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文就像一只不知疲惫的陀螺,每天都在不停地转。正如他的员工所说,他对工作的热情,永远处于亢奋之中,从没有休息,即便是偶尔运动一下,也是为了工作的需要,有些员工也偶尔开玩笑称他为“拼命三郎”。
张海文表示,倒不是自己真的很想忙,只不过身上有太多的责任,必须去承担。他是一位企业家,他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企业的良性运转,保证每一位员工在企业里能够实现人生价值;他也是一位学者,拥有4所高校客座教授的头衔,他经常要把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孩子们;他还是一位专家,承担着为吉林省建筑节能领域贡献智慧的责任,甚至肩负着为吉林省编写地方标准的使命。
事实上,太多的责任已经让他感觉到有点身心疲惫,甚至力不从心。他对记者说,如果能给他一天休息时间,无人打扰,他一定会选择在一个宁静的海边,坐下来静静地思考,感悟人生。张海文的想法是,当企业经营日益规范化、管理职业化,待企业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均达到上市公司的标准时,公司将聘请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日常经营事务,实现总经理与董事长两权分离,使公司战略及经营管理方向明确。“50岁之前我忙于‘下海’,那么,50岁之后我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从文’。”张海文说。
首涉商海
张海文创建的企业叫吉林科龙建筑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名字是公司2009年企业整体改制时更换的,1998年公司刚成立时,取名为吉林科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由“装饰工程”到“建筑节能”,绝不仅仅是名称的简单更换,实际上,这体现着张海文的公司从单一经营到整体服务的全面蜕变。张海文在为公司取名时,特意选了“科龙”二字,其目的就是为了要做“科技龙头”。那时,邓小平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已经在张海文的脑海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1963年,张海文出生于吉林省梨树县偏远村庄,兄弟较多,家境贫寒。经自己努力及父母兄弟的扶持,1986年张海文以优异的成绩最终考取了吉林省建工学院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学专业,毕业后凭借大学期间的优异表现被分配到了东煤设计院从事工民建相关的设计工作。
安定的工作,舒适的生活条件没有让本身不趋于平凡的张海文一直过着趋同于常人的生活,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开拓建筑方面新的领域,最终凭借个人决心及一定的工作阅历,下海创立了吉林科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国企的工作并不累,闲暇时间非常多,一些‘老板凳’喜欢在国企混日子,但我是年轻人,坚决不能这样糟蹋青春。我自己到处找活干,是我的活我要干,不是我的活我也要干,而且给我什么活,我就干什么活,从不挑三拣四。院里的领导和科室的领导对我都非常满意,但即便如此,我仍要离开这里,而且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张海文回忆说,打算离开东煤的想法,从1986年他带着别人羡慕的眼光走进东煤那一天起,就一直存在。他不喜欢那种天天按部就班的工作,不喜欢按时上下班按月拿工资的生活,他认为这种工作和生活没有挑战、没有激情,无法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所有的兴趣和潜能,这种工作只适合养老。
张海文终于离开了东煤,带着家人的困惑和不解、带着同事和朋友诧异的目光离开了东煤。
他的人事关系最终调离东煤是在2001年,但实际上,他早在1994年就已经从单位跳出去了,只身一人到更大的市场上去闯荡。“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做一件‘大事’,至于什么才是‘大事’,‘大’到什么程度,自己并不知道。我只知道凭借着我多年所学,凭借着我积累下来的经验,我一定能够成功。”
即将步入“知天命”年纪的张海文回忆说,我当初从东煤离开时,凭借的是一股年轻人的冲劲儿和闯劲儿,如果换做现在这个年龄,是断然不会那么冲动的。现在回想一下,假如当初没有离开东煤,那么,那种工作和生活将远没有现在这么精彩。
“下海”和“从文”,张海文如此解释自己的名字。他认为,父母在为自己取名字时,或许已经冥冥之中注定了自己一生将要走的路。
张海文“下海”之后,很快便与几个朋友合伙成立了一个公司,取名为长春科龙节能墙体公司。这个“长春科龙”虽然也叫“科龙”,但实际上跟张海文后来成立的“吉林科龙”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家小公司的注册资本只有50万元,但张海文在东煤这些年,几乎没什么积蓄,所以他只出资了很少的一点股份。可是大家都认为这个年仅31岁的年轻人有拼劲、有思想、有经验、有技术,便一致推举他担任公司的总经理,股东们的钱放在他的手里,大家也都觉得很放心。
但是,张海文和其他股东的“蜜月期”并没有坚持多久,后来因为意见不合,而不得不分道扬镳。做设计和产品研发出身的张海文一直主张坚持自主创新,开发属于自己的产品,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上长盛不衰,这也是当初张海文为何给企业取名为“科技龙头”的原因。可是,很多股东不同意张海文的观点,他们认为产品研发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在短期内很难见到效益,他们想从北京和上海引进成熟的材料和技术,以便迅速开拓市场。
经过这次事件,张海文的心又凉了。他明显感觉到,这个企业也不是他想要的,这种经营模式也不是他理想中的,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充分执行自己思想的公司和团队。为了这个理想,他再次踏上了“出走”之路。
工作狂人
1998年4月,张海文一手组建的吉林科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取名为“吉林科龙”,做建筑节能领域的“科技龙头”,是他毕生的梦想。
张海文成立公司之后,专注于建筑节能领域创新,实现了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属于全国首创,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人的认可,同时推进了建筑节能行业的产业政策的出台。使企业成为建筑节能调研、设计、施工一体的供应商。为建筑节能领域领军企业,张海文成为建筑节能行业领军企业家,通过三年的实施,节约了大量的煤,同时实现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减排量。张海文作为建筑节能行业专家,编写了行业标准,制定了相关解决方案,最终目标是实现:低碳住宅、低碳城市、低碳国家。
据张海文介绍,之所以选择在建筑节能领域发展,一方面这是自己的专长和兴趣所在,另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国家和地方已经有意向要大力发展该行业,其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但问题在于,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既没有可以参照的样板,也没有可以依据的标准,路漫漫其修远,张海文只能一点点地慢慢求索。
摸着石头过河,是既充满危险又令人兴奋的。危险是因为前途难料,兴奋是因为他是最早一批“下河”的人,他每走一步,都会给后来人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比如,2000年,由于国家并未出台过有关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张海文只能凭借着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和领悟,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标准。2001年,吉林省建设厅委托张海文制定一套吉林省的地方标准, 2003年,国家建设部出台了全国统一的建筑节能标准,但是比照吉林省的地方标准,仍然显得宽松了一些。也就是说,某个企业即便满足了国家的要求,但在吉林省施工,却未必能满足标准。
公司成立之初,规模依然小得可怜,算张海文在内,只有区区三个人。他们挤在建工学院的一间厂房里,这就算是办公室了。三个人中,张海文是总经理,还有一个研发部负责人,另一个是兵。除了这间办公室之外,他们在永吉县岔路河镇还有一个厂房,用于生产自己研发的产品。
公司组建之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承揽了建工学院的职工住宅12号楼的墙体改造。毕竟他是从建工学院走出来的优秀毕业生,学校的一些领导对他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并有意考验考验他的实战能力,因此拿到这个项目,他并没有太费力。
初出茅庐的张海文“第一把火”烧得很漂亮,工程做得完美无缺。他所收获的,不仅是10万块钱纯利润,更多的是他在这个行业内的名气和口碑。
张海文表示,“我一直非常注重公司的形象宣传,这也导致了许多年来公司的名气一直大于公司的真实实力。公司成立13年来,只有今年,才能真正地说,实力赶上了名气。但是,这一客观现实,对我而言,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一方面,很多业主慕名而来,无形中提高了公司的收益;另一方面,远播在外的名声和口碑,也使我们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和担子。”
“工作狂”,这个词是科龙公司副总辛连军对老板张海文的评价,而这个评价也得到了其他大多数员工的证实。
辛连军说,张海文的敬业程度在公司里是有目共睹的。他几乎每天都是5点钟起床,利用早上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写一些东西。也许是当天的工作计划,也许是最近的日程安排,更多的时候,他喜欢写一些对行业内的思考和见解。这些文章,他写的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他有时在家里写,有时在单位写,偶尔有员工早上6点来到单位时,却发现老板已经在办公室里埋头写作了。
张海文几乎从来没有休过周末,每周一到周五,他经常要在外面联系一些事情,偶尔下午回到单位,处理一些公司内部的事情,而周末则全天都要呆在单位里处理工作,经常一个人在单位一坐就是一整天。
据辛连军介绍,张海文的工作状态也渐渐地感染了公司其他的员工,最近几年来,很多人都养成了起早工作的习惯。能源部经理每天早上6点多,必和张海文通一个电话,沟通一下当天的工作,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
在公司研发总监李哲的印象中,老板张海文好像从来没穿过运动装,好像从没听说他抽时间去爬爬山、游游泳。即便张海文从去年开始接触了高尔夫球,也实属被“逼”的,因为有些客户特别喜欢高尔夫球,为了更好地沟通感情和洽谈业务,他也只能“曲线救国”。
大器初成
跟张海文一起工作,是“痛并快乐”的。
张海文对自己要求得十分严格,对员工的要求也同样严格。辛连军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0年前他刚到公司时,与张海文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那是2001年,公司要进行内部装修,这件工作就由辛连军负责。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接到张海文的电话,电话中,张海文要邀请他和其他所有负责装修工作的同事们共进晚餐。
老板请客,本来是一件挺高兴的事,但那顿饭,辛连军都不知道饭是怎么咽到肚子里去的。原来,张海文白天抽时间检查了一下装修的情况,仅仅是“随便”地一逛,便发现了很多问题,但他并没有当面指出,而是在晚上安排了一个饭局,把同事们叫过来边吃边聊。
辛连军说,张海文的眼光非常锐利,他总能发现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而且他的记忆力超级惊人,看到的事情总能过目不忘。张海文一边吃一边说,辛连军一边听一边记,张海文的语气波澜不惊,但是辛连军却听得满头冒汗。“一顿饭吃下来,张总提出了20多条意见,我记了整整一页纸,仔细一捉摸,全都是批评的意见。”
从那以后,辛连军算是领教了张海文的“手段”——严格、挑剔、苛刻,但很讲方式方法。后来,饭桌上批评人似乎成为了公司的一种“文化现象”,辛连军步入公司中高层之后,也没少使用这招“杀手锏”。有些员工开玩笑时经常说道,每当领导单独请客吃饭时,总会特别紧张,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玩笑归玩笑,大多数吃饭的场合还是比较“和谐”的。辛连军回忆说,张海文在2007年曾许下一个诺言,每个月不管多忙,都要请员工至少吃两次饭。当然,这种饭局都是个别邀请,不一定会轮到谁的头上。从2007年至今,这个诺言还从没有爽约过。
虽然很多员工都没少遭到张海文的批评,也许有过委屈、有过伤心,但坚持下来的人却不在少数。李哲从1998年公司成立时就在这里工作,如今已经整整13年。李哲说,“公司的成长业绩非常好,员工的工资收入和人生价值,也都会随着公司的成长而不断得到提高,这就是我们坚持下来的原因。另外,我们公司在整个东北三省所有建筑节能公司中,业绩、口碑、名气、影响力,都是最好的,我们还能往哪里走?”
除了老员工的留恋,还有很多大学毕业生的慕名而来。张海文有很多社会兼职,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他同时在吉林建工学院、长春工程学院、中国建设部干部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公司证券部经理康红梅介绍说,张海文讲课非常生动、幽默,还很有激情,现在公司的很多员工,就是当初听过张海文的讲课,毕业之后慕名而来的。
李哲介绍说,公司成立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8年2002年是起步阶段,平均每年的销售收入增长20%,利税增加30%;2003年到2007是发展阶段,每年的销售收入和利税增长率都在60%左右;2008年至今是腾飞阶段,每年的销售额都在翻倍增长,去年的业绩是1.5亿,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接近3亿元了,提前并超额完成任务,已不在话下。
张海文解释说,目前社会上做建筑节能的公司非常多,仅在长春就多达200余家,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多得都没法统计,但是上规模的企业却并不多,除了他的公司之外,吉林省还没有一家同类企业的年销售额能突破1亿元。他还保守地估计,他们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在全国同类行业中,应该能排进前五名。
如今的张海文,早已经不满足于停留在生产新材料、研发新工艺的起步阶段,他受工业节能服务的启发,独创了一整套建筑节能的服务体系,他称之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他的想法是,为所有业主提供最全面、最周到、最细致的节能服务,而不是“给建筑穿完棉袄就走人”的皮包公司。
期待转身
就在张海文的公司蒸蒸日上之时,他却萌发了退意。张海文为自己选择卸任总经理职位的时间节点是50岁,也就是说,现年48岁的他还有两年时间为自己卸任之后的公司再铺铺路。
目前,张海文还有两件心事未了,一个是上市,一个是与银行的深入合作。
为了上市,张海文从2008年就开始着手准备,至今已经准备了三年,并打算明年上半年申报在创业板上市。对于上市,张海文充满了期待,因为,如果一旦上市,他将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填补一片空白,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建筑节能服务公司。
另外,在与银行的合作方面,他也探索了很多年,目前,已经有个别银行专门为张海文研究出来的建筑节能领域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发了相应的金融产品。“如果这种合作能形成一种常态化,那么,即便我退休了,也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
如今,张海文急于想物色一位职业经理人,替他打理公司的日常事务,而他则可以专心致志地谋划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而不是深陷于具体的业务中无法自拔。“我就想静一静,这些年太累了。”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受苦的,即便受苦也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张海文说,“我已经是奔半百的人了,这个年纪的人,应该考虑一些生活上的乐趣了。”
张海文的“乐趣”颇有点与众不同。他的兴奋点,不在于环球旅行、不在于海边度假、不在于健身养生,而是写作。他想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把这些年来的思考和感悟整理成册,特别是把对建筑节能领域的理解和分析整理出来,以供他人参考和分享。
张海文说,“50岁之前我忙于‘下海’,那么,50岁之后我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从文’。”
(《东亚企业家》2011年9月刊 鲁江 杨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