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危机感倒逼下的颠覆式创新

危机感倒逼下的颠覆式创新

时间:2023-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犹太圣经《塔木德》说:“世界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4.军队的洗礼,强化危机感下的生存以色列实行的是全民服兵役制度,所有国民成年后都需要先当兵后上大学,在部队里,他们接受了更为深切的危机教育和专业训练。以色列人的危机感是深入骨髓的,无以复加。以色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全球影响力,无疑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奇迹。

犹太圣经《塔木德》说:“世界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而当上帝、耶稣基督、真主安拉聚集在同一块土地上的时候,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任何地方能像耶路撒冷这样,令人如此着迷,并充满了矛盾与冲突。除“圣城”耶路撒冷外,以色列还有一座城市也在同样深刻地影响着全世界,这就是“浪漫之城”和“创新之都”特拉维夫,虽然它们相距很近,却又是那样的不同,从一个维度看它们毫不相干,从另一个维度看,却又是那样的一脉相承、互为作用。

以色列是一个只有 830 多万人的小国,但以色列年人均 GDP 已超过 35000 美元(美国年人均 GDP 约 30000 美元),在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 90 家,仅排在美国和中国之后居世界第三,数量超过整个欧洲国家总和,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这个国家强大的创新力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一位中国企业家在考察了以色列以后做出了如下思考:

1.信仰的力量,让人的内心变得强大

在这个地球上,恐怕很少有几个民族对待自己的信仰能如此笃信不疑,并以此作为终生最大的精神支柱,从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如此强大,并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和人生目标。

2.家庭的启蒙,让孩子从小学会爱人如己和自强不息

以色列犹太人,在家庭启蒙教育上非常成功。父母不仅让每个孩子从小就认识到学习知识是快乐的,而且每个成年男人都热爱自己的家庭,并尽最大可能在工作和发展事业的同时,愿意花很多时间陪伴孩子并言传身教。以色列几乎所有的孩子,无论是在富贵还是贫困的家庭,从小就得到了爱人如己和自强不息的启蒙与熏陶。

在以色列整个国家,你几乎看不到任何一名犹太人在街上乞讨,他们坚持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工作,创造出价值和活得自强、有尊严。

3.价值观教育,敢于挑战权威

如果说犹太人的家庭启蒙,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爱人如己和自强不息,以色列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则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敢于挑战权威的价值导向和理念。

以色列的各类学校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几乎所有的老师,都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已有的知识、观点、理论,甚至是定律,提出怀疑。在怀疑的同时,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的分析、看法和新思维。在打破权威、表达真我、发现新价值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以色列的青少年从小到大,逐渐在思维上就储藏了足够多的创造性能量。

4.军队的洗礼,强化危机感下的生存

以色列实行的是全民服兵役制度,所有国民成年后都需要先当兵后上大学,在部队里,他们接受了更为深切的危机教育和专业训练。让每个人直接意识到,自己的国家所处的环境是多么危险,危机时刻存在。

以色列人的危机感是深入骨髓的,无以复加。以色列国土上几乎每天都可能受到火箭弹的攻击,真实的安全威胁就在身边,这倒逼着他们研制出像“铁穹系统”这样可以精准拦截导弹的超一流武器系统;而这些在部队里获得很多创新成果的人,在退伍回到商业社会后,大多从事的是最新技术、最新产品的研发,然后将新技术卖给美国著名的大公司,也有自己发展起来后到美国上市的,通过以色列的创新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在全世界销售。

5.务实的文化,寻找生命的真谛

在以色列大街小巷和马路上,几乎看不到任何与奢华有关的视觉物件,从建筑,到大街,到汽车,到人们的穿着,处处看上去倒很像是在中国三线城市的样子,这与年人均 GDP 超过 35000 美元的数字相比,简直就是太寒酸了,但这种务实的文化,正是以色列人非常厉害的地方。

在大街上、商店或餐馆里,你从以色列人的表情中分明能够读出,他们似乎更接近于发现了生命的真谛。以色列国民普遍生活得非常朴素,几乎看不到任何炫耀的言行。

6.能量的浓度,汇聚和激发创新的激情

以色列拥有 38000 名科学家,人均比例世界领先。在佩雷斯中心,以色列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阿隆教授,在分享中再三提到了“做一个勇敢的挑战者”对以色列人的重要性。

而在特拉维夫,到处弥漫着真实而触手可及的创业公司,还有众多的孵化器、风投公司,其创新的浓度完全不输给硅谷。

它和美国硅谷最大的不同是:以色列人的创新,是基于一定要化解威胁、解决问题、增加安全感为内因与动力源头,以信仰为用之不竭的能量,核心因素是“被逼”。而硅谷的创新,则是以实现个人的伟大梦想、为了改变世界,进一步凸显优势、彰显自我价值作为强大驱动力,核心因素是“寻找自我”。

但无论怎样,这两股力量均在强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科技、经济和趋势的发展,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来说,我们可以从学习、接纳,甚至是因地制宜地模仿、借鉴开始,坚持久了,找到自身的特质和独特优势,我们完全有机会在追赶中实现局部超越。

创新需要土壤。毕竟创新和创业的成功概率比较低,常常是九死一生。无论是美国硅谷的创业者,还是以色列的青年创客。他们的心态一般是比较轻松的,并不惧怕失败。

可以这样描述,所有硅谷和以色列的创新项目都是以颠覆传统行业为出发点的。中国的传统行业,这些年发展得比较顺利,这和中国近期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有关系,不一定是自己有多强大;走出去到国际上 PK 一下,绝大多数会铩羽而归;国外的企业巨头进入中国,也因政府保护等原因,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如果真的完全开放市场,中国还有 BAT 三个巨头存在吗?在硅谷新技术、新产品里,IT 和互联网仍是主流;近期,大数据、医疗健康、机器人等行业更加热门了。

“创新是少数人的需求,大多数人没有这个愿望。”创新需要氛围、需要集聚、需要浓度才能发生质变。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观察,以色列的初创项目大多是技术驱动型的创新项目;而中国的初创项目大多是应用驱动型的,或者说服务创新,不是技术创新。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以色列市场狭小,技术研发力量过剩,需要大量输出;中国市场大,人口多,满足内需是主要目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这么多年,有些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我们当然也需要输出产能,钱多了也需要对外投资,这个趋势谁也挡不住。以色列人很务实,走在街道上,看不出谁在创新。而在中国,创新都写在报纸和每个人的脸上了。

以色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全球影响力,无疑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奇迹。毫无疑问,犹太人在过去两千年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即便是在 1948 年复国后,也是强敌环伺,再加上整个国家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给犹太人的生存与安全带来很大挑战,令每一个犹太人的内心都充满危机,而这种残酷的环境,逼迫他们必须更倚重犹太人自身能量的挖掘与表现。

正因为以色列整个国家几乎没有任何可依赖的自然资源,又面临强敌环伺,犹太人的生存意愿被彻底激发起来,让他们意识并相信,只有通过强化教育水平、提升人的学习力和自身能量,才有主动权。

在这些基础上,犹太人又通过政府的制度层面,建起了立体的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业机制,使创业与创新成为以色列这个国家和犹太民族在极致专注信仰下的主流文化和在青年精英中的时代风尚。犹太创业者由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等,造就了他们热爱创业、勇于拼搏的共同特点。由于犹太民族的特殊性,他们的身体里就流淌着创业的 DNA。

在历史上,由于战争等原因,犹太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分散到世界各地,其身份都是“外来移民”。他们需要生存,有挣钱养家的需要,这种被称为“生存型创业”。无论是早期流散在外的犹太后裔,还是以色列复国后的犹太移民,面对的都是一种从头再来的生活,而创业是能够让他们“绝处逢生”的机会。以色列“连续创业者”的比例是 10%,是硅谷(5%)的 2 倍,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根植于犹太文化及教育中,对有所成就,力求卓越的社会肯定的动机。

在以色列,绝大部分人只要过了 20 岁,就尝试着到外面的世界去挖掘机会。他们从不惧怕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也不担心和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打交道会发生什么麻烦。到 35 岁的时候,这些以色列人就已经游历过 12 个以上的国家。他们叫“Go far ,stay long ,see deep”。就是说走得越远越好,非常深入地去体验当地的生活。以色列人的思维并不喜欢跟风,而更愿意另辟蹊径,因此他们并不是在同类的软件中不断地烧钱拉流量和竞争,而更愿意在垂直细分领域中突破,寻找新的价值洼地,发现或者开发新的客户需求。

以色列还有一个文化性格特点,叫 Chutpah 精神,就是挑战权威、非常放肆的民族,厚脸皮、非常自信、自以为是,以色列人恰恰认为 Chutpah 精神是他们创新背后最大的动力,每个人都可以挑战名人和各类权威。他们勇于挑战的背后,是他们勇于试错不怕失败并包容失败的心态。犹太人认为每一次创业与创新都是一种风险试错,而他们更看重的是创业可能带来的获得,而非失败可能带来的损失。他们没有成王败寇的理念,而是将失败作为成长的方式,持续坚韧不拔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困难。也因为民族的历史遭遇,使得犹太人明白成功来之不易,并允许失败的存在,家庭、社会对于个人的失败也不会进行过多的批判。在这种情境下,年轻人能够以轻松的心态去尝试新的事物,对于失败也相对平和并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以色列人有着不知满足、追求极致的创新精神。以色列人一直保持着犹太文明的特征——怀疑和争辩,他们的思维方式是“解释、反解释、重新解释、反对性解释”这样一种开放型、充满善意的争辩文明,这恰恰又符合了互联网思维,他们永远在寻找哪里错了,哪里是痛点,哪里可以做得更好,他们不畏惧艰难,愿意不断挑战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极致的产品和体验。

当然,除了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因素外,人才的汇集也是以色列能够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色列的开国人士是曾经分散流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后裔,这些犹太后裔在开创新国家之前,就已经在商业与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杰出的成绩。犹太裔学者 Tsvi Vining 提出,创业国度的现象与精神,不仅始于以色列复国,更是贯穿着整个犹太经济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安逸的国家难以产生创新,因为没有动力。犹太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他们却坚忍不拔,能时隔 2500 年后复国。尔后战争不断,一直处在动荡之中,强敌环伺,他们只有不断进取,构建自己的卓越优势,才能够生存和立国。磨难给予以色列的不是打击,而是持续地成长和进化。也让他们懂得如何去理解和使用时间和生命。

以色列人有这样一个词——“davka”,一个无法翻译的希伯来语词汇,大意是“尽管有人‘揭伤疤’,也要打个翻身仗”。这好像在说:“你越是攻击我们,我们就越是会成功。”长年的战争和义务兵役制,也使每个以色列人都受到了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培养了他们果断、勇敢的品质。

以色列那么好,有谁捷足先登了呢?

海外互联网大佬纷纷抢滩:

苹果:2011 年收购了以色列闪存公司 Anobit Technologies。2013 年,苹果又收购了 PrimeSense Ltd,该公司的技术是第一代 Kinect 体感控制器中 3D 传感的基础。2014 年 4 月,苹果收购以色列摄像头技术公司 LinX 金额约 2000 万美元。

Facebook:收购以色列应用开发商 Onavo,交易的金额在 1.5 亿~ 2 亿美元。

微软:2014 年 7 月决定以约 3.2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色列云安全厂商 Adallom。

中国的互联网大佬也不甘落后:

百度:2014 年底,百度和中国平安注资以色列风投 Carmel。Carmel 风险投资公司是以色列的私人证券集团 Viola 的一部分,管理资本超过 8 亿美元。百度还曾向以色列视频捕捉技术公司 Pixellot 投资 300 万美元。

阿里巴巴:2015 年 3 月,阿里巴巴数千万美元投资以色列风投 JerusalemVenture Partners(以下简称“JVP”)旗下基金。JVP 是以色列知名风险投资集团,目前所管理的资金规模约为 10 亿美元。JVP 在网络安全市场进行了几笔成功的投资,包括 2015 年在纳斯达克 IPO(首次公开招股)的 CyberArk Software。JVP 还投资了安全创业公司 CyActive,CyActive 后被 PayPal 收购。此外,还投资了 CyOptics 和 XtremIO。CyOptics 被美国半导体制造商 Avago 以 4 亿美元收购,而 XtremIO 被 EMC 以 4.3 亿美元收购。2015 年 1 月,阿里巴巴投资了以色列二维码创业公司 Visualead。

奇虎 360: 2014 年底,360 计划设立一只全球性前期投资基金“360Capital-IoT Fund”,投资重点放在中国、美国和以色列,目标规模为 6000 万美元,用于投资物联网公司。360 过去一年多在以色列进行几笔投资,包括投资于该国两只主要风投基金 Carmel Ventures 和 JerusalemVenture Partners。奇虎 360 还牵头了一轮对以色列图像识别技术公司 Cortica 的投资。此外,360 至少已对以色列初创企业进行了两笔投资:一笔是对手势控制技术公司 Extreme Reality Ltd.的投资,另一笔是对即时通讯应用商 GlideTalk Ltd.的投资。

红杉资本:2015 年 1 月 16 日消息,据 Re/code 消息,以色列群组视频聊天移动应用 Rounds 周三表示,已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到 1200 万美元,红杉资本领投,三星旗下风投公司 Samsung Ventures 以及 Verizon Ventures、Rhodium 等现有投资方跟投。

李嘉诚:通过其个人名下的维港投资,投资了逾 25 家以色列公司,其中一些公司大获成功,比如 Waze 就被谷歌(Google)出价 10 亿美元收购。

活跃在以色列的中国投资者,还有复星(Fosun)和中国光大集团(China Everbright)、联想、小米和华为等投资于科技和医疗领域,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中国高净值投资者也对投资以色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他们看来,投资以色列似乎是当下的热门。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家族办公室乃至大陆煤老板都在将个人财富的一小部分投资到以色列。

中国市场广阔,同时在中国政府高度鼓励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更多中国资本向海外寻找创新技术,因此中国成为以色列一个重要的海外资本来源。根据 IVC 的统计数据,以色列每一个来自欧洲的投资者,对应了 10 个来自中国的投资者。中国至今已经投资了 80 多家以色列高科技创业公司,相比 2011 年增加了 88%。

根据以色列经济部粗略计算,中国在过去三年对以色列的投资额从零上升至 40 亿美元,特别是中国巨头 BAT 开始深入布局以色列高科技创业公司及基金公司,并成为美国投资者的强劲对手。诸多以色列创业者也越发开始关注中国市场,尽管存在诸多文化上的差异,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交流与合作,未来预期还会有更多动作。

以色列创新如此强大,那么究竟有什么推动人类进步的发明创造呢?

“视觉码”让一切更美

二维码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每次拿起手机扫描时,总觉得在一幅精致的海报上,黑乎乎乱糟糟的二维码显得如此突兀又违和。商家的 logo 通常会机械地内嵌在二维码中,完全没有统一的品牌美感。

“视觉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图像处理和识别技术,“视觉码”可以将传统二维码中近 70% 的色块抹掉,取而代之的是自己选择的图片或设计,从而生成一种近乎无形的二维码,只剩四角的方块提示你:“嘿!我是二维码。”

“视觉码”的技术能够将任何图片、照片或广告转化为一个具有视觉效果的绚丽二维码,既保存了 75%的原设计,同时能够轻易被任何 App 中有的二维码阅读器所读取。这类二维码主要是为市场营销人员和广告商设计的,方便他们利用二维码更好地进行品牌营销。

用以色列反火箭技术在线卖家具

以色列铁穹工程(Iron Dome)是一项可以在空中拦截并摧毁火箭的复杂机械、软件和计算机程序设计法技术的结合。但是,你能想象这样一个导弹防御技术的分支,也可以用来出售家具吗?Cimagine 是一家以色列初创公司,它研发的网上购物软件可以让人们拿着移动设备在家里行走,从屏幕上看看某款正在出售的沙发或咖啡桌,摆在每个房间里会是什么样子。这个智能手机或 iPad 系统结合了现场图像和家具的 3D 画面,展现摆放上你能买或不能买的东西之后的真实景象。

海上数据分析专家

Windward 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提供并分析世界海上相关数据的公司——每天要分析超过一亿多的数据点。据这家公司介绍,海洋是一片还未经开发的“荒地”,这是现存的最后一个模拟市场,它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庞大比例——90%以上的世界贸易都是通过海洋运输的。

从 30 秒超级充电器到传送药品到大脑

这款充电器只是快速充电技术的一个使用原型,仅支持三星 Galaxy 4 手机。StoreDot 的神奇产品都基于同一种技术:纳米点。纳米点技术不仅打破了原始电池的充电界限,也给显示屏领域带来革新。在纳米点技术的帮助下,StoreDot 研发出可弯曲、透明、超薄的显示屏,并且这些屏幕将比现有技术产生的屏幕更加节能。StoreDot 公司试图将纳米点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由于此技术使用生物原材料,生成物无毒无害,并且生成品可用于药物运输,因此通过精细操作就能将药品传送到大脑的特定区域。

看了那么多以色列的创新,我们最后还是要回顾一下以色列互联网时代和我们最相关的一个创新:ICQ。我们每天用的 QQ 最早称为 OICQ,模仿美国的 ICQ 研发出来的。而 ICQ 诞生于 1996 年,是以色列几个年轻人研发的,是全球最早的即时通信工具,辉煌时期曾拥有几亿的用户,但其最初只有英文版。1998 年马化腾模仿 ICQ 推出了中文版 OICQ,结束了 1998 年期间 ICQ 对中国即时通信工具的垄断,并最终将 ICQ 挤出了中国;OICQ 占领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然而在 1999 年,ICQ 的东家 AOL 发来律师函,要求腾讯停止侵权;2000 年,OICQ 退出舞台,QQ 进入大家视野。腾讯如今是国内 BAT 成员,其市值约 1500 亿美元,旗下涵盖了影视、游戏、智能家居等服务。而随着 MSN、Skype 的诞生,ICQ 被挂牌出卖,在很多国家 ICQ 也已经淡出人们视野。但其实如果没有 ICQ 怎么会有今天的腾讯帝国呢?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发现以色列技术有如下几个特点:

1.解决客户的痛点,从小处切入,但具备巨大的推广前景,而且很多是颠覆式创新;

2.创业模式大部分是技术驱动,而不是产品或服务模式驱动;

3.创业的领域大部分集中在高科技、医疗领域和互联网方向。

较少对商业模式进行深度探索,这是以色列互联网行业的典型特征之一。与国内如火如荼的创业相比,以色列的创业和创新似乎更“硬”。现在中国很多人谈创新创业,谈互联网+,更多地在进行产品和商业模式的探索,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非常激烈,在创新方面更多地是寻找和照搬国外的创新模式。很多企业就是做个 App,拉一笔风投,然后利用中国人多市场大的特点,迅速扩张,但在技术上很少有突破性的创新,这也是中国未来非常令人担忧的地方。我们更多的还是走在形式上的创新创业,互联网+,被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所蒙蔽,没有发掘出真正创新的力量。当烧钱大战偃旗息鼓的时候,真正留给国人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也许在远古的时代,一个弹丸小国,在世界的舞台中掀不起什么波浪,但今天的世界早已不同,国家的进化一刻都不曾停歇,而互联网时代是一个 n 次方传播速度的快速时代,任何一个分叉都可能和历史错失万里。互联网固然鼓励试错,但它鼓励的是整个世界的试错,而对于真正走错路的人,必然会谬之千里,甚至转瞬即逝。世界不再会被占领,不再会被拥有,而是要被颠覆,而后再融合与进化,只看在最终的世界中拥有谁的基因而已。我们都不愿意成为时代进化后回首往事的大猩猩,我们都希望成为明天的人类,所以我们只有适应时代,构建出自己符合时代发展的基因,在进化之旅中颠覆别人的世界,最后才会创造我们真正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