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们之事要不要成于节俭呢

我们之事要不要成于节俭呢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后来蜜蜂开始改变生活,变得俭省起来,不料恰巧相反,繁荣的蜜蜂王国由于国王的节俭反而经济衰落、社会凋零。节俭非但不会降低现代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为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打下基础。最后,节俭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提倡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但不抑制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 ——陆游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孟德维尔在《个人劣迹即公共利益》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蜜蜂的王国里,蜜蜂最初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结果社会兴旺,百业昌盛。后来蜜蜂开始改变生活,变得俭省起来,不料恰巧相反,繁荣的蜜蜂王国由于国王的节俭反而经济衰落、社会凋零。作者由此得出结论“浪费”固然是道德上的劣迹,但可以为社会带来利益,“节俭”固然是一种美德,但却给社会带来害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诗描绘的就是这种情形。它更是被千千万万个家庭当作向子女灌输“节俭”消费价值观的生动教材,从而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在清朝中叶以后盛行的儿童道德和行为规范训诫读物《弟子规》中,就明确地宣扬了“节约”和“俭朴”的消费规范与价值观念,如“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都宣扬消费崇俭,反对铺张浪费和消费攀比的价值规范。日常流行的口头语和成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传统的消费价值观,如“物尽其用”、“艰苦朴素”、“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细水长流”、“勤俭持家”、“无债一身轻”等等。“常将有日思无日”,居家过日子存点钱是应该的,我们反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思想,但也不提倡“今朝有酒明日喝”。

目前,在广大青年朋友们中流行着两种观点:一是节俭消费观,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奢侈显然不行。勤俭仍然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精神品质,非但不会过时,而且意义更大。二是奢侈消费观,认为勤俭已经不再适合我们这个消费时代了。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现代化大生产要靠消费来拉动,如果人人都赚钱而不花钱,谁来消费?谁来刺激生产?这样,社会就不能发展。投资、消费、出口被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通常消费占GDP比重最大,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0%。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

看来我们还得从“勤俭”两字谈起。勤,“堇”加“力”也。可见要勤必须出力,为政要勤政,为学要勤奋,为业要勤劳,为人要勤勉,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俭,“佥”旁立人也,佥旁立文则为“敛”。“俭”指在耗费上要收敛,才能立人立世。因为创业艰辛,才知节俭重要。从现代管理学来讲,勤俭就是要激励员工的劳动积极性,降低由于惰性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地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穷人的日子过得很艰难。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羊,多余的用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过得艰难起来。穷人把羊卖了,换了几只鸡,想以鸡生蛋赚钱为生,可是日子并没什么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破灭。这就是穷人。

那么,在我们基本实现小康的生活中,怎样的消费才是正确的,我们还要不要节俭呢?

首先,消费不等于浪费,消费不等于不节俭。从全球的资源来看,21世纪人们面临的是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的严重短缺。有人计算过,地球上的资源只够我们再苦撑75年。75年后我们的子孙怎么办?钱是你的,但资源是大家的,所以要限制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合理利用资源,使用再生资源。企业要实现利润,降低成本就得节约资源,节约资源就是在拯救人类自己。

其次,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说,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而且靠第二产业来拉动,出现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如果把生产与消费割裂开来的经济增长是不会长久的。在物质产品不丰富的年代,只能生产什么,消费什么,也只能生产多少,消费多少。但在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今天,消费反过来对生产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只有消费掉了,企业才能有利润,才能再生产,消费既是生产的目的,同时又是生产的动力。但消费促进生产不是盲目消费,或故意浪费,而是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物质消费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绝不是用浪费去促进生产。节俭非但不会降低现代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为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打下基础。为了买房买车,搞一个阶段性的节省计划,也是目前生活消费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有钱就要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把钱花到什么地方,这又是很有学问的事。

最后,节俭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年人,他们养成了比节俭还要节俭的消费观念,能省就省,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我小时候曾有这样一首歌:新鞋子还没缝好以前,先别忙着把旧鞋子脱。生活中重现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故事。生活是美好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是应该的。合理消费不是浪费,消费是对商品效用的享用,浪费是对商品效用的占而不用或随便丢弃。凡是与个人财力和社会资源相适应的消费都是合理的消费。如汽车到一定时候要作报废处理,也许这辆车还保养得好好的,但从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角度来说,不及时更新就意味着浪费,要被耗油量少、排气量低的新型车辆所代替。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提倡适度消费是一致的。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艰苦奋斗的实质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开拓进取精神,特别是在国家和人民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及劳动者自身技能同等的情况下,是否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决定着他们所生产的商品的数量和质量。比如在同等条件下的两个木工,各自制作同一样家具,在一定的时间内,努力工作的肯定较早完成任务。

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但不抑制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因此,不能把它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二者是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能否在两者中找个平衡点,使消费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又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呢?其实这便是量人为出的适度消费观。适度消费观要求在自己的经济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既“量需而行”不抑制消费,又“量力而行”不超前消费,这是今天我们应该提倡的科学的消费观。当然,科学的消费观还包括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蜜蜂王国”如果能把握好“适度消费”的“度”,也定会重现繁华景象!

◇ ◇ ◇ ◇ ◇ ◇ ◇

考点好易通

“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这句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经济学家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①消费方式是人生价值的外在表现

②消费品位折射着人生的价值追求

③炫耀性消费扭曲了人生的价值

④炫耀性消费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点碰碰车

花明天的钱一定能圆今天的梦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