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理解创新创业内涵

理解创新创业内涵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1 创新是什么创新 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首次提出 “创新” 这一概念。熊彼特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 把以实现新组合为基本职能的人们称为企业家。新创公司中属于复制型创业的比率虽然很高, 但由于这类型创业的创新贡献太低, 缺乏创业精神的内涵,不是创业管理主要研究的对象。

1.1.1 创新是什么

创新 (innovation) 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J.A.Schumpeter)首次提出 “创新” 这一概念。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也就是说,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 “新组合” 引入生产体系。

这种新组合包括5种情况:

(1) 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

(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 开辟一个新市场。

(4) 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5) 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熊彼特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 把以实现新组合为基本职能的人们称为企业家。因此 “创新” 不是一个技术概念, 而是一个经济概念: 它严格区别于技术发明, 是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 形成新的经济能力。

综上所述, 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的设计、 试制、 生产、 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行动。 广义的创新概念力求将科学、 技术、 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 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 (包括企业、 政府、 学校、 科研机构等) 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 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 创新行为因而可以表现在技术、 体制或知识等不同层面。

“创新之父” ——熊彼特

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 美籍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当代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

1883年熊彼特出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 (今捷克斯洛伐克境内) 特里希镇的一个织布厂主家庭。 1901—1906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和社会学, 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1908年出版经济学理论著作 《经济学原理和方法》, 奠定了他在奥地利青年经济学家中卓有才华的名声。 1909年返回维也纳接受切尔诺维滋大学的教授职位。 1910年成为格拉茨大学经济学教授。 1912年出版成名作 《经济发展理论》。 1913—1914年, 受聘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并被该校授以荣誉博士学位。 1921年, 任私营皮达曼银行经理。 1932年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直到逝世, 其间曾任 “经济计量学会” 会长、 “美国经济学协会” 会长。

熊彼特以 “创新理论” 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解释资本主义发生、 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 从而闻名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界, 影响颇大。 他在 《经济发展理论》 一书中提出 “创新理论” 以后, 又相继在 《经济周期》 和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 两书中加以运用和发挥, 形成了以 “创新理论” 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创新理论” 的最大特色, 就是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 在熊彼特看来, 作为资本主义 “灵魂” 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 引进新组合。 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新组合。 资本主义就是这种 “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 即所谓 “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 的 “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

熊彼特的主要著作有: 《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周期: 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 《经济分析史》。

(资料来源: 节选自百度百科)

1.1.2 创业是什么

简单说, 创业就是创立事业。 而事业指个人或集体为一定的目标而从事的活动。 对个人而言, 只要从事着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工作, 进行开拓创新, 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都应该称为创业。 创业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指个人在集体的某一岗位上按照岗位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而努力的创业活动, 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岗位创业”, 也称为广义创业; 二是指个人或群体创立公司, 开办企业等个体行为或群体行为较强的创业活动。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创新来源于创业, 创新应成为评判创业的标准, 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 引进生产要素的 “新组合”, 而创业活动则是创造竞争性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 因此, 创业的内涵主要包括: 开创新业务, 创建新组织; 利用创新这一工具实现各种资源的新组合; 通过对潜在机会的发觉而创造价值。 我国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则认为, 把创业仅仅理解为创建新企业是片面的。 其实, 创业的本质在于把握机会, 创造性地整合资源, 创新和快速行动, 创业精神本身也是创新的源泉。 杰夫里·提蒙斯 (Jeffry A.Timmons) 在创业教育领域经典教科书 《创业创造》 (New Venture Creation) 指出: 创业是一种思考、 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 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 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综合上述观点, 我们将创业理解为: 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 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 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 组织、 运用服务、 技术、 器物作业的思考、 推理和判断的行为。

创业的四种模式

根据创业者对市场的不同认识, 人们多会采用下面四种创业模式。

1.复制型创业

复制原有公司的经营模式, 创新的成分很低。 例如某人原本在餐厅里担任厨师, 后来离职自行创立一家与原服务餐厅类似的新餐厅。 新创公司中属于复制型创业的比率虽然很高, 但由于这类型创业的创新贡献太低, 缺乏创业精神的内涵,不是创业管理主要研究的对象。 这种类型的创业基本上只能称为 “如何开办新公司”, 因此很少会被列为创业管理课程中学习的对象。

2.模仿型创业

这种形式的创业, 对于市场虽然也无法带来新价值的创造, 创新的成分也很低, 但与复制型创业的不同之处在于, 创业过程对于创业者而言还是具有很大的冒险成分。 例如某一纺织公司的经理辞掉工作, 开设一家当下流行的网络咖啡店。这种形式的创业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学习过程长, 犯错的可能性大, 代价也较高昂。 这种创业者如果具有适合的创业人格特性, 经过系统的创业管理培训, 掌握正确的市场进入时机, 还是有很大机会可以获得成功。

3.安定型创业

这种形式的创业, 虽然为市场创造了新的价值, 但对创业者而言, 本身并没有面临太大的改变, 做的也是比较熟悉的工作。 这种创业类型强调的是创业精神的实现, 也就是创新的活动, 而不是新组织的创造, 企业内部创业即属于这一类型。 例如研发单位的某小组在开发完成一项新产品后, 继续在该企业部门开发另一项新品。

4.冒险型创业

这种类型的创业, 除了对创业者本身带来极大改变, 个人前途的不确定性也很高; 对新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而言, 也将面临很高的失败风险。 冒险型创业是一种难度很高的创业类型, 有较高的失败率, 但成功所得的报酬也很惊人。 这种类型的创业如果想要获得成功, 必须在创业者能力、 创业时机、 创业精神发挥、创业策略研究拟定、 经营模式设计、 创业过程管理等各方面, 都有很好的搭配。

思考与讨论:

(1) 谈谈你对这4种创业模式的认识。

(2) 除此之外, 你还可以想到什么创业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