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七
7.1子曰:“述而不作①,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②。”
注解
①述:传述。作:创造。②窃:私,私自,私下。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自认为可以和老彭相比。”
感悟
这一章讲“述作”问题,是有名的论题。孔子提出的“述而不作”的原则是他那个时代的学术传承观念的产物。以今日的观点看来,即讲“温故而知新”,但在这里他却只是阐述而不阐发创新,这不是矛盾吗?没有学术的创新,就没有学术的进步。其实,孔子晚年著《春秋》,已经打破了述而不作的框框了。这种“述而不作”的思想在现今社会更是不适用的。现今的社会是信息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需要人们不断完善自己,如果只是一味沿袭前人,只述不作,科技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发展,人们的生活怎么会越过越好呢?可见,我们还是要将继承与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
7.2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②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解
①识:(zhì):记住。②诲:教诲。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感悟
孔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后世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就像小时候老师讲的:一个人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是如果将我们学习到的知识交换,大家就会拥有更多的知识。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解
①徙: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遵循,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感悟
在这一章中孔子将修养道德、求取学问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相提并论,可见三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道德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没有道德的人是不值得交往和信任的;学习是完善自己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道德修养的过程;而进行道德的修养和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而这一过程恰恰既是修养的完善,也是知识的提升。可见,修养道德、求取学问和知错即改是相辅相成的。
7.4子之燕居①,申申②如也,夭夭③如也。
注解
①燕居:安居、家居、闲居。②申申:衣冠整洁。③夭夭:行动迟缓、斯文和舒的样子。
译文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感悟
孔子也是人,也有很平常、很普通的一面。你看他闲居在家里的时候也会穿着舒适的衣服,表情悠闲淡然。说不定也会像我们一样坐在藤椅中合着眼享受阳光的温暖,手中摇着扇子,嘴角挂着惬意的笑容呢。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感悟
这一章是孔子自叹身世之衰,老之将至,而周礼未见恢复,天下仍一片黑暗,故叹之也。孔子所说的周公是指周文王之子,姓姬名旦,亦称叔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孔子说“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可以理解为是在隐喻周代礼乐文化的失落。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①,依于仁,游于艺②。”
注解
①德: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②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借,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感悟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几句话阐明了本章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7.7子曰:“自行束脩①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解
①束脩(xiū):脩,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行束脩,是指行拜师礼。
译文
孔子说:“只要是愿意行拜师礼学习的,我从来没有不教诲他们的。”
感悟
此章是说孔子有教无类,只要具备行拜师礼能力的青年,孔子都愿意收为弟子而教诲之。“束脩”,代指可以行礼的年纪。有人解为“学费”,殊为不类。
7.8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③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解
①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②悱(fěi):想说又不能清楚说出来的样子。③隅(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感悟
《论语·雍也》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似乎是在继续阐述这个问题。可以看得出来,孔子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但他又强调启发学生要注意抓住恰当的时机。他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但若没有这种学习天分也就不强求了。孔子这种教学方式确实值得借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分,不适合学习的就不要勉强。
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感悟“感同身受”应该最能诠释孔子的所作所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他人的想法。
7.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感悟
这和上一章是同一内涵,记录了孔子对自己的哀思与同情的表达方式。既是对已逝者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丧葬之礼的躬行。
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①!”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②?”子曰:“暴虎③冯河④,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⑤。好谋而成者也。”
注解
①夫:语气词,相当于“吧”。②与:在一起。③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④冯(píng)河:无船而徒步过河。⑤惧:谨慎、警惕。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呢,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感悟
孔子不愿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共事,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在他看来,真正的“勇”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而不是蛮干。只有智勇兼备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7.12子曰:“富①而可求②也,虽执鞭之士③,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解
①富:财富。②求:可以共事。③执鞭之士:原是指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这里代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译文
孔子说:“如果财富合乎于道就可以得到,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财富合于道却得不到,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感悟
孔子鼓励弟子“学而优则仕”,仕则禄在其中,因此又涉及富贵与道的问题。他认为合乎于道,财富才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的财富就不能去追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7.13子之所慎:齐①、战、疾。
注解
①齐:同斋,斋戒。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之心。
译文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事情有三件:斋戒、战争和疾病。
感悟
祭祀前的斋戒关乎人的精神净化,战争和疾病则关乎百姓的性命生死。儒家学说的人文关怀由表及里,本章就是很好的证明。
7.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感悟
《韶》乐是舜时古乐曲。孔子对音乐也很有研究,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竟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孔子在音乐方面的造诣高深;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韶》的优美,“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大概也是如此吧?
7.15冉有曰:“夫子为①卫君乎?”子贡曰:“诺②;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解
①为:赞成,帮助。②诺:即答应。
译文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子贡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感悟
这一章通过冉有与子贡的谈话从侧面表达了孔子的观点:卫灵公死后,卫出公辄即位,其父蒯聩由晋回国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在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的同时,也是表达对卫出公父子的不满。孔子认为卫君的做法不符合礼制,因此不会帮助他们。
7.16子曰:“饭疏食饮水①,曲肱而枕之②,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解
①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②曲肱(gōng):肱,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感悟
俗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劳动和创造的乐趣都在里面了。孔子也提倡“安贫乐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生活对于有德行的人自然是乐在其中的。同时,他还提出,不合道的富贵荣华就如天上的浮云一般,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这种精神影响了后世许多人。
7.17子曰:“加我数年①,五十以学《易》②,可以无大过矣。”
注解
①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②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注解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意思是说他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说明他非常喜欢读《周易》,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7.18子所雅言①,《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解
①雅言: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在当时被称作“雅言”。孔子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以当时的标准语音为准。
译文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感悟
孔子向来崇尚礼,在这里也看得出来,像读《诗》、《书》及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而且他独自一人的时候仍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应该就是做到了“君子慎独”吧!
7.19叶公①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解
①叶(shè)公: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②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感悟
这一章可以看做是孔子的自我评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竟然连自己老了都没有觉察出来。孔子能从学习和生活中体味到无穷乐趣,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活的多么惬意,多么潇洒啊!
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感悟
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无知的,有成就与否多是靠后天的自我努力。孔子也是一样,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的勤奋刻苦,思维敏捷。在这里他这样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感悟
孔子曾经说过“敬鬼神而远之”等,他提倡“仁”、“礼”等,但也不是绝对不谈这些问题的,只是涉及得较少罢了。其实,像这种事情更应该说清楚,回避并不是好的解决办法。真正能让人理解的无非就是明白,所以,我觉得孔子应该具体阐述一下这一类的问题。
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感悟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现今已是家喻户晓的了。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更以不善者反观自己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①其如予何?”
注解
①桓魋(tuí):任宋国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感悟
孔子曾批评过桓魋,桓魋怀恨在心。公元前492年,孔子周游列国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宋司马桓魋听说以后,带兵去抓捕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有上天的庇佑,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7.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向你们公开,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感悟
即使圣哲善教如孔子,也不免被人误解。大概有的学生认为孔子对他们有所隐匿,所以孔子才说了这一席辩解的话。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7.25子以四教:文①、行②、忠③、信④。
注解
①文:文献、古籍等。②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③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④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感悟
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可以看出来,孔子不仅重视书本上的知识,还重视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更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这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值得现今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7.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①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②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③而为泰④,难乎有恒矣。”
注解
①斯:就。②恒:指恒心。③约:穷困。④泰:这里是奢侈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保持好的品德的。”
感悟
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所以难见一个圣人,也难见一个善人。孔子似乎在这里表现出了一种绝望情绪,同时又希望能够发现一两位真正的贤德之士。孔子再一次强调“德”、“礼”,感叹的同时也是在教育世人和弟子。
7.27子钓而不纲①,弋②不射宿③。
注解
①纲:大绳。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这里作动词用。②弋(yì):用带生丝的箭来射鸟。③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译文
孔子钓鱼,不用大绳来钓。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不射归巢的鸟。
感悟
仁德不仅适用于人,同时也可施于自然万物。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看来从孔子时就已经开始了,可千百年之后的今天,为何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如此的不堪?发人深省啊!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感悟
孔子这么讲其实也就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应该多听,然后努力学习,不要不懂装懂,在那里凭空创造。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7.29互乡难与言①,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②,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注解
①互乡:地名。与:赞许。②洁己:洁身自好,努力修养。
译文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别人把自己弄干净了来,我们肯定他是正确的,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感悟
孔子时常向其他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却有些行不通了。因为这里的人高傲无知。但这里的童子却很上进,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当然,这从另一侧面也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孔子认为不应死抓着别人过去的错误不放,不吝啬夸奖别人,帮助每一个人进步。
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感悟
从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不仅要心中有“仁”,而且更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使仁的品性彰显出来。
7.31陈司败①问昭公②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③巫马期④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⑤,君子亦党乎?君取⑥于吴,为同姓⑦,谓之吴孟子⑧。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解
①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也有人说是齐国大夫,姓陈名司败。②昭公:鲁国的君主,名惆(chóu),“昭”是谥号。③揖:作揖,行拱手礼。④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⑤党:偏袒、包庇的意思。⑥取:同娶。⑦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⑧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但因她姓姬,故称为吴孟子,而不称吴姬。
译文
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做夫人,吴与鲁是同姓国家,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给我指出来。
感悟
在这一章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孔子偏袒鲁昭公了,就连他自己也承认。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呢?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鲁昭公为一国之君,孔子为维护当时的等级制度,不得已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所以,孔子不得不自嘲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7.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①之。
注解
①和(hè):随声附和的意思。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着他。
感悟
这章也是说孔子很好学。用现代人的话讲,孔子应该是一个很“合群”,很会活跃气氛的人吧!不过他的行为似乎略显酸腐,现今社会并不一定适用。
7.33子曰:“文,莫①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解
①莫:约摸、大概、差不多。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感悟
孔子教育学生,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是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能从实践方面再作努力。
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①为之②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③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解
①抑:转折语气词,“只不过是”的意思。②为之:指上文中的“圣与仁”。③云尔:这样说。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学习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感悟
孔子曾在前文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其实是一致的。圣与仁,他觉得自己还不敢当,还要朝这个方向努力,还会不厌其烦地去做。同时,他也要不知疲倦地教诲别人,做到真正的言行一致。
7.35子疾病①,子路请祷②。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③曰:‘祷尔于上下神④。’”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解
①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②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③《诔》(lěi):祈祷文。④神(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感悟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孔子是“不语怪、力、乱、神”的,所以此处可能体现了孔子听天由命的思想。
7.36子曰:“奢则不孙①,俭则固②。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解
①孙:同逊,恭顺。不孙,即为不顺,这里指“越礼”。②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骄傲,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骄傲,宁可寒酸。”
感悟
春秋时代各国诸侯、大夫的生活都极为奢华,他们的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甚至与周天子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的行为。孔子认为尽管节俭会让人感到寒酸,但比起越礼来,他宁可显得寒酸也要维护礼的尊严。
7.37子曰:“君子坦荡荡①,小人长戚戚②。”
注解
①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②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感悟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容忍别人,包容各种事情,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像那种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君子的。因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也成为后世的名言警句,激励每个普通人成为一个君子。
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感悟
这一章记述孔子的学生对老师人生态度的感受和评价。孔子态度温和,但对自己要求严格;举手投足合乎礼的要求,使人望而生敬畏之心;用谦和的心态处世,又尊重他人;有自己的原则,又不苟同于人,为人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弟子有此评价,孔子作为老师,是幸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