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歸根曰静,静曰復命,奚侗曰:“静曰”,各本作“是謂”,與上下文例不合。蔣據二十五章文例,謂此處當作“歸根曰静,静曰復命”;考帛書二本,知古本《老子》文例,未若後人所想像之整齊也,蔣説未可必。
歸根曰静,静曰復命,
奚侗曰:“静曰”,各本作“是謂”,與上下文例不合。
蔣錫昌曰:強本引成《疏》經文“静曰復命”,是成作“静曰”;諸本作“静曰”,是也。二十五章:“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與此文“歸根曰静,静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之詞例一律,亦可證“是謂”係“静曰”之誤也。
古棣曰:帛書甲本作“静,是謂復命。復命,常也。知常,明也……”,則完全成了散文,不復是哲理詩了,帛書多有此弊,想是早有一種傳本,傳鈔者不注意《老子》詩韻,故有此誤。
高明曰:此節經文每句皆作連綴重語,今本則將“静”、“妄”等連綴重語删去,雖然用字從簡,則經義不若帛書甲、乙本詳實。從經文内容分析,殊覺删之不當。
案:帛書二本二句作“曰静。静,是謂復命”(甲本“曰静”二字缺,惟據字數推之,所缺當即此二字),與各本不同。蔣據二十五章文例,謂此處當作“歸根曰静,静曰復命”;考帛書二本,知古本《老子》文例,未若後人所想像之整齊也,蔣説未可必。古棣謂帛書此節已成“散文”,不復爲哲理詩;然,若依帛書,本句亦“静”、“命”協韻,下句亦“常”、“明”協韻,協韻如故,惟文句未若今本整齊而已。古本《老子》文句,是否如今本整齊,觀帛書本即知之矣。
二案:河上本及王弼本系統“静曰”皆作“是謂”;奪一“静”字,存“是謂”二字,蓋存古本之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