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论语》的中心思想究竟是什么问题

关于《论语》的中心思想究竟是什么问题

时间:2023-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一章 关于《论语》的中心思想究竟是什么问题《论语》孔子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而古来学者却各有不同的看法。《论语》讲“礼”75次,讲“仁”增至109次。我以数十年的认真研究,同意礼是孔子中心思想一说,孔子是儒家礼教的祖师。我再根据《论语》中孔子与孔门所说到的重要思想,略按轻重次序论述于后:(一)礼1.没有礼就无以立身成人。3.礼高于仁与智。

第十一章 关于《论语》的中心思想究竟是什么问题

《论语》孔子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而古来学者却各有不同的看法。现试先就古来争论最多的仁与礼二者的关系问题来约略比较一下:孔子之后,战国就出了两个大儒,孟子多谈仁义,荀子多谈礼乐。有的偏重次数方面,如杨伯峻统计:《左传》讲“礼”字462次,讲“仁”字不过33次。《论语》讲“礼”75次,讲“仁”增至109次。所以孔子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而且认为没有“仁”也就谈不上“礼”。(《试论孔子》)这正和戴震所说“礼失而仁亦未为得”相反。有的偏重实质方面,如陈沣认为“《论语》言礼者四十余章,自视、听、言、动与凡事亲、教子、事君、使臣、使民、为国、莫不以礼……《论语》所言皆礼也。”可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而不是仁了。赵纪彬更肯定地认为:《论语》以“复礼”为“为仁”的内容或方向,是“礼”为第一位,而“仁”为第二位,亦即不是用“仁”来改造“礼”,而是用“礼”来限定“仁”。这在古代,也有王夫之认为仁义必以礼为德之符。先“礼”而后“仁”:“礼复而后仁可为也。”不仅如此,而且说“礼”实即是“仁”:“礼者仁之实也。”

同是论仁的内容,汉儒贾谊、扬雄等同样把它解释为“兼爱”,这就未免墨冠孔戴,援墨入儒了。唐儒韩愈有时把仁解释为博爱。博爱与兼爱也比较相近。宋儒程颢、杨时、吕大临等都把仁解释为天地万物为一体,这又不免佛冠孔戴、援佛入儒了。

同是论仁的范围,北宋李觏认为礼包括仁、义、知、信;南宋朱熹反而认为仁包括义、礼、知、信。

此处还有一种仁礼配合说,如冯友兰、匡亚明等都主张孔子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仁是道德,礼是制度。

就孔子的中心思想一个问题而论,除了上述一、仁学说,二、礼教说,三、仁礼并重等说以外,尚有四、中庸说,五、仁、礼、中庸并重说,六、忠说,七、孝说,八、仁孝相因说,九、忠恕说,十、仁恕说,等等。

在这里应当补充一下的是最近还有两种看法。十一、“孔子的哲学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命——礼——仁——中庸。”“在人道观上孔子主张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重要范畴。从修身来说,他认为首先要学礼。”(张岱年主编《孔子大辞典》)十二、“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一是时中,是深层次的,反映孔子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宇宙观。一是仁义,是从属性的,反映孔子的人生观和历史观。仁产生于亲亲之血缘关系,义产生于尊尊之政治关系。……仁义都有等次,所以必须通过礼表示出来。仁、义、礼不同,但不可分”。“依古人的观念,礼也就是中,依礼而行,即为执中。”(《金景芳自传》)

我以数十年的认真研究,同意礼是孔子中心思想一说,孔子是儒家礼教的祖师。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天下归仁”,即以视、听、言、动皆不违礼,用礼武装全身才是仁。孔子确是说过“仁”是“爱人”,但“仁”必须受“礼”的制约,在人当中,亲人与他人要有差别。孔子的“别爱”(差别爱)与墨子的兼爱(平等爱)二者对立,决不可等同与和混,这是礼与仁的关系。他以孝悌为仁之本,对亲的生死都必须用礼,这是礼与孝的关系。他认为能孝于亲才不致“犯上作乱”,他要求“事君能致其身”。他自己也以“事君尽礼”见讥于时人,以殷的三忠为“三仁”,这是礼与忠的关系。总说一句话,没有礼就不会有仁、忠、孝等等的美德。

我再根据《论语》中孔子与孔门所说到的重要思想,略按轻重次序论述于后(以句为主的类编):

(一)礼

1.没有礼就无以立身成人。孔子教独生儿子孔鲤与弟子们都经常同样地说:“不学礼,无以立”(16·13,即季氏第十六篇第十三章,以下均此类推),“不知礼,无以立也”(20·3),“立于礼”(8·8)。又强调君子必须“礼以行之”(15·18),“约之以礼”(6·27,12·15)。颜渊也说:夫子“约我以礼”(9·11)。有一个最重礼的老师孔子,才能有一个最重礼的弟子颜渊。师弟二人真是无比的相得(2·9,6·3,6·7,7·11,9·20,11·4)。

2.没有礼就没有仁。戴震说得好:“礼失而仁亦未为得。”嵇文甫也说:“礼就是仁。”古志已经以“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对颜渊问仁,更具体地答道:人的视、听、言、动都必须合礼才是仁。只要“一日克己复礼”,便会“天下归仁”。颜渊答道:我虽不敏,定要遵守此话去做。他的“不违仁”,其实就是不违礼;他的最好学,其实也是最好礼。又如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虽是答仲弓的问仁,而实也离不开礼(12·2)。

3.礼高于仁与智。“智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15·33)张载《理窟·礼乐》解释:“仁守之者,在学礼也。”以管仲之贤,也还是仁而不知礼。(14·16,3·22)

4.孝离不开礼。孝是对亲的生、死、葬、祭都必须用礼。(2·5)

5.忠离不开礼。孔子主张“臣事君以忠”(3·19)。他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榜样,他的“事君尽礼”,以致被人讥为谄媚(3·18)。又如认为拜君,先在堂下叩头是古礼;当时反古礼而改在堂上,太倨傲了;我就违反大家。按照古礼先在堂下叩头(9·3)。他对先前的鲁君昭公的不知礼也要隐讳而谎说是“知礼”(7·31)。对在朝的鲁君,如有呼唤就马上走,不等乘车(10·20)。入公门走出公门,都有种种关于礼的做作表态(10·4)。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一尝;君赐未烹过的食物,必先煮熟祭祖宗;君赐活物,必留养起来(10·18);君来探病,必加朝服拖绅迎接他(10·19)。

6.中和离不开礼。“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1·12)此即《礼记·仲尼燕居》孔子所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请回头参看金景芳说。

7.其他诸德皆不可“无礼”,“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8·2)孔子说:“恶勇而无礼者。”(17·24)“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3·26)有子也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1·13)《礼记·仲尼燕居》也载有孔子之言:“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

8.礼必严分等级。凡下级僭用上级礼制者都是“不可忍”的。(3·1,3·2,3·6,3·10)在政治上如强大的齐国陈恒以臣而弑其君,孔子便沐浴而朝,请弱小的鲁国君去讨伐他(14·21)。经济上如反对鲁国季氏以诸侯的大夫而富于天子的公卿周公(11·17)。若在孔子,就连对大夫的官阶也必须分辨上大夫与下大夫而做出两种态度(10·2)。

9.礼主要是精华内容而不是物质形式。“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17·11)“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3·17)礼不是单纯的玉帛、羊等物质。

10.必须大兴礼乐。孔子说:“礼乐不兴,则民无所措手足。”(13·3)宰我也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17·21)

11.必须恢复周礼。“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稀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稀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稀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16·2)要使“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6·24)这些“道”都是指西周初年很盛时期,是一种开倒车的复古主义而不是抽象的说什么其他的“道”。

12.礼教的历史观。礼是长久不变的。孔子对“子张问十世”是否“可知”而答道:“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2·23)夏、殷、周三代之礼都同样地主要是互相因袭,所以观往可以知来,虽到百世之久,也还是可以预先知道的。这是孔子这个礼教家的礼教史观。

13.礼教的政治观。孔子主张以礼治国,许多学者都把他叫做礼治主义者,也叫做德治主义或人治主义,较具体地说,都是礼治。孔子说:“为国以礼”(11·26),即以礼治国。古代由君上独揽大权,统治国家,都注重礼,所以孔子说:“君使臣以礼”(3·19),“上好礼,则民易使也”(14·41),“上好礼则民莫不敬”(13·4)。有时强调“礼让为国”:“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4·13)孔子认为:“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2·13)有讼是法治,无讼是礼治。礼治是比法治高强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大小戴《礼记》更载有孔子的说出其所以然:“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礼云礼云,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妙,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大戴礼·礼察篇》、《小戴礼·经解篇》)因此,也只有先兴礼乐而后刑罚才能得当。(13·3)

14.过去历史以西周初期为最好,历史人物以文王、周公为最高。孔子歌颂西周初期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14)“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8·20)。所以他自称:连做梦也经常梦见周公:“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7·5)“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7·5)“为东周”即是说要复兴西周文王、周公之道于东方。我以为这主要是指文、周,而不是如杨伯峻说的指文、武。孔子的崇拜周公还超过了崇拜文王。周公是孔子崇拜的第一个历史人物。

15.孔子从小就好礼与常说执礼。“子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3·15)孔子以“执礼”为三种“雅言”之一。(7·18)“雅言”是“常言”不是“用普通话”。

16.孔子的生活,不论怎样细小都必须讲礼。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等等(10·8与12),“正”就是合礼。

17.孔子主张富人也要好礼。“富而无骄”未若“富而好礼”。(1·15)

18.“礼之本”。是“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3·4)

19.孔子宁愿从先进于礼乐的野人。孔子平时以君子自居,也以君子为标准去衡量一切,但讲到礼乐的问题,却只论先进与后进,而不问野人与君子。他宁愿从先进于礼乐的野人,而不从后进于礼乐的君子。(11·1)这也是说明礼乐的重要性。

20.只要能够恭敬有礼就到处都是兄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何患乎无兄弟也。”(12·5)这段文是说子夏听见孔子说:死生富贵都是天命注定,无可奈何的;只要恭敬而有礼,就在四海之内到处的人都可成为兄弟了,何必忧患自己独没有兄弟呢?这与他处所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15·6)大体相同。不是如有些人所说孔子爱天下人并有大同思想。

21.只有好礼不在六言六蔽之内。孔子对子路说出“六言六蔽”,认为好仁、好智、好信、好直、好勇、好刚六者如不加上好学都各有蔽塞(17·8),独未提及好礼不好学的蔽塞,这也可以想见礼比其他诸德更重要了。

西周初期是最典型的宗法礼教社会,儒家祖师孔子的集大成,主要就是集宗法礼教之大成。宗法礼教首先是重亲,然后重戚、重故旧等。礼治就是这种人治。人治与法治是对立的。礼孝固不用说,而仁、忠、中庸等几乎所有的德也都离不开了礼。这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时代与《二十四史》等均可为证。

我看了上文,更深信陈沣所说:“《论语》所言皆礼也。”这是给予《论语》这一部书的最好的总结。王源且认为:“六艺不出乎礼,圣人以礼修身,以礼齐家,以礼治国,以礼尽性至命,以礼经纬天地,小大内外,精粗显微,一以贯之,童而习之,此也;神而化者,亦此也。故可以尽仁道之全备。”(《再与毛河右先生书》)这是最好的给予《六艺》全部的总结。近今王先谦、柳诒徵、李大钊、陈独秀、宋庆龄、侯外庐、赵纪彬等也都看出了礼教是孔子的中心思想。

(二)仁

孔子的仁,是宗法性礼教性的仁。所谓仁者“爱人”,首先是孝亲。故其爱是一种差等爱,而和墨家打破宗法礼教的兼爱是对立的。我们千万不要混儒墨两家的中心思想为一谈。

1.以礼为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2·1)这是问仁答礼,以礼为仁。他如樊迟问仁,孔子答:“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13·19)这不仅只是泛泛地论仁,而不及答颜渊的具体,而且与其答子张的“问行”相同:“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5·6)不知“仁”与“行”为什么会相同?对于子贡的问为仁,也同样是泛泛的答出。另详于后。

2.礼比仁高。只仁能守之,而动之不以礼,仍未尽善。(详前)管仲就是仁而不知礼。(详前)

3.圣比仁高。“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6·30)

4.仁与智各有特点。“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6·23)前两个“乐”的读音不能读为音乐的乐,也不能读为快乐的乐,应当读为“义效切”,在韵书中为“效”韵。意为爱好。杨伯峻不注,欠妥!孔子又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4·2)“智者不惑,仁者不忧。”(9·29,14·28)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12·22)“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17·8)。关于仁与智的两相比较,孔子是指出比较多次的。

5.孝悌为仁之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1·2)有子,汉人刘向等作孔子。这一段话,不仅以孝悌为仁之本,而且以孝悌为忠之本。没有孝做基础也就不会有仁与忠了。所以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8·2)樊迟问仁,孔子答道:“爱人。”(12·22)这“爱人”是说爱亲之后的爱他人,即《中庸》说的“仁者人也,亲(孝)亲为大”,和孟子说的“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此外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明:王充说,颜渊死,其父颜路请以孔子之车为颜渊之槨,孔子尽管哭到极哀痛,而请车却不肯予,其理由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尚且有棺而没有槨,何况对非亲生的颜渊么?“鲤,子也。颜渊,他姓也。子死且不礼,况其礼他姓之人乎?”孔子爱自己的儿子是首要的,爱第一高足是次要的。孔子爱第一高足颜渊尚且要薄些,何况爱其他的人么?孟子的话,真是不错!

6.仁有阶级性等级性。仁只是君子独有的道德。“未有小人而仁者也”。(14·6)“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15·35)这是说民不可能有仁德,而不是说民的需要仁。民与小人相近,可以互证。

7.不仁不能制礼作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

8.仁比生命还重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又“当仁,不让于师”。(15·36)

9.只有仁人才能正确地对人好恶。“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10.志仁可以无恶无过。“苟志于仁矣,无恶也。”(4·4)“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7)“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4·6)

11.仁包括了勇。“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4·4)但二者也各有所长:“仁者不忧,勇者不惧。”(9·29,14·28)

12.仁包括了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17·6)又如“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也是仁。(13·19)

13.仁包括了大忠。一般的忠臣比不上仁;只有殷的微子、箕子、比干三大忠臣才算得是“三仁”。(18·1)

14.仁包括了举贤用贤。子夏说:“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12·22)

15.为仁要友事仁贤。“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5·10)

16.仁者先难而后获。樊迟问仁,孔子答道:“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6·22)司马牛问仁,孔子答以“仁者,其言也讱。”“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12·3)

17.仁仍要好学。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17·8)因此,子夏便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9·6)

18.仁的方法是恕。“仲弓问仁”(12·2),与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15·24),孔子均答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这是在消极的一方面。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这是在积极的一方面。消极方面,比较容易做到;积极方面,也许尧舜也难以做到了。孔子这些话,可参看《大学》所谓“絜矩之道”,与孟子所说:“善推其所为”,“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讲“推”,是亲与人差等的;墨家讲“兼”是人与我平等的。我们不好混二者为一谈。

19.王者当政要三十年才能使仁政大行。“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13·12)

综上以观,可知仁是《论语》的第二个中心思想,也可以说《论语》是礼仁密切关连,而分不开的。

(三)孝

1.孝悌为仁之本,已详于(二)5。

2.“孝慈则忠”(2·20)。这主要是说,能孝亲就不致“犯上作乱”,孝父是忠君的基础。即《孝经》所说:“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个“忠”是“忠君”,不是杨伯峻译注的“他们也就会对你尽心竭力了”。

3.不孝就是不仁。宰予问居丧,三年太长,一年就够了。孔子说:你要短丧,心安么?宰予答道:“安!”孔子说:你安就行短丧吧!殊不知君子的居丧,食美味不觉得味甘,听音乐不觉得快乐,居处不觉得舒服。“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予之不仁也!”(17·21)

4.孝即“无违”,“无违”即绝对服从父母。对父母的生、死、葬、祭都必须用礼。

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1)孔子又以孟庄子能“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为难能可贵(19·18)。不知父贤,三年之久“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未免有些保守;父不贤,实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又未免太荒谬了!这算得什么“孝”!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4·19)

7.有父兄在,怎好听见了就去做呢(11·22)?这是说:一切行动都要先得到父兄的允许,儿子、弟弟是没有独立性的、自由性的。

8.孝必以父母之疾为忧,因为对于“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其长寿,一则以惧其老死(4·21)。

9.孔子的强调“父父子子”(12·11)。如父子都干坏事,偷窃他人的羊,便必须相隐即互相包庇,出来否认,才算得儒者们的“直”。他反对“直躬者”的父子大义灭亲,都讲实话(13·18)。这就是孔子独敢于公开颠倒曲直,反对法治的礼治主义。

10.孝必须用敬,人才有以异于犬马的单纯能养(2·7)。

11.孔子强调爱有差等,必须以爱自己的父母为重。《论语》载: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弛其亲。”(18·10)有子也说:“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1·13)这不仅仅限于生前,就是到了死后,也不可祭他人的鬼。如孔子公开表示:“非其鬼而祭之,谄也。”(2·24)“非其鬼”的“其”字,是指已死的自己的父母祖先而言,而不是杨伯峻所译注的“不是我所应该祭祀的鬼神”。这正符合《孝经》所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儒家的别爱与墨家的兼爱是处处对立的。连死后的鬼神也不例外。

12.“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4·18)

13.“事父母,能竭其力。”(1·7)

14.曾子说:对待父母“慎终”,对待祖宗“追远”,就有希望“民德归厚”了(1·9)。

儒家的孝,以父为主,以母为附,即《孝经》所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也因此,以父为一家之君,以君为一国之父。忠非孝就没有基础,忠孝是关联而分不开的。君以孝治天下,故西汉的君主首先加上一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武,等等。唐玄宗,更亲自注《孝经》。

(四)忠

1.“臣事君以忠”(3·19)。“子谓子产,……其事上也敬。”(5·16)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14·22)

2.主张“君君臣臣”,反对“君不君,臣不臣”(12·11)。

3.忠不及仁之高。如令尹子文只是忠,而不是仁(5·19)。只有大忠才算得仁,已详于(二)13。

4.子夏说的“事君,能致其身”(1·7),同于子张所说“士见危致命”(19·1)。此与孔子所说“杀身成仁”(15·9)有关。子路也认为“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18·7)

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13·20)

6.君子“畏大人”,小人“狎大人。”(16·8)“恶居下流而讪上者。”(17·24)

7.孔子做出“事君尽礼”的榜样。已详于(一)5。

8.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1·4)

9.要为君主居丧三年(详见14·40)。父是小君、君是大父,此即《孝经》所说“以孝事君则忠”。

10.“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3·5)诸夏无君也胜于夷狄有君。

11.孔子以忠为四教之一(7·25)。

(五)中庸

1.中庸是“至德”,“至德”即最高的道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这个“民”是指老百姓,杨伯峻译注为“大家”不合事实。

2.“允执厥中”是尧、舜、禹、汤、武相传下来的(20·1)。

3.中庸之次为狂狷。“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有所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13·21)

4.中庸也是调和配合:“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6·18)子贡也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2·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15·22)

5.孔子的中庸批评。他认为弟子中,“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11·16)“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

6.孔子的中庸举动。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5·20)三思未免太过,一思未免不及,再思就合中庸。太烦固然不好,“太简”也是不好(6·2)。

7.孔子的中庸态度:“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他主张“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20·2)

8.孔子的中庸诗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20)

9.孔子的中庸吃荤:“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27)这只以射鸟网鱼为限,他平时饮食的大鱼大肉不在内。

10.孔子的中庸迷信:“敬鬼神而远之。”(6·22)又敬又远,既不很迷信鬼神,又不很否定鬼神,就中庸了。

11.孔子的中庸经济:“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6·4)不周急是不及,继富是太过,周急也是一种中庸。“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所以孔子认为:“非吾徒也。”而要“小子鸣鼓而攻之”(11·17)。

在孔子的思想中,似以上述礼、仁、孝、忠、中庸五者为最重要。

(六)信

1.重信的政治。信比食、兵都重要,以信为先。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必不得已而在此三者中可先去兵,再不得已于此二者中,可先去食。这是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他经常讲到信:“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13·4)“信则人任焉。”(17·6作“人”,20·1作“民”。)子夏也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19·10)

2.人不可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alt,小车无alt,其何以行之哉?”(2·22)到处都要信:“敬事而信”(1·5),“谨而信”(1·6),“信以成之。”(15·18)

3.交友不可无信。孔子说:“朋友信之。”(5·26)曾子也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4)子夏也说:“与朋友,言而有信”(1·7)。

4.因为“信而好古”,所以“述而不作”(7·1)。

5.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13)

6.好信还必须好学:“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17·8)

7.“言必信,行必果”只是“硁硁然小人哉”,可也算是很次等的“士”了(13·20)。

8.孔子以信为四教之一(7·25)。

(七)义

1.孔子忧无义。“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

2.义与中。“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3.义与信。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1·13)

4.义与勇。“见义不为,无勇也。”(2·24)“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3)

5.义与质。“质直而好义。”(12·20)“君子义以为质。”(15·18)

6.义与反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见利思义。”(14·12)“见得思义。”(16·10,而19·1子张也同说此话)“子罕言利。”(9·1)

7.义与反富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

8.义与为政。“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13·4)“务民之义。”(6·22)孔子称子产:“其使民也义。”(5·16)

(八)智

《论语》中的“知”,一分为二:一、读zhī,即“知道”的“知”,是动词。二、读zhì,同智,是名词。我今把知改作容易懂得的智。在儒家中,智含有明智(知识)与道德的两种意义,故儒者把智与其他诸德并称为智仁勇的“三达德”,和仁、义、礼、智、信为“五达道”或“五常”。

1.注重知人举贤。樊迟问“智”,子曰:“知人”(12·22)。此指举贤。“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5·8)

2.智在注重人事而不注重鬼神。“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6·22)

3.智与仁的异点。已详于本章(二)4。

4.智不及礼之高。已详于本章(一)3。

5.智不及仁之高。“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4·1)“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15·33)

6.上智与下愚是变不了的。“惟上智与下愚不移。”(17·3)

7.子贡说:“恶徼以为智者。”(17·24)

以上名词。其他动词,从略。

(九)恕

1.孔子对子贡,自称“予一以贯之。”(15·3)对曾子自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就理解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忠恕”也就是“恕”。所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子贡也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非尔所及也。”(5·12)可见恕是不容易做到的。

2.恕与仁消极方面的关系。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攻其恶,无攻人之恶。”(12·21)“其”指自己。如伯夷、叔齐的“求仁而得仁,又何怨?”(7·15),他俩“不念旧恶,怨是用稀。”(5·23)

3.恕与仁积极方面的关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4.圣高于仁恕。“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高于“仁”的“圣”,尧舜尚且做不到(同上)。

(十)尊天信命

孔子自称“五十而知天命。”(2·4)

认为“君子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16·8)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12·5)此八个字,王充一再引之,说是孔子之言。子夏的“闻”也是闻之孔子。

以上信天命。

孔子说:“赐不受命而货殖焉。”(11·19)

“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14·36)

伯牛有疾,子问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0·3)

以上信命。

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3·13)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6·28)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3)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8·19)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9·12)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1·9)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4·35)

孔子欲法天的无言,而答子贡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7·19)

《论语》载:尧告诉舜说:“天之历数在尔躬。”(20·1)

《论语》载:仪封人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3·24)

子贡答太宰问:夫子“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9·6)

以上信天。

孔子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8·21)他不仅孝于父母,而且孝于鬼神。这也可以证明孔子是有神论者。

季路问事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敢问死。”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11·12)这只是先后问题而不是有无问题。

“敬鬼神而远之。”(6·2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3·12)这是说自己去祭祀比他人虔诚。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丘之祷久矣。”(7·35)

对朋友赠送物品,只有祭鬼神的肉才行拜礼(10·23)。这也是他表示对鬼神的虔诚。祭祀前的斋戒,是孔子的三慎之一(7·13)。“虽蔬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10·11)。

以上信鬼神。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9·9)遇见迅雷烈风必变动态度(10·25)。

以上信怪物等。

(十一)贵古贱今

孔子是贵古贱今与以古反今的祖师,这散见于前述第十一章(一)11、12,(六)4与下述第十二章(二)3、4。

(十二)重男轻女

1.女子等于小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17·25)女子同于小人,只有男子才得算是君子。小人有两种意义,详见下节君子与小人。

2.妇人不能算是“人”。武王曰:“予有乱(治)臣十人”。孔子却说:“有妇人焉,九人而已。”(8·20)把一个妇人除去,只剩下男性的九个算得“治臣”。孔子不如武王,不把妇人算做治臣。这似是两千多年后的潘光旦教授所说“女人不是人”的根据。

3.以男子代表妇女。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和儒家所提倡的“三纲五伦”中的只有父子没有母女,或以父子代母女,只有兄弟没有姐妹,或以兄弟代姐妹,所谓孝悌也只是指父兄,如用现代的话来说,真未免太大男子主义了。当然,这在男子中心社会时代,尤其儒家的宣传宗法礼教,是很自然的。

4.到了只愿学孔子的孟子,更以生男儿为有后与大孝,以生女儿为无后与大不孝。他明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般儒家代表不仅不知生男生女,无法由自己决定,而且不知如果只生男而不生女,那么全人类就都绝灭了,还会有后与大孝么?在男子中心社会里,生男儿留下,传在父家;生女儿出嫁,传在夫家,这虽有点不同,却都是有后。中国人的过房与买他人之子为己子而在家谱上就大书特书有后,在实际上还不是“无后”么?把能生男儿为有后,未免太无谓了!我认为有后无后决不能限于生男生女,而在于有无出息,如果生男儿而没出息,实等于无后;生女儿而有出息,实等于有后。此其一。如果被后人痛斥,就等于无后;如果被后人尊敬,就等于有后。此其二。一些人至今还以“多男子”为“多福”,未免太“无知”了!更无知的是:自有人类以来,谁也不知谁是谁的后人,谁是谁的祖宗。姓氏起于后代,只是人与人之间一种记号,大多数人原来就是同一祖宗与同一祖宗的后裔。所以应当人人相爱,男女平等,不要老是中了宗法礼教的大毒。

(十三)君子与小人

《论语》到处论君子与小人,这可有两种意义:一、小人是劳力者,君子是劳心者。如孔子的弟子樊迟请学稼学圃,被以“君子”自居的孔子斥为“小人”(13·4)。此即孟子说的“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即统治人民者,治于人者即被统治的人民。二、“君子”是指孔子所谓有道德者,“小人”是指孔子所谓没有道德者。

《论语》一书到处把君子与小人两相比较,或单称赞“君子”,痛斥“小人”,因为太多,为了避免重复与节省篇幅,只好从略了。

(十四)同道与异端

《论语译注》对“攻乎异端,斯害也已”(2·16),认为《论语》共用四个“攻”字都当作“攻击”解,这里也不例外。很多人却把它解为“治学”的“治”。这误解有二:一、“攻”字原有二义,《论语》此处应作“治”字解,如“专攻”的“攻”,与其他三处不同。二、不知用《论语》以证《论语》的直接证据,联系孔子在他处所说“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要知道:孔子是反对争鸣的,而不是主张争鸣的,所以此处的“攻”字不应作“攻击”解。

(十五)好名

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5·20)“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5)这是说:因为抛弃了仁德,就无法成名,所以无时无刻都要行仁德。有些人说,孔子是为道德而道德,而不是以道德为手段的。不合事实。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诚不以富,亦祇以异。](此据程颐说)其斯之谓欤?”(16·12,12·10)这是说要出名,品德可靠,富贵不可靠。连对千里马也“不称其力”而“称其德”(14·33)。

(十六)贵仕

从一部人类历史看来,有了政治地位与权力就有了许多好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所得好处也越多,皇帝与变相皇帝之类,更是“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了。政治高于学术,学术往往藉政治而出名,因此,学者也就以治学为手段,以做官为目的,这是多数的一种文化人。由于仕途不大如意,才不得不去治学教书,这又是一种文化人。向来如此,终于成为中国人最突出的一种传统。孔子就是此种传统的最大祖师。这有《史记·孔子世家》为铁证。

学与仕。子夏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19·13)又做官又治学,这是一种。子路却认为,做了官以后就不必再读书治学,竟为孔子所反对(详见11·25),这又是一种。孔子答季康子问,认为子路、子贡、冉求等个个都能“从政”(6·8),冉雍更可做首长(6·1)。

仕与义。子路的提出理由:“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18·7)

道与贫。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15·32)他虽夸称“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可也指出耕会挨饿,学可得禄,令人想见耕不如学。中国古代,确是如此。

孔子称赞的两种人。“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捲而怀之。”(15·7)

孔子指出做官食禄的要诀。“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2·18)另一个要诀是答子张问的“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详见20·2)

(十七)教学

(十八)为政

二者多另详于下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