,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自然看不见创新成果。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管理放松”的做法最终结果就是技术放松、技术创新能力慢慢衰竭、核心竞争力无法形成。有的创业者的创新尚处于浅层次,在创新观念上还存在着“走老路稳当”的误区。在这样一种发展态势下,企业不可能开拓新的市场和取得超额利润,企业只有产出的高效率而没有增长的高效益。

(7)管理危机。成功管理的关键不在于排除所有的问题,而在于把注意力集中到企业当前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上,这样企业才能成长、成熟并壮大起来,去面对下一个阶段的到来。创业成功后,企业面临的主要管理问题是管理危机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①创业者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创业成功后,人员增多,业务繁忙,企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然而,创业者习惯于发号施令,事必躬亲,唱独角戏;员工也习惯于接受命令,对创业者有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创业者日常事务过多,工作量剧增。不可避免的结果便是创业者感到力不从心,不堪重负,但又没有抓住重点。②决策得不到有效执行,管理开始失控。创业成功后,企业开始有现金流入或者盈利,招聘、迁址、购置新设备、培训等,忙得不亦乐乎,于是管理费用急剧上升。企业经营的范围和地域也会扩大,管理开始变得复杂起来,问题也多了起来。幸好,创业者一如创业过程中那样果断,员工也依然贯彻执行决策,但是创业者无法一一监督、评估决策的执行,企业也缺乏相应的机制与政策,因此决策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③企业利润状况徘徊不前。创业可能更多地缘于创业者对市场机会的前瞻,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具有独创性或具有某种竞争优势。创业成功后,会有许多跟进者进入市场,企业的优势会逐渐减弱,竞争压力增大,业绩增长率会随之下降。另外,企业越是成功,创业者越是感到志得意满,有时甚至觉得无所不能,扩大经营和多元化便在所难免。摊子太大和对新业务不甚了解,难免会出现失误,从而侵蚀企业的利润。④老员工缺乏继续创新的动力。创业成功后,老员工容易陶醉于曾经取得的成功,喜欢向他人讲述传奇式的创业历程。创业者考虑的是企业的未来,而老员工考虑的是创业者应该如何奖赏、如何分配胜利成果,考虑的是如何在企业保持相应的权力与地位。老员工不愿继续艰辛地奋斗,安于现状,于是小富即安的思想在企业蔓延,甚至会影响创业者本人。这样,企业很容易失去继续创新的动力。⑤新老员工出现矛盾冲突。新员工会说“我原来那家企业如何如何”,老员工会说“我们原来怎样怎样”。对于新员工而言,什么事情都会让他困惑不解,一切都没有定规,规章制度束之高阁,薪酬制度是由不同的特例组成的大杂烩,企业行为就是创业者个性的写照。老员工讨论的是过去的“好时光”,说话办事都有一套他们自己的规矩。由于企业没有什么成文的政策,那些资历较深的员工就是企业的活档案,一旦他们离职,企业立刻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另外,创业者会记着这些曾经追随自己的老员工,因此老员工在企业里有极高的权威,而新招聘的员工考虑的是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力,如何证明自我,于是新员工成了挑战老员工的对立面。⑥创业者的家庭压力开始增大。作为坚实的后盾,家人在创业者的创业过程中给予了无私的奉献,他们希望创业者能够取得成功。创业成功后,配偶希望创业者更多地关心家庭,儿女希望创业者能够尽到父母的责任,而创业者比以前更忙更累,无暇顾及,家庭压力开始增大,尤其是有家庭的女性创业者。一位女企业家在周末会议上收到其丈夫三条短信息:“今天星期几”、“女儿有一个月没有见着妈了”和“你知道回家吗?”无奈之下会议只能戛然而止。如果说创业过程中企业是根据危机进行管理,那么创业成功后是管理造成了危机。创业者该认真避免和解决创业成功后企业的管理危机问题。

第三节 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创业的权益保障

“维权”是当今我国最为流行的一个热门词汇。随着公民权益保护意识的提高,返乡农民工越来越关注自己应该拥有哪些权益,通过什么方式、哪些渠道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国家和政府应该对自己的权益保障承担何种责任?

一、什么是权益

权益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总称。公民权益主要通过国家颁布有关法律法规得以体现。

党的十七大明确强调要“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将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从而切实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

二、我国公民有哪些权益[4]

我国公民的权益比较广泛,如果粗略地划分,公民的权益可以分为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四类。就目前而言,经济权益包括就业权、收入权、财产权;政治权益包括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文化权益包括受教育权、文化生活权;社会权益包括社会保障权、基本公共服务权、资源环境权、公共安全权等。下面就几项重要权力作简单介绍。

1.就业权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公民的就业权在众多经济权益中居于首位。当前,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转移同时出现,新增劳动力就业与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领域还存在就业歧视、劳动合同不规范等侵害劳动权益的现象,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公民能否顺利就业、体面劳动,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2.收入权

收入权是经济权益的另一面。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收入权的被关注度明显提高。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保持中高位运行,充分说明一部分社会成员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应有的收入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3.政治权益

政治权益主要体现为公民依法享有以民主的方式参与国家经济、社会管理的权益。政治权益中最为重要的是公民对于政府、用人单位有关政策的出台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居民也依法享有参与其所在的基层组织自治的权利。

4.文化权益

在文化权益中,受教育权被侵害的现象最为突出。教育不公是其主要表现,特别是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更为突出。这些地方的教育水平、教学设施等与城市和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城乡公民“起点”不公平。

5.社会权益

目前,社会权益的保障一直是我国的弱项。虽然近年来这方面的建设步伐加快,但是缺口仍存在。比如,社会保障存在着覆盖不全、保障水平不高的缺陷。时至今日,9亿农民的社会养老问题还没有得到制度性解决;由于参保门槛较高,农民工也长期游离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城镇职工参保个人负担的比重过大也影响了参保热情。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艰巨。

此外,资源环境权受损的情况近年来也尤为突出。经济高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伤害不仅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了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返乡农民工最为重要的权益是什么

第一,就业权。保障公民的就业权益不仅是应对就业压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从根本上缓解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措施之一。以创业促进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

第二,受教育权。在知识经济时代,公民的受教育水平将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受教育权益的保障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后劲和发展质量。因此,应着力于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第三,社会保障权。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安全网”、“缓冲器”作用,就必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基本公共服务权。保障这一权益就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须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

第五,政治参与权。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权,实际上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近年来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和各种形式的听证会等,都是在落实公民的政治参与权方面作出的尝试和努力。这就要发展民主协商,协调各方利益;加强民主监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增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范公权力的运行范围和使用方向;推进基层民主,保障公民的参与权。通过逐步丰富和完善民主的实现形式,追求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实质的落实。

四、如何维护和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一,更新观念,加快农民工立法建设。更新观念主要指在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中深化“共享”的观念,使之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主体增多,利益诉求多元。在不断的利益博弈中,一部分强力群体和既得利益群体囿于自身利益,对于侧重保护困难地位群体的权益保障机制的构建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各方对于“共享”观念的深刻认同,权益保障政策的制定就会遭遇阻力。例如,尽管政府将农民工列入了产业工人队伍,但是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农民工的法律法规,与农民工利益最为密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但农民工的身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是缺失的。又如,返乡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资金之所以难以接续,关键就在于“肥水不流他人田”的观念在作祟。因此,只有社会各阶层都更新理念,确立“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观念,才能使全体人民都汇拢到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思考问题,使权益保障机制在构建的过程中尽量少地遭遇掣肘和阻力。目前,政府应尽快制定农民工管理办法和农民工社会保障资金接续办法。

第二,健全和完善权益保障机制。尽管权益保障机制是面向全体公民的,但重心需要向农民工等困难群体倾斜,要特别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政府作为执政者,不是运动员而是裁判员,因此也须从纷繁复杂的利益博弈中超脱出来,站在裁判者的角度,促进各社会群体对“共享”观念的认同。这既是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例如,在社会保障领域,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和福利等处于不同部门管辖之下,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又必然是浑然一体的。那么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多部门的积极性,参与机制的搭建、形成有效的制度衔接就非常关键。因为权益保障机制的构建,以及权益保障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不同贫富程度的地区之间的利益调整。这就要从“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的大局出发,努力协调各部门利益和各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和各地区利益都要服从大局利益。

第三,对于返乡农民工而言,不仅要强化法制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介绍】“凤翔改改”注册记[5]

——权益保障路有多长?!

2003年7月27日,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批准了个体业主樊改改申请注册的“陕西西府凤翔改改商贸有限公司”企业注册成立,并依法颁发了营业执照。至此,这起曾屡生波澜的“凤翔改改”企业名称注册风波,在樊改改历时三年多的不懈奋争、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终于有了一个众望所归却又姗姗来迟的结果。

提起三年多来为注册“凤翔改改”历经的风风雨雨,已过不惑之年的樊改改百感交集,不胜歔欷。他感慨地说:“当年,电影《秋菊打官司》就是在我们县拍摄的,电影中的秋菊为了讨一个‘说法’矢志不移,备受艰辛;而我为了注册‘凤翔改改’,也和秋菊一样,屡受挫折,历经坎坷,其中的曲折足以再拍一部电影,反映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对西部大开发的诸多困扰……”

1.序幕

2000年5月1日上午,陕西凤翔县城。古色古香的儒林巷内,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一家新开的蒸馍店红红火火地开张了,许多人闻声聚来围观助兴,看热闹。但当众人看到新开蒸馍店的店名时,却不由纷纷大惊失色,只见该店的门楣上挂着一块近三尺高的大招牌,上面写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凤翔改改”。一时间,嗤笑声、不解声、责难声、笑骂声轰然而起,不绝于耳,“县城儒林巷竟有人开了一家‘凤翔改改’蒸馍店”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成了轰动凤翔县的头号大新闻。

这家取名“凤翔改改”蒸馍店的店主是凤翔农民商人樊忠虎,高中毕业的他多年从事饮食生意,在本县也是小有名气。“凤翔改改”开业后,其店名陡然挑起了众多凤翔人的好奇心,许多人舍近求远,专门跑到“凤翔改改”蒸馍店来买馍,而“凤翔改改”馍店的蒸馍不仅个大味美、醇香可口,且价格也低于其他馍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来“凤翔改改”馍店买馍的人络绎不绝,好评如潮。在本来竞争激烈、已趋饱和的凤翔蒸馍市场上,“凤翔改改”脱颖而出,一炮打响。

那么,一个“凤翔改改”店名为何会在凤翔人中间激起如此大的反响呢?

2.由来

原来,“凤翔改改”是广泛流传在陕西凤翔、岐山、麟游一带民间的一个凤翔农妇的真实故事。说的是20世纪70年代,在凤翔县马家坡村,有一个名叫张改改的农村妇女由于生性老实憨厚,加之小时候家境贫寒没上过学,所以说话办事便甚是愚笨甚至有些傻气。1973年,张改改的丈夫离世,留下张改改一人孤苦无依。好在马家坡村虽小,但陕甘交通大动脉——陕甘公路从村口经过,公路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张改改为维持生计,便在村口公路边摆了一个卖水摊谋生。可张改改不认识钱,于是她就找来一枚2分钱硬币,一杯水只卖2分钱,每卖一杯水,她就把别人给的钱和自己手中的2分硬币比照一下,小了不行,大了也不行,纸币更不行。她的这一卖水办法受到了许多人的嘲笑,但不管他人怎样说三道四,张改改依然如故,数年如一日地坚持按自己的办法卖水。

1985年,一生含辛茹苦的张改改因病辞世,但她卖水的故事却历久不衰,广泛流传。在陕甘不少地方,改改成为取笑人蠢笨缺心眼的固定方言俚语……

“凤翔改改”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方言用语,聪明干练的商人樊忠虎为何却要用这个名称字作店名呢?

樊忠虎这样说:“许多年来,许多人都嘲笑张改改傻、张改改笨,但却忽视了,正是张改改看似蠢笨的卖水办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人。在许多人取笑她的时候,她的水摊生意却越做越好,越做越火。我觉得,在张改改不可思议的卖水方法背后,是她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经营原则。我的店、我将来要办的企业也要以诚信为本,于是我就想到用‘凤翔改改’这一广为人知的名称作为自己的企业字号。”

3.波折

2000年5月12日,“凤翔改改”蒸馍店刚开业10多天,凤翔县一位领导偶然看见了“凤翔改改”这一招牌,大为不悦,于是指示工商管理部门要认真清理“不良文化”。由于当时为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凤翔县倡导“先上车,再买票”,即可以先开业再办理营业执照,所以“凤翔改改”尚未办理营业执照。于是工商管理部门来人让“凤翔改改”馍店先关门,办理执照后再开业。

几天后,樊忠虎向凤翔县工商局递交了“企业登记申请书”,申请开办“凤翔改改绿色农产品开发基地”。县工商局一姓李的经办人员对樊忠虎说,能不能把“凤翔改改”去掉换成别的名称,樊忠虎坚决不同意。于是经办者说,“凤翔改改”是凤翔县的“历史名人”,要使用她的名字,须经本人或其第一法定继承人同意。

由于张改改已去世多年且没有亲生儿女,所以樊忠虎便四处托人寻找张改改的法定继承人,后来终于找到了张改改的继子。当继子听到有人因养母“憨厚诚信”欲用她的名字作为企业名号,这位曾为维护养母的名声和许多人争吵过的汉子欣然同意,并为樊忠虎写了一份同意转让“改改”名称的证明。

为防再生不测,樊忠虎根据“私营企业主可以用自己的名字作为企业字号”这一规定,通过户籍管理部门,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樊改改,并更换了新的身份证。

樊改改以为这下万事俱备了,于是再次到县工商局申请注册,不料又遭到拒绝。县工商局称,“凤翔改改”一词具有特定的历史含义,对人具有讽刺意味,对凤翔人的人格有贬低,依据《企业名称管理规定》第九条中关于“企业名称不得含有有损于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或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和误解的文字与内容”之规定,“凤翔改改”属不良文化,有损凤翔形象,损害了凤翔人的尊严,所以驳回“凤翔改改”登记申请。

一周之后,凤翔县工商局以无证经营为由,勒令樊改改摘掉了“凤翔改改”蒸馍店店牌。

4.诉讼

2000年6月22日,樊改改就“凤翔改改”被县工商局拒绝注册登记一事,向宝鸡市工商局申请行政复议。数日后,樊改改接到了复议书:维持凤翔县工商局不予注册的决定。对于这一复议结果,樊改改甚感不服。于是,他向凤翔县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要求法院依法撤销县工商局对“凤翔改改”注册登记的驳回通知,对“凤翔改改”核准登记;同时,要求凤翔县工商局赔偿其经济损失两元钱。

2000年7月25日,凤翔县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本县历史上“民告官”的第一案。在法庭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樊改改称:“我用‘凤翔改改’作为企业字号,只是想利用张改改本人真诚老实的一面,把她的名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我的思想、我的经营理念融合到一块。如果说这一名称对凤翔人的人格有贬低,那许多人爱吃‘傻子’瓜子、‘狗不理’包子,那么,‘傻子’、‘狗不理’对人的人格有没有贬低呢?”他认为,县工商局拒绝给“凤翔改改”注册,是凤翔人缺乏自信心、观念没有转变的体现。凤翔县工商局则辩称,抛弃法治原则和法律规定的观念转变,不仅可能会导致违法,而且最终会破坏法治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2000年8月15日,凤翔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决称,“凤翔改改”在西北许多地方已成为嘲笑、贬损他人的代名词,作为企业名称,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和误解,在凤翔县以“凤翔改改”作为企业字号,显属不当。故此,凤翔工商局的行政行为应当依法维持。

宣判之后,樊改改仍然不服。2000年8月26日,樊改改又向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上诉状。2000年10月25日,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一行政诉讼案,2000年12月15日,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一审被告主体资格不合法为由,认为原判决程序违法,遂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

2001年4月,凤翔县法院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本案被告应是作出行政复议结果的宝鸡市工商局而不是凤翔县工商局”为由,要求樊改改变更本案被告,但樊改改不同意。2001年5月,凤翔县法院驳回了樊改改的起诉,樊改改再次向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01年9月,宝鸡市中院作出终审裁定:维持一审判决。

5.注册

“凤翔改改”企业名称注册风波经有关媒体披露后,迅速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了关注。江苏、浙江、广东的一些公司纷纷与樊改改联系,表示愿意与樊改改合作,在他们公司所在地注册“凤翔改改”企业名称;香港一公司还给樊改改寄来了在香港注册企业名称的有关事宜,欲与樊改改合作在港注册以“凤翔改改”命名的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工商局干部朱芳得悉“凤翔改改”企业名称迟迟难以注册后,专门给樊改改写来一封信,建议樊改改先注册“凤翔改改”商标,这样一方面可以长久使用商标,另一方面则可以利用批准的“凤翔改改”商标去注册企业名称。

朱芳的来信把正忙于打官司的樊改改点醒了。他在精心准备之后,于2001 年5月向国家工商局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凤翔改改”等三个商标。在先后五次往返北京之后,2003年元月,樊改改如愿获得了国家商标局颁发的“凤翔改改”等三个商标证书。

取得这三个商标证书后,樊改改迅速筹措了60万元资金,于2003年6月8日向陕西省工商局申请注册“陕西西府凤翔改改商贸有限公司”。2003年7月,陕西省工商局批准了樊的注册申请并颁发工商营业执照。2003年8月1日,陕西西府凤翔改改商贸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樊改改终于拥有了自己心仪已久的企业字号。

获得注册之后,樊改改已与甘肃平凉一制醋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近日将以贴牌生产的方式推出以“凤翔改改”为商标的食用醋,樊改改计划在1~2年内,使“凤翔改改”食醋在西北地区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同时,樊改改还计划推出以“凤翔改改”为商标的面筋、糖蒜、辣面等系列产品,他梦想着把“凤翔改改”做成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品牌……

6.评说

有人曾打趣说,如果要评选“中国最艰难注册商标”,“凤翔改改”绝对入选。正是因其注册备受艰难,所以围绕“凤翔改改”注册风波,社会各界也是见仁见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一专家指出:“诚信原则是市场法制经济中最为至上的理念和行为准则。在陕西,商家欲取改改‘诚实有信’的一面作为企业名称,却屡历挫折;但与此同时,在东南沿海一带,‘孔乙己’、‘阿Q’等企业和产品名称却顺利注册,堂皇面世。这说明,思想观念确是导致东西差距的一大原因。所以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仍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第一要务。”

针对“凤翔改改”注册风波,中国政法大学马怀德教授认为:“樊改改申请‘凤翔改改’企业名称曾几次失败,主要原因是被告拥有‘难以规制的行政解释权’。‘改改’一词是否会对公众造成误解,是否会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不应由执法者单方面解释,法院也不能完全听信被告的解释,更不能依据被告的解释贸然作出结论。当行政诉讼原被告双方对法律的解释和理解发生冲突时,司法者应当允许原告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法律,应当对原告在适用法律中的规避行为保持适度的宽容。唯有如此,法律的公正才能得以实现。”

陕西省法学会会员冯志明先生认为,樊改改作为合法的经营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企业名称。注册登记“凤翔改改”为企业名称,是樊改改以诚实经商为目的,经过慎重考虑,看到了该名称潜在的商机和塑造凤翔新形象的有利因素,才决定申请的。它非但不会有损国家、社会公共利益,而且还会对凤翔的地方经济带来生机和活力。

对“凤翔改改”商标的将来,国内著名战略性品牌管理专家、上海的黄云生先生却另有一番见解。他说:“商标并不等于品牌。樊改改历时三载终于讨得‘说法’,可以说樊改改有着敏锐的品牌意识,但改改故事背后的‘诚实守信’的传播范围与认同价值都有局限,如果从品牌资产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与联想度等几项基本标准来看,‘凤翔改改’距离成为真正的品牌还相去甚远。今后,樊改改应恪守‘诚实守信’的‘改改精神’,充分运作好‘故事营销’的手法,在产品的包装、目标人群与目标市场等方面的选择上做好文章,先组地方品牌,然后再图发展。”

【案例分析】从这场马拉松式的“凤翔改改”注册官司风波可以看出,对于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农民工,要与处于强势地位的政府部门抗争,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仅要有强烈的维权意识,还要知法、懂法、用法。为了注册,艰难获得授权,甚至还更改了姓名,另换了身份证。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不折不挠、持之以恒的心。

(国办发[2003]1号)

【注释】

[1]李时椿.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石建勋.创业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6).李时椿.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syq.zlgc.org/Upload.陈志勇. be.ncue.edu.tw/plan/doc.

[3]大学生创业风险防范,www.bcsfxy.com;如何规避创业风险,http://www.cn1008.com/,中国创业信息网.

[4]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瞭望新闻周刊.新华网http://www.sina.com.cn,2007-11-14.

[5]殷建强.“凤翔改改”注册记.人民网www.people.com.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