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职业, 是大学生即将结束学业, 步入社会的前奏, 是完成人生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一次重大转折。 为顺利完成这次转折, 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充分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 正视社会现实, 客观分析自我, 善于抓住机遇, 勇于迎接挑战。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情, 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 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促进顺利就业、 成功就业。
一、 择业中的机遇和挑战
改革为人们提供了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 但对人才的规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择业中, 机遇和挑战并存。 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是, 某些地方某些行业人才济济, 毕业生就业困难, 而有些地区有些行业却人才短缺, 没人愿意去。 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说, 找一份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 难在找到令自己非常满意的工作。 一位在上海某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曾说过: “那么多民工都能找到工作, 我就不相信我找不到。” 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当然不想去做民工做的事, 他说的这句话只是表明一种择业心态: 只要标准定得恰当, 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一) 心理定位与择业
择业既然是双向选择, 就必然面临这样一个现实: 用人单位想要高层次人才, 而毕业生想找好单位。 一些供需见面会尽管场面火爆, 但签约率并不是很高,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供需双方没能确定恰当的目标, 致使选择失败。 大学生要清醒地看到这一现实, 不要去抱怨 “伯乐” 太少, 要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 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定位。
所谓心理定位, 也就是对自我的认知评价以及对择业的目标要求。 心理定位是择业的第一步, 第一步走好了后面的事情才能顺畅解决, 因而, 心理定位在择业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心理定位包括两层含义, 一层是指对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的认知评价, 尤其是对自己能力水平的评价; 另一层是指对择业目标的具体要求, 包括应聘单位的发展前景、 地理位置、规模、 效益以及个人的发展前途等内容。 心理定位的这两层含义彼此促进, 互相制约, 缺一不可。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没有客观的认知评价, 择业方向就会变得模糊, 职业选择就可能出现失误; 后者是前者的体现, 择业目标定得是否合适, 取决于自我评价是否正确。
毕业生在择业时, 要从社会现实出发, 客观分析自我,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目标定得过高, 找工作会相当困难, 有的毕业生把自己标价几百万元在报纸上推销, 风头出了, 可工作依然难觅。 目标定得过低, 找工作会相对容易, 但由于工作和自己的能力有差距, 时间长了可能会对工作产生抱怨, 这种择业失误尽管可以通过变换单位加以解决, 但经常换单位不利于成就一番事业。 因此,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一定要定好位。
(二) 择业中的机遇
机遇在人生中是常有的, 每个人都不例外,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 择业过程中的机遇也是很多的, 如学校为毕业生举办的 “双向选择会”, 把国内众多的用人单位请到大学里当面洽谈, 能否签约全看个人的表现。 这对每一位毕业生来说都是一次机遇。 又如, 毕业生分配管理部门不定期地公布需求信息, 这也是一次机遇, 如果毕业生们能经常注意学校的有关通知或布告, 能及时了解就业信息, 那么就抓住了机遇; 而一部分毕业生尽管也知道学校公布的就业信息, 但没能勇敢地去面试, 结果与机遇失之交臂。
机遇无处不在, 但许多大学生却看不到, 有的看到了却抓不住。 那么, 什么样的大学生易受机遇的青睐呢? 在择业过程中, 机遇经常会出现, 但机遇仅光顾有准备的人。 这里的“准备” 既包括学习能力的准备, 也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准备, 具体地说, 受到机遇青睐的人应该具备下面一些基本品质:
(1) 学习成绩不是很差, 具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2) 在某些方面具有较突出的能力, 并拥有可以证明自己能力的手段;
(3) 人际关系融洽, 尤其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 自我认知比较客观, 能合理地设定择业目标;
(5) 择业心态积极, 能主动出击, 不怕失败;
(6) 言语表达能力较强, 能把自己所想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7) 身体健康, 比较能吃苦。
(三) 择业中的挑战
在择业过程中有机遇就有挑战, 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又亟待提高的情况下, 择业中的挑战就更值得关注。 对毕业生来说, 挑战主要是指择业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失衡,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挫折感。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因主客观因素引起的心理冲突, 导致求职受挫是经常发生的, 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和解决, 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需要。 只有正确对待挫折, 择业才可能成功。
1. 因主观因素引起的挫折
(1) 自信心不强。 在择业过程中, 自信心是取得求职成功的关键一步。 一些毕业生作为初涉社会的求职者, 还未进入市场, 心中就发怵, 认为自己这也不行, 那也不是, 难以和他人竞争, 心里老想着用人单位不要怎么办, 问题回答不好怎么办, 在用人单位面试时, 对自己的举手投足、 言谈举止都透出没有必胜的信心。 面对良好的就业机会, 不少毕业生左右徘徊, 举棋不定, 由于自信心不强, 坐失了许多良机。
(2) 独立性不够。 一部分毕业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 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 经济上还不能完全独立, 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还没能确立, 面对复杂的环境, 常常是心中无数, 不知所措。 他们在择业问题上, 独立性不够, 难以摆脱依赖学校、 老师、 家长的心理, 没有形成独立完善的自我。 他们总是希望有人能帮助自己分析择业中遇到的问题, 等着家长或老师来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不能积极主动地通过自我努力来取得择业的成功。 他们无法面对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冲突, 极易产生自卑、 自怜等负面情绪。
(3) 自荐方法不当。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使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 毕业生要想让用人单位全面认识、 了解和选择自己, 就需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 正确地宣传、展示和推销自己。 “自荐” 是毕业生让用人单位选择自己的第一步, 是一次不见面的 “面试”, 决定着用人单位是否愿意同你进一步接触, 进行 “面试”。 在择业过程中, 不少毕业生因自荐方法处理不当, 自荐材料准备不够充分, 不能恰当地、 实事求是地表达、 介绍自己, 没有显示出自己的魅力, 从而痛失良机。
(4) 面试技巧欠缺。 在择业过程中, 用人单位常常通过当面交谈问答的方式对应试者进行考核, 这是因为面试与笔试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它不仅能考核一个人的业务水平, 且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观察, 了解应聘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面试已成为用人部门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部分毕业生因缺乏面试技巧, 失去被录用的机会。
2. 因客观因素引起的挫折
(1) 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 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比男大学生多得多, 性别歧视也确实存在。 许多用人单位宁要才华平平的男大学生, 而不愿接收品学兼优、 德才兼备的女大学生, 使从小备受家庭、 学校、 老师呵护的女学生们, 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 极端苦恼之时, 又平添了一份自卑。 女性在择业过程中的竞争力普遍弱于男性, 怀有自卑和失望心理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性, 会产生怨天尤人的情绪, 从而大大增加了就业难度。 部分富于幻想、 好追求浪漫色彩的女大学生, 在择业时常抱有过高的期望, 使择业的成功率大打折扣。
(2) 深造选择。 当大部分毕业生为择业而奔波时, 校园里有一批考研族, 他们废寝忘食地在挥汗攻读, 积极地为考研而做准备工作, 考研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次继续深造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多了一次选择工作的机会。 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考研大军和求职市场, 考研同学又不得不做好两手准备, 万一考不上, 也还留有后路, 可是用人单位常常只考虑单位需要, 这对考研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 要么放弃考研, 立即签订协议, 要么仍旧考研, 失去较满意的职业, 现实常常使他们左右为难。 在犹豫不决中, 机遇悄然离去。
(3) 恋爱困扰。 热恋中的大学生很少考虑今后的毕业去向, 临近毕业时, 这个现实问题就不得不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他们希望能比翼双飞, 走到一起, 但由于双方在能力、 兴趣、 目标选择上的差异, 以及双方家庭所在地的生活条件、 物质文化水平、 工作条件等方面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常使得恋爱双方对找工作要进行痛苦的抉择。 很多恋人毕业前夕, 面临着分离, 他们一方面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希望, 另一方面又因现实而感到焦虑不安,甚至还要相互埋怨责备, 使他们的内心充满失落、 惆怅、 痛苦和压抑而不能自拔。 在这种心境下择业, 碰壁也是常有的。
(4) 竞争不公。 尽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 “双向选择” 的机会, 大多数学生也能获得满意的工作, 但由于就业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社会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致使一部分大学生的愿望仍难以实现。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 在求职过程也确实存在着不正之风, 如有些能力、 成绩平平, 甚至表现不佳的毕业生靠 “拉关系、 走后门” 等不正之风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还有一些毕业生被关系户顶替, 而失去能充分施展才能的工作岗位, 这使得部分毕业生感到竞争不公、 就业不合理而产生气愤和无奈情绪。 有的学生对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正之风和不合理现象不能正确分析, 产生逃避社会或过于担忧的心理。
挫折的产生并不一定是坏事, 正如一帆风顺并不总是好事一样, 挫折同样可以激发人的巨大潜力。 在挫折面前, 如果低头认命就会一事无成, 如果勇敢地接受挑战就可能 “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此, 面对挫折, 一定不能退缩, 要冷静分析导致择业失败的原因, 要针对原因对症下药, 要有 “屡败屡战” 的勇气和豪情。
二、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
面临毕业的大学生, 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尤其是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但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准备并不充分。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 学习、 生活、 交际、 娱乐都有规律, 在这样的环境里, 容易萌发浪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 但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距离。 这种距离往往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具体表现为:
(1) 自我认知不完整。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性格、 气质、 兴趣、 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全面认识和把握。 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成长条件所限造成自我认知不全面, 表现为对自身气质类型、 个性倾向等了解不充分, 尤其对与自己个性心理特征相符合的职业取向认识更缺乏。
(2) 角度转换不充分。 所谓转换角色, 主要是指由一个 “天之骄子” 的大学生, 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 这就需要抛开浪漫、 抛开幻想、 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酷” 的社会现实, 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 要想正确地选择职业, 就必须转变角色, 而大学生往往把学校、 家庭、 亲友及同学所给予的关心、 呵护、 尊重当成是社会的最终认可, 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客观、 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 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 了解社会, 给自己的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影响。
在择业时, 就会具体表现为:
1. 心理素质比较差
大学生在择业就业面前, 表现为缺乏积极的心理准备, 感到比较紧张, 比较苦恼, 甚至有的大学生感到很焦虑, 不知所措; 表现为易抑郁, 情绪易变化, 易担心, 显得烦躁不安;易忧愁伤感, 情绪低落。
2. 抗挫力比较缺乏
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素养, 而且精力充沛, 有积极的进取精神, 有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能积极地面对现实。 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阅历, 又是初次就业,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择业竞争, 往往显得应变能力比较差。 尤其是在择业中遇到困难、 受到挫折的时候, 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 束手无策, 不善于冷静分析、 沉着应对, 而是显得焦躁不安、 情绪低落、 甚至是自暴自弃。
3. 职业选择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
大学生在择业中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 具体表现在: 一些抢手的热门专业毕业生, 面对众多的需求单位挑挑拣拣, 举棋不定; 一些主要面向基层就业的农、 林或工科毕业生, 虽能意识到基层和艰苦行业需要人、 锻炼人, 但又怕过艰苦的生活, 担心基层人际关系复杂, 将来无出头之日; 一些学历层次低、 专业不热门的毕业生想通过升学、 考研改变被动局面, 却又决心不大, 下不得苦功夫, 犹豫不决; 一些毕业生在择业中这山望着那山高, 或想去这家又想着去那家, 或觉得这家不满意那家也不理想, 或今天与这家签了约明天又想到毁约, 等等。 这种择业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 往往造成当断不断, 错失良机。
4. 部分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 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强烈
大学生择业期望值高主要表现为: 相当多数的大学生把工作的地点选定在大城市, 以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 在单位的选择上, 很多学生看中党政机关公务员, 收入高且发展前景良好的外资或合资企业, 条件好、 工作稳定的教师行业或部队也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看好; 工资福利待遇也是众多毕业生关注的重点, 月薪低于千元以下的单位几乎无人问津。 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理所当然, 希望能有一份发展前景好、 工资待遇高的工作, 也在情理之中。 问题是, 超越客观现实, 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盲目追求过高的择业期望, 只能使自己在择业中屡战屡败, 四处碰壁, 到头来吃亏受挫的只能是自己。
5. 择业价值趋向商品化
随着利益观念影响的日益加强, 大学生择业主导思想的商品意识不断加强, 功利色彩日益浓厚。 一些大学生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往往选择那些能迅速使自己的知识转化为金钱的单位, 因而不少大学生赞同 “有理想不如有钱, 成才不如发财” 的观念, 商品化选择趋向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
三、 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一) 正视社会现实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 “精英教育” 向“大众教育” 转变, 这种转变使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在不断地扩大, 当今的大学生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学历层次的优越性。 此外近年来随着国企改制,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 下岗人员再就业, 更使原本并不充裕的就业岗位显得更加紧张, 就业竞争压力也进一步加大。 面对激烈的竞争, 大学生首先要对就业形势进行科学的分析, 要了解社会所需人才的种类以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根据社会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1. 了解社会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 传统的 “统包统分” 的就业模式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在国家分配方针、 政策、 原则的指导下, 毕业生自主选择职业, 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毕业生就业制度。 这种制度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职业的权利。 市场竞争的加剧, 国有企业的不景气, 下岗职工的增多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因素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感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毕业生已不再是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了。
由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 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使所有人满意, 尤其是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 不合理甚至是腐败、 丑恶的现象, 使得充满理想抱负和追求的大学生们感到失落、 困惑甚至不满。 学校教育与社会现象产生的巨大反差, 影响着毕业生的情绪, 这就更加需要大学生了解社会, 正视现实。 作为即将走上社会的毕业生, 至少应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 要了解国家关于就业方面的方针、 政策, 在政策范围内根据个人的意愿选择职业。
第二, 要了解社会需求信息。 近几年, 期望在机关、 科研单位和高校工作的毕业生大有人在, 要求去基层的却寥若晨星。 边远地区、 艰苦行业求贤若渴, 机关科研单位和高校却供过于求。
第三, 要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 用人单位希望接收具有可塑性的复合型人才, 除政治素质、 基础知识外, 还要求大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 较强的开拓精神、 实干精神,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总之,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 “苛刻”, 对毕业生的个人素质也要求越来越高了。 因此, 大学生们要正确认识社会, 了解就业形势, 现实地设定自己的社会位置, 排除各种干扰, 从实际出发, 争取早日成才。
在了解了以上三方面情况的前提下, 毕业生对我国的社会现实和择业前景也应有基本的认识。 具体地说, 毕业生在择业时对社会现实应有下述几点心理准备:
(1) 择业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 既可能自己对用人单位不满意, 也可能用人单位对自己不满意, 但不大可能一蹴而就, 要有被应聘单位拒绝的心理准备。
(2) 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职业是很多的, 尽管许多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但只要耐心选择, 就一定会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
(3) 用人单位对专业有一定的要求, 但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发展潜能, 对本科生而言,专业对口不是最重要的。
(4) 大城市对学历、 证书和政治面貌有一定的要求, 有过管理经历的学生干部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5) 求贤若渴的单位很多, 但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也很多, 就业形势很严峻。
(6) 择业是自己的一件大事, 他人的建议要听, 但最后的决定要自己下。
(7) 在择业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 但只要是人才就必定会有施展才干的地方。
(8) 要 “一颗红心, 两手准备”, 即做最好的打算, 但要有最坏的准备。
(9) 择业是终生的, 对工作不满意或单位对自己不满意都有可能会重新择业, 要有变换职业的能力。
(10)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找工作需要有一个好身体。
2. 适应社会
了解社会的目的是适应社会, 是为了找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 更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只有了解是不够的, 还要能适应, 适应是择业的心理基础,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对大学生来说, 适应社会就是不悲观、 不彷徨, 积极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发挥个人优势, 为社会多做贡献, 并根据社会需要, 调整自己的择业期望值, 优化心理素质。
适应社会的核心内容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确定合理的择业标准, 只有观念正确, 适应社会才能成为可能。 一般而言,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应符合 “发挥自身优势, 服从社会需要, 有利发展成才” 的原则。
“发挥自身优势” 就是择业要有利于发挥自身的素质优势。 大学生在择业时, 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 以及特长或优势来选择职业, 以便今后能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 这个原则不仅可以体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的要求, 而且也体现了对事业、 对社会负责的精神。
“服从社会需要” 就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 应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 去认识和解决择业问题, 进而决定自己的职业岗位。 在选择岗位时,既要看到眼前的利益, 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 既要考虑个人的因素, 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 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有利于发展成才” 就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 不要被社会时尚、 经济利益、 从众心理等因素干扰, 要根据自己的特点, 树立以事业为重的思想, 选择有利于发展, 有利于成才,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适合于自己的职业, 不要为满足某一个条件而忽视有利于成才的原则, 影响了个人的发展。 更不可不顾自身能力水平和特长而盲目择业。 有些毕业生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一经双向选择, 要么不战而败, 要么屡试不中, 有些毕业生追逐大城市、 大机关、 效益好的单位, 但因数量有限而不能如愿, 还有些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建功立业。 因此, 大学毕业生应充分认识到, 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只要能做出贡献, 就能受到人们的尊重。 在择业时应分析利弊、 分清主次、 合理取舍, 考虑选择的职业应是有利于发展成才的职业。
从本质上说, 毕业生在择业中出现的许多不适应现象、 不健康心理都是与择业观念不正确有关的, 而观念不正确则通常是由信息不畅造成的。 因而, 为了顺利择业, 毕业生要及时了解并恰当处理各种信息, 要正视社会现实。
(二) 客观分析自我
与中学生相比,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是丰富而深刻的, 他们能从更广更深的角度去认识、评价自己, 但他们尚不成熟, 自我认识往往要高于或低于实际的自我或别人的评价, 这种自我认识的偏差常会导致择业的失败或失误。 因此, 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 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要了解自身的气质、 性格、 兴趣、 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 对自己有一个实事求是、 恰如其分的评价, 才能在择业的过程中, 将良好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获得最后的成功。
1. 气质与职业的联系
气质是选择职业时的重要因素, 了解气质与职业的联系, 有助于职业选择的成功。 气质分为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 每一种气质都有它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气质对人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它不仅关系到工作的效率, 还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不同气质的人适合从事不同类型的职业。
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 热情直率, 激动暴躁, 情绪体验强烈, 神经活动具有很强的兴奋性。 他们能以极大的热情去工作, 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但若对工作失去信心, 情绪即会低沉下来。 此类人适宜竞争激烈、 冒险性、 风险意识强的职业, 如探险、 地质勘探、 登山、 体育运动等。
多血质的人活泼、 好动、 反应迅速, 易适应环境, 喜欢交往。 这类人工作能力较强、 情绪丰富且易兴奋, 但注意力不稳定, 兴趣易转移。 对职业有较广的选择范围和机会, 适合于从事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 如导游、 外交、 公安、 军官等, 但不适宜从事单调机械的工作和要求细致的工作。
黏液质的人安静、 沉稳、 情绪不易外露, 灵活性不够, 比较刻板, 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 能埋头苦干, 态度稳重, 不易分心, 不易习惯新的工作, 善于忍耐。 这类人适合于从事要求稳定、 细致、 持久性的活动, 如会计、 法官、 管理人员、 外科医生等, 但不适宜从事具有冒险性的工作。
抑郁质的人敏感, 行动缓慢, 情感体验深刻, 观察力敏锐, 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 易疲倦、 孤僻, 工作耐受性差, 做事审慎小心, 易产生惊慌失措的情绪。 他们适合于要求精细、 敏锐的工作, 如哲学、 理论研究、 应用科学、 机关秘书等。
所以, 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 应当根据自己的气质特点尽可能选择适合自己气质类型的工作。
2. 性格与职业的选择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 “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 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 同样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极为密切。
人的性格特征, 主要通过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人们对现实的态度, 表现在对国家、 集体、 他人和自己等多方面, 直接影响职业选择。 一个不关心国家发展、 社会进步的毕业生, 其择业必然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性格中表现出的对集体、 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态度, 也往往会影响到职业的选择和成就, 自私、 孤傲、 暴躁, 不关心他人,无视社会行为规范, 不遵守公共道德的人不可能受到社会的欢迎和用人单位的青睐, 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也不可能有所作为。
性格中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 也直接影响职业的选择和成就。 工作态度积极、 认真负责的人比那些得过且过、 马虎应付的人更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因为他们的适应面大, 选择机会较多, 更能展现自己的才能。
性格中的意志特征与职业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 缺乏坚强意志的人常常不能顺利地选择职业, 今后也难以胜任工作, 往往一事无成或成就平平。 由于意志薄弱, 一遇挫折、 困难就产生被动、 退缩, 因而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 缺乏坚韧性的人无法从事要求耐力很强的工作, 如科研人员、 外科医生等, 而缺乏自制、 任性、 怯懦的人也不适宜去做管理和社会工作。 美国心理学家霍兰是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 提出了性格类型-职业匹配理论。 他认为,学生的性格类型、 学习兴趣和将来的职业准备密切相关。 他将人的性格分为六种: 现实型、研究型、 艺术型、 社会型、 企业型和常规型。 现实型的人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技术的工作, 这类人擅长技能性职业、 技术性职业, 但往往缺乏社交能力。 研究型的人喜欢智力的、 抽象的、 分析的、 推理的、 独立的定向任务, 这类人擅长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职业,但往往缺乏领导能力。 艺术型的人喜欢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意, 爱想象, 感情丰富, 不顺从, 有创造力, 习惯于自省, 擅长艺术、 文学方面的工作, 但往往缺乏办事员的能力。 社会型的人喜欢社会交往, 出入社交场合, 关心社会问题, 愿为团体活动工作,对教育活动感兴趣, 往往缺乏机械能力, 但擅长教育工作、 社会福利工作。 企业型的人性格外倾, 爱冒险, 喜欢担任领导角色, 具有支配和使用语言的技能, 但缺乏耐心和科研能力,擅长管理、 销售等工作。 常规型的人喜欢有系统、 有条理的工作, 具有安分守己、 务实、 友善和服从的特点, 此类人适宜从事办公室职员、 办事员、 文件档案管理员、 出纳员、 会计、秘书等工作。
综上所述, 大学生择业时, 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 避免盲目择业, 既要以社会、国家需要为基础, 同时也不可忽视自身的条件和性格特点。
3. 兴趣对职业的影响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 这种倾向常有稳定、 主动、 持久等特征。 人的兴趣可以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精神的、 物质的、 社会的兴趣等。 如果一个人对某种工作产生兴趣, 他在工作中就会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工作中做出成就。 反之, 则会影响积极性的发展, 有可能一事无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努力的原动力, 是成功之母。 一般来说, 兴趣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但兴趣有相对的稳定性, 它与一个人的个性有内在的联系。 因此,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应适当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兴趣爱好在职业选择中, 也并不总是起着正向的驱动作用, 有时它也是一种耗散力, 给毕业生带来职业选择的困惑。 如有的同学对什么都感兴趣, 但没有形成自我特色, 在择业时就没有竞争优势; 有的同学兴趣面太窄, 以至于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还有的同学因种种客观因素, 个人兴趣与所学专业不一致, 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职业选择的困难。 所以,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要对自己的兴趣有一客观的分析, 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志向, 调整自己的兴趣爱好, 适应社会的需要, 争取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4. 能力和职业的关系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的身心力量。 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 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 熏陶下, 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对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十分必要的。 不同的职业要求人有不同的能力。 人的职业能力通常可分为一般学习能力、 言语能力、 技术能力、 空间判断能力、 形态知觉能力、 职业能力、 眼手运动协调能力、 手指灵活能力、 手的灵巧能力等九个方面。 如教师、 播音员、 记者等职业要求有较强的言语能力; 统计、 测量、 会计等职业要求有较强的技术能力; 而画家、 建筑师、 医生等职业对形态知觉能力要求颇高; 手指灵活能力较强的人则适于从事外科医生、 乐师、 雕刻家等职业。
能力还存在着性别差异, 女性在哲学界、 经济学界、 自然科学界所占比例较小, 而在文学、 新闻、 医学、 教育、 艺术等领域所占比例较大, 也就是说, 需要形象思维和细致情感的工作更适合女性。
能力与择业的关系十分重要, 择业是为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机会,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做任何工作的才能。 因此, 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自我认识和评价, 在择业时, 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能力, 扬长避短, 以真才实学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客观分析自我, 对自己的气质、 性格、 兴趣、 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不仅对职业选择十分必要, 而且与心理健康有重要联系。 所谓客观分析自我, 就是能清醒地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不因优点而自喜, 亦不因缺点而自卑。 对自我的评价不客观,就会出现评价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这可能导致择业失败或失误, 可能产生心理困扰。
一些毕业生认为自己的气质、 性格等个性特征对择业十分不利, 于是悲观失望、 不思进取, 这是消极的行为。 其实,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尽管相对稳定, 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特别在青年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某些消极的个性特征会被积极的个性特征所掩盖, 某些不利于择业的性格特点经过重新塑造, 可能变为对择业十分有利。 因而,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可妄自菲薄, 应该积极进取, 勇于自我改造。
(三) 树立科学就业观
科学就业观是指求职者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为前提, 在客观评价自我、 理性认识就业环境的基础上, 指导求职者职业发展, 并最终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相和谐的就业观念。 在求职过程中, 每个大学生都会抱有得到社会认可和个人良好发展的愿望, 但与此同时, 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又不可能满足所有大学生的需要, 或者说有些需要不能与大学生个人需要完全契合。 作为大学毕业生而言, 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树立科学就业观, 才能找到既适合自身特点同时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工作岗位。
(四) 确立健康的心态
具备良好的就业心态, 有助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客观地对待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与反馈, 很快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1. 具有: 平常心、 自信心、 恒心
具有平常心。 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 就业的目的是获得岗位, 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位,每一位毕业生对待就业进程会满怀信心和兴奋, 同时在就业过程中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挫折,也会引起躁动和紧张, 保持平常心会使就业进程顺利进行。
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每一个参加就业求职的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它是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 只有坚信自己有实力有能力在就业竞争中找到合适的职位, 才能在强手如云的毕业生中显示出自身的优势, 才能具有赢得最终胜利的可能。
确立恒心。 在就业过程中, 通过初试或者经过笔试, 在用人单位面前不止有一个符合条件的应聘者时, 如何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如何成功完成后面的考核, 需要大学生既要保持舍我其谁的勇气, 更要保持一种坚忍不拔的恒心、 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儿。
2. 克服: 虚荣心、 依赖性、 功利性
克服虚荣心。 在就业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期望值会受到同伴的影响。 攀比心理或者好胜心理使他们有可能会改变原有的期望值, 同时会产生脱离实际的攀比行为。 过度盲目追求自我心理平衡, 这样的虚荣心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克服依赖性。 在就业过程中, 有些大学生缺少足够的自信, 缺乏竞争意识和心理准备,不愿意亲身尝试就业进程中的酸甜苦辣, 把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家长身上。 家长通过社会关系为其铺垫好就业的渠道, 找到工作岗位。 但是这种被动安排让学生丧失了最好的步入社会实践机会。 这样在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或许会因为岗位并不适合自己而产生新的问题,或许会在工作岗位上再一次面临竞争的时候使自己处于劣势。
克服功利性。 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因为各自的不同需求, 给自己要谋求的职位设定好固定的标准, 例如: 一定要留在大城市工作, 或者一定要在政府职能部门任职, 或者工资要达到自己满意的水平, 等等。 至于能够满足这样条件的岗位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能力兴趣则不在考虑因素之中。 这种急功近利的就业标准, 往往使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屡屡碰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