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时间:2023-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单位: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项目组成员:董金波、陈晓玲、曾航机、付佳荣、尹斌、郝小红1.项目概述本项目针对东莞的老龄化日趋严重,比重高达14%,显示东莞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任务非常繁重。据2014年东莞临终关怀项目调查统计,将近70%的被调查者不了解相关的临终关怀服务。

项目单位:东莞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

项目组成员:董金波、陈晓玲、曾航机、付佳荣、

尹斌、郝小红

1.项目概述

本项目针对东莞的老龄化日趋严重,比重高达14%,显示东莞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任务非常繁重。鉴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对于死亡的避讳的缘故,绝大多数的危重患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关怀就悄然离世的社会现象越趋严重。

本项目通过联合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危重病人家属、志愿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为长期卧床长者、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身心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等方面,以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受到尊重,心理得以安慰,让其少一份遗憾,多一份尊重;少一份痛苦,多一份圆满!帮助其亲友、医护人员等平稳过渡分离创伤,恢复身心平衡,让身心健康得到有效维护。

项目方式主要是:危重患者的心理关怀;患者亲友团体辅导、危机干预、个人心理辅导;社会宣传及生命教育等。

2.项目目标

总体目标:

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命质量,能够无痛苦、舒适、安详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为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同时使危重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保护和增强。

具体目标:

(1)45名以上卧床长者或危病长者得到陪伴与关心,并且70%的服务对象能够接纳死亡的事实。

(2)照顾者照顾能力及家属压力舒缓:75%参与项目工作坊及培训的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得到提升,80%的患者家属的压力有明显降低。

社会大众对正确生死观、关爱与尊重生命观念的认识程度:70%的项目服务活动参与者提升对正确生死观、关爱与尊重生命观念的认识。

3.项目创新点

(1)四年多植根社区的服务基础,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项目专业升华服务。

(2)重点提升卧床长者以及危重长者的晚年生活质量,通过资源链接提升生活质量、生命故事回顾、邻里志愿者网络建设、愿望收集等方式,实现让长者尽量降低痛苦、宁静祥和地完成生命历程;通过心理咨询、家属支持小组等减轻家属面对家人病重或死亡的焦虑情绪、照顾压力;针对社会大众开展死亡教育,让社会大众更好地了解生命、欣赏生命。

(3)建设以社工为主,医生、心理咨询师、核心义工为主的项目团队,实现团队成员多元化服务全面化,增强团队服务能力。

4.项目服务需求分析

据研究统计,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占10%的比例,而东莞的老龄化也日趋严重,比重超过14%,东莞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任务非常繁重。但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对于死亡的避讳的,绝大多数的危重患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关怀就悄然离世。

目前政府在这些人群中的扶持、关注是不够的,据调查统计中国现有临终关怀服务主要以香港、台湾、北京等地为主,具有局限性,尚未普及。而东莞关于临终关怀的服务机构或是组织几乎没有。据2014年东莞临终关怀项目调查统计,将近70%的被调查者不了解相关的临终关怀服务。

据2014年度东莞临终关怀项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被调查者对临终关怀服务表达需求,61%的被调查者愿意接受临终关怀护理服务,77.2%的社会大众希望通过临终关怀服务培养正确的生死观,70%的社会大众希望能减轻患者的心理恐惧。在调研群体中,有接近40%的被调查者认为“临终关怀”服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需要有更大的推广、宣传和普及。

生命需要尊严,在一个人生命的最后,尊严更显得重要,给临终者以关怀与支持,减轻其临终的恐惧与痛苦,提高其临终期生命的质量,是维护临终者尊严的最佳选择。

5.社会资源支持

(1)南城18大社区提供场地、饮用水、桌椅等资源。

(2)南城社会事务办、团委、志愿者中心宣传物资与平台。

(3)鹏星驻南城各服务点的社工团队支持。

(4)星扬义工服务中心提供志愿者资源。

(5)多年服务积累的与南城多家单位的良好合作:东莞展览馆、西平彩怡百货、南城凯德广场等免费提供场地支持,千年虹美容美发学校、小薇新娘婚纱摄影公益提供服装租借和化妆服务,尚宽律师事务所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

(6)与包括普济医院、康华医院、南城医院、南城社卫中心及各下属各社卫服务站等医疗资源。

6.项目具体实施方案

服务计划一:项目宣传活动

目的:提升社会大众对正确生死观的认识,倡导关爱与尊重生命的观念,提升社会大众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认识。

服务人数:开展活动10场,约500人次。

服务计划二:义工团体辅导

目的:针对参与项目的人员开展团体辅导,以提高应对死亡、恐惧、创伤等危机干预的技能和护理技能,以及面对死亡的心态调整和心理支持。

培训人数:开展培训10场,至少20人/场。

服务计划三:关怀探访

目的:通过关怀探访活动协助患者理性面对生命危机,增加安全感、归属感、重建原有的控制感。为患者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减轻心理压力与不合理情绪。

服务人数:100人次。

服务计划四:生命意义教育

目的:扩大项目服务的意义,宣传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深化项目服务的意义。

服务人数:开展活动10场,约300人。

服务五:小组治疗

形式: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协助服务对象缓解情绪,以及改变对生命的态度,提高对生活的热情,进行无遗憾的生命旅程。

服务人数:开展3个小组,每个小组3节,共9节,服务人数80人次。

服务六:个案心理辅导

目的:针对部分临终服务对象心情焦虑、害怕、忧郁、孤立、埋怨等情绪,给予疏导,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服务人数:开个案45个,200人次。

服务七:家属心理关怀辅导

目的:给予患者心理关怀,减轻压力,消除恐惧、逃避、分离创伤等心理情绪。同时,协助接近重大疾病的人群坦然面对亲人的离世。

服务人数: 50人次。

服务八:宁养项目总结展示

形式:通过舞台展示或摊位展示的方式,向用人单位、社区居民、同行展示项目服务成效;同时对专家顾问、志愿者进行嘉奖,肯定他们的支持与付出。

对象:合作单位、社区居民、同行。

7.项目产出和社会效益预期

(1)社会大众对正确生死观、关爱与尊重生命观念的认识程度:70%的项目服务活动参与者提升对正确生死观、关爱与尊重生命观念的认识。

(2)社会大众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认识程度:70%的项目服务活动参与者提升对正确生死观、关爱与尊重生命观念的认识。

(3)个案案主对死亡的接纳度:70%的案主能够接纳死亡的事实。

(4)学习情绪疏导的技巧程度:70%的案主学习情绪疏导的方法,能处理自身的情绪压力。

(5)个案服务目标达至情况:80%以上的案主的服务目标得到改善。

(6)照顾者照顾能力改善程度:75%参与项目工作坊及培训的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得到提升。

(7)压力减缓及情绪处理能力提升程度:70%的参与工作坊及培训的患者照顾者提升自身的情绪处理能力及压力舒缓能力。

(8)临终亲人的善后工作处理能力提升程度:75%的参与工作坊及培训的患者照顾者提升对亲人的善后工作处理能力。

(9)受益者接受帮助后的心理改变:30%左右的服务对象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

(10)公共媒体对临终关怀的关注:媒体报道10篇。

8.团队建设

9.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1.受益人群不接受。对策:以四年南城社区服务经验,链接社区居委、社区有影响力人士等为媒入户服务;通过广为宣传、进医院,发资料,做公益宣讲,初步建立起公益人群的信心与勇气。

2.社会支持欠缺。对策:动员东莞电台、东莞阳光网等媒体参与,发动更多的热心人士参与。

3.技术人力不足。目前的角度以心理咨询为主,医疗护理、社会服务等方面,依托康华医院、市普济医院、社卫中心等机构,实行强强联合,共同推进的方针。

10.项目运作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

可持续性:

(1)需求持续性:东莞的老龄化日趋严重,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临终关怀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2)社工、医疗、心理咨询师、核心志愿者等的专业技术在临终关怀方面随着实务的持续,专业服务能力将持续增强。

(3)社工作为中坚力量,发挥平台作用,南城明确将持续购买社工服务。

可推广性:

(1)政府资助、社会专业组织实施模式,社会义工组织的支撑方式,整合社会资源投入,将设置固定的服务点,逐步扩大项目的服务范围,提供更加适合服务使用者需要的服务,连接医院的资源开展服务。

(2)在宣传方面,项目的宣传渠道、力度大大增加了社会公众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认识与接纳。扩大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接纳与认可,需要不断持续的努力。

(3)目前招募志愿者,已经形成了一部分的骨干志愿者,成为项目持续开展的重要力量,实现了“助人自助”的理念。团队建立需要有骨干部分以及新的血液加入,所以持续招募志愿者以及吸纳社会资源是项目实施的关键之一。

(4)与服务单位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了项目的持续、顺利发展,项目服务更加符合受益者的需要。目前逐步实现与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项目服务的效益。

11.项目基本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