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是一种演讲者与听众的交流和沟通,让听众得到参与感很重要,因此最好是面对面地交谈,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念稿子。那么是否将稿子背下来就可以了?当然,如果记忆力足够好的话当然没问题,可是有时候难免会有意外发生:比如突然忘词,思路中断,大脑一片空白,这种情况是最尴尬的事情了。而且机械的背诵是一种单调的“背书”,这样的演讲情感性和鼓舞性肯定会大打折扣。试想有哪位听众会对一个面无表情的机械背诵听得津津有味呢?
列宁演讲通常都是脱稿演讲,有时只在手上拿着一张记着他演讲提纲的小纸片。他带着这张小纸片走上讲台,可是真正登上演讲台后,这张小纸片就被他弃之不顾。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那滔滔不绝的雄辩气势绝非即兴之作,肯定事先经过深思熟虑。所有的演讲要点他都先考虑妥当,有备无患。列宁在演讲中所显示出来的非凡的记忆力、丰富的知识、卓越的论辩才能、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惊人的表达能力,着实令人叹服。
推荐大家就像列宁一样可以做个大纲卡片,将演讲内容按照主题、论点、事例和数据等整理成条理清晰的卡片,每张卡片注明页码和标题以保证查找时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尽量保证简明扼要,文字过多不便于实际演讲时操作,过于啰唆的笔记会使演讲者想要照本宣科。同时制作小卡片的过程也是对演讲内容反复记忆和加强理解的过程。准备工作做得充分,现场演讲时才不会手忙脚乱。如果你使用幻灯片或者投影仪,在每张幻灯片上只需要列举出你需要演讲的重点内容即可。笔记不应是个字迹潦草、辨认不清的草稿。笔记上的字迹最好是整洁并且在一定距离上也能看清的大小。如果能使用文字处理器将笔记以方便阅读的字体打印出来,那就更好了。大部分听众并不反感在演讲时使用笔记,但手中纸张摩擦的声音可能会是一个干扰;此外,在讲台上翻阅纸张也会影响听众。一些演讲者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就把给观众提供的大纲也作为自己演讲笔记的大纲。
一般说来,使用视听辅助器具的优点有:帮助听众了解事物的形状,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将复杂的关系变得清晰、一目了然,把复杂的组织结构,直接明了地展现出来;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形象的图案;有时作为演讲者所提观点的例证,使演讲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提高听众兴趣,让演讲更生动活泼;方便听众做笔记或者记忆,及时跟上演讲者的进度。另外,如实物道具、模型、地图、图表、照片、录像带、电影片、录音数据、讲义等,都可以有效帮助听众进入状态,便于他们理解。
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影视辅助器材的使用要避免过多而喧宾夺主,过于分散听众的注意力。而且要确保演讲者能够熟练使用设备,并做好演讲时设备无法打开的应急方案。万一容易出状况,例如投影机突然不亮,计算机或是麦克风突然没电,或是播放影片的喇叭突然没声音等,这些都应该在演讲前确认,以免现场措手不及,如果由主办单位准备辅助器材,也宜叮嘱主办单位办妥。另外,如备份多个课件,自带电脑等以防万一。在练习时也不能漏掉这一环节,以便控制演讲的节奏。
记忆的方法如下:
一、图像记忆
按照演讲内容的排列顺序,抓住其形象特征进行形象化的记忆方法,又称图画法,即用图画启发记忆。借助形象记忆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富有成效的记忆,它常用于叙事性、抒情性演讲,有时也可以把演讲中枯燥的数字、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的东西替代,以达到记住、记牢的目的。画图记忆是记忆讲稿的一种最简捷的方法。图画是具体而形象化的作品,也是最便于记忆的,尤其是对于自己画的图画。你可以把每次演讲稿的内容用图画画出来,并把演讲稿的提纲、每一部分都用图画很好地联系起来,画好后,标上先后顺序,仔细看看,并牢牢记住所标记的顺序。当你站在台上演讲的时候,这些图画就会有条不紊、清晰地浮现在你的脑海里,你把这些图画转化为讲稿后,就可以畅所欲言了。
二、意义记忆
心理学家认为:思想和言语的表达有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思想是言语表达的基础,而言语表达其实就是思想的外化形式。一篇优秀的演讲稿,总是有明确的思想内容和较为鲜明的主题。因此,记忆演讲稿,就需要从讲稿的意义入手,只要你把握了主题和中心思想,并且找出了各部分“意义的要点”,提纲挈领,再添枝加叶,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把全篇讲稿内容轻易地装入大脑。等到演讲的时候,只需要通过这些意义,就可以使鲜明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脱口而出。
三、结构记忆
从演讲稿的结构去把握全文,先领会好演讲稿的中心思想,然后顺着解决问题的思路,按演讲稿的结构条理,从头至尾,排列出合理的顺序,进行强制性记忆。演讲稿虽然从语言体裁上看是具有叙述格调和文学色彩的,但是单单从演讲稿的提纲上看,它就属于论文范畴。而作为一篇议论文,通常就离不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大板块。你可以按照这样三个部分来记忆,先记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再记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的,最后记问题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的。只要你在大脑里重新建构这三个框架,你就牢牢地把握了讲稿的章法结构,它可以很有效地帮助你记忆整篇讲稿。
四、依靠情感记忆
情感记忆这个方法就像是演员背台词一样,在记忆讲稿的时候,让自己进入角色。心理学家认为:“情感主要是和大脑两半球的活动联系着的。”演讲稿中,有一些内容是具有深厚的感情色彩的,它往往体现演讲者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你在记忆演讲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句子,使自身的语气、音量、语速和态度都不同于一般,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
五、机械记忆
机械记忆就是没有含太多技巧性的记忆,这在演讲中有些地方是需要的,同时,它也是最常用的记忆方法。如在演讲中的一些人名、地名、历史年代、数字等,都需要靠机械记忆。但是机械记忆并不只是死记硬背,它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方法。比如你可以用对照法来记忆历史事件;你还可以运用谐声、会意等手法,缩小记忆对象的信息量,来达到巧妙记忆的目的。
六、连锁记忆
记忆是需要反复的,不断地反复,可以加深和巩固记忆。在反复记忆中,间隔反复比连续反复的效果要好。间隔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因人而异。其基本原则是以下一次反复记忆能够顺利地把全部内容背出来为准。如果背诵时有忘词现象,说明间隔时间隔得久了一些,如果背诵得特别顺利,下一次间隔时间可以拉得长一些。
连锁记忆就是把需要记住的各个事物用联想方法连接起来,联想越是古怪,记忆就越清楚。环环相扣记忆无限,连锁法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环环相扣,可以连接5个、10个,甚至100个、200个资料。就如同唱歌,很多年没唱过的歌,只要能哼出旋律,后面的歌词就会随口而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运用到连锁法。坐地铁时你可以非常轻松地用图像来联想站名。从第一站联想到第二站、第三站、第四站……你发现坐在那里就可以轻松联想出整条线路。一般来说,每天有四个记忆高潮点,是记忆的最佳时期:一是早晨起床后;二是上午8~10点;三是傍晚6~8点;四是在临睡前一两个小时。
七、高声朗读法
对演讲稿进行反复朗读,用声音刺激大脑皮层从而强化记忆的方法。这种方法,口耳同时进行,可以排除其他杂念和外来干扰,便于记忆。运用这种方法记忆,在朗读过程中,还可以对速度的快慢、声音的高低、语调的抑扬进行处理,仔细体会演讲稿内含的思想感情、词语的深刻寓意,有利于调节掌握时间,充分表达演讲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