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原作“檀经”考[5]
现存的最古本《六祖坛经》是敦煌唐写本,原本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院,我藏有此本的照片。这个敦煌本里面提到“坛经”两字,总共有十一次。十一次之中,七次写作“坛经”,四次写作“檀经”。
向来我们总觉得“檀经”是误写,都应该改正作从“土”的“坛”字。我近来颇疑心“坛经”实在讲不通。原名应该是从木的“檀”字,即是“檀那”,“檀施”,“檀波罗蜜”的“檀”字。其广义为“布施”,狭义为“法施”,为“说法教化”。
《翻译名义集》卷四,“辨六度法”第四十四,说六度第一为“檀那”,引《法界次第》云:
秦言布施。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那。
又说:
布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财施者,所谓……一切已之所有资身之具,及妻子,乃至身命……有所须者,悉能施与,皆名财施也。法施者,若(或)从诸佛及善知识,闻说世间出世间法,若(或)从经论中闻,若(或)自以观行故知——以清净心,为人演说,皆名法施。
“檀经”的“檀”,是“法施”的意思。《法苑珠林》卷九十七论“布施”,有专章说“法施”为最胜,引《大智度论》云:
佛说施中,法施第一。何以故?财施有量,法施无量。……
财施但益色身,法施能利心神。财神能增贪病,法施能除三毒。
又引《大集经》云:
施宝虽多,不知至心诵持一偈。法施最妙,胜过饮食。
又引《未曾有经》云:
说法教化,名为法施,能令众生出世间道。
又引《大丈夫论》云:
财施者除众生身苦,法施者除众生心苦。……财施者为得身乐,法施者为得心乐。
这里说的“法施”,正是“檀经”的“檀”字的本意。敦煌古本的标题是这样: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兼受(授)无相戒
这里明说这是惠能(慧能)大师在大梵寺“施法”——即是“以清净心为人演说,名为法施”——的“檀经”。檀即是施,“檀经”即是所施的经。“檀那波罗蜜”,平常只叫做“檀那罗蜜”,又名“檀施”。施的人就叫做“施主”,又称“檀越”。为人演说的经法就叫做“檀经”。
敦煌古本开卷说慧能“施法”的缘起:
惠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受(授)无相戒。其时座下僧尼道俗一万余人,韶州刺史等(韦)据及诸官僚三十余人,儒士□(此处原文为方框“□”)余人,同请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刺史遂令门人法海集记,流行后代,与学道者承此宗旨,递相传授,有所依约,以为禀承。说此坛经(檀经)。
敦煌古本的最末一行的标题是: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坛(檀)经法一卷
开卷题的是“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檀经一卷”,末行题的是“檀经法一卷”,比较着看,我们可以明白“檀”字是“檀施”的“檀”,即是“法施”。“檀经”即是惠能“施法”的“集记”。
《檀经》的原本应该是题作“檀经”的。我可以提出三个证据:
第一个证据是《檀经》敦煌写本里十一次提到“檀经”,其中最前五次,最后两次,都写作“坛经”,而中间有四次(第六、七、八、九次)还写作从木的“檀经”。因为这四次都在卷子的中间,故我们可以推想原本作“檀”。那位不懂得“檀经”原意的和尚,妄改作从土的“坛”。但他只改了前五处,又改了卷末的两处,却忽略了中间的四处,所以留下了原本作“檀”的痕迹。
第二个证据是九世纪初期的韦处厚作的《兴福寺大义禅师碑铭》(《全唐文》七一五)。韦处厚死在唐文宗太和二年(828),他在这碑文里叙述八世纪的禅学分布在秦(神秀、普寂)、洛(神会)、吴(牛头山一派)、楚(马祖道一、大义)的情形。其中叙述神会一支,说:
洛者曰会,得总持之印,独曜莹珠。习徒迷真,橘柘变体,竟成《檀经》传宗,优劣详矣。
我在《荷泽大师神会传》里,曾引此段,表示韦处厚在九世纪初期明明指出“《檀经》是神会门下的‘习徒’所作”(看《神会传》页七三—九○)。今天我只想指出韦处厚的碑文里写作“檀经”,是一个证据。
第三个证据是《唐诗纪事》(卷六十六)有这一条:
陈琡,陈鸿(《长恨歌序》的作者)之子也。咸通中(860—873)佐廉使郭常侍铨于徐。性耿介,有所不合,挈家居茅山。平居焚香习禅,妻子罕面。寄居兰若,自述《檀经》三卷。
这个人同慧能、神会没有关系,但他弃官习禅,从没有升高座说法,而自述《檀经》三卷,可见唐朝晚期的人用“檀经”自题所作的书,还只是“以清净心为人演说,名为法施”的意思。
1952.9.20夜
据《胡适手稿》第七集卷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