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老子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之大,仅次于孔子。我们仅从注《老》的情况就可了解大概。历代最重视注释《老子》的人当然是道家道教中人,对此我们不再举例。除此之外,注老的作者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皇帝,如唐玄宗就亲注《老子》,令天下人学习。甚至连僧人出身的朱元璋也为《老子》作注,他在《道德经序》中还说:“朕虽菲才,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非金丹之术也。故悉朕之丹衷,尽其智虑,意利后人,是特注耳。”对《老子》推崇备至。注《老》的还有朝廷重臣,如钟会、羊祜、魏徵等;有文人,如王弼、叶梦得、苏辙等;有僧人,如鸠摩罗什、释惠严、释义盈等;有科学家,如孙思邈,《旧唐书》说:“孙思邈……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自注《老子》、《庄子》,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世。”老子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古人早有论述,明代的开国元勋、号称文臣之首的宋濂说:
《老子》二卷,《道经》、《德经》各一,凡八十一章,五千七百四十八言。……老聃,孔子所尝问礼者。聃书所言,大抵敛守退藏,不为物先,而一返于自然。由其所该者甚广,故后世多尊之行之。
接着,作者就大致地分类介绍了老子的思想,在介绍每一类思想之后,作者就指出哪一派哪一人继承了这一思想。他得出的结论是:“道家祖之”,“神仙家祖之”,“兵家祖之”,“庄列祖之”,“申韩祖之”“张良祖之”,“曹参祖之”。再加上前文讲的孔子问礼和后文讲的“虚玄长而晋室乱”,这实际上是认为儒家、道家、道教、兵家、法家、玄学家以及一些政治家,都是老子的继承者。宋濂的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讲的还不全面,因为老子对后世的影响远不止这些。
正因为老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本书不可能面面俱到地予以论述,我们只抓住其中的主要部分——政治、儒、道、释加以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