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别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中国人可以说是最不懂得“拒绝”的民族,当别人请求帮助时,如果你拒绝的话,肯定会影响双方的感情,导致关系疏远。但是有时候,有些事情确实难以办到或有违原则甚至法律,这样就很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让人既矛盾又苦恼。当你确实有难处时就应该学会拒绝的艺术。
一、态度要坚决
拒绝时,要保持简单的回应。如果你要拒绝,就要坚决而直接。可以使用这些短语,如:“感谢你看得起我,但现在不方便”或“对不起,我不能帮忙”。尝试用你的身体语言强调“不”,不须过分道歉。拒绝时,要避免模棱两可的回答,如“再考虑考虑”等,讲话的人或许认为这是表示拒绝,可是有所求的一方却误认为对方真地替他想办法,这样一来,反而误导了对方。很多人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在拒绝别人的时候太优柔寡断了。他们虽然拒绝了别人,但是他们的拒绝听上去有些动摇。如果你这样回应别人的话,会有更强的人来向你施压,直到你点头答应为止,这是因为他们觉得事情还有商量的余地。因此如果你要拒绝,你就得让别人清楚地知道你不会再改变主意了。但是别表现得太粗鲁,一句简单的“不,我现在实在无能为力”就够了。
二、要注意一定要保全对方的面子
本来遭受拒绝就已经使对方感到受伤了,再让对方脸上无光,肯定会很郁闷和愤恨。因此,当你拒绝别人时一定要态度温和,先道歉而后一定要详细陈述自己不能提供帮助的原因,让对方在情感上可以接受,才能避免负面情绪的出现。在拒绝别人之前,一定要认真地听完别人的求助,即使在对方讲述中途就已经知道必须加以拒绝,我们也要听对方把话讲完。这一方面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另一方面是表示我们确实帮不了忙。如果我们还没有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满脸愁容断然拒绝,那就很可能让对方觉得我们根本就不想帮助对方,而不是帮不了。所以在拒绝别人之前,一定要耐心倾听完别人的要求。
三、说出原因,对事不对人
拒绝时要让对方感受到之所以被拒绝是因为事情,而非人品等关于“人”的因素。让他意识到你是为了他着想而拒绝的,即便拒绝了也并不影响双方的感情。比如可以这样说:“我是很想帮助你的,但是这个领域我确实不在行,如果没有干好肯定会影响你的工作,又浪费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不如找个更适合的人选。”在拒绝别人的同时,如果你表现得歉意十足,就好像是在为做错一件事而道歉,这样一来,你拒绝的理由也就显得不甚充分了。我们都知道,在拒绝别人的场合,说“对不起”这三个字是很有诱惑力的,我们常常说“对不起”之类的话,这是因为我们拒绝别人之后会觉得很不舒服。但是,我们如果这样做就会向别人传达一个错误的意思:我们并不是帮不了忙,只是不想帮忙,所以非常抱歉。
四、拒绝要讲究技巧
当你的看法与对方的意见有出入时,可以先肯定对方的意见,然后来一个转折或假设,使对方乐意收回自己的意见,也容易接受你的看法。因为,当你在说“是”或听“是”时,心理感觉比接受“不”时轻松,乐意继续接受信息。如:“那是个好主意,但我们恰恰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那样,会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类似的拒绝方法在领导工作中颇为有效,既尊重对方,又达到了拒绝的目的。
1860年9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行宫。命令恭亲王奕留守北京,代表清政府与洋人议和;同时湘军统帅曾国藩火速派兵进京勤王。此时的曾国藩远在安徽祁门,正指挥部队同太平军殊死作战,接到这份十万火急的谕旨,顿时左右为难。咸丰皇帝采纳大臣胜保建议,谕旨中明确交代曾国藩派鲍超领数千精兵,即日起程赴京,交由胜保全权指挥。
接到谕旨,曾国藩愁眉不展,既为国运担忧,又为是否派兵举棋不定。此时湘军与太平军激战正酣,且处于被动局面,本来自己的兵力都不够用,再抽调精锐进京更是雪上加霜,后果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谕旨发出时,联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郊,就算是此时从千里之外调兵,远水也救不了近火,咸丰皇帝显然是吓昏了头。
实际上这道谕旨暗藏杀机。胜保出身满洲镶白旗,在和太平军作战中屡战屡败,被称为“败保”。虽然军事上没什么建树,却工于心计,善于玩弄权术,此次假借护驾之名,欲将曾国藩的爱将鲍超收入自己麾下。鲍超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曾国藩当然不肯放人。另一方面,湘军虽然骁勇善战,对付太平军还行,倘若与武器装备先进的洋人开战,则毫无胜算,与其派出去当炮灰,还不如保存实力,全力对付太平军。基于以上种种考虑,于公于私,曾国藩都绝对不能派兵北上。但是身为臣子,皇帝有难,于情于理都不能不管,而且仅仅是抗旨的罪名就足以让他满门抄斩。就在曾国藩左右为难时,幕僚帮他出了个主意。曾国藩大喜,马上给咸丰皇帝写了一封奏折,大意是说:“皇上点名要鲍超进京勤王,本来应该让他立即出发,考虑到皇上的安全事关重大,不能有丝毫闪失,而鲍超职位太低能力有限,派他去臣实在放心不下。臣与胡林翼都想亲自领兵北上,准备以死报效皇恩,但是臣与胡林翼不能同去,必须留下一人指挥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所以请皇上在我和胡林翼之间指派一人进京。圣旨到时,即刻发兵。”
胡林翼时任湖北巡抚,也是湘军重要首领之一。表面上看,曾国藩对进京勤王万分重视,实际是缓兵之计。当时并没有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公文由沿途的驿站进行传递,即便是最紧急的作战命令,也只能靠快马传递。北京到安徽祁门路途遥远,即使是最快的马,也要走十几天才能到达。
咸丰皇帝9月25日发出的上谕,曾国藩10月9日才收到,路上走了将近半个月。曾国藩接到上谕后,又慢慢“研究”了10天之后,才给皇帝发去奏折,请示派谁进京。半个月后,皇帝才能接到奏折,再把谕旨传给曾国藩,又要花半个月时间。凭以往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曾国藩料定,中间隔这么长一段时间,清政府早就跟洋人议和成功了,到那时进京勤王自然无从谈起。
果然不出所料,11月中旬,曾国藩接到咸丰皇帝上谕:议和成功,不必派兵北上。既向皇帝表了忠心,又不用出兵,曾国藩略施小计就做到了两全其美。拒绝有时候并不需要直接说“不可以”,拖也是一种办法。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两难问题,让你不置可否,无论如何选择都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应对这类问题时须格外小心。很多时候,因为背后肯定有人是别有用心的,因此需要特别地用心应对。比如可以回避问题,一些场合是不适宜正面回答的,不如避重就轻以迂回方式避开提问中明确性的内容,回答得似是而非,也回答了问题,应付了局面。另外还可以用一些相似的问题反击,将问题抛给对方,避实就虚,避免尴尬。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担任部长助理的要职。有一次,他的好友向他打听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潜艇基地的计划。当时,这是不能公开的军事秘密。面对好友的提问,罗斯福应该如何应对呢?罗斯福想了想,靠近好友故作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嗓门儿问道:“你能保守秘密吗?”好友以为罗斯福准备“泄密”了,马上信誓旦旦地保证说:“当然能。”罗斯福坐正了身子笑道:“我也能!”好友这才发现自己上了罗斯福的“当”。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打听隐秘的事情,把这些事想方设法地去告诉别人,并以此炫耀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罗斯福采用的是委婉含蓄的拒绝方式,语言轻松幽默的情趣,表现了罗斯福的高超的语言天赋和情商,在朋友面前既坚持不能泄露机密的原则立场,又没有使朋友陷入难堪,从而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拒绝是一门学问,应该体现出个人的品德和修养,使别人在你的拒绝中,一样能感觉到你是真诚的、善意的、可信的。在拒绝的过程中,如果还想和对方保持良好关系,就要采取换位的思考、合适的语调来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