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莫要揭人短处

莫要揭人短处

时间:2023-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莫要揭人短处子产曰:“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在这里子产实际上是犯了一条人际交往的大忌,就是揭人短处,所以才会导致申徒嘉的据理力争,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弄的无法收场。揭人短处无异于当众打人嘴巴,是可忍,孰不可忍,他的麻烦就算来了。于是,立即下令把徐一处死。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我们熟悉得人,我们不但不要揭人的短处,有的时候,甚至还需要我们为他们“护短”。

莫要揭人短处

【原文】

子产曰:“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庄子·德充符》)

【译文】

子产愤怒地说:“你看你自己,一个受过极刑的犯人,还恬不知耻的想与尧等圣人比德性修养。我一看你这副德性就意识到,你过去为非作歹的可耻行为,我深以有你这样的同学为耻。”

【解析】

这是《庄子》里讲的申徒嘉和子产的一个故事,申徒嘉是脚有残疾的人,他和郑国的子产同拜在伯昏无人的门下学习。子产因为申徒嘉有前科,就看不起他。每次出门都和申徒嘉讲:我先出去,你停留一下,要不你先出去,我停留一下。申徒嘉回答道:先生之门,固有执政,你固然是一个执政官,可是你也不过如此而已。子产还不服气,说:“你的腿有问题,肯定是你原来犯了什么错误,你要是没犯什么错误,腿怎么会残呢”?

这个时候申徒嘉平淡地说:“世人因为两脚健全,而笑我残废的很多。我原来听了真觉得非常生气。可是到老师这里来了以后,我就什么想法都没有了。因为先生可以时时以美德来感染我、熏陶我,我在老师门下已经待了十几年了,他都从来没有感到我是一个残废的人,因为我们是探讨学问、探讨道德。现在您也来到了这里,是与我探讨内在的思想与德行,怎么又挑剔起我的外形来了呢?”子产听了申徒嘉一席话,深感惭愧,脸色顿改而恭敬地说:“你不要再说下去了!”

子产因为申徒嘉以前有过前科,失去了一条腿而耻笑他并羞于与他同行,结果却被申徒嘉说得面红耳赤。在这里子产实际上是犯了一条人际交往的大忌,就是揭人短处,所以才会导致申徒嘉的据理力争,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弄的无法收场。

为人处世中,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能随便乱说,有的时候一不小心,也许你就踏进了言语的“雷区”,触到了对方的隐私和痛处,让对方感到难堪无法下台,或者对听话者造成一定的伤害。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也许你言者无心,可能他听者有意,丧失了友情不说,有的人甚至因为这个丧失了性命。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早年还要过饭,当过和尚,做了皇帝后有不少昔日的穷哥们儿到京城找他。其中就有一位儿时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才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叫大嚷起来:“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你忘了吗?”

这一番话说得朱元璋哭笑不得,在威严的金銮宝殿之上,在大庭广之下,这位仁兄居然揭起了他儿时穷困的老底,这可让堂堂皇帝的脸往哪儿搁呢?过后不久,朱元璋找个借口将这位穷哥们儿杀了,免得他四处散布皇帝的短处。

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子”是极其重要的事,通常一个人可以吃暗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的亏。为了“面子”,小则翻脸,大则会以性命相搏。所以,聪明的处世者一定懂得给人面子,不随意揭人隐私。揭人短处无异于当众打人嘴巴,是可忍,孰不可忍,他的麻烦就算来了。而对于一个人,无论他原来的出身多么低贱,做过多少见不得人的事,一旦当上了大官,爬上了高位,他身上便罩上了“灵光”,变得“神圣”起来。往昔那见不得人的一切,要么一笔勾销,永不许再提;要么重新改造,重新解释,赋予新的含义。这位穷哥儿们哪懂得这一点,自以为与朱元璋有旧交,居然当众揭了皇帝的老底,岂不是自找倒霉吗?

朱元璋原本是要饭的出身,早年当过和尚,后来又参加过推翻元朝统治的红巾军起义。这些经历在朱元璋看来都是卑微的。朱元璋因当过和尚,对“光”、“秃”一类的字眼十分忌讳;因红巾军被统治者说成是“贼”、“寇”之类的组织,朱元璋便对这些字眼也极为反感。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杭州徐一在《贺表》里写了“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几个字,朱元璋读了勃然大怒说:“生者僧也,骂我当过和尚。光是削发,说我是秃子。则者近贼,骂我做过贼。”于是,立即下令把徐一处死。洪武年间,大兴文字狱,唯一幸免的文人是翰林院编修张某。他在作贺表文里有“天下有道”、“万寿无疆”两句话,朱元璋看了发怒说:“这老儿竟骂我是强盗呢!”差人逮来当面审讯。张某说:“天下有道是孔子说的,万寿无疆出自诗经,说臣诽谤不过如此。”朱元璋被噎顶住了,无话可说,想了半天才说:“这老儿还这般嘴硬,放掉罢。”左右侍臣私下议论:“几年来才见饶了这一个人。”

被人说话的时候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尤其是他人身上的缺陷,千万不能用侮辱性的言语加以攻击。在中国,有所谓“逆鳞”之说,据说在龙的喉部以下,约直径一尺的部位上有“逆鳞”,如果不小心触摸到这一部位,必定会被激怒的龙所杀。事实上,无论人格多么高尚伟大的人,身上都有“逆鳞”存在。所谓“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千万要小心,不要击中人家的伤疤,让人疼痛难看。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缺陷或者不足,真正的智者,是学会看到别人的长处,赞扬别人,而不是揭人短处,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好的人缘。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群人在看电视剧,剧中有婆媳争吵的镜头。张大嫂便随口议论道:“我看,现在的儿媳真是不知道好歹,不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也不想想以后自己老了怎么办?”话未说完,旁边的小齐马上站了起来,怒声说:“你说话干净点,不要找不自在,我最讨厌别人指桑骂槐!”原来小齐平素与婆婆关系失和,最近刚从家里搬出另住。张大嫂由于不了解情况,无意中揭了对方的短而得罪了小齐。所以只有了解交际对象的长处和短处,为人处世才不会伤人也伤己。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我们熟悉得人,我们不但不要揭人的短处,有的时候,甚至还需要我们为他们“护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别人的一些过失,可能是在年幼无知或者其他情况下犯下的,浪子回头金不换,谁都需要一个新的开始和新的生活,忘掉过去从新开始。因为,如果你是知情者,就有义务为别人保守秘密,帮助别人从过去走出来,只有这样,社会和生活才会是新的,一切才会充满希望,而又何必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呢?有的时候,宽容大度一些,对人对己未尝不是好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