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延平学问之理解

对延平学问之理解

时间:2023-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对延平学问之理解延平学问,源自伊洛。①根据这段资料,可以归结延平学问为:其一,强调以静坐澄心的方式默会喜怒哀乐未发前之“大本”。结合其它文献,延平学问之旨实可归结为:于日用处做工,于静坐处体会(天理)。

1.对延平学问之理解

延平学问,源自伊洛。其思想概论,朱子所做《李先生行状》有总结之曰:

……已而闻郡人罗仲素先生得河洛之学于龟山杨文靖公之门,遂往学焉……从之累年,受春秋、中庸、语孟之说。从容潜玩,有会于心,尽得其所传之奥……讲诵之余,危坐终日,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为如何,而求所谓中者。若是者盖久之,而知天下之大本真有在乎是也。盖天下之理无不由是而出。既得其本,则凡出于此者,虽品节万殊,曲折万变,莫不该设洞贯。以次融释,而各有条理,如川流脉络之不可乱,大而天地之所以高厚,细而品类之所以化育,以至于经训之微言,日用之小物,折之于此,无一不得其中焉。由是操存益固,涵养益熟,精明纯一,触处洞然,泛应曲酬,发必中节……故其言曰,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见虽一毫私欲之发,亦退听矣。久久用力于此,庶几渐明,讲学始有力尔……其开端示人,大要类此。

根据这段资料,可以归结延平学问为:其一,强调以静坐澄心的方式默会喜怒哀乐未发前之“大本”。其二,须反身自得,不可蹈空。其三,未发功夫。其实,这三点乃内在统一者。结合其它文献,延平学问之旨实可归结为:于日用处做工,于静坐处体会(天理)。如《又与平甫》:“大率有疑处,须静坐体究。人伦必明,天理必察。于日用处着力,可见端绪。在勉之尔。表明,静处体认与日用生活处着力用功实乃密不可分。而且应以后者为实践基础。因为功夫着手处乃在“善端”处。在本书看来,对人而言,“天理”只在人伦日用,亦即生活实践中。用谢遐龄先生的话说,“道即人民生活”,亦即历史。“道”固然有“天道”、“人道”、“物道”等之分别表述,但均是个“於穆不已”。如前所述,人只有在守“人道”处才是守“天道”;水只有在走“水道”处才是行“天道”,其实乃二而一之关系。所以说,“道”即人民生活,个人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可体会出它来。正如孟子的“四端”说所揭示的,“四端”乃情,均为有对而发。亦即此情总是生发在人伦日用中,构成人的生活。只不过“天道”(人道)对人而言乃内在,故而其外发便非人为谋划,而是表现为直感,人并不可能当下把捉住它,而是在“事后”的“思”中,努力去除人为之私,“回想”那恻隐羞恶之情当时生发的“样子”,形成默认。此默认所得的,便是天理。换言之,延平此处实即同于孟子,主张“天理”自身之显现(端诸)乃在日用生活中,但人于静坐处澄心(澄心,不就是去除杂念,去除人为之私心么?)而“思”。便可以把握它。

此处仍须强调,于静坐中所把握的乃是“天理”,而非恻隐之心等“善端”。换言之,体会到自己内在所有的“善性”。若认“善端”为天理,比如无条件地去恻隐,便是执之为教条,反之于生活不是“过”便是“不及”,因为“中和”乃“时中”或“中庸”义。心须随境而生其善。用现代术语表述,即是通过对具体事理的把握,体会那个普遍的“大”道理。这个大道理,就天而言,即是於穆不已之浑灏流转;就人而言,则只是个空空如也的“虚心”、“虚灵”。即如孔子所谓“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但如上述,毕竟须以日用生活为基础,而后才有静中体究天理,而后才有涵养。《答问》:

延平先生尝言:道理须是日中理会,夜里却去静处,坐地思量,方始有得。

又延平之庚辰五月八日书云:

……大率吾辈立志已定,若看文字,心虑一澄然之时,略绰一见,与心会处,便是正理……明道尝在一仓中坐,见廊柱多,因默数之,疑以为未定,屡数愈差。遂至令一人敲柱数之,乃与初默数之数合。正谓此也。夜气之说,所以于学者有力者,须是兼旦昼存养之功,不致牯亡,即夜气清。若旦昼间不能存养,即夜气何有?……此意不惟于进学有力,兼亦是养心之要。

明确说出,夜气之说,之所以于进学有力,须是兼旦昼间存养的功夫,并且以之为基础。否则夜气不存,何处体究天理?此段引文开首亦说,只是立志已定之后,方有心虑一澄然时的会处。若徒然执持于静坐,不知静坐只是一“见体”之手段(尚还有其他“见体”之手段,如“思”、艺术等。又如上述,静坐之“手段”义,终究须归结到这个反身而诚的“思”上来才成立),便势成一空头的兀坐功夫。延平曾引明道答问上蔡的一段话说此:“谢上蔡云:吾尝习忘以养生。明道先生曰:施之养则可,于道则有害。习忘可以养生者,以其不留情也。学道则异于是。必有事焉勿正,何谓乎?且出入起居宁无事者,正心待之则先事,而迎忘则涉乎去念,助则近于留情。故圣人心如鉴,所以异于释氏心也。表明应以“必有事焉”之态度,在日用起居中做功夫之关键意义。因为如上所述,静中所努力去把握的,正是动中所显现出来的。否则,可能导致“寻常于静中体认下功夫,即于用处使不着”之情形,且不惟“天理”能否把握尚属疑问,其“体认”之意义——反作用于日常践履,亦会无所着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