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大与自卑都不好

自大与自卑都不好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大与自卑都不好,这个观点大家应该都是认同的。自大和自卑都会让人盲目,前者认为自己什么都行,后者则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自大的人因为太过张扬,目空一切,遭人厌烦;自卑的人因为心灰意冷,不思进取,受人鄙视。他们的共同点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缺少自我认知能力,均属于不被赞同的心理。小王也认为自己在各项工作及工作态度上都是认真负责的。

自大与自卑都不好,这个观点大家应该都是认同的。关键是如何从思想上有所认识,行动上有所改变。

自大和自卑都会让人盲目,前者认为自己什么都行,后者则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自大是一种过度的骄傲,自大的人自我评价远远高于自己实际具有的能力,而对他人的评价又估计得太低。自卑的人则正好相反。自大的人因为太过张扬,目空一切,遭人厌烦;自卑的人因为心灰意冷,不思进取,受人鄙视。他们的共同点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缺少自我认知能力,均属于不被赞同的心理。这两种人的结局殊途同归,最终他们都因为无法融入团队,成为“边缘人”或“局外人”。

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的精致结构和完美构造,决定了每个人都是无价之宝”,还有句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人会在所有的方面都强过他人,也没有人会在所有的方面都一无是处。身怀绝技的人用不着得意忘形,常言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普通的人也大可不必过分自卑,你现在可能一无所有,但绝对不是一无是处。别人之所以显得高不可攀,是因为你的“心”是跪着看的缘故。那不是上帝安排的姿势,而是你自己摆的姿势,所以你的自卑完全不符合事实。

上帝并没有按标准创造人,他使每个人都有个别独特之处。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不如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的地方。例如:你是个写文章“不行”的人,或交际“不行”的人,但是,这并不是说你是个干啥都“不行”的人。反过来,写文章和交际“行”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们什么“都行”。这完全在于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自己,拿什么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比如,自卑的人往往嘴笨一点,而且可能也就仅仅因为嘴拙一点,看着自大的人夸夸其谈,被他的气势镇住了,觉得自己就真的不行似的。其实自大的人可能也就是嘴上功夫比较好一点,能说会道而已,其他方面还真不见得有啥强项。你非要用你的弱项和别人的强项比较,就如乌龟非要和兔子比速跑,当然让你有不如人的错觉。但是如果乌龟和兔子比潜水,那乌龟一定会信心满满。因此自卑感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是由于我们在技术上或知识上不如人,而是由于我们有不如人的感觉。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行,也不可能什么都不行。上帝关闭一扇窗,就一定会给你另一扇窗。当然需要你自己找到并打开。所以,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打消自卑感,不知道往哪走,就把手边的事情做好,做到很好,做到更好,就知道下一步怎么走了。只要苦过这一阵子,就能发现自己有“行”的方面,甚至“挺棒”。虽然你不是名校毕业,嘴笨得三棍子也打不出个屁来,但凭着努力,你也一样能活得像模像样的。

讨论思考案例

1. 霍某是某企业财务部的普通员工。公司举办财务管理培训班,财务部部长来到霍某等人所在的办公室,通知财务部全体员工都要参加。部长走后,霍某把一本账本没好气地扔在办公桌上,对他对面的同事老张说:“老张,你说,我们都干了二十多年财务工作了,都快成财神爷了。啥我们不懂?还有我们不懂的?有啥可学的!”老张啥也没说,只是笑了笑。第二天,霍某来到培训地点,东张西望看了半天,好像在找什么。他看见了老张,就走过去,在老张旁边坐下来。一会儿,财务部部长引领着一个人进来了,来人在讲台下面前排的一个空位坐下了。霍某对老张说:“哎,怎么进来的这个人有点面熟?”这时,财务部部长走上讲台,说了一下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最后说,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多某某教授为我们讲课。霍某一听,对老张说:“嗨,你看我的眼神就是厉害,我说嘛,看着这么眼熟,他是我高中同学。呵,这家伙也当上教授了!”课间休息的时候,霍某拉着老张来到多教授面前,说:“嗨,老多,啥时候混成教授了?”多教授看是老同学,就和霍某打了一阵哈哈。一会儿,又开始讲课了,霍某和老张回到座位上。霍某对老张说:“他妈的,轮这货给我讲课了。想当年,他有不会的题,没少问我。”

2. 小王在一家效益不错的企业上班,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人,单位给小王的待遇各方面都是不错的。小王对这份工作也比较满意,工作也比较卖力,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都是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小王也认为自己在各项工作及工作态度上都是认真负责的。每一年的年底,单位对所有员工都会有考核,通过考核会评选每个部门里的优秀员工。小王认为这个优秀员工非自己莫属了,所以也是自信满满,可考核结果下来之后,却让小王大跌眼镜,自己的工作考核只是一个合格,这让小王有点奇怪,我工作得这么卖力,才仅仅是个合格?不过小王后来琢磨了一下,毕竟自己刚来单位不久,虽然自己很卖力,但不一定就符合领导的标准。就想,明年要更加努力工作,努力成为明年的部门优秀员工。

第二年,小王对工作的热情依然不减,只要是领导安排下来的工作,都尽心尽责地去完成,同事有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去尽可能地帮忙。小王也经常从别的同事口中听到别人夸奖他,经常听到人说,小王这个小伙子不错,做事挺勤快的,小王听到之后心里挺高兴,觉得自己得到了同事的认可,自己今年肯定会是部门的优秀员工。

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年底,一年一度的年度考核也紧跟着来了,小王自信满满地参加了年度考核。小王心想,这次部门优秀员工一定是我的,我现在的口碑还是不错的,自己做工作也认真卖力,不给我给谁?小王是这样想的,但结果下来又让小王失望了,他的考核还只是合格,这就让小王有点搞不明白了,为什么呢?我工作不认真吗?还是领导对我有偏见?为什么考核只是一个合格。这么认真工作却换不来领导的重视,那认真工作有什么用?还不如混子日来得好,混日子拿的工资也和现一样多,那为什么还要认真工作呢?

小王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单位给予的回报不成正比,自己这样的付出应该得到单位更多的重视和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