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理论框架
(一)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内涵
自主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不像区分于发达国家“一次创新”而提出的“二次创新”那样具有鲜明的对比性,也不像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对比于发达国家技术变革那样有明显的特征描述。自主创新强调基于内部能力和自身努力产生技术突破、形成主导性创新产权,强调本土化的发展路径,但又不排斥技术学习和开放式创新。总的来说,我国自主创新是一个综合概念:从过程或输入看,自主创新包括自主研发等内部努力,又包括外向性技术引进和技术学习,正如我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及的那样,自主创新是一个包括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在内的完整体系;从结果或输出来看,自主创新包括技术突破、自主知识产权以及推动产业化提升的技术追赶速度,综合反映了创新程度、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速度的发展需要。因此,组合性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特征。
组合自主创新在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的特征,可见:基于内部努力的创新形式(如原始创新)注重技术突破和主导产权,注重创新程度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发展,从而延长创新周期,可能对创新速度产生重大影响;基于外部技术引进的创新形式注重技术学习,注重快速的技术能力积累,从而缩短技术追赶时间,加快创新速度;任何一种创新形式都不能兼顾创新速度、创新程度、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要求,即任何一种单一的创新形式都存在结构失衡的危险。因此,我国企业必须从研发资源分配和研发组织两个方面制定结构平衡的自主创新组合才能有效解决创新速度、创新程度和自主知识产权瓶颈。
自主创新第二个特征是动态性。一方面,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形式选择是基于对自主创新背景的考虑;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或者有条件、有机会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时,可以采取技术引进的方式;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或因技术主导权的竞争异常激烈导致技术引进不可行时,应依靠本土资源选择内部创新方式。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态发展综合反映了对创新速度、创新程度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考虑:在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推动创新发展的机会条件下,企业应以长期战略性眼光看待自主创新,以技术引进快速进入市场或特定的业务领域,而不能因为盲目追求创新主导产权或技术突破丧失创新机会;在技术引进有可能陷入技术领先者的技术发展轨迹而丧失主导权时,企业应在关键性、战略性技术上采取内部创新的方式以掌握核心知识产权争夺技术主导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新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不至沦落为“代工者”,此时,企业应抵御技术引进的低成本诱惑和短期市场盈利诱惑。
总的来说,基于自主创新的组合性和动态性特征,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应综合考虑多种创新形式以及创新速度、创新程度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需要,通过创新形式的调整实现创新速度、创新程度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需要,通过创新形式的调整实现创新速度、创新程度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态平衡。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受到发达国家技术变革与创新、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与创新的规律制约。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研究的理论观点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直接的研究借鉴——“后者论”。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及路径的概念界定,既要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又不能脱离一般的技术创新理论。因此,本文对自主创新的理论界定:自主创新是以技术创新演化理论、“后发者理论”和技术追赶理论为指导,为实现创新速度、创新程度、自主知识产权的平衡发展,对各种创新形式进行组合设计的创新体系。
从自主创新的理论界定出发,自主创新路径的理论界定是:自主创新路径是,在自主创新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对创新形式组合进行调整所产生的创新速度、创新程度、自主知识产权的演化轨迹。
(二)自主创新路径的方向——技术变革
技术发展过程可以用生物进化进行比喻,当大量的技术变种被投入市场之后,会受到市场及其他制度群体的严格选择,只有经过选择而幸存的技术变种被广为复制和扩散,才能形成主导技术。当选择机制确定主导技术从而确定技术发展方向之后,技术发展重视沿着既定的技术轨迹发展,这种技术轨迹对技术创新具有强制性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必须经过选择机制的认可,同时对技术变革的预期也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决策。因此,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不是简单的提升创新速度、创新程度,不是简单的累积自主知识产权,而是要被外部环境接受,并受技术变革的引导。
1.自主创新路径的技术变革导向
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一项新技术,呈现出“出生→发展→成熟→衰退”的阶段发展特征,表现为技术发展生命周期(见图6.1)。
企业在技术生命周期中沿技术轨迹进行创新时,受到两种力量的影响。一种是由于沉落成本造成的路径依赖性,即所谓的路径刚性;一种是受竞争的影响而产生的技术变革需要。路径依赖性不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的唯一力量,在竞争的推动下,企业可以跳出既定的技术轨迹引发技术变革,但是在资源和认知限制的前提下,企业介入技术发展轨迹的实践越迟,受路径依赖的制约性越大,发生技术替代的风险越大。当企业没有给予技术变革足够的准备时,技术替代的发生将导致企业丧失技术主导权或者丧失市场主导地位。
图6.1 技术发展生命周期
后发企业通常是在既定的技术轨迹上通过快速技术能力积累实现技术追赶,但这不意味着后发者的技术创新只能循序渐进,当面临技术突破性变革时的“技术窗口”,后发企业可以通过突破性创新掌握技术主导权,参与市场主导地位的竞争。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过程中要区分技术变革过程和技术学习过程,前者包括将新技术引入企业创新以提高技术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所有过程,后者包括在既定的技术轨迹上积累技术发展的资源、并改进技术轨迹的所有过程。因此,后发企业通常需要建立危机意识,在不同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建立不同的技术追赶导向,通常,成熟阶段需要仿制导向、转换阶段需要创造性模仿导向、变革阶段需要创新导向,通过建立针对技术变革阶段特征的技术追赶导向,推动技术创新的路径发展。
总体而言,技术变革与企业自主创新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由于行业结构的亚稳定状态,企业只有持续的介入技术变革,才能获得长久的自主创新发展。
2.技术变革类型与自主创新路径目标
自熊彼特的两部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问世以来,由大企业主导的“熊彼特创新模式Ⅰ”和由小企业主导的“熊彼特创新模式Ⅱ”就成为研究的焦点,两类创新模式最大的差别在于产生的技术变革不同。“熊彼特模式Ⅰ”产生创造性破坏的技术变革结果,由新企业将突破性技术引入行业市场,替代原有技术,破坏行业发展的原有技术能力体系,从而冲击在位企业的市场地位,引起市场结构再造;“熊彼特模式Ⅱ”产生创造性累积的技术变革结果,是由在位企业在特定技术领域的重大创新产生对原有技术能力的更新,从而加强在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地位,加快市场集中的进程。创造性破坏和长造型累积两种变革从本质上都属于重大变革的范畴,其中前者属于不连续性变革,而后者属于连续性变革。还有一种与重大变革相对应的技术变革形式,即渐进性变革(属于连续性变革),主要包括生产工艺改进,原材料及零部件改进、生产组织及规模变革、产品差异化(质量改进或种类延伸)等。
一般而言,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的过程中通常只能产生渐进性变革,通过连续性的改进,不仅能够改进产品的性能标准,而且能够改进输入结构、发展新产品和流程改进以适应变化了的输入和产品市场。但不排除后发企业利用“技术窗口”产生突破性技术变革的可能性。在位企业或技术先发企业通常占据主流技术的先发优势,因此,行业新进入企业或者技术后发企业唯一的发展机会是以利基市场为目标市场创造新的技术发展轨迹,从利基市场顾客需求的解决着手进行技术创新,行业新进入者可以逐渐颠覆主流技术轨迹,进而成为主流。
总的来看,技术变革具有多维属性的特点。按照技术变化特征来看,技术变革应该区分技术范式和技术轨迹两种变革类型:在既定技术范式内沿既定技术轨迹发生的变革是一种改进性变革;在既定技术范式内创造新的技术轨迹属于破坏性变革;产生新技术范式的变革具有明显的突破性和不连续性特征,是一种革命性变革。因此,完整的技术变革空间可以按照技术变化维度划分成三个相互独立的空间。
根据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技术变革的类型划分空间如图6.2。
图6.2 技术变革的类型
同时,改进性变革、破坏性变革和革命性变革导致的市场变化特征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改进性变革通常发生在原有的主流市场中,通过质量改进、成本降低或性能改进提高在位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推动市场份额的集中化;破坏性变革通常发源于利基市场,通过技术差异化推动市场差异化;革命性变革也是从利基市场出发,主要针对领先需求,通过突破性创新形成新的主流市场。
(三)企业自主创新实现路径突破的决定因素
1.企业家的创新行为
正如熊彼特所指出的那样,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企业家的职能是,通过利用一种新发明,或更一般地利用一种生产新商品或用新方法生产老产品的技术可能性,通过开辟原料供应的新来源或产品的新销路,通过重组产业等来改革生产模式或使它革命化,这种职责主要不在于发明某些东西或创造出企业得以开发利用的某些条件,而在于把事情付诸实行。”由此可见,企业家行为的基本特征就是创新,没有了创新行为,企业家就不能被称为企业家,而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者。正是企业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不断地推动企业前进,因为他们不甘于维持现状,而是积极地利用和创造新的技术,开辟新的技术路径;他们在思想上具有较强的预见性,能够预见到新的市场机会或者是技术机会,能够积极地摆脱现有技术或现有标准的无效率。这也为路径的创造和突破创造了可能。
2.企业的异质性
企业异质性突出表现在企业特有的能力上,如转化能力、吸收能力。企业特有的转化能力使得企业并不一定非得利用外部的、未知的因素来创造技术从而走向路径依赖之路。很多企业,尤其是研发密集型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知识库,有许多革命性的技术成果,他们利用自身的技术进化能力,通过积累性合成,而转化现有技术。
3.非市场行为者的行为
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包括技术因素,而且包括社会、认知和制度因素等。各种力量和政策在路径选择中起了关键作用,而非市场行为者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医药产业,存在着大量的职业化组织,主要是由外科医生领导的,如何强烈影响产业标准的发展的案例。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对企业研究与发展活动的支持、对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的组织和资助以及有关的产权制度、环保法律等都会影响到技术路径的发展。例如各国对氟里昂的使用限制,促使企业纷纷开发新的制冷材料,从而导致了制冷剂行业技术路径的尖端和转移。
4.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特性
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特性表现为该过程具有不稳定性,并通过随机涨落实现其自组织演化。从组织演化的特性出发,技术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在原有技术范式中的自身稳定过程和新旧技术范式交替时表现出来的自重组过程。由此可知,不稳定性是创新系统演化的固有特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经历的是从无序到有序,从旧结构到新结构的演化过程。旧结构失稳到新结构诞生存在临界状态:在临界点之下产生涨落回归,增强了原有技术范式,或者说导致了技术的锁定,这是原有技术范式的自身稳定过程;在临界点之上创新行为对于系统失稳之后的演化方向至关重要,因为创新系统演化的路径不是唯一的,它是新旧技术范式交替时表现出来的自重组过程。因此,创新过程是不确定的,存在着随机涨落力的作用。具体的选择过程是通过系统内各个要素和系统与环境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组织进化过程来实现的。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实现路径突破的过程。
5.技术发展的生命周期
技术的发展总是沿着既定的生命周期曲线进行,当进入生命周期的中晚期,现有技术的发展接近极限时,新的技术必将会替代现有技术,从而使企业在原有技术路径上进行突破或创新。实际上,每一次创新都是对原有路径的突破和新路径的创造。
6.企业主动的战略行为
企业战略选择对于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主动的战略则会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敢为人先,从而更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企业的技术选择、技术创新影响其在产业中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地位。当在既定的技术路径上企业无法获得满意的收益率时,企业就可能通过各种技术创新活动,寻求摆脱原有技术路径的限制。
二、基于实现路径对自主创新模式的分类
本研究是基于自主创新的实现路径来分析自主创新模式,研究侧重于自主创新实现路径的战略导向性和创新强度,以及自主创新内容的来源和实现过程,因而对创新模式划分为基于实现路径的自主创新战略模式以及基于实现路径的自主创新实现模式两大类,前者是结合罗斯维尔的创新的推动模式和安德森与图斯曼根据技术发展变革强度的划分,具体划分为定位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定位技术的渐进性创新和定位产品的突破性创新、定位产品的渐进性创新;后者主要借鉴了国内学者依据创新来源不同而做的划分,具体有原始创新、二次创新、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和合作创新五种实现模式。见图6.3。
图6.3 自主创新模式类别
(一)基于自主创新强度的创新战略模式分类
自主创新战略模式是指从战略上指导创新进程和变革性质的模式,按照创新强度划分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两者都是一种相对强度概念。突破性创新是在知识基础上有根本突破的创新,一般是研究开发部门精心研究的结果,常常伴有技术标准上或产品工艺上的实质性变革,通常导致产品性能主要指标发生巨大跃迁,或者对市场规则、竞争态势、产业版图具有重大影响,可在一段时间内引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连锁反应,甚至可能导致产业重新洗牌的一类创新。而渐进性创新是指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在技术标准上或产品工艺上没有实质性变革,通常出自直接从事生产的工程师、工人或者直接接触产品的供应商、用户之手。
将企业创新实现路径的导向性和创新强度两者相结合,推导出四种新的基于自主创新实现路径的复合型创新战略模式——定位技术的突破性创新模式、定位技术的渐进性创新模式、定位产品的突破性创新模式和定位产品的渐进性创新模式。其中,定位技术的突破性创新是指企业以自主研发为主的自主创新模式,通常是综合考虑企业自身实力,基于知识技术突破的技术自主研发。定位技术的渐进性创新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及制造技术改善或优化的技术创新活动。定位产品的突破性创新是指通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新型产品的创新活动。定位产品的渐进性创新是指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对现有产品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有重大改进,显著提高产品性能或扩大使用功能的创新活动。
(二)基于创新内容来源和实现过程的创新实现模式
在确定创新导向和战略模式后,本研究依据创新内容来源和实现过程的不同再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自主创新实现路径的创新实现模式,具体涉及原始创新、模仿创新、二次创新(或称引进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合作创新五种自主创新实现模式。
1.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是指基于自身资源,通过自身的组织能力和对基本原理的运用,独立发展出自己的技术系统或产品体系。原始创新是属于自主创新中具有战略突破性的科学活动,是一种超前的科学思维或挑战现有理论的重大创新,随着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原始创新将成为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成为国家竞争成败的分水岭。
2.二次创新
又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它是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补充。二次创新主要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带动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引进是指技术的跨国跨地区转移过程,这种引进是创新的引进,而不是发明的引进,引进的目的通常是模仿创新产品,从而较为迅速地生产该项产品并扩大生产。技术引进本身不能认为是技术创新,但是在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进行旨在以市场为目的的再创造活动,便可以成为技术创新活动。二次创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程度和作用有所差异,因此,更需要与时俱进。有所侧重地引进技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摒弃过去实践证明不尽合理的“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推行“以竞争换技术”战略。
3.模仿创新
又称跟踪创新或转移型技术创新模式,是指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成功者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吸收其创新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完善并再次创新。模仿创新一般包括反求工程、吸收和创新三个阶段,包括直接转移技术创新和间接转移技术创新两种具体模式。前者是技术创新体通过与技术创新源的直接接触、沟通而获得新技术;后者是通过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将技术创新源的新技术转移到技术创新体进行模仿创新。技术转移是指系统知识的转移,是从产生知识的地方转移到使用知识的地方。
模仿创新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制度行为,但这种创新是以模仿为基础的,它有以下特征:跟随性、研究开发的针对性、资源投入的中间聚集性。由于这些特点,模仿创新可以大大提升创新能力。模仿创新本身并非是一种不合法行为,但模仿创新通常会涉及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各类知识产权,因此模仿创新一定要坚持合法性。在积极追随和学习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他们通过模仿学习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通过有针对性的研究开发使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模仿创新是有针对性的,对率先者技术进行完善或进一步开发使得创新的难度降低,但也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积累。而对比难度较大且方向性不确定的自主性突破创新,资源投入所具有的中间聚集性特征使创新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企业可以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到最能产生效率和新颖性的地方,也较能有兴趣和能力坚持下去。模仿创新最大优势在于引进、吸收的学习方式缩短了技术创新周期,节约了R&D投入,可在有限资金和技术力量较薄弱的条件下,迅速积累技术能力,提高研发水平。因此模仿创新的产品竞争力主要得益于模仿创新产品的低成本和低风险,以及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但是,由于模仿创新者是先进技术的追随者,未做研究开发方面大量的探索和投资,在技术上只能被动适应,因此被动性是模仿创新的主要劣势,不利于技术积累的长远规划。此外由于现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日益严密,一旦处理不当,模仿创新容易陷入与率先创新者的知识产权纠纷。
4.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是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创新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它通过单项技术研发的集成化,加上明确的市场导向和相关技术的有效衔接,形成市场竞争力强劲的产品和产业。这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的集成化方式,有助于实现重要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有助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更有助于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产业,从而提高国家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5.合作创新
所谓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这是国内学术界频繁引用的对合作创新的一个基本界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关系由“竞争”逐渐转变为“竞合”,合作创新越来越被实践界和理论界重视,通常集中在新兴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合作进行研究开发(R&D)为主要形式。赵兰香等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论述了“合作创新”的内涵,指出:广义的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在新构思形成、新产品开发以及商业化等某个阶段的合作都可以视为合作创新;狭义的合作创新是指以合作研究开发为主的一种基于创新的技术合作契约关系,是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为了共同的研发目标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而形成的合作契约安排。结合中国企业合作创新的实践,本文倾向于从广义的角度把合作创新定义为: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之间以技术合同为基础,依照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投入资源,组织技术创新活动,按照合同事先确定的方式分摊创新风险,分配创新收益的合作过程。
合作创新模式的存在与市场的激烈竞争存在密切关系,竞争压力增大所带来的研发高成本、短周期使得单一企业难以胜任独立开发的使命,合作创新所具有的分散风险、分摊费用,加速进入市场和收益共享等优势将创新个体联系到了一起。合作创新可分为实体式技术合作和非实体式技术合作。实体式技术合作通常伴随新实体的产生,在加强管理、有效控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同时,也带来了高的开发成本和监督成本等问题;而非实体技术合作由于没有实体产生,技术合作仍停留于合作成员内部联系,需要的启动成本和管理费用都较低,也具有较大的机动和灵活性,但由于合作各方之间没有主权关系,故很难控制各方行为,达到有效防止机会主义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虚拟型创新模式成为近年来非实体技术合作的发展趋势。它是虚拟组织概念渗透于创新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创新活动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将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连接起来,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大部分的虚拟研发组织是临时性的组织,根据市场机遇、为了完成单一目标而组建的动态联盟,如福特和通用联合开发的六档自动变速器项目,在完成之后立刻解散。合作创新有利于在不同的合作主体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助于缩短创新时间,增强企业竞争地位;能够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分摊创新成本和分散创新风险;能够适应世界产业结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区域一体化趋势。
事实上,以上五种创新实现模式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发展进程和创新能力积累过程中,大多是并存的。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采用具体不同的创新实现模式,而即使在同一个阶段,企业也有可能采取不同的创新实现模式组合,以便更好地发挥企业竞争优势。
(三)基于实现路径的自主创新模式架构分析
将企业创新实现路径的导向性和创新强度两者相结合,可以推导出四种自主创新战略模式——定位技术的突破性创新模式、定位技术的渐进性创新模式、定位产品的突破性创新模式和定位产品的渐进性创新模式,它们都是基于实现路径导向而划分的宏观战略模式,每种战略模式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和提升具有不同的范式和机理。而自主创新实现模式则是在确定创新导向和战略模式后,综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在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发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原则下,依据创新来源和组织内创新实现过程的不同而划分的。具有以下几种实现模式——原始创新(或称自发创新、内生创新)、二次创新、模仿创新(或称引进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合作创新模式。图6.4明确了自主创新的研究框架及基于两类自主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
图6.4 自主创新实现路径
基于本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对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主要在两个阶段,一是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启动阶段,企业在综合考虑内外因素的前提下首先对创新战略模式进行选择,进而结合现有的竞争优势选择有利的创新实现模式;二是企业进入成长阶段时,由于对启动阶段的实现路径导向进行了综合,因而其创新战略模式和实现模式的选择也要进行新的选择和组合,尤其是通过综合评价积累和提升后的企业竞争优势选择创新实现模式。另外,企业进入战略衰退阶段初期,需要综合分析目前战略发展瓶颈,对企业竞争优势因素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出综合评价,以便对现有的战略模式和实现模式进行灵活性的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