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时期哲学史上的哲学本体X
(1)庄子的哲学本体X——“一”
在庄子那里,“道”变成了“一”,这个“一”是“非物”(参见《庄子·知北游》),是“无有”(参见《庄子·齐物论》),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有;神鬼神帝,生天生地”的世界本原(参见《庄子·大宗师》),是排除了自身对立面的无差别的绝对的“同一”。
庄子的“一”与老子的“道”是一致的,是“道”的另一种表述、另一种面孔,具有一定的新意和深度。但庄子的“一”在学理上、思辨上和体系上并没有达到老子的“道”的高度,也谈不上超越。毕竟庄子学说的重点在于认识论和方法论,事实上与突出本我、自命不凡的儒学老二孟子一样,放浪形骸、狂傲不羁的道学老二庄子也只是以“齐是非”、“齐物我”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称著于世的。
(2)孔子的“仁”遮盖了他的本体思想
与老子处于同一时代的诸子百家中的其他学者在哲学本体X的思辨上虽然都没有什么超越老子的建树,但从不同角度推进了对于哲学本体X的探讨。
如孔子学说主要是以“仁”为核心构建了非常实用且管用的社会政治伦理思想,旁及了一些辩证思维和认知理论,但同时也探讨了抽象的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天”的问题,甚至认识到“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等接近哲学本体X的思想。
遗憾的是,在孔子的理论系统中,包括天、阴阳等在内的诸多重要哲学概念湮没在了伦理学之中,且都服从、服务于“仁”这一孔子理论的基本和核心的概念。而且“道”、“太极”并非孔子首创的概念,这些概念不属于孔子,不具有孔子理论特色。孔子顶多只是在用这些概念注释《周易》,而且《周易》中的注文《十翼》是否出自向以“述而不作”自称的孔子手笔,史上历来存疑。虽然孔子老而喜易,读得“韦编三绝”,但不能依此论定孔子注过易。再则,孔子是不信鬼神的,这与原本以卜筮算命、接通鬼神为真义的《周易》在学理逻辑和认知情理上是两相抵牾的。
因此,从现存的《论语》等言论记述来看,孔子在学术理论上更倾向于是一个伦理学家,或者还是一个政治理论和社会活动家,但无论如何算不上是一个本体论哲学家。孔子用他的“仁”遮盖了隐隐约约、星星点点的本体思想,没有沿着“天”这一抽象的形而上路径深入推演下去,提出属于他孔子自己的独具特色的哲学本体X,而是把“天”看作神,以“敬鬼神而远之”的无神论的断然态度,彻底回避了这一问题,堵死了通向本体论哲学的可能性。
(3)孟子的哲学本体X——“天”
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发展者孟子进一步把儒学体系化、伦理化的同时,在哲学本体论上也超越孔子,提出了以“天”为核心,以“心”、“性”辅助说明的哲学本体论思想。孟子还把“心”、“性”、“天”三者统合起来,结为一体,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的既是本体论又是认识论的命题,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转引自httP://data.book.hexun.com/chaPter-2941-7-7.shtm1.)
孟子从“善”和“诚”出发,赋予本体的“天”以道德属性。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属于道德范畴,孟子把它说成是“天道”的内容,同时又把“思诚”说成是“人道”之本质,这样就使本体的“天”具有了道德的内容。他还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就是说,扩充了人的善心,就认识了自己的本性,而认识了自己的本性,也就认识了天。基于此,孟子提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认为保持本心,培养本性,就是事天的最好方式。
孟子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本体观点具有突出的主观唯心色彩,顺着主观唯心的逻辑,孟子自然得出了“万物皆备于我”、“予,天民之先觉者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等等具有唯我自夸嫌疑的结论。实际上,孟子把自己想象成了“天将降大任”的“斯人”,甚至是“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王者”。
(4)墨子的哲学本体X——具有意志的“天”
以逻辑见长的墨子一方面极力反对“天命”,列举种种“天命”的危害,提出了“非命”的主张,但另一方面却又绕不过哲学本体概念,提出了他自己的“天志”说。墨子所说的“天”是有意志的,能表达天意,能赏善罚暴,能爱人憎人。
墨子“天志”说是对“天乃主宰”观念的发展,经过墨学体系的完善和谶纬学说的推演,形成中国神道的学说源头之一。墨子所谓的“天”,是指具有意志力量的上帝,而上帝是通过天子来管理人间,也就是说,天子拥有人间事务的管理权。《墨子·天志上》说:“天为政于天子。故天子者,天下之穷贵也,天下之穷富也,故于富且贵者,当天意而不可不顺。”这与商周时期的天命观是一脉相承的。墨子的“天”是善的、爱人的:“天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而“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天志上》,转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232.htm.)
显然,这种人格化了的“天”不仅与他“非命”的哲学主张相矛盾,而且在哲学本体的探索上也是一种倒退,即从抽象倒退为具象,从虚无倒退为实有,从最高概念倒退为实用概念,甚至从哲学本体倒退为宗教神灵。墨子的倒退并未止于“天志”,沿着实用的路径,墨子又提出了“名鬼”的主张。认为“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如人们都不信鬼神、不事鬼神,“天下岂不乱哉”?(《墨子·名鬼》,转引自httP://b1og.sina.com.cn/s/b1og_ 4997d92e0100md9m.htm1.)因此,哲学本体在墨子这里被人格化、鬼神化和实用化了。
(5)惠施的哲学本体X——“一”
诸子学派中擅长玩弄名词、概念进行诘辩的“辩者”被称做“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惠施非常博学,《庄子·天下》中记载,“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惠施提出了“泛爱万物,天地一体”这一哲学命题。这里的“一”虽然是惠施否认万事万物有同异之别的相对主义的极端概念,但也与庄子“同一”中的“一”有类同之处,都是哲学本体的变形,只不过更为远离了老子的“道”而已。
(6)公孙龙的哲学本体X——“指”
公孙龙哲学中的“指”这一核心范畴同样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而非一般的逻辑概念。在《指物论》中,公孙龙论述的主题就是“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这就是说,“指”是独立自为的存在,一切具体事物无不由一般的“指”所构成,而“指”却不由“指”来构成,“指”是最高的属概念,而其他一切都是种概念。
虽然,公孙龙的“指”具有很强的逻辑属性,是与个别相对应的一般、与个性相对应的共性,但不容否认,公孙龙有意无意地将“指”抬高到了哲学本体的地位,是名称不同的老子的“道”和“庄子的“一”,是中国哲学X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变种。
(7)荀子的哲学本体X——“天”和“气”
以阐扬“性恶论”著称的荀子强调“天人之分”,认为“天”具有物质性,“天”就是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客观存在,天地结合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产生万物、阴阳变化万物都是客观自然的,“不为而成,不求而得”,与任何人没有关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转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916037.htm.)
作为先秦百家之学总结者的荀子,在本体论上也有博采众长的倾向。除了天地,荀子还承继了宋尹学派关于“气”的思想,探讨了“气”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以“形”(形体)为第一性、以“神”(精神)为第二性的形神观。总之,荀子的天地、气、形都是衍生万物的哲学上的本体,和前人抽象虚无的本体相比较,荀子的本体则显得抽象不足,具象有余。
(S)韩非的哲学本体X——“道”
荀子的学生韩非对“道”这一道家的主要哲学概念在学理上作了进一步探讨和阐发。他说:“道者,万物之始。”“万物之所以成也”,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同时又认为道也是万物的总规律:“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韩非还把道与理联系在一起进行论述,他说:“道者,……万物之所稽也”,“道尽稽万物之理”。(《韩非子·解老》,转引自httP://www.zhexue.com.cn/htm1/ProPosition/eastP/yuzhou1un/benti1un/2009/0107/170.htm1网页《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一文。)
很明显,韩非这里所说的“道”已不同于老子所说的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虚无本体之“道”,而是万物的总和,须臾离不开“理”,与“理”相适共生。“理”是特殊规律,是暂时的、相对的、可变的;“道”是普遍规律,是永恒的、绝对的、不变的。
总之,庄子、孔子、孟子、墨子、惠施、公孙龙、荀子、韩非子等只是分别在具有诡辩色彩的逻辑理论、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和朴素的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等方面有所创造和发展外,在哲学本体X的建树上一概不能和老子相提并论。只有作为老子哲学思想继承者、阐发者的庄子对哲学本体X的探讨才有一定新意和深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