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的运作是个系统工程,但在这个系统工程里面存在着诸多的关键环节,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这些环节并聚焦某一个环节就能引爆整个新品运作的系统能量,保证新产品成功地快速进入市场。
一、价格攻略
新产品的价格设定是新产品运作成功的根本,必须根据具体的市场资源环境、竞争环境、市场基础对新产品的通路价格设定采取不同的价格攻略。具体的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高价高促
这种攻略适合于竞争环境相对较弱,市场资源环境和市场基础、地位具有明显优势的企业,也可以说是企业的主体成熟的市场。因为具备上述的条件的市场,通过“高价”既能树立企业与企业产品的形象,又能给新产品的通路价格预留足够的空间,延长了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同时,高价增加了通路成员的利润对通路成员产生极强的拉动力、诱惑力。但值得提醒的是这种攻略必须把握一定的度,否则会给你的对手铺路;“高促”是通过高价实现营销资源的整合,从而把这种资源以促销的形式“砸”出去,迅速地产生市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因为价格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产品不是越便宜越好卖而是让人觉得占了便宜才好卖。
2.托底定价
当企业在具体市场不占据市场资源与市场地位优势的时候,也可以说这些市场是企业的薄弱市场。因为企业的新产品在此类市场里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且阻力较大,如果采取高价高促的攻略会使新产品推广的整个过程遇到层层的阻力,甚至被二批或零售拒之门外而导致新产品夭折。这种条件下,通过对具体市场的竞争品价格分析,减少所推新品的环节性、设定性加价以合理或较低的通路利润策略将产品推向市场,提升通路成员对新产品价格的认可度、接受度,进而使该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因为二批或终端零售商只对两类产品感兴趣:一是能够带来高利润的产品;二是周转速度比较快即消费者容易接受的产品。
二、渠道攻略
营销之争就是资源之争,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渠道和消费资源之争,而渠道资源是新产品进入市场首要拼抢和占有的资源。可以说,渠道选择是新产品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合适的、正确的渠道是新产品成长、成功的保证,企业在对新产品进行推广时必须结合具体市场的渠道特征、竞品对渠道资源的把控和占有情况、自身对渠道资源的占有现状,采取相应的渠道定位和开发策略,具体有以下两种攻略:
1.广种薄收
在通路深耕和深度分销之下,渠道资源已经被瓜分、破坏到了极点,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或企业的新产品很难轻易找到渠道空间或切入点,很多企业要么是强忍刮骨之痛,掷重金强行进入自己并不占优势或者并不划算的渠道网点,结果是进入渠道之日就是企业或企业产品退出市场之时。如果企业能够认真地分析,没有相对的渠道空间和优势,也找不出渠道集中的突破口,采用“广种薄收”的渠道选择、开发和推广方式,以新产品外在或内在的品质对消费者有足够的拉动力为前提,对新产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采取“广种”策略,既能避开强势竞争对手的打压又能让新产品植入适合生存的市场土壤,省去在二批或终端死缠烂打的时间,广泛地寻找机会和空间使新产品迅速在“面”上铺开并占据优势,就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
2.渠道接力赛
在新品推广时,大部分企业只考虑自身的固有资源,即市场基础、市场地位、产品力、团队力,而忽略了对外界资源的分析和利用。如企业寄希望于通过自身的实力和能力完成对所有目标渠道网点的覆盖,就采取四面出击的战术,结果不是出现资源不济就是树敌太多而退却。实际上,企业完全可以采取“渠道接力赛”的攻略:即在一定的区域内选定一家具有网络覆盖能力的分销商或大二批,通过协议的形式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企业在财力、智力对他们支持的同时借助他们的运力、网络控制能力来完成新产品的推广。这样既可以弥补经销商势单力薄的缺陷又可以迅速完成推广,何乐而不为呢?
三、营销团队攻略
1.重奖之勇
现实中,企业为了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形势,把所有的、能够投入的资源几乎全部用于市场上,而关注企业内部员工尤其是营销团队的少之又少。甚至把大把大把的钱烧在市场上也没有拿出一部分用于团队激励。在物质主导的时代,我们不能在认为经销商唯利是图的同时忽略了我们的营销团队的物质性利益驱动。对于目前并不是十分富裕的营销人员来说,企业推广新产品时拿出一部分费用用于对营销队伍实行专项奖励,让新品推广时做到利益共同体的一致性,我们的一线战将们才能去舍身“炸碉堡”,才能使营销团队释放出最大的潜力与能量,企业也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2.榜样之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做什么工作首先做出样板,然后推动整体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摸索出成功的模式而且还能够避免打击整个团队的作战士气。推广新产品的过程本身就是个摸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如果过长或太坎坷,很多人就会因为信心不足而过早地散布失败的信息,这种局面绝对会导致新产品的推广半途而废。在企业新产品推广时,从营销团队中精选出“尖刀兵”并成立新产品推广“尖刀队”,然后进行单独的专项训练,让他们在推广新产品时走在市场的最前面,不仅鼓舞着整个营销团队还能爆发出榜样的力量。这样不仅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更是“磨刀不误砍柴”的基本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