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曼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济管理学院
创业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这些素质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强国家人才在国际大环境中的竞争力。因此,在我国研究并实施创业教育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展创业教育,但还存在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教学方法陈旧、实践环节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
本文总结国外创业教育课程的模式,提出我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应包括普及型的创业教育课程和专业型的创业教育课程,并指出我国教育课程的开展形式可以做到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独立式课程与嵌入式课程相结合、加强环境课程的设置。最后,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国外模式
创业作为把知识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相应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各国高校关注的焦点。美国是世界上开展创业教育最早的国家,其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已经由单一课程开发向课程群建设发展,且内容日趋多样化。
1947年,哈佛商学院率先为MBA学生开设《新创企业管理》以来,美国高校已开设了超过5000门创业课程;1968年,百森商学院推出了第一个本科生创业方向,标志着美国创业教育专业建设开始进入起步阶段;到2006年,美国有超过500所高校建立了创业主修或辅修专业,而且可以授予本科、硕士、博士3个层次的学位。从创业课程内容来看,美国创业教育课程涵盖了“从头脑到市场”或“从创造性洞察力到成功创新”的方方面面,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以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为目的,调查显示,这类课程约占所有创业课程的2/3,通常包含经验学习部分,教学生如何直接应用学到的创业技能;另一类以传授创业知识为目的,主要研究创业活动和创业者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一般面向非商学院学生开设,此类课程约占1/3。表1是美国国家创业教育内容标准。
表1 美国国家创业教育内容标准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创业教育协会网站整理。
日本高知工业大学成立于1997年,是一所私立大学。高知工业大学在成立之初,就大胆改革学校体系,提出以培养具有挑战性领导型创业人才为目标的构想,建设日本独一无二的大学。
高知工业大学以在企业发挥领导作用的技术者、经营管理干部、创业者等为对象,从全球视野的角度提供企业经营所需的知识,并针对新事业的创造过程进行研究,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科技创业管理人才。表2是日本高知工业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计划。
表2 日本高知工业大学教育课程计划
资料来源:李永志.日本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欧盟国家重视企业家精神、企业创办技能的培养,注重提高现行教育体制,通过将企业家教育、技能教育引进高校教育中来促进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欧盟一些国家针对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学生,设计了两个部分的课程,即课堂培训和企业实践。前3个月里安排他们系统地学习小企业经营管理技能,后面几周安排学员去企业进行实践。在培训方式上,充分体现课堂传统教学、个人自主学习、生产实习操作、教师个别辅导等多形式的结合。在传授公共知识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次个性化辅导,以为其提供更实际有效的帮助,使他们的创业计划书更加完善、可行。
二、课程设置
(一)普及型的创业教育课程(图1)
普及型的创业教育课程,是指以普及学生关于创业相关方面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重点,在依据创业教育实用性强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其主要涉及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3方面的课程。
创业精神,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具有创业者应具备的辩证思维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创业者进行创业实践的灵魂和支柱,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内驱力,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创业知识,是创业者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准备与创业的理论工具,是创业者未来发展的基础。创业实践,是创业者由理论到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是对学生创业教育学习成果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
图1 普及型创业课程
(二)专业型的创业教育课程(图2)
专业型的创业教育课程,是指以培养创业专业性的人才为主,开办创业学专业教育或开办创业学辅修专业。其可将创业哲学、创业管理学、创业心理学、创业环境学、创业营销学、创业经济学、创业设计学、创业机会评估、创业仿真等作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创业哲学:以培养创业者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与辩证思维的能力,培养其独立的人格与精神,使学者具有探索真理的勇气和远大的抱负。其主要内容是创业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创业思维的规律与方法、创业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等。
创业管理学:以为创业者提供开拓市场和管理知识,使他们把企业造就成富有活力的创业型组织为目标,发挥资源的最大效力。其主要内容是创业的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
创业心理学:以对创业者进行独立性、坚韧性、适应性以及合作性等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为目标,克服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依赖、自卑、好高骛远等人格障碍和急于求成、目标多变等行为障碍。其主要内容是创业者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发展、心理素质与创业过程中的心理分析、成功与挫折的心理学应对等。
创业环境学:对创业者所面临的环境认知、适应与改变以及政策、资金等支持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创业者清醒地认识到其创业所面临的环境以及对创业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其主要内容是创业的政治、经济、市场、政策、地理环境等。
创业营销学:对创业者在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资源获得过程的培养,使创业者在对某种新产品原始构思或对某种新技术的初步设想的基础上,获得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其主要内容是创业团队的组合、创业计划的实施等。
创业经济学:根据创业期的特点,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帮助创业者实现小投入、快积累、高增长的目的。其主要内容为经济运行机制分析、微观经济运行与创业要素、中观经济运行与市场运行机制分析、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与创业方向等。
创业设计学:让创业者根据原始的设定条件来设计一个企业的开办与发展的流程,并对此做出企业理念、市场伦理、经济学与管理学等方面的评价。其主要内容是创业的原始条件分析、创业流程设计、企业绩效评价等。
创业机会评估:让创业者对创业机会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正确了解创业机会的特征,深刻了解机会的内在本质和重要作用,为创业者提供成功的保障。其主要内容是创业市场机会的SWOT分析等。
创业仿真:通过对企业案例的分析以及通过计算机仿真虚拟公司的运作,培养创业者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对策的能力。其主要内容是企业成长期、稳定期、挫折期的典型案例分析,企业运营的计算机仿真等。
图2 专业型创业教育课程
三、开展形式
(一)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
课程内容及学科建设,即创业意识、知识、策略、能力、素质等相关的理论和实操课程的设计和安排,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应当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来进行构建,并遵循与市场经济需求相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和主动性,增强其创造性思维等综合创新创业能力的原则。在传授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传授经营管理和相关综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品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创业是智慧与能力的较量,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并涉及多个交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
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研究型大学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实习实践条件,来构建具备层次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体系。其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资金支持、实践基地和技术指导。研究型大学要设立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同时配备有经验的指导老师,给那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但由于缺乏相关实践经验而对创新创业项目的选择和具体操作感到迷茫的学生予以专业的指导和支持,通过资金和指导来为实践平台的良性运转提供一定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
高校教育不仅要在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训练,这也是符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要求的。对此,学校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产、学、研”联合教育体系,将在能力范围内能够用于实践教学的基地充分利用好,建立学院或者建设学科,甚至可以通过和校外机构进行联合,进行实习与实战教育,充分扩展学生的校外实践基地。在创新创业教育场地管理、教学基金资助、教学人员分配等方面创造条件,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上寻得一定的物质保障,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长期化、阵营化发展。为了给学生在科技创业活动中提供便利,高校应该在创业基地中提供所需资源和设备,并在创业实践教学中不断连续寻找新的有效发展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
创业教育课程必修课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课程中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大类,主要目的是为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进一步了解创业知识的途径。专业选修课主要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定,主要面向理工科和商科以及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而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这类课程设置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和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这一学年,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专业学习和为就业做准备,也因此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业教育的学习和实践中去。它在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适当拓宽和加深了关于创业知识方面的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在规定科目中加以选择,选择与否全凭个人兴趣,无硬性要求。
(三)独立式课程与嵌入式课程相结合
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所需的知识结构和创业心理品质,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能力,因此,应该把创业教育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结合起来。创业理论课程可以设置为选修课、必修课,或讲座、报告等微型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可以为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模拟大赛、创业基地实习等形式。这两种课程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丰富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
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入门课程相结合。根据中国对高校课程设置的要求,大学第一学期应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入门课程或专门导论课程。在这类课程中融入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及早地认清本专业特点,明白将来就业与创业应该具备哪些条件,通过几年的学习应具备哪些素质,使学生能尽早地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和规划。
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相结合。这是实施创业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首先教材存在过时的现象,使这两类课程的融合较为困难;其次,对师资的要求较高。教师在授课内容、授课方法以及授课手段等方面需要较大的创新性、开拓性和灵活性。因此,尽可能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启发大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创业相结合。如北德州大学音乐学院在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的实践中,尝试开设了“音乐创业与营销”“音乐创业导引”,主要讲授音乐类企业的创新、管理、营销等内容。
(四)加强环境课程的设置
环境课程是指除书本以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产生影响的客观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课程和校园文化环境课程。自然环境课程是指校园内一草一木的设置与布局,教室里墙面、地面的装扮和布置,当我们把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时,就能够产生耳濡目染的效果,让大学生的创业情操无形中得以提高和升华。校园文化环境只指师生间和同学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良好的学习氛围等,它有着潜在的影响力,老师的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让创业教育更有内涵。
环境课程不同于书本的内容,它是在无形当中发挥着作用,同时相较于书本课程有独特的优势,它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影响更为深入和深远。由于它主要来自于学生对老师魅力与环境的感知,所以它也更能被学生所理解。同时,它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们可以更大跨度地学习创业教育知识,充分利用了“碎片时间”。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缺少真正的实践环节,大多局限于学校内部开展教学和竞赛,缺少与社会的联动。因此,高校应建立与社会各界的联动机制,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企业形成制度性的联系,甚至形成创业教育联盟,以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一方面有利于为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寻求创业机会,形成一种创业教育资源与创业教育效果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广宣传创业教育,提高社会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度和支持度。课程体系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部分,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创业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目标定位—内容整合—结构优化是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主线,只有三者相互协调和配合,遵循目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3个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原则,并采用适当的实施策略,才能真正促进高校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进行教学活动,教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创业教育的内在特征对创业教育的从教人员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在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中基本没有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而能把握社会创业需求、钻研创业型人才培养技能的实践性教师就更少。因此,保证创业教育课程的师资是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创业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对师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最需要的知识是什么,能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适宜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去执教,达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其次,教师要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创业教育课程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的特点,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厚重的学术造诣。最后,教师要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教师不仅会“纸上谈兵”,更要会“亲手操刀”,而教师自身具有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则是胜任创业教育课程最好的条件。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创业体验、知识、技能,有在高新技术企业见习或参与创业过程的经历,能根据课程设置的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实施教学。
(三)强化实践性活动课程
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业实践活动是学生培养创业精神与技能的有效途径。高校应该强调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工作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然而,我国理工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不紧密。主要表现为:企业孵化器或科技园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很多的创业基地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以企业提供资金或创业实践基地,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没能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甚至很多学校的创业教育没有走出校园,创业活动仅仅停留于学校内部组织的创业设计大赛。因此,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践培训或专业实习相脱离,没能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意向提供相应的创业活动课程。
为了提供系统全面的创业活动课程,各理工高校应根据自己的资源,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组建校内、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平台,把基地平台办成教师教学示范的场所、学生动手实践的阵地和创造经济效益的实体;通过企业孵化器或科技园的发展,为校内学生提供各种创业实践活动和创业培训,为地方企业提供各种专业支持的同时,为学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通过专业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学生的创业能力。各专业可以在创业实践活动课程中嵌入创业教育内容,把专业实践活动与创业相结合。例如,学校可与企业签约建立实训基地,其中建立学生“创业项目”,让学生在创业教育体系下学习创业。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运作既是大学生创业的前提条件,也是对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直接感受和学习。此外,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方式和途径。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形成人人爱创业、人人敢创业、人人支持创业的环境平台,引导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优质就业”,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创业体验、创业社团协作、创业知识竞赛、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等努力实现创业教育目标。
(四)家庭的支持配合
在当今中国,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经济支持和精神支撑,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要自主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既有赖于自身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知识、素质和能力外,也与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密切相关。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就业观、创业观及创业素质和创造性的人格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此外,家庭特别是家长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态度十分重要,如果十分支持,经常鼓励,则会使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充满热情和信心;反之,则会使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就极有可能一蹶不振,灰心丧气。因此,学校要积极争取学生家庭特别是学生家长对学生创业的支持与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目前影响家庭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观念,认为培养孩子读书这么多年,到头来还得自己创业,易被人误解为孩子学习不行、没出息、扫面子;二是资金问题,孩子受教育已耗资许多,现自主创业还需大量投入,资金压力大。针对家长的种种顾虑和想法,创业导师、辅导员和就业创业中心、学生工作处的相关人员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积极宣传创业的意义和各种优惠政策,使其摒弃单一的价值观、狭隘的传统教育观、片面的事业观及陈旧的人才观等,认识到大学生不仅是求职者,还应是工作机会的创造者,开始接受并逐渐重视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自由、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协助学校一起培养孩子的创新、进取、独立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素质,并为其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另外,社会或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组织家长培训,尤其针对一些观念意识相对传统落后的农民家长,在教育方法上要给予重点培训,以实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必要时可协助学生和家长办理创业信贷,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黄兆信,郭丽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81 -84.
李永志.日本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鲁淑华.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母国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加强创业教育[J].求是,2001(18).
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校报,2012(10).
王海龙.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袁维新.试论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理念[J].外国教育研究,2003(24):1 -4.
张献.创新教育论[J].教育探索,2005(11):6 -7.
赵大伟.我国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9):81 -84.
周朝正.芬兰于韦斯屈莱理工学院创业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3.
Courses of Graduate Catalog in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EB/OL].http://www.unt.edu/catalog/grad/music.htmmug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