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来工作,是因为需要获得一份报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包括体力、能力、智力、经历、阅历、热情、忠诚等等,这是我们所拥有的。我们付出自己拥有的,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获得相应的报酬,就是用你所拥有的,换取你所需要的。
一个人获得报酬的多少,取决于你有什么。微信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不管在什么单位上班,请记住,先别惦记着赚钱,先学着让自己值钱。这句话尽管极其尖锐,但一语道破了“你拥有什么”的真正内涵。
要全面理解“你有什么”这句话的准确含义。体力、能力、智力、经历、阅历等等,仅仅是一个方面。热情、忠诚、执着、踏实等等,是职场人应该具有的另一些素质,属于非智力因素。前者是指你本事的大小,后者是指你努力的程度。二者缺一不可。就是说,一个人既要有本事,还得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努力把本事使出来,转变成企业需要的价值。比如,有的人不注意学习和思考,干了很多年,业务技能没有多大提升,扛不了更重的担子,给工作撑不上劲,领导没办法用他,同事也感觉他有点碍手碍脚。任务来临,有心不让他干吧,他在那个岗位上,硬着头皮交给他,往往干得是既没质量又没效率,最终还得别人收拾残局。安排点有难度的工作,不给指点几句,就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给指点个一二后,自己也就绝对不再多思考一点点。遇到困难,不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去克服,而是把问题交还给领导,好像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什么都没有学会,也懒得下力气。这类人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低能和懒惰的怪圈中徘徊,对企业来讲,始终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还有的人本事也有,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但就是对工作缺乏热情,不专心、不耐心,干劲不大,毛病却不少,属于指不上的人。
公司请我们来是要我们解决问题的。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你就坐多高的位子;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你就能拿多少薪水。你的价值取决于你为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过去的价值不代表未来的价值,每天都要努力。
寒天不冻勤织女,饥荒不饿苦耕人。让人迷茫的原因在于,有些人在本该拼搏的年纪,却想得太多,做得太少。陋习都会成为我们生存的障碍。当我们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那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驾驭不了你的目标的时候,那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暂时赚不到钱,那就赚知识、赚能力、赚经历、赚阅历、赚口碑。以上都赚到了,不可能赚不到钱。因为一个既有能力又非常努力并有所建树的杰出人物,对任何单位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贝”。物以稀为贵,人以杰为尊。让自己成为鹤立鸡群的杰出人才,才能摆脱经济拮据和缺乏尊重的困扰。如果只顾眼前,而没有站高一点往前看,一辈子恐怕都难有翻身的机会。变得杰出的方式有很多。首先,要把一切艰难困苦和平凡琐事,都当作是对自己头脑的投资,脑袋“不穷”,走在哪里都不会受穷。好好栽培自己是永远都不迟的,随时都可以开始。其次,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或者以每做一件事都与众不同而杰出;或者以千万次重复做一件事无一失误而杰出;或者能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或者成为业务技术顶尖人才,无人替代;或者总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在别人思考结束的地方,再翻出一层……总之,你如果有了超乎常人的价值,不用你说,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关键是如何寻找、开发、提升和放大。做出能够解决问题的业绩,才是你真正的价值。现在就开始觉醒,并向世界扎下根须,努力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讨论思考案例
早上一上班,科长就交给小林一项任务,要求今天中午12点之前完成,否则要误事。小林应承了一声,看科长出去了,向着那个方向发了一下狠。这时,手机响了,他一看,是同事小金的电话,他不接,这是他们约定的信号,喊他出去吃早点呢。小林拿上手机,出门,下楼,和小金溜出去吃早点去了。吃早点中间,小金说:“我们考驾照吧?”小林说:“谁知道我哪辈子才能买得起车。”“下午陪我去报名行吧?”“不行,今天有事呢。”他俩就这样边吃边聊,边看微信,九点半各自回到办公室。小林打开电脑,看了看股票,股票这两天在跌,他一直在找机会抄底。他看了一阵,觉得还不到火候。这个时候,他心里突然有一股莫名的烦恼,科长安排的事,咋办?心里还没底!就这么嘀咕着,他瞅了一下时间,已经十点五十了,他突然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完成那个任务,必须从另一个科室的小柳那儿要些数据,小柳可是经常出差呀!想到这,他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他飞一般的冲出去,跑到小柳办公室一看,小柳果然不在!他急忙打小柳的手机,对方已关机。他急急地问其他人,有人告诉他,小柳出差了,11点的飞机……小林一下就傻眼了。小林知道,这次他可“死”定了,因为这种错误他已经是第二次了。他恨死自己了,怎么老就这么漫不经心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