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学生转变成职场人,产生了技能培训、面试指导、就业推荐等诸多创业空间。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基本需求:为了给面试官一个良好印象,很多大学生都需要一套正装。而商场里动辄成千上万元的价格,却常常令大学生望衣兴叹;同时,这些通常为30-40岁商务人士设计的正装,却常常由于体形的差异和样式的单一而使年轻的大学生们很难选择到满意的款式。谭中意独具慧眼,从中发现了商机,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谭中意,1985年出生,原籍湖南,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07年任职NEC软件工程师。2008年6月底,他辞职创业,开始筹备服装电子商务项目。10月份,中意斯正装网诞生并开始运营。
(一)慧眼识商机
很多创业者的想法都源于自己生活中的某种不满足,谭中意也不例外。2006年毕业时,想买套面试的正装也很困难:商场的正装太贵,学生代理备货也少,因此很难买到合身的。看到高校毕业生对正装的巨大需求,他找到了创业的着眼点。于是,他想专门销售面试正装。
(二)初选电子商务模式
考虑到大学生的上网习惯及网店成本的节约,谭中意首先想到的是电子商务模式:网上销售,量体裁衣。于是,他将办公地点设在了租金低的五环以外。学生们在网上下单后,团队成员就到学生宿舍去量尺寸,或带着几种款式让学生挑选,回来后再设计、裁剪或选货、送货。
坚持的过程很艰难。最困难时,公司现金加上几个人身上的现金一共都不到100元。痛定思痛,谭中意开始思考业务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员工上门不能带很多款式和面料,定制也很难规模化。于是,他们改变了营销策略:以提供成衣为主,定做为辅。
当然,此时的货源最重要。因此,几个月的时间里,谭中意跑遍了广州、温州等服装工业聚集区,终于找到了一个厂家,老板很认同电子商务,与谭中意建立了合作。
(三)研究大学生群体体形特点并加以改进
为了让绝大多数人都能买到合体的西服,谭中意注意收集学生体形的数据,进而开发出同市场上不同尺码的服装。“市场上的西服消费群体主要是中年人,腰围和胸围差别很小。这种型号学生穿着肩宽合适,但身上就会晃荡。”根据大学生的体形规律,谭中意事先做好了很多尺码的服装。比如,市场上的西服一般是10种尺码,他们就做20种尺码。这样,一般人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尺码。对于特别体形,如体重200kg以上或身高1.5米以下的男生,再提供定做服务。除此以外,他还把办公场所搬到了大学生创业园,并在学校附近开设了实体店,以方便学生试穿。
他还着眼长远,刻意打造自己的品牌。公司成立之初,谭中意就提出了口号:同品质正装仅售专卖店5折。但是,供货商对这种做法自然很有意见,因为影响了原有商场的渠道销售。于是,谭中意就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并设计了布标、防尘袋、包装等,以便与传统的销售渠道加以区分。现在,他已和多家加工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批量订单也上升到5000件以上。
(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形式
为了让消费群体——学生了解其商品,他们主要采取两种宣传形式:线上和线下,总的宣传成本占销售额的20%左右。线上宣传包括在各高校BBS发帖、通栏广告、就业网站发帖等。线下开始是通过学生代理来宣传,后来在总结了新东方、各家考研机构在校园的宣传策略之后,也开始进行海报宣传。事实证明,海报还是做校园市场的有效宣传方式。他们发现,潜在顾客常出现在一些特定场所,如宣讲会、就业讲座等,于是他们就在这些会上发传单。
那么,线上和线下销售他们是如何结合的?开始时,他们非常迷信电子商务,与客户对话的方式只有一个网站。但是后来发现,西服非常讲究合体,因此同学们一般都要看到面料并且试穿合适后才愿购买,所以他们在网上开店的同时还增加了实体店,通过“鼠标+水泥”的方式开拓市场。若是在网上订购,他们就会送货上门,试穿满意后再付款。开店后的基本情况是,2009年下半年开始有盈利;2010年,旺季时,其网站每天的访问人数能到10000人,目前已在北京的各高校周边开了5家体验店,上半年还在天津、西安等地也开了体验店,目标为年销售收入500万。
现阶段,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库存周转率,从而提高正装的性价比、不断丰富品牌内涵的问题。他们的目标是做到:想到面试正装就会想到中意斯,做成面试正装、甚至年轻人的代名词。
(摘编自《新京报》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7日 14∶32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