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后来的社会管理提供了劳力基础

为后来的社会管理提供了劳力基础

时间:2023-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劳心与劳力原文:“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译文:有的人脑力劳动, 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管理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管理;被管理者养活别人,管理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孟子最具代表性的言论是有名的关于“劳心与劳力”的论辩。

劳心与劳力

原文:“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有的人脑力劳动, 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管理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管理;被管理者养活别人,管理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社会分工在管理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西方的现代分工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发端于斯密对自由市场的研究。他把人类社会进步归结为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力的进步,认为国家要发展,非分工不可,他在分析分工带来的社会进步时举了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他说在扣针制造业中,“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二三种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是专门的职业。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固然,有时一人也兼任二三门。我见过一个这种小工厂,只雇用十个工人,因此在这一个工厂中,有几个工人担任二三种操作。象这样一个小工厂的工人,虽很穷困,他们的必要机械设备,虽很简陋,但他们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十二磅。从每磅中等针有四千枚计,这十个工人每日就可成针四万八千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四千八百枚。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末,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分工带来的效率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分工是如何产生如此高的效率的呢?亚当斯密说:“ 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他把分工看作社会进步的标志:“ 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造成普及到最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情况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 对这种社会分工现象,恩格斯也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当人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除了必需的生活资料只能提供微少的剩余产品的时候,生产力的提高、交换的扩大、国家和法律的发展、艺术和科学的创立,都只有通过更大的分工才有可能。这种分工的基础是,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群众同管理劳动、经营商业和掌管国事以及后来从事艺术和科学的少数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5页)

在儒家思想中,孟子最早提出社会分工的思想,而且比较系统深刻,很多观点和现代的市场经济理论和现管理分工理论合拍,令人叹为观止,为后来的社会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从社会分工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合理性出发,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孟子最具代表性的言论是有名的关于“劳心与劳力”的论辩。为了我们更好更明确的了解孟子的分工思想,我们先把他对社会分工的经典论述节选几段,以白话文形式摘录如下: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进见滕文公说:“我这个从远方来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希望得到一所住 处,成为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处。许地的门徒有几十个人,都穿着粗麻衣服,靠打草鞋织席子谋生。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也进见滕文公说: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那么,您也是圣人了, 我们都愿意做圣人的百姓。”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抛弃了自己以前所学的而改学许行的学说。陈相有一天去拜访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的确是个贤明的君主,不过,他还没有掌握真正的治国之道。贤人治国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而食,一道亲自做饭。现在滕国却有储藏粮食的仓库,存放财物的仓库,这是损害老百姓来奉养自己,怎么能够叫做贤明呢?”孟子说:“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才吃饭吗?”陈相回答说:“对。” “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吗?”回答说:“不,许先生只穿粗麻衣服。” “许先生戴帽于吗?”回答说:“戴。”孟子问:“戴什么帽子呢?”回答说:“戴白帽子。”孟子问:“他自己织的吗?”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孟子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呢?”回答说:“因为怕误了农活。”孟子问:“许先生用锅和甄子做饭,用铁器耕种吗?”回答说:“是的。” “他自己做的吗?”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的。”孟子于是说:“农夫用粮食换取锅、瓶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那么,瓦匠和铁匠用锅、瓶和农具换取粮食,难道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 做成锅、甑和各种农具,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烦呢?”陈相回答说:“各种工匠的事情当然不是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同时干得了的。”

“那么治理国家就偏偏可以一边耕种一边治理了吗?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有百姓的事。况且,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 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脑力劳动, 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在尧那个时代,天下还未太平,洪水成灾,四处泛滥;草木无限制生长,禽兽大量繁殖,谷物没有收成,飞禽起兽危害人类, 到处都是它们的踪迹。尧为此而非常担忧,选拔舜出来全面治理。 舜派益掌管用火烧,益便用烈火焚烧山野沼泽的草木,飞禽走兽于是四散而逃。大禹疏通九条河道,治理济水、源水,引流入海; 挖掘汝水、汉水,疏通淮水、泅水,引流进入长江。这样中国才可以进行农业耕种。当时,禹八年在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都不进去,即便他想亲自种地,行吗?“后稷教老百姓耕种收获,栽培五谷,五谷成熟了才能够养育百姓。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道理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 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 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尧说道:‘慰劳他们,安抚他 们,开导他们,纠正他们,辅助他们,保护他们,使他们创 所,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品德。’圣人为老百姓考虑得如此之 难道还有时间来亲自耕种吗?

……尧和舜治理天下,难道不用心思吗?只不过用在耕田种地上罢了。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一切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没有听说过用边远落后地区的一切来改变中原的。陈良本来是楚国的人,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由南而北来到中原学习。

……陈相说:“如果听从许先生的学说,市场价格就会统一,人人没有欺诈,就是打发一个小孩子去市场,也不会被欺骗。布匹丝绸的长短一样,价格也就一样;麻线丝绵的轻重一样,价格也就一样;五谷的多少一样,价格也就一样;鞋子的大小一样,价格也就一样。”孟子说:“各种东西的质量和价格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您想让它们完全一样,只是搞乱天下罢了。一双粗糙的鞋子与一双榆致的鞋子价格完全一样,人们难道会同意吗?听从许先生的学说,是率领大家走向虚伪,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孟子·滕文公上》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孟子分工理论的几个突出特点:

孟子认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要满足自己和家庭的衣食住行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孟子在反驳许子的观点时问到:“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为之与?”曰:“否,以票易之。” “以票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诚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 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之也。”可见许子主张每个人在生活中的任何事都要亲历亲为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个人的能力必然有限,而每个人的需求却相对较多,出现某些不平衡,许行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确也是有一定意义,因而具有吸引力的。但这中思想过于简单,也不可能实现,所以孟子在问到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做成锅、甑和各种农具,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烦呢?陈相只能回答说:“各种工匠的事情当然不是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同时干得了的。” 所以只有把人们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使每个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在现代社会的管理实践中更是证明了这一点,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知识呈现几何级数发展态势,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技能和知识,就是在一个企业中,一个产品可以达到上前道工序,一个人怎能完成?可见分工是必然的。而这几千道工序和成千上万的员工怎样进行有效的排列组合,达到最有效率?这就需要管理,需要更高级劳心者,出现管理域被管理的分工。

孟子认为士农工商,天下各行各业要有所分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才能各得其所,使人们过上物质充足且精神高尚的生活。农夫用粮食换取锅、瓶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瓦匠和铁匠用锅、瓶和农具换取粮食,也不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同理,劳心者用脑力来换取生活用品也不能说是损害了劳力者。他们之间的交换与分工是很自然很合理的事情,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现代管理理论其实最重要就是对人的管理,而如何对现有人员进行有效的分工,使其特有才能在特定岗位上发挥最大的功用,激发其斗志和潜能是现代管理中重要的构成部分。每个人的特点和优势不一样,有点善于营销,有的善于行政,有的善于管理,有的善于科研,在一个企业中正是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分工更为有效率。在一个高效的组织系统中,正是系统内部人员的相互补充交换和配合使得这个系统的得以高效运转,可见只有组织内部个安其位,各得其所,合理分工才能使管理变成可能。

社会上主要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所谓的“劳心者”主要是指忧国忧民的圣人及具有社会管理才能的执政者,而“劳力者”则是指以农业劳作为主的广大民众。劳心、劳力是当时社会上十分流行的话语,把人类劳动的性质按劳动形式的不同划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就像我们现在把劳动划分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一样,二者虽名异而实同。孟子强调指出,正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决定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天下共同的道理,是不可以更改的。孟子把“人”划分为 “ 劳心者”与“劳力者”两种类别。现代管理中也必然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必然存在等级和秩序,因为这是一个社会或组织得以运转的保证,只有被管理者严格服从命令,使上级决策迅速落实才能谈得上有效管理,否则一个组织必然陷于瘫痪。同时劳心的管理者要尽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才能保证决策的有效落实。只有进行劳心与劳力的分工才能使社会或组织更完善,只有劳力者对劳心者的服从才能保证社会或组织的有序和有效。

劳心者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和教化众生,保障社会的秩序。正由于此,圣人不可能只顾忙于稼穑,贪图私利,而应该一心为公,做更为重要、一般人所难以做到的事情以为万民修福。孟子举尧舜禹等人为例,说明劳心者作用是造福万民,教化众生。在尧那个时代,天下还未太平,洪水成灾,四处泛滥;草木无限制生长,禽兽大量繁殖,谷物没有收成,飞禽起兽危害人类。尧为此而非常担忧,选拔舜出来全面治理。 舜派益掌管用火烧,益便用烈火焚烧山野沼泽的草木,飞禽走兽于是四散而逃。大禹疏通九条河道,治理济水、源水,引流入海; 挖掘汝水、汉水,疏通淮水、泅水,引流进入长江。这样中国才可以进行农业耕种。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道理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 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 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在现代管理中,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应该做好定位,不要事必躬亲,做那些下级和被管理者该做的事情,越俎代庖,而应该谋大局、观大势、做大事,不要囿于一隅而丧失全局!

劳力者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农夫、工匠、商人等,他们要服从统治者的管理,这是社会稳定和秩序所必需的,如果劳力者各行其是,不服从管理,势必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劳力者和劳心者只要双方各安其位,劳心者一心为公,造福万民,教化众生,劳力者努力耕作劳动,服从管理,互不纷扰,就会呈现一幅治世的图景:“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谓之懿德。”如果双方打破了各自的界限,就会是一幅乱世的景象:“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国家之敝,恒必由之。”在现在管理中也是一样,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互相配合,互不侵犯,下级服从上级,上级爱护下级,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发生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