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第十八
〖题解〗
在我国儒学知行学说发展的历史上,朱熹的知行理论具有重要的思想贡献,占据突出的理论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朱熹是十分强调实学的,在他看来,学习既包括“求知”,也包括“求能”;既包括“致知”,也包括“力行”。“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前贤之言,须是真个躬行佩服①,方始有功②。(卷7)
〖注释〗
①真个:真的,确实。躬行:亲身实行。佩服:遵循。②功:成绩,成就。
今人不肯做工夫。有先觉得难,后遂不肯做;有自知不可为,公然逊①与他人。如退产②相似,甘伏批退③,自己不愿要。(卷8)
〖注释〗
①公然:公开,毫无掩饰。逊:退让。②退产:批退财产。③甘伏:甘心承受。批退:指交易行为中对优先权的放弃。宋代的优先购买权制度规定业主将典卖事项告知优先权人,优先权人在法定期限内表明是否买受或承典,亲邻如果不愿购买,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业主作出答复,称为“批退”;有意购买的,也须在既定的期限内作出回答,称为“批价”。
知、行常相须①,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 行为重。(卷9)
〖注释〗
①须:依靠。
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①一边,则一边受病。(卷9)
〖注释〗
①偏过:偏到一边。
只有两件事:理会①,践行②。(卷9)
〖注释〗
①理会:理解,领会。②践行:实践,实行。
学者以玩索、践履①为先。(卷9)
〖注释〗
①玩索:反复玩味探索。践履:实行,实践。
万事皆在穷理后。经不正,理不明,看如何地持守①,也只是空。(卷9)
〖注释〗
①看:无论,不管。持守:守成。
人生天地间,都有许多道理。不是自家硬把与①他,又不是自家凿开他肚肠②,白③放在里面。(卷9)
〖注释〗
①自家:自己。硬:强硬。把与:给予,送给。②肚肠:肠的通称。③白:直接。
学聚、问辨①,明善、择善,尽心、知性,此皆是知,皆始学之功也。(卷9)
〖注释〗
①问辨:询问辨识。
道理无穷。你要去做,又做不办①;极力做得三五件,又倦了。(卷9)
〖注释〗
①办:完整,完全。
今之学者不曾亲切①见得,而臆度揣摸②为说,皆助长③之病也。(卷9)
〖注释〗
①亲切:真切。②臆度:主观推测。揣摸:估量,推测。③助长:帮助生长,促使增长。
思索譬如穿井①,不解便②得清水。先亦须③是浊,渐渐刮④将去,却⑤自会清。(卷9)
〖注释〗
①穿井:打井,挖井。②解:会。便:立刻。③须:一定。④刮:舀。⑤却:后。
譬如饮食,从容咀嚼①,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卷10)
〖注释〗
①从容:不慌不忙。咀嚼:玩味,体味。
学者有所闻,须①便行,始得。若得一书,须便读便思便行,岂可又安排停待②而后下手!(卷11)
〖注释〗
①须:应该。②停待:停留,等待。
学之之博①,未若知之之要②;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卷13)
〖注释〗
①博:广博。②要:得当。
深自省察①以致其知,痛加剪落②以诚其意。(卷15)
〖注释〗
①省察:检查,内省。②剪落:削除。
本末精粗,虽有先后,然一齐用①做去。(卷15)
〖注释〗
①一齐:一起。表示同一主体对若干事物采取同一处置方式。用:需要。
如今恁地勉强①安排,如何得乐。到得常常做得熟,自然浃洽通快②,周流③不息,油然④而生,不能自已⑤。只是要到这乐处,实是难在。(卷56)
〖注释〗
①勉强:能力不足而强为之。②浃洽:贯通。通快:通畅快捷。③周流:周足流畅。④油然:自然而然。⑤已:停止。 一条路,须每日从上面往来,行得熟了,方认得许多险阻去处①。若素②不曾行,忽然一旦撞行将去,少间定堕坑落堑③去也!(卷59)
〖注释〗
①去处:地方。②素:平时。③堕坑落堑:比喻遇到险境。
圣门①学者问一句,圣人答他一句,便领略②将去,实是要行得。(卷69)
〖注释〗
①圣门:泛指孔子之道者。②领略:领会,理解。
若不是经历①,如何说得!(卷76)
〖注释〗
①经历:亲身经受。
要制事①,须是将心入那事里面去,顺他道理方能制事,方能行权。若心麤②,只从事皮肤上绰过③,如此行权,便就错了。(卷76)
〖注释〗
①制事:处理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②麤:即“粗”。③绰过:很快经过。
若是无大碍于义理①,行之亦无害。(卷90)
〖注释〗
①义理:理学,义理之学。
役智力于农圃①,内不足以成己,外不足以治人,是济甚事!(卷95)
〖注释〗
①役:役使,差遣。农圃:耕稼,农耕。
横渠作《正蒙》时①,中夜②有得,亦须起③写了,方放下得而睡。不然,放不下,无安著④处。(卷99)
〖注释〗
①横渠:张载(1020—1078),字子厚,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徙家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的创始人,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正蒙》:张载的重要哲学著作。②中夜:半夜。③起:起来。④安著:安放,安置。
涵养、致知、力行①,这便是为学之要②。(卷115)
〖注释〗
①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力行:努力实践。②要:关键。
知与行须是齐头①做,方能互相发②。(卷117)
〖注释〗
①齐头:一起。②发:证明,印证。
这道理不是如堆金积宝①在这里,便把分付②与人去,亦只是说一个路头③,教人自去讨。讨得便是自底,讨不得也无奈何。须是自著力④,著些精彩⑤去做,容易不得。(卷117)
〖注释〗
①堆金积宝:形容财富充裕。②分付:交给。③路头:门路。④著力:用功,尽力。⑤精彩:精神。
天下万事都是合①做底,而今也不能杀定合做甚底②事。圣贤教人,也不曾杀定教人如何做。只自家日用间③,看甚事来便做工夫。今日一样事来,明日又一样事来,预定④不得。若指定是事亲,而又有事长;指定是事长,而又有事君。只日用间看有甚事来,便做工夫。(卷117)
〖注释〗
①合:应该。②杀定:定死,硬行规定。甚底:什么。③日用间:平时,平常。④预定:预先决定或制定。
今也须如僧家行脚①,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迹,这道理方见得周遍②。(卷117)
〖注释〗
①僧家:僧人,和尚。行脚:僧人为寻师求法而游食四方。②周遍:周全,全面。
今人读书,仁义礼智总①识,而却无落泊②处,此不熟之故也。(卷118)
〖注释〗
①总:都,皆。②落泊:落脚,落实。
凡事上皆是学,如个①人好,学其为人;个事好,学其为事。(卷118)
〖注释〗
①个:指示代词。这,此。
大凡事理,若是自去寻讨①得出来,直是别。(卷120)
〖注释〗
①寻讨:寻究探讨。
学贵适用①。(卷120)
〖注释〗
①贵:以……为宝贵。适用:适合使用。
这个做工夫,须是放大火中锻炼①,锻教他通红②,溶成汁③,泻成铤④,方得。(卷121)
〖注释〗
①锻炼:冶炼锻造。②通红:很红,十分红。③汁:含有某种物质的液体。④铤: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金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