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理清老子对孔子的影响,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老子对儒家的主要影响。
老子与孔子,一个开创了道家,一个开创了儒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三分天下而有其二,而另外一分——佛教,还非本土文化。老、孔堪称中国思想史上的双璧,而他们二人的交往,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关于两人的交往,最为简明、也最为可信的当然属于《史记》: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因为孔子把老子比作龙,于是后人又称老子为“犹龙”。《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还记载:“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史记》把老、孔之间的师生关系记载得非常清楚,没有丝毫的犹疑之辞,而且还有许多细节描写,然而后代有许多迂儒不愿承认这一事实,近代还有一些学者把老子定为战国时期的人,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二人的这些交往。其实,不仅史书承认这一点,如刚刚谈到的《史记》;道家典籍也承认这一点,如《文子》、《庄子》;就连儒家自己的经典也不否认这一事实,如《礼记》、《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礼记·曾子问》多次记载孔子说过这样一类的话:“老聃云”,“吾闻诸老聃曰”(至少出现四次)。《孔子家语》的《观周篇》专门记载孔子入周学习的情况,其中谈到孔子入周的主要目的是向老子学习。
老子与孔子的这段交往,对老子影响不大,而对孔子的影响却是深刻的。这是因为当时老子年龄已大,思想已经定型,社会地位也相对稳定,而孔子相对较年轻,个人思想和社会地位还处于变化之中。具体讲,这段交往对孔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社会地位方面,提高了孔子的学术威望。
孔子单车赴周学礼的经历,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提高了他的社会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说:“(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这里把孔子向老子学习的效果讲得十分清楚,孔子声誉的提高,前来求学的弟子增多,与孔子向老子问礼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家语·致思第八》记载了孔子本人的一段话:“季孙之赐我粟千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夫二子贶,则丘之道殆将废矣。”把自己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归于南宫敬叔陪同自己入周,可见孔子本人对这段交往的重要性也有充分认识。
西汉前期的《韩诗外传》卷五对老、孔的师生关系及其这种关系对孔子的重要性讲得也很明确:
哀公问于子夏曰:“必学然后可以安国保民乎?”子夏曰:“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哀公曰:“然则五帝有师乎?”子夏曰:“臣闻黄帝学于大填,……武王学于太公,周公学于虢叔,仲尼学乎老聃。此十一圣人,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能著乎天下,名号不能传乎后世者也。”
子夏说,如果孔子不拜老子为师,就不可能建辉煌之业、留万世之名。这一评价出自孔子的学生子夏之口,记载于儒家的典籍《韩诗外传》中,可见儒家不仅承认老、孔的师生关系,而且还认为这种关系对儒家的兴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哲学思想上,孔子继承了“道”这一概念。
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在具体内容方面并不太一致,但孔子与老子一样,也把“道”视为自己思想体系中的最高概念,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他为自己和弟子制定的生活准则是: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孔子根据重要的程度,把道、德、仁、艺依次列出。这种排序使我们不能不想到《老子》三十八章中说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老、孔都认为道与德是第一位的,而仁义则在其后。
《论语》一书中,“道”的使用达六十次之多,其中绝大部分是用作“道术”意。由此可见,“道”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第三,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无为而治”,推崇类似于“小国寡民”的社会。
“无为”是道家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孔子对此也非常赞赏,《论语·卫灵公》记载了孔子这样一段话:
子日:“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子在这里直接使用了老子的“无为”一词。一般人认为老子是楚国人,这是一个误会,老子实际上是春秋陈国人,因为陈国后来被楚国灭掉,所以老子又被后人称为楚人。而陈国的先祖即舜,可见陈国至少在理论上有无为而治的遗风。陈国是道家的发源地,陈国不仅具有隐逸之风(中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隐居诗《诗经·衡门》就出自陈国),而且其先祖舜还被孔子视为无为而治的典范,孔子对舜文化有着特殊的爱好,《汉书·礼乐志》记载:
尧作《大章》,舜作《招》(即《韶》)。……至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陈,舜之后,《招乐》存焉。故孔子适齐闻《招》,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美之甚也。
统观孔子思想,他把无为而治的社会看作最理想的社会,三代虽然比春秋时代好一些,但同无为而治的社会相比,就是等而次之了。这一思想还表现在他对理想社会的具体描写方面。《荀子·哀公》和《礼记·礼运》都有这方面的记载:
孔子对曰:“古之王者,有务而拘领者矣,其政好生而恶杀焉。是以凤在列树,麟在郊野,乌鹊之巢可俯而窥也。”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
这两段描写与老子所描述的理想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认为最好的社会是在三代以前的原始社会,还都认为在这个社会里,人们没有私心,彼此也没有亲疏之分,相处十分和睦。特别是“乌鹊之巢可俯而窥也”一句被庄子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收入《庄子·马蹄》。
第四,在礼学方面,增长了不少知识。
老子是反对礼的,而孔子却千里迢迢去向老子问礼,这似乎不合逻辑。许地山在《道教史》中就说:“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底事,若把《曾子问》与《史记·老子传》比较起来,便知二者底思想不同。若依《老子》(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可以理解老子也是楚狂、长沮、桀溺一流的人物,岂是孔子所要请益底人?孔老相见底传说想在道家成派以后。”而我们认为,孔子的确是向老子学礼,而且还学到了不少具体的礼制内容。关于老子礼学思想及其对孔子的影响,我们在《论老子的礼学思想》(发表于《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一文中已有较多的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第五,在个人处世方面,孔子也主张谦退柔和。
应该说,孔子本质上是一位积极进取的人,这一点,甚至表现在他的衣着举止上,所以老子曾告诫他说: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以老师的身份告诫孔子:作为君子,虽然腹中满是学问和美德,但举止却要谨慎谦虚,要做到大智若愚。据《韩诗外传》卷三记载,后来孔子又以老师的身份告诫子路说:
传曰:子路盛服以见孔子,孔子曰:“由疏疏者何也?昔者江出于濆,其始出也,不足以滥觞。及其至乎江之津也,不方舟,不避风,不可渡也。非其下流众川多欤?颜色充满,天下有谁加汝哉?”
孔子把老子教导自己的内容原封不动地用来教导自己的弟子,甚至所用的比喻也是一样的,如“非其下流众川多欤”就是来自《老子》六十六章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第六,孔子在老子“守中”的思想基础之上,提出“中庸”主张。
《老子》第五章提出“守中”思想。关于这个“中”,各注家的解释有一些分歧,但我们认为最好还是按照它的本义理解,那就是“不偏不倚”,因为《老子》第二十九章明确提倡“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所谓的“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去掉过分的行为,提倡做事要恰如其分。孔子就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提出了著名的“中庸”主张:
子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不偏叫“中”,不变叫“庸”。中庸就是指不偏不倚的处事原则,而这个原则是永恒不变的。从这些表述中,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第七,孔子也具有浓厚的隐逸思想。
孔子的一生是积极进取的一生,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隐逸思想。统观他对弟子的态度,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他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而颜回一生未仕,过着贫贱不改其乐的学子生活。《论语·雍也》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根据《庄子·让王》的记载,颜回更是一位典型的隐士:
孔子问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食;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韩诗外传》也记载了孔子对立志隐居的弟子的赞美。如子夏从《尚书》中悟出隐居的道理后,孔子就十分高兴。《韩诗外传》卷二第二十九章说:
子夏读《书》已毕。夫子问曰:“尔亦可言于《书》矣。”子夏对曰:“《书》之于事也,昭昭乎若日月之光明,燎燎乎如星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弟子所受于夫子者,志之于心不敢忘。虽居蓬户之中,弹琴以咏先生之风,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亦可发愤忘食矣。《诗》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疗饥。’”夫子造然变容曰:“嘻!吾子殆可以言《书》已矣。”
《尚书》讲的主要是如何治国安民,而子夏却从中悟到了一个人应该如何过隐居的生活,那就是有人亦乐,无人亦乐,学习先王的治国安民思想不是为了自己建功立名,而是作为一种精神修养,目的是为了安顿自己的原本漂泊不定的心性。孔子听了他这番表白后,认为他已经读懂了《尚书》。《论语·先进》还记载,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谈了自己的志向以后,孔子没有对一心治国的弟子有多大兴趣,却赞成曾皙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隐居生活。特别是在政治上受到挫折时,这一隐逸思想更被孔子清楚地表达出来: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孔子要离开中国到海上去,甚至还要到少数民族地区去。也许有人会说,孔子讲一些归隐的话,是无可奈何。实际上,古代隐居的文人又有几个不是无可奈何呢?就连老子也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选择了隐居之路。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情趣的确有许多相通之处。根据孔子的一些言论,我们甚至认为孔子读过《老子》这本书,如:
1 《荀子·法行》:“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廉而不刿。’”出自《老子》五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2 《荀子·宥坐》:“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出自《老子》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 《周易·系辞上》:“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出自《老子》七十七章“功成而不处”。
4 《孔子家语·三恕》:“孔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出自《老子》二十章“我愚人之心也哉”、四十五章“大巧若拙”和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这一类的言论,我们还能找到很多。这种思想与语言都十分接近的现象,是否说明了孔子的部分言论就是直接来自《老子》呢?
《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关于老彭是谁,有不同看法,一说指商代的贤人老彭,一说指老子和彭祖两人。而清人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卷四说:
“窃比于我老彭”,按《大有》卦“非其彭”,陆音步郎反,子夏作“旁”。“老彭”当读如“非其彭”之“彭”,音旁。旁,侧也,欲自比于老子之侧,盖谦词也。考《曾子问》,记孔子问诸老聃者屡矣,《家语》亦云“孔子问《礼》于老聃”,此孔子欲自附于老聃之侧之验也。旧说以为彭祖,彭祖,六经所不载,圣人所不道,岂孔子之愿比者哉!
意思是说:“老”指老子,“彭”音、意都同“旁”。“彭”的这种用法常出现于先秦的典籍中,如《周易·大有》中的“匪其彭”,《墨子·备穴》中的“若彭有水浊非常者,此穴土也。”这些“彭”都作“旁边”义。因此,王士禛把这句话解释为“孔子欲自附于老聃之侧”不能说没有道理。如果这种解释是正确的话,这就再一次说明了孔子对老子的敬仰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