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九章 焦竑的儒释道三学泰州之学,以修身立本为宗旨,百姓日用为途径,有极强的平民色彩。至焦竑,以一个博学的学者,研穷经史,旁通释道典籍,熔铸成一个融合儒释道三教,以知性求仁为宗旨,经史百家为辅翼,由博反约为方法的新系统,在泰州后学中别开一脉。焦竑与其师耿定向亦不同,耿定向之学止于四书和佛学,过于拘迫且倾向于实际事务,焦竑则参之以经史,规模阔大,其学有极浓的学院气息。
第十九章 焦竑的儒释道三学
泰州之学,以修身立本为宗旨,百姓日用为途径,有极强的平民色彩。至焦竑,以一个博学的学者,研穷经史,旁通释道典籍,熔铸成一个融合儒释道三教,以知性求仁为宗旨,经史百家为辅翼,由博反约为方法的新系统,在泰州后学中别开一脉。焦竑之学,既有王艮的平实与切己,又避免了他的固执与单薄;既有何心隐、李贽发皇自立、尊身信己的精神,又避免了他们理论上过于愤激、行为上过于恣纵的弱点。焦竑与其师耿定向亦不同,耿定向之学止于四书和佛学,过于拘迫且倾向于实际事务,焦竑则参之以经史,规模阔大,其学有极浓的学院气息。
焦竑(1541—1620)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南京旗手卫人。万历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大学士陈于陛欲以焦竑领职集多官修史,焦竑上《修史条陈四事议》辞谢,私成《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国史经籍志》五卷。曾任东宫讲读官,著《养生图解》,取历代太子可为效法之事编为一书,配以绘图,欲进上太子,以同官反对未上。后为顺天乡试副主考,被劾以“所取士文多险诞语”,谪福宁州同知,后二年辞官归南京,不复出,以讲学为事。著作有《澹园集》四十九卷,《澹园续集》二十七卷,《焦氏笔乘》六卷,《笔乘续》八卷,《老子翼》、《庄子翼》等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