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
1.1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⑤乎?”
注解
①子:《论语》“子曰”的“子”均指孔子。②习:实践。③说(yuè):同“悦”,高兴。④愠(yùn):怨恨。⑤君子: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也指在位的人。这里是指前者。
译文
孔子说:“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能够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实践,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看自己,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但是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感悟
此为《论语》之首章,讲述了儒家所说的为学之道的三个层面。
“学而时习之”,不宜解读为“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应当时常温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将“习”解为“鸟数飞也”。这大概符合孔子的原意。孔子教授弟子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书本,孔子也并非只是舞文弄墨的老夫子。他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并不逊色于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不仅涵盖了《诗经》、《尚书》、《易经》等理论性课程,同时也包括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等实践性课程。它们大致涉及今天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部分内容。对于这些教学内容,非实践不可。“纸上读来终觉浅”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只有将自己所学,按时实习,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哲学角度讲,即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孔子学琴于师襄的故事。师襄是鲁国的乐师。孔子从师襄那里学了一首曲子,练了十日。师襄认为可以换下一首曲子。但孔子不以“习其曲”为满足,还要得到演奏技巧,得到气质神韵,还要得到创作者的为人,直到推测出此曲为周文王的作品才肯停歇,使得师襄“避席再拜”,以表自己的钦佩之情。这个故事生动刻画了孔子对于“学而时习之”的践行。若能体会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熟练掌握,则会获得油然而生的快乐。人人都可体会这种快乐,只需行动即可。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看自己,这是另一种快乐。想古代交通并不发达,友人从远方而来,定是跋山涉水、风尘仆仆。此种真情,怎能不令人感到快乐。难怪诗仙李白会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这样的诗句来吟咏友谊。“人不知而不愠”则是说学习、实践达到一定的境界,则能做到心平气和,不会因为他人不了解自己而感到不快。换句话说,也就是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本章开宗明义,第一个层面强调学而有所得的个体快乐;第二个层面上升到与朋友交往的社会性快乐;第三个层面升华为与人交往但坚持自我尊严与价值的快乐。倘若人人依此找寻快乐,那快乐便容易找寻,也比较高尚,而并非只有物质刺激、感官享受才是快乐。
1.2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③犯上者,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解
①有子:即有若,孔子的学生。②孝:指子女敬爱父母;弟:同悌(tì),是指弟弟敬爱兄长。孝、悌都是儒家的伦常。③好:喜欢。④鲜(xiǎn):少。⑤本:根本。
译文
有子说:“做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的,这种人少有;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这种人从来没有。君子专心致志于为人的根本,根本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感悟
“仁”是孔子全部学说的核心思想。本章主要论述“孝悌”是仁的根本。有若认为一个讲孝悌的人却喜欢冒犯上级,这是少有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道”就产生了。孝悌是“仁”的根本。有若所言,即孔子心声。“孝悌”本是家庭内部美德,孔子将其上升到社会道德层面,在当时这是一进步思想。今人阅读《论语》,应关注为人“孝悌”者少有“犯上作乱”的提法的时代局限性,更不可相信仅凭“孝悌”就可国泰民安。当时周天子实行分封制,整个社会政治形态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上,诸侯与天子之间就是父子或兄弟关系,所以孔子才说为人孝悌者少有犯上作乱。
“孝悌”这一理论贯穿《论语》全书。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高寿),一则以惧(寿高)”。“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里的关键点不在于不能远游,而是不让父母担心、挂念。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闵子骞遭后母虐待,寒冬腊月,后母仅用芦花给子骞做了过冬的衣服,却为其亲生儿子做了暖和的冬衣。后来子骞为父亲驾车,父嫌其慢,挥鞭斥责,衣服破处芦花飞出。父怒,欲赶走其后母。子骞跪求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母被孝道感动,从此全家和睦,其乐融融。孝道不仅贯穿于整个儒家学说,也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汉代选拔官吏的察举制中,孝廉就是重要的一科。可以说“孝”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世对于孝道的褒扬,对于不孝的贬斥均源于此。
1.3子曰:“巧①言令②色,鲜矣仁③!”
注解
①巧:好。②令:善。③仁:仁德。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虚言假色,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感悟
朱熹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这是孔子对不仁的解读。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提倡先做后说,轻言语,重躬行。孔子对于花言巧语、言不顾行的人十分厌恶,《论语》中反复提及,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也直率表示:“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可见孔子注重的是表里如一,提倡君子刚毅木讷,强调言行一致。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之一,值得继续传承。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出行,到了虎圈。汉文帝问了有关禽兽的各种问题,主管此事的上林尉无法回答。看管虎圈的啬夫却上前侃侃而谈。汉文帝大悦,欲越级提拔啬夫,张释之从旁劝阻。张释之首先以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为例,说明长者均不善言辞。然后翻出“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说法,以秦国为例:秦国当年就是重用舞文弄墨的官吏,徒有官样文书的表面形式,而没有怜悯同情的实质,最后亡国。假若用了啬夫这样巧舌如簧的人,那么上行下效,必然会流行不重实质的坏风气。于是汉文帝听从了张释之的劝谏。这说明,巧言令色的危害是巨大的,古人对此亦有深刻认识。
1.4曾子①曰:“吾日②三省③吾身——为人谋④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⑤不习乎?”
注解
①曾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参(shēn)。②日:每天。③三:多次。省(xǐng):自我检查,反省。④为人谋:替别人办事。⑤传:动词做名词用,老师的传授。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往来是否诚实了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感悟
孔子强调行仁的自觉性,强调内省,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此章学生曾参遵从老师的思想,提出“三省吾身”。这也是儒家提倡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载:当初吴越两国交战,越王勾践战败,回国后,勾践将苦胆置于座前,每天睡卧时尝,吃饭时也尝。还时常问自己:“你忘了会稽之耻么?”他身为君王却亲身耕种,夫人亲手织布,吃饭时从未有过荤菜,最终消灭吴国,进军中原,成为一代霸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吴王夫差,在战胜后,整日沉溺美色,最终失败。勾践的内省是其霸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太史公司马迁评论勾践:“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时至今日,任何成功之人,内省定是其优秀品质之一。
有关内省的内容,曾参提到三点。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讲诚信呢?老师传授我的知识、道理是否付诸实践了呢?诚信,是孔子教学的内容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自己还把“朋友信之”作为自己的志向之一(《论语·公冶长》)。孔子这种思想,延续后代,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之一。汉代时,“信”与“仁义礼智”并称“五常”。此理沿用至今,诚信仍是做人之根本,万事之基。而实践所学,又是知行合一的再次解读,值得品鉴。
1.5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③而信,节④用而爱人⑤,使民以时⑥。”
注解
①道:治理。②乘(shèng):古代用四匹马拉的车。当时国家的强弱都是以兵车的多少来计算。
在孔子那个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算大国了。③敬事:“敬”字一般都表示工作态度,即严肃认真因此,常和“事”字连用。④节:节约。⑤爱人:爱护人民。⑥以时:按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省开支,爱护人民,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感悟
如何治理好国家,古往今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处孔子为我们点出了核心:以民为本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大都荒于政事,奢侈浪费,不把百姓之事放于心间。孔子用寥寥数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勤政爱民的国君形象。《礼记·檀弓下》记有《苛政猛于虎》,该文讲述了孔子及弟子途经泰山,看到一个妇人在墓旁哭泣,孔子便让弟子子路前去询问。原来当地虎患严重,妇人的公公、丈夫、儿子均被恶虎所食。孔子问她为何不离开这里,妇人说自己不离开的原因是这里没有苛政。于是孔子教导弟子说:“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
孔子反对苛政,提倡“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客观上则有利于减轻被统治者的压力,符合人民的愿望。
1.6子曰:“弟子①,入则孝,出则弟②,谨③而信,泛爱众④,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⑤。”
注解
①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年纪幼小的人,一是指学生。此处是第一种意义。②弟:同悌(tì):敬爱兄长。③谨:寡言。④泛爱众:博爱大众。⑤文:文献知识。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家,便敬爱兄长;说话要谨慎,说的必是诚实可信的,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亲自做了以后,有剩余的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感悟
教育的功能由两部分组成:教书和育人。孔子教育学生以“做人”为先,其次是学习知识。在今天,这一点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少言,诚信,这都是小爱,孔子提倡的还有大爱。他主张爱的传递和推广——博爱大众。仁爱并不限于自己、限于家人,而是推己及人,爱别人爱大众。《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是对孔子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都是主张对仁爱进行实践与推广。这是对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具体阐释。
1.7子夏①曰:“贤贤②易色③;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④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解
①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②贤贤:第一个“贤”是尊重的意思;第二个“贤”是指有道德的人。③易色:不重容貌。④致:献纳。致其身,意为“豁出生命”。
译文
子夏说:“重视德行代替重视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侍奉国君,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能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感悟
儒家所讲的“学”,并不仅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就涵盖做人之道。韩愈《师说》中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对儒家精神发挥。老师,其职责并不仅是教授学生“句读(dòu)”,更重要的是传授为人之道、修身之道。古人追求“忠”与“孝”,这也是另一层面的学习。现代社会中出现的高学历犯罪、高学历心理畸形等,不正从反面说明这一点么?做人之道有时竟显得比学识重要得多,哪怕不能成为硕士、博士,但是心中有善,为人诚实忠厚,工作兢兢业业,这也让人羡慕欣赏呀!
1.8子曰:“君子不重①,则不威②;学则不固③。主忠信④。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⑤改。”
注解
①重:庄重。②威:威严。③固:巩固。④主忠信: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⑤惮(dàn):害怕。
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习的东西就不会稳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感悟
君子倘若不庄重、自重,那么他将无威严,所学知识也不会牢固。这里不能就字面意思进行解读,之前已谈到,儒家的“学”不单指书本知识,还包括可实践的技能及做人之道。若君子不庄重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活,那他所做与所学可能就相距甚远,表里不一。这样的人必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赖,那么自然就无威信尊严可谈。另外,若君子持不严肃的态度对待学习,那所学内容则不能如期实践,又何谈稳固?若用今天的话来讲:态度决定一切。
“忠”与“信”是儒家道德体系的重要范畴,也涵盖在孔子的教学内容之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忠”与“信”乃做人之本。本篇第四章中曾子反省内容之一便是“为人谋而不忠乎”,这里是指对朋友的忠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于个人是如此,于国家更是如此。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即恭、宽、信、敏、惠。
若每个人总想交到比我们优秀的朋友,不去理会不如我们的人,这不符合客观实际。孔子所要表达的意思,结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句话来解读,再合适不过。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在黑暗与光明的交接线,他们忙碌但不空虚,他们污浊了自己的双手,却为我们擦亮了整个城市的双眼。这一群人被称作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这些表面看来平凡之人,常有我们可学之处,那种认真工作的态度,坚忍的毅力,朴实的笑容,就在天明之际,灯火阑珊之处,为我们留下一串串值得深思的足印。
1.9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③厚④矣。”
注解
①慎:谨慎;终:指父母的死亡。②追远:追念祖先。③归:归于。④厚:忠厚。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追念历代祖先,老百姓自然就归于忠厚老实了。”
感悟
对父母丧事的重视,对逝去祖先的隆重祭祀,都可称之为孝。孔子强调孝的重要性,这似乎令人费解,因为他对鬼神持怀疑的态度。《论语》载,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孔子的观点是人都没有侍奉好,怎能侍奉鬼呢?生的问题都没搞明白,怎么能知道死呢?表面看来,这与古代重视丧葬、祭祀的观点背道而驰,实际上并不矛盾。孔子虽然不信鬼神,但他本人对“慎终”、“追远”是比较推崇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其一,有信仰、寄托的民众会心态平和稳定,有助于统治者实行教化;其二,可增强凝聚力,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宗族团结;最后,“慎终”、“追远”的教导,也是个人修炼自身道德品行,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如何实践这一点,曾子一语便道出了封建社会的特点:上行下效。
1.10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至于是邦③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④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⑤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解
①子禽:姓陈,名亢(kàng),字子禽。②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的学生。③邦:代指国家。④抑:或者。⑤其诸:表示推测的语气,“大概”的意思。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要求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自己的温和、善良、严肃、俭朴、谦让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感悟
对此章,明代学者李贽有所评价。他说:“子贡之言巧甚,‘夫子之求之也’二语,不过形容其得之之妙也。”(《四书评·论语》卷之一)其实,孔子并不是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做出“温、良、恭、俭、让”的样子,后世不乏这样的人。但实际上,孔子是以这五种品德来要求自己,“求之”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就像孔子办学,首先他达到了传播文化的目的:塑造了学生的人格,提高了他们的修养;其次才是“学而优则仕”,培养了大批的政治人才。
1.11子曰:“父在,观其①志;父没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③,可谓孝矣。”
注解
①其:指儿子。②父没:父亲去世。③道:人生的道理。
译文
孔子说:“当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儿子的志向;父亲死了,要观察儿子的行为;若是儿子对他父亲正确的做人的原则,长时间的不加改变,这也就可以说做到孝了。”
感悟
孝是仁德的根本,《论语》中多次提及有关孝的问题。孔子认为,孝不仅要尽赡养义务,还要有尊敬之心。本章是从志向、事业上讲孝,君臣父子之纲的理论与它有共通之处。这种观点从维护统治者利益的角度出发,若天下的孩子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那国家政治就会稳定。
若单从“孝”本身来谈,确实有很多值得思考之处。现在有很多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甚至出现了两代人对簿公堂的现象。这不免让我们怀念孔子那个时代。表面看来,科学、文化、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但是并没有出现与之相应的道德的提升。遵从人性当中最本真的情感,弘扬古代孝的美德,不也很让人期待么?当然,此处所谈,也并不是要恢复全部旧礼,乃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12有子曰:“礼之用①,和②为贵。先王之道③,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④,知和而和,不以礼节⑤之,亦不可行也。”
注解
①用:作用②和:恰当。③道:此处指治国之道。④不行:行不通。⑤节:节制。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前代君王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不管大小事情都做得恰当。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即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礼来规范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感悟
孔子提倡礼治,又强调以和为贵。和,就是和谐、适度。和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直至今日,和谐理论的提出,就是对儒家文化的另一种继承和发扬。李泽厚先生认为这里的“和”可以解释为“度”。所谓过犹不及。今日讲的“分寸感”同此。(《论语今读》)这个度是靠礼的节制来实现的。所以儒家所倡导的是有礼、有节、有序的和,不是丧失分寸感的和。清朝末年,清政府政治昏庸,外国侵略者用鸦片和武力强行打开中国大门,百姓苦不堪言,在内要忍受统治者施加的徭役重赋,在外又要承受外国侵略者的蹂躏。然而清朝统治者为了求“和”,放弃了礼的制约,却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些割地赔款的条约并没有保护住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而是加重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和苦难。可见,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和,一切应以礼为标准。
1.13有子曰:“信①近于义,言可复②也。恭近于礼,远③耻辱也。因④不失其亲,亦可宗⑤也。”
注解
①信:所守的约定。②复:实行。③远:远离。④因:依靠。⑤宗:可靠。
译文
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才能兑现。态度容貌的恭敬符合礼制,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感悟
孔子对“信”尤为看重,认为这是立国之本。但他也说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这意思是讲,说出的话一定要兑现,做事情一定果断,但不问是非曲直,一味固执己见,就是小人!可见虽然孔子提倡守信,但是也反对固执、愚顽地守信,反对逾越是非标准地守信。如果一个人坚持走向错误的极端,表面看是守了信用,实际上却误入歧途。此处,有子就直接道出了孔子的守信标准,即所守之“信”一定要符合义。《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路过蒲地,蒲人包围了孔子一行。危急关头蒲人提出条件,若孔子答应不去卫国,就放行。孔子便与蒲人定了盟约。但离开蒲地之后就去了卫国。学生子贡就问老师:“盟约是可以不履行的么?”孔子说:“要盟也,神不听。”这意思是讲,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许下的诺言,神是不予理睬的,我们不必拘泥。
态度容貌的恭敬符合礼制,自然就不会招致侮辱。恭,指的是举止端庄、严肃、有礼。敬,是指对待事情严肃认真或对人严肃有礼貌。这二者被连在一起作为君子道德修养高尚的体现。孟子就以“恭敬之心”来阐释“礼”,把“恭敬之心”看做是人心固有的善端之一。
1.14子曰:“君子食①无求饱,居无求安②,敏③于事而慎④于言,就⑤有道而正⑥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解
①食:吃饭。②安:舒适。③敏:勤劳敏捷。④慎:谨慎。⑤就:靠近。⑥正:匡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对待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接近有德行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感悟
孔子在这里对君子好学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要求:物质上不贪图享受;对待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主动接近有德的人。
颜回是孔子认为最好学的学生。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意思是说,吃粗劣的饭食,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苦,但是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相比之下,今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随处可见,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君子却难以找寻。有人将物质富裕、追求享受作为自己奋斗的唯一目标,这与孔子当时的要求相距甚远。今日,我们无需苛刻地要求自己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但是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弄清人生目的十分重要。“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只是一种精神境界,并不是规约生活的刻板教条。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子曰:“可也;未若③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④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⑤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解
①谄:谄媚。②何如:怎么样?③未若:比不上。④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⑤赐:即子贡。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裕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不如虽贫穷却快乐,虽有钱却爱好礼制。”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孔子说:“子贡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过去的,你却能举一反三,用在未来上了。”
感悟
此章记载孔子称赞子贡举一反三、告往知来。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很注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这章所载便是很典型的一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弄清楚而弄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开导;不到学生想说却无法恰当表达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东方,但是他却不能推导出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从教的角度讲,孔子不提倡“满堂灌”,他认为为人师者,应当循循善诱,进行启发式教育;从学的角度讲,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至今,这种科学的教学方式仍然被大家所认同。
1.16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己知②,患不知人③也。”
注解
①患:担心。②知:了解。③人:别人。
译文
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感悟
这章所说与第一章中“人不知而不愠”是一个道理。很多人苦于求名,尤其在有点功绩后,更是希望自己名留青史。网络时代,更是有很多人为了出名,不择手段。那么对待出名,什么样的态度是正确的呢?从孔子这里,我们读到的是一种淡然,一种超脱。关注个体的人生价值和尊严,遵循个人的价值理念,超脱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么,孔子就真的反对出名么?孔子曾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一个人死后,如果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那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孔子又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这意思是说,君子没有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名声呢?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君子也不会远离仁德,哪怕是仓促的时候,君子也一定与仁德相伴,哪怕颠沛流离的时候,君子也一定和仁德相伴。可见孔子认为没有仁,就无法成名。可以说成仁是目的,成名只是顺带出现的结果,而不是为成名而成名。确立好个体的人生目的,是分辨这一误区的关键点。推行仁义,修炼自身道德是人生目的,成名只是顺其自然的结果。反其道而行者,犯了颠倒因果的错误。不择手段的欺世盗名是为人所唾弃的,只有品行高尚的仁义君子才能留名千古。
最后,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患不知人也”,这是更高的层次,将目光从关注自我的狭隘视野中转移到关注他人,体现了孔子一种包容和豁达的情怀,也可以看作是孔子仁者之心的具体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