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张忙碌的学习与工作的同时,余赛尔还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一时期的她就成为“暑期英语社会实践队”宣传员,走访了包括鄞州人民医院、东钱湖、银泰东门店、江南春大酒店等处,调研宁波公共场所出现的英语错误用法并根据调查结果撰写出调查报告及论文,成果被多家媒体报道。2009年的3月,她又参加了书籍《新甬商:这边风景独好》的采写工作,对宁波30年来杰出的企业家进行了采访。同年6月,她参加了《开心辞典》“开心学国学”节目录制。2009年9月,她在由《中国青年报》主办的“幸福水岸寻找幸福表情”传播大赛中获得了优秀奖。2009年12月,《都市快报》发起的“快拍宁波24小时”活动中,也有她与摄影名家一起捕捉宁波年尾年头24小时内最精彩瞬间的身影。2010年3月,她参加由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举办的“校媒记者看两会”活动并在中国校媒网上发表了文章。
2010年3月,余赛尔正式成为世博会百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大学生记者中的一员,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种肯定。但是成绩的取得并不容易,余赛尔是经过网上报名、博客展示、网友及专家共同评判等多个环节的选拔后从415所高校的1540名优秀校园记者中脱颖而出的,她与其他149名正式候选人齐聚上海,参加了为期4天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训练营”,角逐那最终的100个名额。
训练营里的任务量非常大,选手们需要在每天晚上10点之前上交一篇作品,采集活动花絮,并且还要填写每天的总结表格和制作小组报纸。选拔中,她和清华北大的学子一同竞争,她和陌生的自己再度抗衡。烈日下,风雨里,奔波的身影,只为替校园中的你我发现更精彩的世博。她挑战了自我,超越了自我,书写着80后不一样的执着与梦想。她一直强调在训练营里的大学生都是精英,自己能够胜出全凭运气。但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正是因为之前的努力学习和在校报所累积的纸媒经验,余赛尔才能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比赛中脱颖而出,拥有这样一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用自己手中的照片和文字来呈现当代大学生眼中的世博盛会。在赴上海的正式世博采访中,余赛尔更是成绩卓然。在世博园内进行的为期一周的采访报道活动中,她参与了“上海世博会青年周”“志愿者日”等活动报道,在《中国青年报》《现代金报》《东南商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发稿,并在《浙江科技报》开设专栏。
在她正式成为世博会的大学生记者之后,余赛尔还参加了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青年报社、宁海县人民政府与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等共同举办“百所高校大学生寻访徐霞客足迹”活动,这是一段关于青春和梦想的旅程。余赛尔在考察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和其他高校的学生的学习交流中规划未来、收获友谊。她的名字被刻在为其专设的纪念石上,向全国展示了大学生眼中的旅游意义。
2010年6月,旅发局携手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经济贸易办公室联合中国青年报社共同发起了一项名为“这一站世博,下一站香港”美好城市全接触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余赛尔最终从百名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0名赴香港访问的“香港传播使者”中的一位,并被授予“香港传播使者”称号。即使在活动结束后,她仍旧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香港,告诉身边的朋友一个大学生眼中的香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