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而化之”则天下无敌

“大而化之”则天下无敌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是一定要想办法投资跟阿里巴巴和淘宝网、跟阿里巴巴集团的所有行业进行健康竞争和补充的行业。到达了这种境界,则天下无敌。阿里巴巴的目标是从有到无,像电灯、电视一样消散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是一种“大而化之”的境界。这是在这个纷繁的时代中的一种竞争智慧,战胜了自己,把自己的力量大而化之,化为水一样的存在,就会真正做到天下无敌。

我是一定要想办法投资跟阿里巴巴和淘宝网、跟阿里巴巴集团的所有行业进行健康竞争和补充的行业。我要把竞争环境培养起来,因为人最怕的是,打败你的人永远是你自己。我觉得人家说马云你有这个对手,那个对手,我一直觉得有对手、竞争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一种game,是一种游戏。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13]

心中无敌,在这里说的并不仅仅只是某种类似于个人自信心、蔑视对手的心理,而是一种“大而化之”的太极智慧。《孟子》云:“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意思是,值得追求的东西是善的东西,自己有善则为信,全身充满善则为美,发扬出来则为大,光大之后能够感化天下即为圣,圣者高深莫测则谓神。当我们心中把某种善的信念大而化为天下之道时,在客观上一切事物都会受到自己的感染;在主观上,则自己已心怀天下,不存任何芥蒂,如水之善,虽至柔至软但却强大无比。到达了这种境界,则天下无敌。

马云显然想追求这样一种渐入化境的境界。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强手的眼里时时处处都有竞争者;但在真正的高手眼里,其实只有伙伴和朋友,高手即使仍然需要和别人竞争,但这已经不是竞争,而是一种“感化”的过程。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那个“扫地僧”面对几个号称天下无敌的对手时,不是暴跳如雷,以武制敌,而是温柔以待,以道化敌。他眼里根本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尚未感化的俗人,而对于已感化之人,则已无所谓敌友,他们只是跟自己一样的“开化”之人。这是一种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的至高境界。

阿里巴巴的目标是从有到无,像电灯、电视一样消散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是一种“大而化之”的境界。当你消散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时候,你基本上就不会再有对手,因为人们已经离不开你,就像离不开电灯、电视一样。你会将一切进攻的力量化为乌有,就像让对手一拳打在水里面,最多只能惊起一阵波澜,但水面会一下子弥合被力量破开的裂缝,很快就会风平浪静。这就是虚若怀谷、至强若水的道理。

在主观上,要做到天下无敌,关键是做到心中无敌,自己心中的樊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要想“感化”天下,首先必须“感化”自己。“扫地僧”如果破除不了心中的樊篱,那么即使武功再高,最终还是会在某一天被打败。因此,当有人问马云谁才是他真正的对手时,他说:“我真不知道我们在海外进出口业务上,谁是我们的对手,中国内贸上我们也觉得没什么对手。但是对手是在自己心里。”[14]唯一的敌人永远是你自己,其他所谓的对手不过是与你心中的那个自己为敌。

这是在这个纷繁的时代中的一种竞争智慧,战胜了自己,把自己的力量大而化之,化为水一样的存在,就会真正做到天下无敌。

注释

[1]沈威风:《淘宝:倒立者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2]阿里巴巴集团:《马云与员工内部对话》,红旗出版社2013年版,第78页。

[3]朱甫:《马云管理思想大全集》,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第261页。

[4]阿里巴巴集团:《马云与员工内部对话》,红旗出版社2013年版,第30页。

[5]阿里巴巴集团:《马云与员工内部对话》,红旗出版社2013年版,第124页。

[6]任政和:《阿里巴巴的企业战略》,海天出版社2010年版,第124页。

[7]任政和:《阿里巴巴的企业战略》,海天出版社2010年版,第120页。

[8]朱甫:《马云管理思想大全集》,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第250页。

[9]沈威风:《淘宝:倒立者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10]朱甫:《马云管理思想大全集》,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页。

[11]朱甫:《马云管理思想大全集》,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页。

[12]朱甫:《马云管理思想大全集》,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第256页。

[13]朱甫:《马云管理思想大全集》,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第249页。

[14]白山:《马云的人生哲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