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致虚極,守静篤。

致虚極,守静篤。

时间:2023-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_老子新論致虚極,守静篤。一將“極”、“篤”分開,謂致虚静至於至極之境地,守清静至於篤實之境地;嚴遵《指歸》曰:“空虚爲常,則神明極而自然窮矣!……神守不擾,生氣不勞,趣舍屈神,正得中道。”後之學者,皆不出此二讀耳。

致虚極,守静篤。

盧育三曰:致虚極,至於虚無到極點。守静篤,固守清静到純一的程度。

王垶曰:達到虚寂至極、誠守清静至中的境界。

案:此文古有二讀。一將“虚極”、“静篤”讀作合成詞,河上《注》曰:“……五内清静,至於虚極。守清静,行篤厚。”即此讀法也。一將“極”、“篤”分開,謂致虚静至於至極之境地,守清静至於篤實之境地;嚴遵《指歸》曰:“空虚爲常,則神明極而自然窮矣!……神守不擾,生氣不勞,趣舍屈神,正得中道。”想爾《注》曰:“彊欲令虚許爲真,甚極,不如守静自篤也。”王弼《注》曰:“言至虚之極也,守静之真也。”(此從樓字烈校)皆從此讀法也。後之學者,皆不出此二讀耳。

二案:帛書甲本“篤”作“表”,乙本作“督”。竊疑此當從乙本作“督”,《六書故》曰:“人身督……當身之中,衣縫當背之中……亦謂之督。”字通作裻,《國語·晉語》一曰:“衣之偏裻之衣。”韋《解》曰:“裻在中,左右異,故曰偏。”老子蓋謂守静而不倚左右,乃最適中之道也。與《莊子·養生主》“緣督以爲經”之“督”同義,即至正、至中也。此謂致虚、守静,乃得道者至高、至中之境地也。帛書甲本作“表”,蓋與“裻”形近而譌也。

三案:嚴遵《指歸》曰:“神守不擾,生氣不勞,趣舍屈神,正得中道。”篤,無“中”、“中道”之義,嚴遵不當解下句作“正得中道”。竊謂嚴本正文“篤”亦本作“督”,與帛書乙本相同,故《指歸》以“中道”解之。今本作“篤”,蓋後人據他本改之也。今賴帛書出土,得以考見嚴本之淵源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