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论语》的精华与糟粕应当分开问题

关于《论语》的精华与糟粕应当分开问题

时间:2023-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二章 关于《论语》的精华与糟粕应当分开问题社会不同,我们评价孔子的标准也就会跟着有所不同。我现在试以“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为标准,根据《论语》一书原文,概括为三大部分。(二)精华与糟粕都有或难说的部分1.原则是而具体未必是孔子教学分为德行、言语、政

第十二章 关于《论语》的精华与糟粕应当分开问题

社会不同,我们评价孔子的标准也就会跟着有所不同。如果以为对孔子的评价,可以不问社会时代的变迁,那就还是孔子以前无孔子,孔子以后无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真可以作为“万世师表”了。无论在中国、在全世界,有可能出现这样不倒翁式的一个历史人物么?只要是人而不是神,只要是社会而不是天国,就绝不可能有的。

多年前,我在一个孔子学术讨论会里听见有人说:孔子并不轻视劳动,并不轻视妇女。说这类话的是否太敢于颠倒是非呢?又有一位教授最喜引用外国人对孔子的歌颂为立论的证据。这是否会像旧中国一些学者的过分崇洋而以洋人的是非为是非呢?有些人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孔反错了!真孔子却未被反到。这是否为袒护儒家祖师而诿罪于后儒呢?有人说:“凡不尊孔的,都不得参加我们的团体。”这个团体是否会变成旧时的孔教会呢?某杂志也有文章强调孔子节俭。这是否未读过《论语·乡党》而不免臆说呢?某大报上又有文章,把中庸解释为现在的反左也反右。这是否把它马克思主义化了呢?有人甚至说孔子与马克思“完全一致”。这是否不知历史主义为何物呢?还有许多,不必再说下去了!我对这类倾向,表示不能没有疑问而“期期以为不可”。

文化范围很广,无从说起。大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中心的,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先研究孔子,这是事实。但应知道,只要是空话,就无论是吹捧他,还是谩骂他,都同孔子本人毫不相干。要知道,任何人都有尊崇他和反对他的自由与权力,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就好了!王充早就说过:“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时人不知难,或是而意沈难见,时人不知问。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世之学者不能知也。论者皆云:‘孔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此言妄也。彼见孔子为师,圣人传道,必授异才故谓之殊。夫古人之才,今人之才也。今谓之英杰,古以为圣神,故谓七十子历世稀有。使当今有孔子之师,则斯世学者,皆颜闵之徒也。使无孔子,则七十子之徒,今之儒生也。何以验之?以学于孔子,不能极问也。……孔子笑子游之弦歌,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自今案《论语》之文,孔子之言,多若笑弦歌之声,弟子寡若子游之难,故孔子之言,遂结不解。以七十子不能难,世之儒生,不能实道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时也;世之解说说人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晓解之问,造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谓问孔子之言,难其不解之文,世间弘才大知,生能答问解难之人,必将贤吾世间难问之言是非。”(《问孔篇》)我很赞同王充此说,可又觉得他所举之例,太少而又多只是枝叶问题,而他的文章也不大通顺。

我现在试以“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为标准,根据《论语》一书原文,概括为三大部分。为了避免重复,只各举要例,或不得不有点不同的解释,注释多另详于后面所附的《论语类编》。

(一)值得发扬的精华部分

《论语》一书中有孔子的不少至理名言,或大致不错,值得后人学习,永远牢记的,例如下列各说:

1.论知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17)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13·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20)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

2.论教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7·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7·34)

“有教无类。”(15·39)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1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5)

3.论性近习远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2)

4.论岁数成就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2·4)“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17·2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9·23)

按《论语》原文是说:人应当及时好学,惜时治学;至于《三字经》与《颜氏家训》所举的例子,那是说少时失学,中老年还来得及努力补救的。不然的话,就会成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5.论血气警戒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6·7)

6.论好德与好色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9·18)

7.论无所用心,言不及义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17·2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5·17)

8.论人要有远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5·12)

9.论志士仁人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

“当仁,不让于师。”(15·36)

10.论有过必改

“过则勿惮改”(9·2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5·30)

11.论政治都要上行下效,首贵以身作则

孔子因季康子问政而答道:“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12·17)

季康子患盗,孔子对他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12·18)

季康子又问政于孔子说:“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答道:“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荀子说孔子杀少正卯事,如果是真的,那孔子自己也是能说不能行了!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

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3·13)

其他如主张“周急不继富”(6·4)之类,也正确。至于盖“均无贫”之说,不是“均产”、“均富”、社会主义,如卢信、张君劢、梁启超(后期)等的解释,而应当如董仲舒《春秋繁露·制度篇》的解释,详见拙著《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

(二)精华与糟粕都有或难说的部分

1.原则是而具体未必是

孔子教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11·3)。我们应分科而不必分为四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所谓择善去不善的标准,实是随各种人的立场而不同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2,15·24)这只能限于对待善良者,不适用于对待罪恶者。

石门的司门者问:孔氏“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14·38)积极性应一分为二:有的积极地守旧与为恶,有的积极地革新与为善,未可一概以论。

“朝闻道,夕死可矣。”(4·8)“守死善道”(8·13)。道也随各种人而不同。

2.只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叶公问政,孔子答以“近者悦,远者来。”(13·16)这已被墨子批评过了。

3.小是而大非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7·1)也被墨子批评过。不知作重于述,好今重于信古;至少也应当述与作并重,古与今并重。不然,一切都停止而不可能向前发展了。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孔子的高足子贡,尚且只能“闻一以知二”,而不能如颜回的“闻一以知十”(5·9)。对于一般弟子都要求其举一反三,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复教,未免太高,这岂不变成天才教育,教育只以天才拔尖为限了么?

4.可有多种解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17)

对这两句话,有的说是只感光阴去而不复返,没有其他意思。有的说是辩证法。我却以为是感叹礼崩乐废,世风不古,江河日下,如水的流去而不复回来。有好古守旧的思想者如孔子的自认“信而好古”与主张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周代的礼服,音乐用韶、武而不用郑声(15·11),认为“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无也”(17·16)等等,当以此说为是。“三疾”即三美,“疾”作“美”解(如“乱臣”的“乱”作“治”解),见《管子·七臣七主》注。《论语译注》等书所释均错。以上说的都是孔子认为今不如古的明证。

5.自相矛盾

孔子在《论语》中的言论到处自相矛盾,现略分述于后:

A.孔子主张:“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8·10)与自己对故人原壤斥为“老而不死,是为贼”,并且“以杖叩其胫”(14·43),正是“疾之已甚”,太不中庸了!又如对其高足之一的宰予的昼寝而痛骂为朽木与粪土之墙,信如王充指出孔子骂小恶为大恶,小过为大过,“恶之太甚,过也”。

B.孔子嘴里经常教人节俭:“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14)“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7·3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7·1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5·2)自认“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而竟又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17·7)岂不等于自认是不知“耻”的“小人”?孔子提倡节俭,而自己却极尽奢侈之能事,被韩非作为与以节俭著名的墨子相反的代表。

C.孔子既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6·19)又反对直躬者,而自夸其能以曲为直,父子偷羊,应互相隐瞒(13·18)。这岂不等于自认是一个不直者?孔子既主张“君子不党”(7·31,15·22),又为鲁昭公隐瞒,以其“不知礼”为“知礼”,以致被问者揭穿,只好老实地自承认有过。

D.孔子经常劝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4·30)“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而自己却大感叹:“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14·35)只有天知道他,好像再可怜也没有了!

E.孔子对交友问题,既称赞孔文子的“不耻下问”(5·15),而又主张“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1·8,9·25),而要“友其士之仁者”(15·10)。子夏也同样地说:“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19·3)还是子张说得好:“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19·3)这如果是闻之孔子,孔子就不免自相矛盾了;如果是闻之他人,子张就对孔子驳得很好了。一定要坚持凡不如我者,我都不与为友,人人如此,结果就没有一个朋友可交了。曾子也认为应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8·5)单从此事看来,孔子是不及子张、曾子的,真如韩愈所说:“师不必贤于弟子”了!

F.孔子“不语怪力乱神”(7·21),与其自道:“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9·9),二者矛盾。

G.孔子经常提倡行重于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2·1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4·27),“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14·20),“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4·22),“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7·33),也经常提倡言行一致:“敏于事而慎于言”(1·14)“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13·3),“听其言而观其行”(5·10),“言忠信,行笃敬”(15·6),而又反对言行一致的“言必信,行必果”为“硁硁哉小人也”(13·20),不免自相矛盾。墨子最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从儒家看来,岂不成为“小人”了么?

H.孔子既说:“鸟兽不可与同群”(18·6),“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明明是有可有不可的,而又自认是“无可无不可”者(18·8)。无可无不可,岂不成为一个糊涂人?

I.孔子对于仁,有时说仁很容易:“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30);有时说仁很难:“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也,未见蹈仁而死者也”(15·35),连他自己也不敢当:“若圣与仁,则吾岂敢”(7·34)。不能如有些人把水火解释为需要,这又是矛盾之一。

J.先食后信与去食存信(12·7),孔子对子贡的问政,同时有此两种自相矛盾。

(三)应予批判的糟粕部分

中国独有的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都以孔子为思想指导,对于被统治的人们只许绝对服从而不许有所反对;直到今天,还有一些人仍然有此惯性不改,这就未免以孔子为真理,爱孔子超过爱真理了!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言论,最荒谬而应当受批判的,略如下述:

1.倒退史观

这已另详于第十一章(一)11。

2.小变史观

这也另详于第十一章(一)12。

3.愚民政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太专制了,也太愚民了!已另详于第九章。

4.忠君丑态

这已另详第十一章(一)5。

5.多所畏惧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16·8)就古代来说,“三畏”几乎无所不畏:“畏天命”,等于不许怀疑鬼神;“畏大人”,等于愿做统治者的家奴;“畏圣人之言”,等于学术文化上不许争鸣,有错误也不许指出,只好“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了!

6.迷信天命怪物

这已另详于第十一章(十)。

7.颠倒曲直,敢说假话

这已另详于第十一章(一)5。

8.侮辱妇女

这已另详于第十一章(十一)。

9.侮辱劳动者

这已另详于第十一章(三)3。

10.孝亲的教条

这已另详于第十一章(三)4、5、6、7、11。

11.反对争鸣

这已另详于第十一章(十四)。

12.繁文缛礼

《淮南子·要略》已指出:墨子“以为其礼烦扰而不侻,厚葬久服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也指出儒家:“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13.穷奢极侈

根据《论语·乡党》记载:孔子简直是现在所说美食家的祖师,与美衣家的祖师。他对衣食等的讲究,在中国古来的思想家中恐怕不是“无独有偶”而是有独无偶的。韩非早就把他与墨子作为奢俭两个代表人物了。只有绝对迷信孔子的王船山敢于颠倒是非地公开吹捧“《乡党》一篇,直是仙人手中扇”;而还嫌“朱子天理人欲之说,但于已然上见圣德,而朱子未于当然处见圣功。……内外交养,缺一边则不足以见圣。……内外交相养而无有忒者,圣功也。内外得所养而自不忒者,圣德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五)

14.去食存信

孔子对子贡问政,答为“信”比“兵”与“食”都重要。王充先引《管子》“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的话而后说:“让生于有余,争生于不足;今言去食,信安得成?春秋之时,战国饥饿,易子而食,析骸而炊。……夫父子之恩,信矣;饥饿弃信,以子为食。孔子教子贡去食存信,如何?夫去信存食,虽不欲信,信自生矣;去食存信,虽欲为信,信不立矣。”王充驳得很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