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理由
在常人眼里,她是一名残疾人,走路蹒跚、说话口齿不清,她获得最多的目光是同情、怜悯或是冷漠与蔑视。但是,她从来不在乎这些,在她的内心深处,有着超越常人的坚定和毅力。
今年46岁的于立华出生在部队大院,父亲是一名军人,但不幸的是,她刚1岁时就被查出患有脑瘫,拿玩具的能力都丧失了。
疾病夺走了她走路的权利,夺走了她正常说话的能力。她的人生,从此只能靠别人,伏在母亲的背上,生活了十几年。
9岁,她才学会走路,但23岁时,她开始创业上街摆摊。经过奋斗,不惑之年,她拥有了自己的一家烟酒超市。
可以说,上天没有给于力华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这并没有打倒这个女人,反而造就了一个令常人汗颜的创业女强人。
于力华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在她内心深处,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特殊的人,一个需要被照顾的人。她一直坚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不能服输。
■创业格言
走自己的路,再艰辛也要走下去。人生路上输的不是我,小康路上必须有我的位置。我也要登上央视,向着幸福出发。
■成绩回眸
2010年,属于于力华自己的烟酒超市开张了。两年后,于力华获得10万元小额贷款资助,从此大张旗鼓拓展超市业务。2013年,于力华的超市有了起色,每年利润能达10万元。
她把10万元贷款还上了,退出了低保、特困户行列。她还拓展自己超市的经营范围,从烟酒到饮料、百货,如今又加入了早餐。
作为一名残疾人,于力华从吃低保,被国家养着,到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一路的艰辛,让她的内心更加强大。
如今,她的店面处在石家庄市区繁华位置,不少商家看准了她的黄金地段,出高价让她做“二房东”,但是她没有为之所动,坚持低价格经营自己的小店。她还有更大的理想,朝着连锁超市大步迈进。
人物素描
于力华今年46岁,个头不高,身体微胖,说起话来语速缓慢、有些吃力,并且有些口齿不清。
由于小时候患有脑瘫,留下了后遗症,于力华属于肢体二级残疾,走路只能蹒跚向前。同时,她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需长期服药。
可以说,上天对于力华来说是不公平的,她没有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她曾一度自暴自弃,一说话就痛哭,为什么老天为我关上一扇门,不为我打开一扇窗呢?
也许就是因为身体上的残疾,她清醒地知道自己的问题,也十分明白,想要活出精彩,就需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努力。
因此,于力华拥有着超越常人的意志和韧性。她不服输,从来不认为自己被现实所打倒,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
丈夫骑着小三轮车拉着她在街头摆摊,卖啥赔啥,但她从没有认输,而是总结经验教训,坚持了下来。
她总是说:“路再难,再艰辛也要走下去,小康路上坚决不掉队。”
一说话就哭曾以为走不出这个世界
当于力华刚1岁的时候,一天姥爷来看她,拿了一个玩具逗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于力华就是拿不起这个小小的玩具。
“这娃娃怎么这样拿东西?”于力华的异常,让姥爷吃了一惊,早该能够行走的于力华迟迟站不起来。军人出身的父亲于有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立即带着女儿到医院检查。
经过医院专家检查确诊,于力华属于脑瘫,走路、说话这些基本的能力对她而言都是奢望。
“我9岁的时候还不会走,基本上是在妈妈的背上长大的。我妈妈为了我把工作都辞了……”回忆起痛苦的童年,于力华再次落泪。
作为深爱着于力华的父亲,于有义也曾心灰意冷,打算带她回老家,养她一辈子。但看到女儿走路都不行,他改变了主意,决定一定要为女儿治好病。
于是,于有义跟着部队走到哪里,就带女儿到哪里访名医。于力华9岁的时候,进行了跟腱延长术。大约半年后,于力华能够简单走动了。
“我那时候一直觉得自己走不出这个世界了,一说话就痛哭,但是后来,慢慢地我能走动了,就觉得我还有希望。”于力华抹着眼泪说。
在街头摆摊就算总赔钱也选择坚持
于力华23岁的时候,在父亲于有义的张罗下结婚了,男方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叫王志强,在铁路单位当厨师。
王志强对于力华是一片真心——由于于力华身体不方便,王志强就背着她到秦皇岛旅游,满足于力华看海的愿望。
于有义看到了王志强的真心。这片真心也打动了不愿意和世界接触的于力华,她的内心开始被融化,感受到一丝生活的希望。
结婚后,于力华进入石家庄市新华区西苑街道办事处下属企业工作,做些手工活儿,王志强则进入一家机械厂,干些力气活儿。
作为父亲,于有义为女儿的生活操碎了心。他认为,王志强没有学历,在工厂不会有太大前途,而女儿所在的企业也没有发展前途。
不久,于力华就下岗了。“总得让她生活下去,于是我就想着他们需要有新出路。女儿有学历(初中毕业),女婿有体力,他们两个一起做点小买卖,应该不错。”于有义说。
于是,于有义为女儿和女婿买了一辆小三轮车,王志强每天骑着三轮车拉着于力华到处赶集摆摊。
“我们卖瓜子、花生、鞋子、袜子,但是,可能不懂经营,开始的时候卖什么赔什么。”于力华说。
但是,这并没有击垮夫妻俩,就算总赔钱,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慢慢摸索门道。由于和人接触得越来越多,于力华的说话能力越来越强,信心也越来越足。
就这样,地摊一摆就是10年。在这10年里,于力华遭遇过各种困难,但她从来都是跌倒了再爬起来。她这种不服输的性格,被丈夫王志强认为“怪”,“她认准的事情,10头牛都拉不回来。”王志强如此评价妻子。
开起超市后每天要穿着尿不湿上货
2010年,于有义找到自己所在的机械公司,为女儿争取到了一块土地。在这块土地上,于有义拿出毕生积蓄7万多块钱,要为女儿建超市。
开超市,当老板,这个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好的事情,于力华更是觉得心里没底。但是,于力华还是接受了,因为在她心里,一直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儿,一定要活出精彩。
“我其实一直有创业的念头,18岁时由于身体原因,被学校拒绝上高中,我就不服气。我听广播里讲,一个得小儿麻痹症的人都创业成功了,就觉得总有一天我也可以。”于力华说道。
创业并非易事,7万多块钱投进去,也只是一个基建的费用。超市建好了,进货的钱从哪儿来?因此,最初超市里的货物很少。
2012年5月,在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于力华申请了政府小额贷款10万元。这对于力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她用贷款进了货,生意逐渐有了起色。
这个100多平方米的小店,全靠于力华和王志强两人忙里忙外。于力华干活很拼,由于身体残疾的原因,大小便失禁,于力华每天要穿着尿不湿上货。
2013年,于力华还清了全部贷款。如今,于力华的超市每年利润大概有10万元。超市除了烟酒、饮料,她还拓展了百货种类,增加了早餐,方便周边居民。
退特困名额超市要加盟连锁店做大
于力华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按照规定,低保户一旦领取营业执照就要放弃低保。对此,于力华并不觉得可惜。同时,于力华还是特困户,居委会工作人员认为,于力华身体特殊,应该是“扶上马再送一程”,保留特困户的补助。
但是,于力华认为,既然自己选择了创业,生活也开始好转了,就应该把名额让出来。于是,一年后于力华主动放弃了特困户的名额。
如今,于力华的超市被不少商家看中,希望出高价让她做个“二房东”,出价甚至高出于力华的超市目前的经营利润,但是于力华坚决不同意。
于力华说:“是国家的好政策扶持我,我才有了今天。我不应该做对不住国家的事。”
虽然地处繁华地段,但于力华为自己的超市定位仍是服务乡邻。她的超市商品价格都不高,也不会随着市场大幅调高价格。她说,现在还不是她理想中的状态,她还计划加盟“凉皮张”,开发新的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超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