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单位: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项目组成员:肖琳、张乐、卢志锋、陈柳婵、
张卓辉、翟梓茗
1.项目概述
本项目主要进驻“三所”,对“三所”青少年开展帮扶服务,通过法制教育、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等计划,从预防性、治疗性、发展性三个方面为他们提供服务,矫治“三所”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做好再犯预防,提高“三所”青少年回归社会的能力和信心,促进“三所”青少年顺利回归社会。
2.项目目标
总目标:
通过实施社工驻所帮扶项目,对“三所”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社会融入等,能够促进“三所”青少年的成功转化,帮助“三所”青少年顺利回归社会。同时,通过开展对“三所”青少年的分析、研判、预防、矫治等工作,能够总结形成重点青少年帮扶模式、成功经验和典型工作案例。
具体目标:
(1)项目的开展,能够促进接受个别辅导服务的“三所”青少年出现60%以上开始好转,有效降低“三所”青少年的再犯率,促进“三所”青少年顺利回归社会。
(2)项目依托团委、公检法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家庭、社区为中心,在青少年出所之后继续跟进,提供社会融入服务,构建起青少年回归的社会支持网络。
(3)通过对项目服务的总结提炼,制订精细化的帮扶工作指引,提出标准化帮扶流程和标准化帮扶结果,能够有效指导不同服务模式的帮扶工作,树立帮扶的服务品牌。
3.项目创新点
(1)服务地域的创新:目前,社工在重点青少年帮教领域的服务还是主要在社区内开展,我们项目大胆尝试,将工作战线前移到重点青少年较为集中的监所,在所内接触青少年、与青少年建立关系,从而提前链接起所外的帮教服务。
(2)服务手法的创新:采用“管教+社工+义工”刚性管理与软性帮扶相结合的模式,创新监所青少年帮教服务手法。
4.项目服务需求分析
(1)拘留所是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设置的,拘留所羁押的是受行政拘留处罚的人,拘留所最多只能拘留15天,其中青少年占被拘留总人数的40%左右,且因为拘留时间短,人员流动非常大,拘留所是东莞市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最为集中的地方。
强制戒毒所是公安机关依法通过行政强制措施,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生理脱毒、心理矫治、适度劳动、身体康复和法律、道德教育的场所,其中青少年占被强制隔离戒毒人数的30%左右。
(2)根据驻所帮教社工对被“三所”青少年特点和成因的分析,他们的不良行为类型复杂多样,主要集中在吸毒、卖淫、打架斗殴、盗窃等行为类型,而其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他们的不良行为要得到矫正,光靠青少年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专业的社工以专业知识引导和帮教,陪伴他们一起走出成长的灰霾。
(3)“三所”青少年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社会大环境对他们的接纳问题,回到原来生活的社区,一方面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拒绝诱惑,保持操守,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也会面临着社会部分人士的歧视,以及如何重新融入社区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他们很可能走上复吸的道路。
在不良行为青少年中外地青少年占有绝对的比重,而这部分青少年的流动性非常大,在社会上对他们开展帮教服务非常困难,一是他们的生活圈子相对隐蔽,很难接触到他们;二是他们对社工的戒心比较重,很难与其建立稳定的专业关系;三是他们的流动性非常大,很难进行长期有效的跟进服务。而如果不能够及时发现并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他们很容易受到一些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走上犯罪的道路。
5.社会资源支持
(1)项目与羊城晚报、东莞时报、南都网、东莞时间网等建立合作联系;
(2)作为进驻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的项目,中心为项目提供固定办公点和920平方米的日常服务活动场地,项目可以共享中心的专业志愿者和固定硬件设施;
(3)项目团队已在监所服务3年,在监所重点青少年帮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项目聘请在重点青少年帮教方面有丰富经验的香港督导,负责监督指导项目的运营;
(5)在市团委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已链接起重点青少年帮教和预防犯罪全国试点工作成员单位涉及的17家市直部门、各镇街重点青少年帮教专职工作人员以及禁毒社工。
6.项目具体实施方案
续表
7.项目产出和社会效益预期
(1)总结出一套精细化的监所青少年帮教社工服务模式;
(2)能够有效降低“三所”青少年的再犯率,促进“三所”青少年顺利回归社会;
(3)组建一支专业的“三所”青少年帮教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营造一个包容接纳的社会氛围;
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8.团队建设
9.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1)项目人员能力建设和流动性影响项目开展。
对策:定期团建、同辈督导、能力建设培训,提升同工综合能力。
(2)服务对象是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甚至犯罪的青少年,工作人员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对策: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防范技能,购买意外保险。
(3)在推进过程中会有预想不到的风险,影响项目的进度。
对策:每周例会制度、定期集体督导、适时调整项目的进度和方向。
(4)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该项工作,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对策:做好资源整合,利用团市委的资源,将城区四个街道团委工作人员纳入力量,做好协助帮教作用;整合团委的志愿者资源,建立固定的蓝天志愿者队伍,做好培训及管理工作,构建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机制。
10.项目运作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
可持续性:
(1)从项目硬件设施方面来看,项目的主要办公用品基本配备齐全,项目在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二楼有固定办公场所,这对于2013年项目的持续运作奠定了场地基础。
(2)从项目宣传方便来看,项目自2012年1月开始实施以来,通过博客、微博、QQ、电话、宣传单张等多方面对项目进行宣传,项目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3)在服务对象方面,项目经过三年的运作,在重点青少年群体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4)在志愿者管理方面,项目已发展了131名志愿者,并培养了一批志愿者骨干,在志愿者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一定经验,同时,莞香花岗位化专业化志愿服务也有了一批高质量的志愿者资源,有助于项目后期志愿者队伍的发展。
(5)在合作单位方面,项目实施以来跟团市委、“三所”、城区的各类学校、企业等合作方建立了良好关系,为后期争取资源、开展服务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可复制性:
项目主要在探索和实践社工驻所帮教服务,对于社工进驻拘留所、戒毒所、收教所,甚至是进驻看守所、监狱等监所场所开展帮教服务,都是一种经验的探索和积累,具有很强的复制性。
11.项目基本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