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第三十五
〖题解〗
刑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刑罚的理想目的是为了实现刑罚的预期效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髓与动力。行政机关在执法时应当权衡多方面的利益因素,在严格执行法规的前提下,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适度,避免执法轻重不一、标准失范。
尺与秤①相似,上有分寸星铢②,则体③也;将去秤量④物事,则用也。(卷6)
〖注释〗
①秤:衡量物体轻重的器具。②星铢:秤衡的金属小点。③体:本体。④秤量:衡量。
礼乐、法度、政刑①,使之去旧污也。(卷14)
〖注释〗
①礼乐:礼节音乐。法度:法令制度。政刑:政令刑罚。
先之以法制禁令,是合下有猜疑关防①之意,故民不从。又却“齐之以刑”,民不见德而畏威,但图目前②苟免于刑,而为恶之心未尝不在。(卷23)
〖注释〗
①猜疑:怀疑,起疑心。关防:防范,警备。②图:谋划。目前:眼前。
刑罚①不清,民不服。(卷70)
〖注释〗
①刑罚:刑指肉刑、死刑;罚指以金钱赎罪。后泛指依照法律对违法者实行的强制处分。
狱①亦自有十三八棒便了底,亦有须待囚讯鞠勘②,录问结证③而后了底。(卷71)
〖注释〗
①狱:讼案。②囚讯:拘押审讯。鞠勘:审问勘察。③录问:询问。结证:了结,结案。
富者得生,贫者独死,恐开利路以伤治化①。(卷78)
〖注释〗
①治化:治理国家,教化人民。
古人赎金①,只是用于鞭、扑②之小刑而已,重刑无赎。(卷78)
〖注释〗
①赎金:赎罪、赎身或赎回抵押品所用的钱。②鞭:古代官刑名之一。以鞭抽打的薄刑。扑:古代的一种教育体罚。
法家者流,往往常患其过于惨刻①。今之士大夫耻为法官②,更相循袭③,以宽大④为事,于法之当死者,反求以生之。(卷78)
〖注释〗
①惨刻:凶狠刻毒。②法官:司法官吏。③循袭:沿袭,因袭。④宽大:大度,宽厚。
天自是聪明。君自是用时宪①。臣自是用钦顺②。民自是用从乂。口则能起羞。甲胄③所以御戎也,然亦能兴戎;如秦筑长城以御胡,而致胜、广④之乱。衣裳者,赏也,在笥⑤,犹云在箱箧⑥中,甚言其取之易。如云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惟其予之之易,故必审⑦其人果贤耶?果有功耶?则赏不妄矣。干戈,刑人之具,然须省察自家真个是否,恐或因怒而妄刑人,或虑施之不审而无辜者被祸⑧,则刑之施当矣。盖衣裳之予在我,而必审其人之贤否;干戈施之于人,而必审自己之是非也。(卷79)
〖注释〗
①宪:宪法。②钦顺:敬顺。③甲胄:兵器。④胜、广:陈胜、吴广。⑤笥(sì):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⑥箱箧:大小箱子。⑦审:慎重。⑧审:仔细。被祸:遭祸。
本朝之刑与古虽相远,然也较近厚①。(卷79)
〖注释〗
①厚:厚道。
律①较轻,敕②较重。律是古来底,敕是本朝底。而今用时,敕之所无,方用律。本朝自徒③以下罪轻。古时流罪不刺面④,只如今白面编管⑤样。是唐五代方是黥面⑥。决脊⑦,如折杖⑧,却是太祖⑨方创起,这却较宽。(卷79)
〖注释〗
①律:法纪,法令。②敕:凡尊长告诫后辈或下属。③徒:徒刑。古代五刑之一。④流罪:处以流放的刑罚。刺面:黥刑。在犯者面部刺字,涂以黑色。⑤编管:宋代官吏得罪,谪放远方州郡,编入该地户籍,并由地方官吏加以管束。⑥黥面:古代的一种肉刑。在面额上刺字,以墨涅之。⑦决脊:宋代一种鞭打背部的刑法。⑧折杖:刑法名。宋初定折杖制,规定各等流刑、徒刑、杖刑、笞刑责杖数,以及杖、笞的尺寸。⑨太祖:赵匡胤。
大辟①罪人,事在款司②,极是严紧③,一字不敢胡乱下。(卷83)
〖注释〗
①大辟:死刑。②款司:官府。③严紧:严密。
刑①固不可免。今之法,乃杀人不死!祖宗时宗室至少,又聚于京师,犯法绝寡②,故立此法。今散于四方万里,与常人无异,乃纵之杀人,是何法令!不可不革!(卷87)
〖注释〗
①刑:刑法。②绝寡:很少。
今人狱事,只管理会要从厚①。不知不问是非善恶,只务从厚,岂不长奸惠恶②?大凡事付之无心,因其所犯,考其实情,轻重厚薄付之当然,可也。(卷106)
〖注释〗
①理会:注意,理睬。厚:宽厚。②长奸惠恶:滋长优惠奸诈丑恶之人。
救弊之道,在今日极是要严。不严,如何得实惠及此等细民①!(卷107)
〖注释〗
①实惠:实际的好处。细民:平民。
号令①既明,刑罚亦不可弛②。苟③不用刑罚,则号令徒挂墙壁尔。与其不遵以梗④吾治,曷⑤若惩其一以戒百?与其核实检察⑥于其终,曷若严其始而使之无犯?(卷108)
〖注释〗
①号令:发布的号召或命令。②弛:松弛,懈怠。③苟:如果。④梗:阻塞,抗拒。⑤曷:副词,相当于“岂”“难道”。与其……曷……:与其……不如……。⑥核实:审核查实。检察:稽查,考察。
今日之法,君子欲为其事,以拘于法而不得骋①;小人却徇②其私,敢越③于法而不之顾。(卷108)
〖注释〗
①拘:拘束。骋:放纵,放任。②徇:谋求,营求。③越:超越,跨越。
古人立法,只是大纲①,下之人得自为。后世法皆详密②,下之人只是守法。法之所在,上之人亦进退下之人不得。(卷108)
〖注释〗
①大纲:大概。②详密:详细周密。
古人为政,一本于宽,今必须反之以严。盖必如是矫之,而后有以得其当。今人为宽,至于事无统纪①,缓急予夺②之权皆不在我;下梢却是奸豪得志③,平民既不蒙其惠,又反受其殃矣!(卷108)
〖注释〗
①统纪:纲纪。②缓急:宽舒和急迫。予夺:裁决,裁夺。③下梢:结果,结局。奸豪:地方上有势力而横行不法之人。
法度①尚可移,如何得人心变易②,各人将他心去行法!且如荐举③一事,虽多方措置堤防④,然其心只是要去私他亲旧⑤,应副权势⑥,如何 得心变!(卷108)
〖注释〗
①法度:法令制度。②变易:变换,变化。③荐举:介绍,推荐。④措置:处置。堤防:防备。⑤亲旧:亲故。⑥应副:应对,酬应。权势:权力和势力。
大抵立法,只是立个得人之法。若有奉行非其人,却不干法事,若只得人便可。今却是法弊,虽有良有司①,亦无如之何。(卷109)
〖注释〗
①良:贤良。司:官府。
今人说轻刑①者,只是所犯之人为可悯②,而不知被伤之人尤可念也③。(卷110)
〖注释〗
①轻刑:减省刑罚。②可悯:令人怜悯。③尤:更加。可念:可怜。
天下事最大而不可轻者,无过于兵刑①。(卷110)
〖注释〗
①兵刑:官兵刑罚。
今之法家,惑于罪福报应①之说,多喜出人罪以来福报②。夫使无罪者不得直③,而有罪者得幸免④,是乃所以为恶尔,何福报之有!(卷110)
〖注释〗
①报应:回报。②福报:福德报应。③直:代价。④幸免:侥幸避免某种灾祸。语本《论语·雍也》:“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今之法官惑于钦恤①之说,以为当宽②人之罪而出其死;故凡罪之当杀者,必多为可出之涂③,以俟奏裁④,则率多减等:当斩者配⑤,当配者徒⑥,当徒者杖⑦,当杖者笞⑧。是乃卖弄条贯⑨,舞法而受赇⑩者耳!(卷110)
〖注释〗
①钦恤:理狱量刑要慎重不滥,心存矜恤。语本《书·尧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②宽:宽恕。③涂:途径,方法。④俟:等待。奏裁:奏请裁决。⑤配:流放,发配。⑥徒:徒刑。⑦杖: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捶击犯人的背、臀或腿部。⑧笞:古代的一种刑罚。用荆条或竹板敲打臀、腿或背。⑨卖弄:玩弄。条贯:条例。⑩赇(qiú):贿赂的财物。
非谓凡罪皆可以从轻①,而凡功皆可以从重②也。今之律令亦有此条,谓法所不能决者,则俟奏裁③。(卷110)
〖注释〗
①轻:程度浅,数量少。②重:大。③俟:等待。奏裁:奏请裁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