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地下水动态
地下水动态主要是指地下水位、水温的变化状况。地下水动态类型及其变化反映地下水补给和排泄条件的变化,进而引起水量和水质的变化。进行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时,只有在获得起码一个水文年,即包括一个完整的地下水丰季和枯季水位周期数据,经模拟、反演吻合后的计算结果才可信。倘若要预测地下水未来水量、水质,则至少掌握三年以上的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另外,对区域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时,除了搜集气象部门降水资料,还得掌握区内水的蒸发、入渗参数,需要进行水均衡试验来获得。所以,完整地说监测地下水动态包括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地下水均衡试验两方面,绝不是测测水位、取个水样那样简单。
全省地下水动态监测起步于1958年,率先在安西、玉门、酒泉、嘉峪关、天水、临洮会川等地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站。随着水文地质工作任务的变动,思路几经调整,到1990年逐步形成现在的监测网站布局。
地下水文地质监测仪器
野外地下水监测
甘肃省地矿局下辖监测站和分站9个,各类监测点434个,其中国家级58个。监测点类型有水位监测点306个,水质监测点119个,流量监测点9个。监测点结构:专门监测钻孔191眼,机井105眼,民井53眼,其他泉水、河水、排污水监测点19个。省级以上监测点,在80年代都建立了观测井房,安装了自动监测仪。所有监测点进行了二次高程定位测量校正,健全了观测点档案。张掖、武威、西峰三个观测站修建了基地住宅。地下水动态监测实施年报、五年报和环境质量公报制度。
全省地质环境监测网,目前所能控制的地下水监测面积15675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资源面积的3.45%。其中武威、张掖监测站属于区域性监测网站,位于石羊河流域和黑河流域,控制面积分别为6250平方公里和8200平方公里,其余站如兰州、西峰、平凉、天水、酒泉站以监测城市水源地为主要目的,控制面积较小。
全省地下水均衡试验工作从1961年起,先后在安西南桥(1961年)、玉门东关区(1965年)、酒泉银达(1964年)、张掖平原堡(1966年)建立了地渗仪地下水均衡试验场,取得了有植被和无植被荒地、耕地(灌溉期、非灌溉期)不同深度时降水、灌水入渗量和地下水蒸发量、融冻水下渗量等资料。1984年为配合黑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勘察评价的需要,重新修建了张掖平原堡均衡试验场,试验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试验仪器有:地渗仪、蒸发器、雨量计、温度计、风速仪、玛里奥特瓶等,同时还在黑河流域中部地区建立了中子仪、负压计、包气带水分运移机制试验站。1986年配合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型勘查研究任务,在民勤治沙站建立中短期地下水均衡试验场(观测周期三年)一处,包气带水分运移机制研究站2处,安装中子仪、负压计分别为6套、24套。
甘肃省地下水动态监测已有50多年时间,监测数据曲线的连绵起伏,犹如地下水的脉搏,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包括政府水资源办公室、自来水厂、有关厂矿企业)传递着流动的快慢、流量增减等基本情况,为城市和流域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地下水情预测分析、水资源管理、区域地质环境演变、水源地建设、城市及工农业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
(章 雁 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