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承包商要承担哪些项目风险

承包商要承担哪些项目风险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营者行为不仅受到职工和政府行为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经营者预期的约束。承包企业经营者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包期限的长度。表12.3表示了承包期经营者的总体行为特征。承包期内职工收入平稳增长。上述三种状态下的经营者行为,促使政府有关方面在改进承包制的过程中采取了某些有利于延长经营者预期的措施。

经营者行为不仅受到职工和政府行为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经营者预期的约束。承包企业经营者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包期限的长度。

承包期限少则一、二年,多则五年或五年以上,多数是三年。承包期限对经营者行为的影响,可按续包可能性的大小,分为三种状态加以考察。

假定首轮承包期五年;承包期内实现利税、上缴利税和生产投资额已定;承包期内企业外部环境已定。续包可能性用P(N)表示。第一种状态是续包可能性大,设P(N)>0.5;第二种状态是续包可能性小,设P(N)<0.5;第三种状态是无续包可能性,用P(N)=0表示。现在我们讨论在这三种状态下,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用潜在净产值生产能力与实际净产值生产能力之比表示)、上缴利税、职工收入、生产发展基金在承包期内的变动状态。

表12.3 三种续包状态下经营者的行为特征

注:++,+,0,-,--的含义同表12.2。

表12.3表示了承包期经营者的总体行为特征。在承包期内的不同年份,经营者依据各自的预期,对生产、分配、投资的决策也有所不同。现按三种状态分别加以讨论。

P(N)>0.5状态。这类企业经营者的预期超出了承包期限,对前景信心较强。为了在下一轮承包期争取较低的承包基数,他们通常采取如下策略:前二、三年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争取多完成承包任务;后二年适当降低增长速度,使承包期末具有较大生产潜力。在上海许多厂长、经理中,曾经流行着上述这样一条五年生产能力利用率曲线。承包期内职工收入平稳增长。生产发展基金保持较高份额,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生产投资的需要。

P(N)<0.5状态。处于这类状态的企业经营者承包期满后的前景不确定性较大。他们对生产能力利用不采取特殊策略,大体保持正常或偏高的水平。上缴利税偏低。职工增加收入的要求可得到较大满足。短期投资的热情超过中长期投资,因而前二、三年的生产发展基金份额可能高于后二年。投资资金不足部分由银行贷款和其他形式的外部资金补充。

P(N)=0状态。这类企业经营者的预期被限定在承包期内,不太关心承包期以后的事情。他们通常尽量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甚至使设备达到超负荷状态。对上缴利税持强烈的抵制态度。运用各种手段增加职工收入和经营者个人收入。对中长期投资兴趣不大。对承包合同规定的投资指标,尽量安排承包期内可以见效的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其他外部资金,把还本付息的包袱甩给续包者。

上述三种状态下的经营者行为,促使政府有关方面在改进承包制的过程中采取了某些有利于延长经营者预期的措施。例如,把承包期限进一步延长;实行滚动式承包,即以三年为承包期,每过一年,在完成承包指标的条件下,按照某些稳定的规则,顺延承包期一年;实行续包优先权,即对完成承包任务的承包者,在其他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予续包优先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