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前我面临了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 由于高中就读的学校是全国13所具有外语类保送资格的学校, 我成功获得了上海理工大学英语系的保送资格。 但是因为不是我喜欢的专业, 在再三犹豫下, 我放弃了这一资格。 但是后来的高考并没有考到我理想的学校, 以班里唯一一个没上重点本科线的成绩来到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我一度自暴自弃, 并后悔当初的决定。 但是, 在我来到大学以后发现这里有很开放的氛围, 一次次的经历刷新了我的认知水平,也让我收获了之前意想不到的种种惊喜。
最近在复习考研, 刚好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它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过程有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我大学里也经历了两次这样的飞跃。
初到大学, 我在学生会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师兄, 其中学习部的部长黄柯霖师兄对我的影响最大。 他一直给我们灌输课业学习的重要性, 教我们如何去过充实的大学生活。 所以, 我从大一起就保持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非特殊情况, 我几乎每天都会去图书馆。 我一直在不断努力超越自己, 目前一共获得3次特等奖学金、2次一等奖学金, 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 计算机三级考试和高级绘图员考试。 如果问我大学以来做过最疯狂的事, 便是曾在一学期获得了46的平均绩点。 在去年, 也有幸登榜校园十榜 “博学多才” 榜。 这一切无疑是从初入大学校园时对读大学的感性认识到了理性认识的飞跃。
大一下学期, 我加入了一个科研团队, 在这里我渐渐收获了大学里的第二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所谓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积极地参加到科研竞赛中去, 作为团队主要成员, 我参加的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输液报警器” 已经顺利结题, 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并在国家级期刊 «医疗设备» 发表了论文。 另外作为大学生 “挑战杯” 国家级项目 “四轴飞行器” 的项目成员, 也成功答辩结题。 在学科竞赛方面, 一共获得13项学科竞赛奖项, 包括国际级和省级奖项共3项, 校级奖项10项。 其中主要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全国数学建模省级二等奖、 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 三等奖。
说了这么多大学里获得的成果, 都看似轻描淡写, 但拼搏的过程往往更让人动容。 别人并不知道你获得46的绩点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是每一堂课都坐在前两排认真做笔记的结果, 是每晚都认真巩固总结的结果, 是每门考试时都发挥到极致的结果。 其实大学里收获的每一项成果背后肯定都会有一个故事,有时是艰辛的, 有时是喜悦的, 也有时是煎熬的。
我希望能在科研的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将来成为像我的老师张连波教授那样的人。 他是一个在华为有十多年从业经历的员工, 曾参与网络协议的制定, 学术造诣颇高。 他现在即使是在大学任教, 我也几乎每天能见到他在实验室兢兢业业、 刻苦钻研的身影。 所以张老师是我的榜样, 我现在唯一能找到的接近榜样的途径就是先考上理想的研究所。 所以我大三这一年除了上课, 就是一直待在自习室备考。 大学前两年给我带来的成果并没有让我盲目相信未来有多光明, 相反我更加意识到了不同高度的平台决定不同的未来, 所以我现在很羡慕研究生的那个平台, 最后再一步步接近我大一立下的那个愿景, 即毕业后进入华为当一名通信技术工程师, 希望这个领域将来会因为有我的存在而变得有一点不同。
田然
数理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3级, 共青团员。 专业排名为1/93。
获奖及评优情况:
共参评优秀学生奖学金5次, 其中特等奖学金4次、 一等奖学金1次;
国家奖学金1次;
优秀学生1次、 优秀团员1次;
201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