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韩非子势治思想的现实意义
我们也应当看到,韩非子强调政权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是有其合理的一面的,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政权的构建和掌握,这是普遍的政治法则,韩非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不能不使我们为祖先的伟大智慧感到骄傲。不但如此,韩非子还认识到了统治阶级和民众利益的根本对立以及这种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因此,他认为治理国家不能用儒家主张的“仁爱”,墨家主张的“兼爱”或者是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是要用权势,这是韩非子思想比儒家思想、墨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更现实、更务实之处。韩非子的一双冷眼看穿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也是其思想的伟大之处。
韩非子非常清晰地认识到君主权势应该受到约束的重要性,然而他没有想出约束和限制君主权势的有效的办法。不过,即使是在今日社会,真正有效地约束和限制权力的制度保障也是全世界政治家没有完全解决的难题。限于韩非子所处的阶级和历史年代,他不可能像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约翰·洛克那样提出分权思想,也不会如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查理·路易·孟德斯鸠那样想到三权分立制度,以权力来制衡权力,如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所主张的那样,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掌握在不同的人或者机构手中,实现国家权力制衡制度。
我们在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另一方面,在权力集中的同时也要注重民主和权力的制衡,防止绝对权力的产生。我国目前实行的民主集中制制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避免权力滥用、权力腐败的体制。
【注释】
(1)《韩非子·八经》.
(2)《韩非子·难势》.
(3)《韩非子·难势》.
(4)《韩非子·难势》.
(5)《韩非子·难势》.
(6)《韩非子·难势》.
(7)《韩非子·难势》.
(8)《韩非子·难势》.
(9)《韩非子·难势》.
(10)《韩非子·奸劫弑臣》.
(11)《韩非子·功名》.
(12)《韩非子·功名》.
(13)《韩非子·内储说下》.
(14)《韩非子·人主》.
(15)《韩非子·人主》.
(16)《韩非子·人主》.
(17)《韩非子·五蠹》.
(18)《管子·明法解》.
(19)《管子·法法》.
(20)《管子·七臣七主》.
(21)《商君书·修权》.
(22)《慎子·威德》.
(23)《艺文类聚·卷五四》.
(24)《慎子·威德》.
(25)《慎子·威德》.
(26)《慎子·威德》.
(27)《慎子·威德》.
(28)《韩非子·八经》.
(29)《韩非子·爱臣》.
(30)《韩非子·内储说下》.
(31)《韩非子·人主》.
(32)《韩非子·人主》.
(33)《韩非子·五蠹》.
(34)《韩非子·显学》.
(35)《慎子·威德》.
(36)《商君书·修权》.
(37)《礼记·礼运》.
(38)《礼记·礼运》.
(39)《韩非子·功名》.
(40)《韩非子·内储说下》.
(41)《韩非子·内储说下》.
(42)《韩非子·喻老》.
(43)《韩非子·内储说下》.
(44)《韩非子·心度》.
(45)《韩非子·有度》.
(46)《韩非子·难势》.
(47)《韩非子·难势》.
(48)《韩非子·显学》.
(49)《韩非子·显学》.
(50)《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51)《韩非子·八经》.
(52)《韩非子·孤愤》.
(53)《韩非子·观行》.
(54)载,通“戴”。
(55)《韩非子·功名》.
(56)《韩非子·难四》.
(57)《韩非子·扬榷》.
(58)备,通“彼”。
(59)《韩非子·扬榷》.
(60)《韩非子·扬榷》.
(61)《韩非子·备内》.
(62)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长沙:岳麓书社,2010:97.
(63)《韩非子·难势》.
(64)《韩非子·难势》.
(65)《韩非子·心度》.
(66)《韩非子·难势》.
(67)《韩非子·难势》.
(68)《韩非子·难势》.
(69)《韩非子·奸劫弑臣》.
(70)易中天.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87.
(71)《韩非子·难一》.
(72)《韩非子·大体》.
(73)《韩非子·八说》.
(74)《管子·任法》.
(75)《管子·七法》.
(76)《管子·任法》.
(77)《管子·法法》.
(78)《韩非子·难势》.
(79)《韩非子·八说》.
(80)[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1.
(81)[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上海:三联书店,1998:1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