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与中亚
日 本
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它位在亚洲大陆东部的海洋中,包括4个主要岛屿和一些小岛。岛链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大约自24°N至46°N。
日本多山。山地、丘陵面积占各岛屿总面积的2/3左右。山地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中都,与盛行风的交角较大,对冬季降水分布的影响比较大。沿岸平原面积狭小。
北太平洋西侧的两支洋流;黑潮暖流和千岛寒流,都流经日本群岛的沿海,并在日本的东北面海洋上汇合。
日本位在东亚季风区内。冬季,西伯利亚冷高压位在日本的西北方,阿流申低压位在日本的东北方,日本冬季气压场形势主要是西高东低。冬季盛行由西伯利亚冷高压发散出来的气流,这支气流在日本北部、中部是西北风,在日本南部的冲绳岛则转为东北风。
冬季风大约在10月中旬建立,1月份最强,3月开始明显减弱,到4、5月间冬季风出现的频数已很低。
日本气候的大陆性虽较大陆东岸弱得多,但远超过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即西北非到欧洲地中海沿岸)。虽然亚洲冬季风对日本的影响不如大陆上那样强烈,但该时西北风的频率仍占主要优势,在11月至2月期间达60%~70%。日本接近阿留申低压,气压梯度大,高空盛行西风,冬季风风力很大。因此,日本北部冬季温度显著降低,例如北海道12月至3月的月平均温度都降到零下。但是,在欧洲与北海道同纬度的法国南部恰是避寒胜地。北海道东海岸频濒亲潮冷洋流,是日本境内最冷的地区,例如带广从12月到3月夜间都降到-10℃以下,其中1,2月间冷到15℃以下。日本绝对最冷的记录(-41℃)出现在北海道西北部的旭川。日本1月平均温度0℃等温线大约在38°N稍南的地方,这比我国东部平原要偏北四个纬度左右。1月平均温度在九州南部约为7℃,这相当于我国浙江南部的冬季温度。
冬季月份在日本西海岸是降水与云量最多的季节。东海岸则因背风坡缘故,较少云雨。北海道沿海平原一月的平均气温为-4~-8℃左右。山区低于-12℃。九州南岸在8℃左右。冲绳岛达16℃左右。0℃等温线大致从本州北部通过,即从日本海沿岸的秋田向南绕过岛屿中部山地后,再向东北到达太平洋沿海的宫古。冬季在富士山上曾记录到-35.5℃的极端最低气温,北海道上川盆地的旭川曾记录到-41.00℃的低温。富士山冬季低温是由于海拔高度高,旭川的低温则是由于冷空气在盆地堆积进一步冷却的缘故。冬季在日本都可降雪,但仅北方积雪较久,尤其日本海一侧的山地积雪很厚,可达2.3米,严重地影响交通运输。
夏季,日本受到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初夏,日本南部(38°N以南)与我国长江流域一样,也有一个月左右的梅雨期。入梅日期在九州南部为6月初,至本州北部推迟至6月中,前后相差不到十天。出梅日期,南部在7月初,北部在7月中,相差也在十天左右。在出梅前半个月,即在梅雨中期,日本气象学者将它作为夏季风的开始日期。
梅雨季结束后,进入夏季,气压场变为夏季型,即南高北低型。此时西太平洋副高脊线通过日本的南部,亚洲大陆为大陆热低压控制。夏季日本盛行东南季风。
夏季风盛行期间,日本列岛本身也形成地方性季风环流。因此西海岸常出现自日本海吹向列岛的偏西风,所以东西两岸的差异不太明显。夏季风后退时,极锋也随着南下到日本。其时有一段多雨期,称作“秋霖”,相当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秋雨绵绵”天气。秋霖最盛期后半个月,作为夏季风在日本的后退日期。
夏季最热月(8月)平均温度在北海道17~20℃,本州南部四国与九州一带为25~27℃。8月气温的南北差异小,月平均气温普遍高于18℃(除高山外)。8月平均气温:北海道沿岸平原为18~22℃。
夏季的极端最高气温的出现是由于背风坡的焚风效应引起的,如在山形盆地曾记录到40.8℃的极端最高气温就属于这种情况。
日本群岛的夏季气温低于我国大陆的同纬度地区,也低于纬度平均值,如东京7月气温比济南低2.3℃。而且大部分地区最热月为8月,这些表现出在气温方面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夏秋季节,日本经常受到台风影响,引起风灾与水涝。日本位在亚洲锋面活动最显著的地区,从大陆东移的气旋在该地区发展加深,然后再移向阿留申低压区。由于气旋活动频繁与地形的抬升作用,日本的年降水量都在1000毫米以上,山地都超过2000毫米,或在3000毫米以上。
日本的气温年较差较小,这也与海洋的调节作用有关。北海道南岸气温年较差为24℃左右,内陆山地约为28℃。本州、四国、九州的太平洋沿岸的气温年较差为18~22℃。本州的日本海沿岸为22~24℃,内陆山地为24~26℃。最南边各小岛的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变动在11~22℃之间。
降水量丰富、气候湿润是日本气候的一个特点。日本地区的年降水量达1500毫米以上。多雨带主要出现在沿海地区。第一条多雨带出现在整个日本海沿岸。北海道西部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本州的日本海沿岸年降水量一般达1500~2000毫米以上。第二条多雨带出现在从九州到东京附的太平洋沿岸,年降水量达1500~3000毫米。而在本州北部的太平洋沿岸年降水量较少,少于1500毫米。北海道东半部的内陆地区和鄂霍次克沿岸年降水量最少,还不到1000毫米。根据彭曼公式计算日本4大岛的年可能蒸发量大约在700~1200毫米之间,由南向北减少。年降水量均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
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在降水的季节变化上明显不同。到达日本的冬季风,在经过日本海后之后,由于从日本海上得到大量水汽,变得比较潮湿。日本海沿岸和岛屿中部山脉的西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岸或迎风坡,冬季有大量的降雪。整个日本海沿岸1月降水量都超过100毫米,有的地方达200~400毫米。而此时太平洋沿岸却很少有雪或雨,如东京平均1月只有3天有降水,平均月降水量只有48毫米。
在日本海的沿海平原和山地西侧冬季积雪很深,积雪期长。大部分地区最大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在有些山区的西侧达300~400厘米。
初夏是日本的梅雨季。尽管在不同的地区,梅雨季的降水量在年降水量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但从总体上看梅雨季是日本的主要雨季之一。
梅雨季的开始和结束,都是随着极锋(梅雨季节称为梅雨锋)的移动,自南向北逐渐推移的,而且每年变化不定。一般是6月中旬,日本南部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开始,7月北海道进入梅雨季。
梅雨季的降水分布特点是全日本普遍多雨,但南部比北部更多。南部太平洋沿岸6月降水量普遍超过200毫米。日本海沿岸一般少于200毫米。位在西南方的九洲降水量最多,6月雨量达到300~400毫米,最多可达600毫米。梅雨季西太平洋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低空)把我国南海和孟加拉弯的水汽输送到日本上空,是日本梅雨季节的主要水汽来源。
梅雨结束后,进入盛夏干季。此时盛行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其强度比冬季风弱。夏季风湿度大,但在西太平洋副高的控制下,天气闷热,除有些雷阵雨外,很少下雨。
盛夏干季时间短,9月秋霖开始,日本又进入另一个主要雨季——9、10月间的秋雨季。产生秋雨的一个主要天气系统也就是引起梅雨的极锋;秋季西太平洋副高南撤,极锋也随之南移。秋雨季台风是产生降水的另一个主要天气系统:秋雨季日本普遍多雨;但以东京——富士山一线以南雨量最多。9月雨量一般都达200毫米以上;有不少地方达到300~400毫米。太平洋沿岸秋雨稍多于日本海沿岸。
日本海沿岸降水的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冬季多雨,尤其北部沿岸(本洲中部以北),冬季是最多雨季。梅雨季、秋雨季的降水量反而少些。太平洋沿岸冬季少雨,年降水量较集中在梅雨季和秋雨季中。
两岸在气温上也有差别。冬季,日本海沿岸气温稍低于太平洋沿岸;夏季相反。
朝鲜
朝鲜半岛与我国东北辽宁、吉林两省山水相连,它的纬度位置相当于我国江苏北部至吉林延边地区。朝鲜山地自北至南分布在沿日本海一侧,向黄海一侧为平缓降低的广阔平原。
朝鲜受亚洲冬季风的影响不仅比日本显著,在黄海沿岸甚至超过我国的相应沿海。例如,1月平均温度平均比天津低4℃,汉城比烟台低4.3℃。这表明黄海对朝鲜的增暖效应非常微弱。反之,日本海对东海岸的影响比较明显,汉城与江陵两地的对照可以说明这一情况(表1),由于朝鲜半岛本身冬季强烈冷却,形成局地性的季风环流。例如,两岸有时吹偏东风,东岸吹偏西风的频数更加增大就是一缘故。1月平均温度在最北部为-20℃,最冷曾降到-42℃;西岸自北至南变化于-10℃至2℃之间;东岸因焚风效应和日本海的调节作用,比同纬度西岸温度稍高些。朝鲜北部冬季经常下雪,但只有在最北部与山地上才有稳定积雪。
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南部为26℃,北部为20~22℃。朝鲜南部在夏初(6月终—7月终)与我国、日本一样有梅雨期。秋季有个别台风能经我国沿海到达朝鲜西海岸。
朝鲜半岛的气温年较差的南北差别明显。半岛南端气温年较差小,如釜山为23.6℃,半岛中部为30℃左右,东北部超过40℃。在半岛南部,最热月为8月,气温年较差小,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但半岛北部内陆气温年较差大,已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从半岛南端向半岛北部,从海洋性气候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朝鲜降水量比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多得多,广大地区都在1000毫米以上;东北部最少,减少到700毫米以下。
雨季出现在夏季,主要由极锋产生的降水。雨季的开始与结束,都是随着极锋自南向北推移而变化的。自南向北,雨季也逐渐缩短。若以月降水量达60毫米作为雨季开始和结束的标准。位于半岛东南岸的釜山从3月至10月,共8个月。位在半岛中部的汉城从4月至9月,共6个月。位于半岛北部的平壤只有5个月。半岛南部秋季还会受到台风影响,秋季雨量也比较多,出现第二雨锋。朝鲜半岛森林资源丰富,最北部为针叶林,中部为阔叶林,最南部为副热带常绿林。河谷地带广泛种植稻米,南部也栽植棉花。玉米的种植十分普遍。
表1 汉城和江陵西地的对照
蒙 古
蒙古人民共和国位于我国北方,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同在海拔1000~2000米的蒙古高原上。高原西部有阿尔泰山,杭爱山与唐努山等。北部与东部的一些河流分别流入贝加尔湖与黑龙江上游。蒙古人民共和国虽位在42~52°N的温带纬度,但因远离大洋面形成极端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南部与东部为半沙漠与戈壁荒漠,其余为稀疏的草原。为数不多的森林生长在西北部山地的北坡上。
冬季,亚洲高压中心位在蒙古北部,广大地区盛行晴朗、风弱的酷寒天气。离高压中心稍远的蒙古边缘地区,风力大增,甚至达到风暴程度。冬季12月至下年2月的月平均温度都在-20℃以下。从10月中到下年4月中的半年里,日平均温度都在零下,最低温度(-47℃)出现在西北部特斯河谷的万根(49N,97E)。冬季很少降少,只是个别年份才在低平地方有积雪,所以有些地方出现永冻土。在这样低的纬度出现永冻土,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一般尚在20℃以下,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为23℃、24℃。日平均温度在15℃以上的持续日数,北部不到二个月,南部约三个多月。集中在夏季月份。
气温年较差普遍达40℃以上,比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大得多。气温日较差也大。所以从月、日平均气温看来,夏季大部分地区比较凉爽。不过由于气温日变化大,早、晚凉,正午及午后1、2小时也是很热的。
蒙古年降水量普遍少,北部约为200~300毫米左右,南部只有100~200毫米,有的地方少于100毫米。
由于夏季陆地变热,容易发生热力对流,形成对流雨,所以降水集中在夏季月份,冬季很少降水。
蒙古冬季半年的冷空气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关系极为密切。由蒙古高原南下的强冷空气使我国广大东部地区,尤其使内蒙古、东北与华北平原引起剧烈降温与大风。在蒙古发展的蒙古气旋移入我国后,常使锡林郭勒盟地区产生大风或降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