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俎代庖,后患无穷
【原文】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译文】
厨师虽然不做祭祀的饭菜,祭祀官也决不能越位来代替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即使别人渎职不干,也不能越位代劳。
【解析】
古人有训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这一点上,儒家和道家的观点是统一的。道家主张内修身,外治国,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管子·心术》说,在人身中,心是君主,耳目鼻舌等是官,心静思以使感官,感官接物而有得。在一个国家中,君主就是一国之中心,百官是各种器官,君道无为而臣道有为,你作为君主不要代替马跑,不要代替鸟飞,各有其职,不能越代。假若君主事必躬亲,必定会心力交瘁。并且,由于自己越代了别人的工作,从而使他人得不到实践的机会,导致部属能力低下。
诸葛亮治蜀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蜀国前中期,可谓人才云集。刘备死后,诸葛亮秉政,其“事必躬亲”的致命弱点便暴露无遗。拿李严来说,在刘备眼中是仅次于诸葛亮的人物。刘备临终时,“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督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目的很清楚,刘备是让诸葛亮在成都辅刘禅主政务,让李严屯永安拒吴并主军务。诸葛亮秉政,本应充分发挥好李严等人的作用,然而自己却担心别人做不好,于是“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使得与李严的矛盾日益加深。后诸葛亮以第五次北伐为借口,削了李严的兵权,调汉中负责后勤工作。因运粮事件,诸葛亮抓住了李严的把柄,“乃废严为民,徙梓潼郡。”废了李严,诸葛亮就亲自抓起了运粮事宜,耗费了无数精力。五丈原对峙,旷日持久,士兵中有些松懈,确需整顿军纪,本应授权众将管理部属,可诸葛亮却是军中打三十杖以上的事都要他签字,结果搞得自己“食少事烦”,忙得没日没夜。司马懿闻后断言:“亮将死矣。”果如其言,不久,诸葛亮就累死在阵前,“出师未捷身先死”,时年仅54岁。由于诸葛亮事必躬亲,管得太多,总怕手下人做事不如他,有负先帝嘱托,却使得人才得不到锻炼,手下尽出一些谨小慎微、不致出错的人,国家被搞得“蜀中无大将”,这也是蜀国后来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比于诸葛亮,汉宣帝的丞相邴吉的办事原则就截然不同了。他对在路上赶着牛、大口喘气的农民忧心忡忡,但对于横躺在马路上的死者却不闻不问。而西汉的开国功臣陈平也有“不知钱谷之数,诸法有度,自有主者”的故事。陈平认为,这些事情自有专人打理,而自己要做的却是治国的大事。
再回到东周时期,一天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田,孔子说:“吾不如老农。”樊迟又问如何种菜,孔子答曰:“吾不如老圃。”照理来说,孔子虽不是专家,但多少还是有些农业知识的,但他却宁愿承认自己不如“老农老圃”,因为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从古到今,上至皇族君臣、政府要员,下到贩夫走卒、普通百姓,都处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上,各有各的立身之所,各有各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各自的改造自身与社会的活动,不同分工有不同的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才能更好地协调内部各项工作,从而提高效率。
越俎代庖,通常会劳而无功,自取其辱,甚至大祸临头。历史上不乏其例。《韩非子·二柄》里说,韩昭侯喝醉酒后睡着了,管戴帽子的见他冷,便给昭侯盖上棉衣,昭侯醒了后只是淡淡地批评了管穿衣的人,但是却杀了管戴帽子的人。责备管穿衣的,因为他失职,该加衣时没给加衣;杀了管戴帽的,因为他越职,不该他管的他也去管。不是昭侯不怕冷,给盖上棉衣而不致感冒,从感情上他是非常感激管戴帽的,但从行政和司法方面来看,是管戴帽的侵权越职了,自然该受严厉的处分。管戴帽的不给昭侯加衣,他受凉害冷只是一人受罪罢了;给他加衣,虽然昭侯身体不致受寒,却因此坏了法度,乱了秩序。假使全国官吏都无故侵权越职,全国行政、司法就乱了套,受损害的是一个国家,比一人受凉的危害大得多。卖虾的不管卖鱼的,各守其职,各负其责,国家政治生活才能走上轨道,才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庄子·让王》说:“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庄子·盗跖》说:“善卷许由得帝而不受,非虚辞让也,不以事害己。”这里提到的许由,传说尧曾经让位给他,他坚决不肯接受,并对尧说:你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让我取代你,让我捞取名誉,岂不知名为实之宾。我一旦接了你的王位,我就成了宾客,我也就失去了自我,况且治理天下是你的职责,而不是我应该参与的。鹪鹩在深林筑巢,不过占一个树枝;偃鼠到河里饮水,最多是灌满肚子。您请回吧,天下对我有什么用呢?厨师不准备祭品,祭祀官也决不能越位来代替他。后来他就躲到箕山,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而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职场上,我们更应该懂得“不在其位,不谋其事”的道理,不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有这样一个例子:李艳是个很活跃的女孩,聪明,做事有股冲劲,很得上司器重,她也觉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一次自己所在部门开完会,发现别的部门还没有开完会,就一个人跑了进去,并且对这个部门的工作发表了一通自己的见解,告诉大家应该怎样怎样,这番指手画脚的评论自然引起了其他部门同事的反感。这样的事之后还多次发生,对于任何人的工作,她都会发表一通评论,甚至会插上一杠子,自认为别人都没有她想得多、想得好。甚至有一次,一个需要领导签字的合同她竟然自作主张地签了,当领导问起时,李艳说:“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所以就签了。”结果可想而知,她很快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工作中多动脑子,积极提出建议当然是好的,事实上,每个开明的领导都会喜欢这样的下属。但是她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自恃过高。不仅到处评论他人的工作,最后竟然还擅作主张,越俎代庖,犯了职场的大忌。其实,如果她能够脚踏实地,利用自己活跃的思维和对工作的了解,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完全可以成为领导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但是,她却因为干预到别人的工作权限,越俎代庖,从而职场惨败。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不得不发人深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