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判断资源是不是有效资源的四个标准

判断资源是不是有效资源的四个标准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资源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时,才是可以带来竞争力的有效资源。可是按照价值性的标准,未必技术人员就是有效的人力资源。物以稀为贵是一个基本的道理。在运用资源上,不仅仅要在稀缺资源上占据先发优势,还要确保这些资源本身是不易被模仿的。拿着这些标准来审视,会发现真正符合企业有效资源标准的其实是优秀的一线员工。

当资源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时,才是可以带来竞争力的有效资源。

第一,资源要有价值性。你可能会问:什么样的资源没有价值性?如同德鲁克的论断,企业只有一个目的,创造顾客。从这一点来看,不能贡献顾客价值的资源就没有价值性。而这个价值也就变得非常明确,是可以贡献顾客价值。

这一点看似很简单,但事实上,我们很多认为是资源的资源未必就能过得了这第一关。比如,很多企业把技术人员视为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可是按照价值性的标准,未必技术人员就是有效的人力资源。如果技术人员只是在为技术本身服务,为了创造专利一味地去开发技术而背离了顾客价值,就不能称之为有效的人力资源,也就无法真正贡献出竞争力。

第二,资源要有稀缺性。物以稀为贵是一个基本的道理。这在实践当中,启示企业要去抢占稀缺资源。比如,对于海事相关的企业而言,码头就是稀缺的宝贵资源。中集集团之所以可以快速成长为集装箱行业的领先企业,就在于其较早地意识到了这一点。集装箱的运输成本高,因此,靠近码头生产就会有成本领先优势。但码头又是非常有限的,于是中集率先开展对于全国码头集装箱制造业的资源整合。再比如,对于电影产业而言,一线明星和导演,以及好的剧本就可能是稀缺的资源。乐视在打造生态系统时会签约张艺谋导演,其战略意图也在于此。

第三,资源要有难以模仿性。在运用资源上,不仅仅要在稀缺资源上占据先发优势,还要确保这些资源本身是不易被模仿的。否则,因为稀缺资源建立起的优势就会快速被模仿。

第四,资源要有不可替代性。这个逻辑如同难以模仿,如果资源容易被替代,也无法建立起持久的竞争优势。

如果我们懂得用有效资源的标准去评判现有的资源,就会发现,我们很多自以为是资源的资源其实并没有竞争力,可能是无效资源。

而更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企业可能忽略了真正的有效资源是什么。拿着这些标准来审视,会发现真正符合企业有效资源标准的其实是优秀的一线员工。因为他们最贴近顾客,因为这样的员工本身就很宝贵,因为优秀的一线员工背后有大量的付出,也因此具有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